03.03 孩子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的家长是怎样的心情?

乐乐335536


孩子成绩班级倒数第一,家长心情当然是沮丧、失望、焦急、无奈,但是野百合也有春天,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

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家长要一扫胸中阴霾,变消极变动为积极主动,成为孩子成中的支持者、鼓励者,让孩子从挫败的泥淖中走出,而不是冷嘲热讽破罐子破摔,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我是孩子的家长,中学语文老师,高中班主任,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我的同事孩子,班级里孩子,都曾经有过班级倒数第一而最后逆袭考上重点大学的例子。

所以家长也无须太难过,太伤悲。只要孩子有善良的品德,积极用功的心态,不愁不能改变暂时落后的状况。

孩子成绩倒数,家长更要对孩子包容、鼓励。

孩子成绩倒数,自我就深感“形秽”,家长就不要再落井下石,冷嘲热讽了。家长要做的就是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然后给予积极鼓励。

我的同事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孩子很内疚,也很自责,说自己的分数让父亲丢脸了。他是这样与孩子交流的:

“爸爸并没有因为你考第一,脸上觉得多么光彩,也没有因为你考倒数第一,脸上多么无光。每一个人都只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我每次考第一,我也从来不会归功于你,考倒数第一,我也不会归咎于你一样。”

父亲的开明换来的是孩子的懂事。从小事上就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唤起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孩子蜕变的重要动力。您不妨试一试。

孩子倒数第一,变化的是“绝对距离”还是“相对距离”。

即使再卓越的学校,都有倒数第一,即使再差的班级也有正数第一。正数、倒数第一并不是判断孩子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它只是一个相对考量的依据。

就像一辆汽车,先上来的乘客坐在前面,坐在好位置上,后上来的乘客坐在后面,坐在颠簸的差位置上;只要汽车向前开,前后相对距离没有缩短,但是离起点的绝对位置都在改变。

班级就如同一辆开往目的地的汽车,基础好的,方法科学的,就相当于早上来的乘客,坐在前排;基础薄弱的,方法不当的,就像后上车的乘客,坐在后排。但他们都在前进,都会到达目的地的。

所以说,家里孩子即使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也无须感觉天昏地暗。风雨之后有彩虹,雾霾后面有太阳,相信孩子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您说,我说的在理吗?请关注、点赞、留言。谢谢!


青衫李探花


我家倒霉孩子,曾经长期霸占班级倒数第一的宝座(全班50多人),有时候发挥超常,可以考到倒数第二。

一、震惊

虽然我和老公不是研究生,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名牌大学毕业,结果合二人之力生出来一个倒数第一,简直不能忍,怎么会这么笨?有时候一度怀疑出院的时候抱错了。

二、生气

想想生孩子之前,夫妻和睦,家庭幸福,生活和谐,有了孩子之后,鸡飞狗跳,乌烟瘴气。所有精力财力全部倾注2在她的身上,你竟然考倒数第一,气愤,甚至想练小号。

三、补救

毕竟是自己的娃,无数次在心里默念:亲生的,亲生的。没办法,亲自动手,补课吧。原以为我俩好歹曾经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教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子还不是绰绰有余?事实证明,我错了,错的很离谱。辅导作业前母慈子孝,辅导作业时鸡飞狗跳,一个4X8=32学了两天没学会,气得我血压直线飙升,差点放弃她的抚养权。想想命比钱重要,就当是花钱买命吧,给她请了一对一家教,两个月过去了,效果不太理想,仅仅是从倒数第一,变成了倒数第五。后来年初同学聚会,曾经的大学室友正好做了少儿辅导课,于是虚心请教,室友推荐了一些少儿编程的网络课,反正也不贵,比报辅导班请家教便宜多了,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花了一千多块钱买了点课程,想着逼着孩子也要把这几节课学完,没想到她还挺喜欢。差不多有两个月,理解能力提高了不少,而且变得喜欢思考问题,成绩也变成了班级中游,虽然离预期还有些距离,但是已经有了希望。

孩子成绩差不可怕,只要找到适合的方法,慢慢总会好的!各位共勉


佩琪的母上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我就考过全班倒数第一,高二的时候,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家长当时的心情。

记得一次期中考试,一不下心数学考了8分,总分全班倒数第一。那次还开家长会,我把数学试卷都藏起来了。不过既然是开家长会,我爸肯定知道我考了多少分的,墙上也贴满了成绩单。当时我爸是什么心情呢?

