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不比經濟只看旅遊,你認為誰能排名第一?

揚帆5685


為啥不把我大重慶也加上,說到旅遊重慶當屬頂尖。想想每當節假日的時候便刷爆各大網絡平臺的重慶,那種人、從、眾的畫面足以引爆你的眼球。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反正每到這個時候我是絕對不會出門的,除非,腦袋被門擠了。各位,還記得你來重慶的時候在路上被堵了多久嗎?一天恐怕還是有的吧,下次來的時候注意把準備措施做足了喲。

如果你現在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就來重慶吧,而且今年的火爐重慶“熄火了”喲,妥妥的避暑不二選擇。前陣子在網上看到說巴黎的氣溫又四十多度了,哈哈哈,聽到這個消息我差點沒淚流滿面,原來不只有我們才總被烘烤啊。

除此之外重慶的交通也是驚險刺激獨居色彩,黃桷灣立交橋還有印象吧,“8D魔幻立交橋”。“前方重慶,導航結束”對這句話你應該也不陌生吧,嘿嘿,如果你要是敢走錯了,那麼歡迎進行重慶一日遊喲。


一齊趣旅行


即使不比經濟,幾大旅遊強省也還是那幾個經濟強省。或者說經濟強省的旅遊業也都很強,也可以理解為旅遊業給這些地區的經濟貢獻很大。

這是遊客接待量,山東、江蘇、貴州屬於第一梯隊,全年都超過7億人次。6億人次以上的有四川、湖南、河南、浙江、湖北、安徽。

不過接待量大並不代表旅遊業收入高。比如貴州很多自然景觀景點都是低價和免票的,住宿和消費普遍也比較低,所以即使接待人數很龐大,但是旅遊收入並不算高。而廣東浙江眾所周知是高消費區域,尤其高端遊樂場和人工景區門票是比較貴的,由於房價比較高,所以住宿成本昂貴,廣深杭這類城市在旅遊旺季隨便一個好點的三星級酒店都得上千,五星普遍都要2000開外,而且還訂不到房。

從旅遊收入來看,前四名依然是GDP四強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其中山東作為遊客接待量冠軍,旅遊收入只能屈居第四,旅遊收入高居榜首的是遊客數量僅排名第18位的廣東。從數據換來看,廣東遊客人均消費成本幾乎是山東遊客的三倍。堪稱旅遊業第一強省。

但如果說旅遊景點和口碑,我認為前三應該分別是江蘇、山東、浙江。


城市發展報告


如果不論經濟,我認為能排第一的省市自治區應該是西部的甘肅!

為什麼這樣說?

最近,國際旅遊指南聖典《孤獨星球》評選亞洲十大最佳旅遊地,中國和日本各有兩個景點上榜。

中國甘肅排在十佳榜首。

日本橫濱與鎌倉地區排在榜單第二位;印度喀拉拉邦北部則在第三位。

甘肅,古屬雍州,因古時甘州(張掖)肅州(酒泉)而得名。地處黃河上游,它東接陝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內蒙、寧夏,是古絲綢之路的鎖匙之地和黃金路段。

甘肅,她象一塊瑰麗的寶玉,鑲嵌在中國中部的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上,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縱橫45.3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4.72%,森林雪山戈壁草原,黃土高坡與亞熱帶交響輝映,是中國最美麗的地方。

甘肅,她是中國旅遊文化最豐富多彩的省,它記錄了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傳播的精髓,人文歷史與自然美景相得益彰。

甘肅風光:

如圖:











周易指南針


貴州。


不比經濟比旅遊,那也得拿出一個能夠量化的指標來呀,是旅遊收入還是遊客數量?亦或是旅遊景點的數量?一般來說旅遊收入和旅遊客數量,要能反映一個省份的旅遊業發展情況。

我們來看一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旅遊收入情況。

根據全國各省份權威部門公佈的數據,從旅遊總收入來看,廣東排名第一,前五位依次為廣東(1.36萬億)、江蘇(1.32萬億)、山東(1.046萬億)、四川(1.01萬億)、浙江(1.00萬億),均破萬億元大關。其中山東、四川、浙江三省的旅遊總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


此外,貴州、雲南、湖南、江西、河南旅遊總收入位列前十位,均突破8000億元。排名第11位的河北,旅遊總收入為7636.4億元。其中,貴州2018年實現旅遊總收入9471.03億元,增長33.1%,2019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對比旅遊收入和經濟規模,我們可以發現廣東、江蘇、山東、浙江這4個GDP排名全國前5的省份,在旅