一、难以置信

作为家长,自个儿子考倒数第一,肯定是难以置信的,这还是我儿子吗,竟然背着我考倒数第一?

二、生气

小兔崽了,老子辛辛苦苦挣钱缴你读书,书都读到狗身上了,竟然敢考倒数第一,废都给气炸了

三、好气又好笑

开完家长会,我爸回来见到我,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还在那里笑,有点鬼魅,我爸问我数学考了多少分,搞得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接下来就是一翻细心的教育,爸妈总是还是心疼孩子的,考了低分,倒数第一,最难受的还是自己啊,谁愿意排倒数第一,作为爸妈也明白我的痛苦,就是更多的鼓励,让我加油,下次考高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父辈最长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就是吃死了没有文化的亏。所以他们拼了命也要送我们去学校上学,花多大代价也不在意。看到孩子考倒数第一,心情肯定是着急,生气的。但是也会反思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沟通还是在第一位的,教育也是沟通的一种。

我是和谐号教育,喜欢就关注我哦,感谢

和谐号教育


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事情。

2018年前季,我去给儿子参加家长会。家长会期间,有一个家长趴在孩子的桌上失声痛哭,当时弄得会场的氛围十分尴尬,老师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位家长就是因为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在会场痛哭起来。

她的孩子就是全班的倒数第一,数学只考了17分,英语考了21分。

会后,很多家长都前去安慰这位家长。这位家长边哭边说,她为孩子操尽了心,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为什么孩子既然是这样的成绩?

她可以忍受生活中的任何痛苦,可以接受生活中的任何打击,但是她很难接受孩子这样的学习成绩。



同样是家长,我完全能够理解这位家长当时的心情。

当前,家长的孩子教育关注已经高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真可谓是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倾其所有全力以赴。

正因为是这样,期望值越高,失望值就会越大。

并不是说家长付出了,努力了,投资了,孩子就能够学好。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学习也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



其实,家长与家长也有很大的差别,对待孩子的成绩的态度也是完全不相同的。

就像我们这里,有好多农村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几乎是托管的状态,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他们根本不在乎,也不管,哪怕孩子是全年级的倒数第一,在他们看来也都无所谓。

我要说的是,作为家长必须要有朴素的教育观,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精英人才,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考进北大清华,更多的孩子将来还只是一个普通人。

只要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将来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够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教育探微


大约四五年前,我的机构里有一个孩子在班上基本倒数第一。那是一个还蛮聪明的男孩子,长得白白净净,但是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即便有老师专门坐在他旁边一对一辅导,也是分分钟走神的那种。他妈妈算是一个女强人,独立经营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几乎每天都被老师叫到学校训。老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逼那个孩子转学,但妈妈觉得这个学校是那附近最好的,不想转,所以一直僵持。直到有一次,那个妈妈送孩子到我们机构后崩溃大哭,说老师让他儿子站在讲台旁,让她站在教室门口,看着全班孩子一起喊:“***是坏孩子,我们不和他玩,***害我们得最后,我们不和他玩。”

那位妈妈说,她看到她儿子已经完全麻木地样子,既不哭也不生气,反而是笑嘻嘻好像被集体排挤的并不是他。她当时就觉得,恨不得抱着儿子直接从四楼跳下去算了。

最后那个孩子转学了,希望他和他妈妈一切都好吧。


独立人养成号


这个问题我有亲生经历并且正在煎熬过程中。姑娘小学初中都是班上的前几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属于那种坐不住但脑子好使,不用刻苦就能学好的。因为成绩好,什么坐不住,不写作业,不听讲,上课说话,和同学打闹,谈恋爱等等都被学校老师忽略不计,只有我在不断的修正她的行为习惯。初三努力了一点点,再加上我给的压力,幸运的考进重点高中重点班。一进这个班成绩就垫底,甚至有一次倒数第一。现在高二我那个充满激情,活力四射,天天不知道愁滋味的姑娘竟然不想上学,对学校充满了恨意。我去开家长会都是低着头,和老师说话人家也是爱搭不理的,心里真的不好受。回来不可能对姑娘和颜悦色的。说实在的我现在有点焦虑,尤其是开家长会的前后几天。作为一个成人我都难以承受,何况一个孩子呢,说是孩子不在乎。这个不在乎是多少次在乎,多少次无法承受的痛苦,迷茫之后的无奈呢。所以排名倒数的孩子的家长即使不能帮孩子尽快摆脱这种困境,至少也要给孩子关心爱护,给孩子一点力量支撑他走过这段黑暗的日子(有能力的帮他把成绩搞上去,没能力的给老师送礼让他看在钱的分子上不至于精神虐待三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孩子)。一个孩子的成长道德品质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我们的孩子并没有输,我们还有许多优点,我们将来也有很多条通往成功的路可走。所以一定告诉孩子不能自卑,我们努力了只是成绩差点。要不我们就不和别人比,只做我们自己,做在妈妈心中最聪明最可爱最完美的孩子。我是流着泪打完这些字的,不认同的不要回复。我可以和你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不想再接受指责了。


传传123a456a


我家的一年级上学期,虽然没有倒数第一,但也是倒数十名内的。我刚开始很急躁,很焦虑,我焦虑的不是说孩子成绩差,我焦虑的是老师叫我谈话,把孩子说的一文不值,觉得孩子哪哪都不好,然后回家我就会很焦虑,然后就会逼着孩子写作业,去努力,但孩子小,他没有这种意识,他考几分,排几名没概念,他在乎的是跟小朋友们今天玩了什么,玩的开不开心。

那时候就会经常吵,经常训斥他。到了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叫的次数少了,我也就不怎么逼迫他,训斥他了,转折点在有一次他对我说:妈妈,你二年级能逼我,你四年级还能逼我吗?你应该教会我怎么样自己去安排作业写作业,不要再那一直打扰我,说我安排的不对,一定要按你安排的来,你要让我慢慢进步,慢慢成长,我还小,我会犯很多错,你要接受我的不好,给我鼓励,陪我一起努力,你越骂我,我就越不想听你的,我就越不想学。那时候我反思了,我觉得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问题不在孩子,是我用错了教育方式。从那以后,每次沟通,我都尽量以他为的思想为主,慢慢引导,告诉自己不要急躁,实在要发火了,我就走出房间,回自己房间冷静好了再去教他。后期的教育中,我更注重他的行为习惯培养。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父亲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馆里喝上一杯酒,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别了妻儿后,又径直走向酒馆。 没有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他的后面,当他转身时,发现是他不满 8 岁的 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脚印,并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 印!”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振,心想:“我要到酒馆喝酒,儿子却在跟随我的脚印!” 从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坏习惯,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优秀是一种习惯。 一个人来到世间,除智商和他人有一些差别外,其它东西基本上都是在后天 形成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一个人的习惯同样如此。 因此,在培养孩子习惯的问题上,家长应该也要以身作则。


鱼肉王子


答案很现实。

作为家长,那酸楚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我有发言权,我儿子小学中上成绩,初中上等成绩,考上省一流重点高中,进班成绩二十几名至高三成学渣班里倒数第一,作为家长那酸楚的心情可想而知,儿子的妈不敢开家长会都是我去一开完会就一夜睡不着,高考三本,复读一年,一本录取,庆幸,现在回头看也没啥,关键是小孩是否努力,基础怎样,我小孩最大的问题是上高中学习方法不对,自律较差,(住校),还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成绩下降一使劲又上升了那知这招上高中不好使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家长怕麻烦没有租房陪读也是一个失误,总体来讲小孩肯努力,基础不错就有希望。

小孩肯努力,基础不错就有希望

我儿子小学中上成绩,初中上等成绩,考上省一流重点高中,进班成绩二十几名至高三成学渣班里倒数第一,作为家长那酸楚的心情可想而知,儿子的妈不敢开家长会都是我去一开完会就一夜睡不着,高考三本,复读一年,一本录取,庆幸,现在回头看也没啥,关键是小孩是否努力,基础怎样,我小孩最大的问题是上高中学习方法不对,自律较差,(住校),还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成绩下降一使劲又上升了那知这招上高中不好使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家长怕麻烦没有租房陪读也是一个失误,总体来讲小孩肯努力,基础不错就有希望。

家长更要对孩子包容、鼓励

孩子成绩倒数,自我就深感“形秽”,家长就不要再落井下石,冷嘲热讽了。家长要做的就是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然后给予积极鼓励。

我的同事孩子考了倒数第一,孩子很内疚,也很自责。父亲的开明换来的是孩子的懂事。从小事上就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唤起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孩子蜕变的重要动力。您不妨试一试。

即使再卓越的学校,都有倒数第一,即使再差的班级也有正数第一。正数、倒数第一并不是判断孩子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它只是一个相对考量的依据。

班级就如同一辆开往目的地的汽车,基础好的,方法科学的,就相当于早上来的乘客,坐在前排;基础薄弱的,方法不当的,就像后上车的乘客,坐在后排。但他们都在前进,都会到达目的地的。

所以说,家里孩子即使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一,也无须感觉天昏地暗。风雨之后有彩虹,雾霾后面有太阳,相信孩子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磊哥人生观


江湖满地一愚翁从教17年,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班上都有一位全班倒数第一的同学和他(她)背后的家长。这么多年以来,我从未认真揣摩过全班倒数第一的家长的心情,我想这是我的失职。今天,凭借浅薄的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经验,尝试揣摩一番。

如果这个家长有点自卑,那么看到孩子的成绩,一定是难以抬头见人,和人聊天一定是避开孩子成绩的话题。这个家长会反思自己的遗传和教育。“我当年虽然学习也不好,也不至于全班倒数第一啊!一定是我的家庭教育出来问题。天啊!我什么事也做不好,家庭教育自然也不好了。孩子,我对不起你,是我没有教育好你,爸爸(妈妈)真无能。”自卑的家长会把孩子倒数第一的事实归因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或许他(她)的归因并没有错,但是自卑的心态也并不利于其家庭教育的改善。如果他(她)的归因错了,那么其自卑的心态更加不利于孩子学习的进步。

如果这个家长比较自信,那么看到孩子的成绩,自信心一定会受到一定程度地打击。但是,自信的心态会让家长将孩子的成绩问题归因于学校教育或环境。“我的基因不错,孩子他(她)爸(妈)的基因也不错啊!当年我们的学习成绩都还可以啊!孩子这么差,肯定是老师没教好。这个班的老师肯定没耐心,轻易放弃我孩子了,孩子得不到老师的信任,破罐子破摔,才会如此的。要么就是跟孩子一起玩的同学都成绩差,我的孩子被带坏了。”或许他(她)的归因并没有错,但是过于自信的心态会让家长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带着“兴师问罪”的架势,无疑这样的态度必然不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从而不利于其孩子的教育。凭个人的教学经验,比较自信的家长其归因出错的概率相对较高。如果家长的归因真地错了,还要对老师“兴师问罪”的话,就更不利于其孩子的教育了。

如果这个家长情商较高,能以冷静的态度看待孩子倒数第一的事实,他(她)就会从遗传、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环境三方面去归因。这样的家长往往能够得出正确的归因。那么,他(她)孩子倒数第一的事实如果不是遗传造成的话,孩子的教育就会向良性方向循环,倒数第一或许很快就会成为过去。

作为教师,首先要反思对该学生的教育。学生倒数第一,当然只要有考试,永远都有倒数第一,老师一点责任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教师能抱着这样的心态跟各种孩子倒数第一的家长沟通,再试图揣摩对方是自卑型,还是自信型,还是冷静型,根据对方的心理,一起共同研究角度对策。我想,这个孩子的教育一定能有或多或少的进步。

作为教师,一定要设身处地想象对方的心理,甚至和对方感同身受。如此这般,我们对学生的爱和教育艺术一定能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如春风化雨一般地滋润孩子的心田,给孩子带来阳光和自信。同时,我们一定要让家长明白,倒数第一是暂时的,笑到最后才是笑的最好的。漫长的学习生涯也不能过于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有一颗面向未来的心,眼前的困难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一言蔽之,倒数第一的家长一定会伤感,一定会归因。无论他们归因正确与否,我们教师都有责任抚慰他们的心情,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归因,让倒数第一的学生和家长抬起头来,阳光起来,相信未来,整装待发。


鲲鹏说教育


我家侄子就倒数,一年级,和他班一个同学轮流倒数第一,人家考90多,100的试卷,他考60多分,我讲过的题,会的不仔细,一年级上学期,他妈妈辅导,现在我辅导,幼儿园基础没有打好,没有养成好习惯,一年级又让他学渣妈妈祸害一学期,现在比较难补,学校进度快,识字量跟不上,理解能力不行,,不会自己动脑子想,说他笨吧,游戏打的那叫好,现在手机早就不让玩了,偶尔看看电视,周六周日抱的有兴趣班,昨天看他写作业,我气的都想哭,我弟弟讲不行送专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地方,我没让,老师看那么多学生写作业肯定不会上心,我还是自己来教吧,慢慢补,补不上算我尽力了,我家宝宝今年暑假也要读幼儿园了,准备重视下,该学的东西一定要提前学,资质好的孩子该有多少,不要高估了孩子的智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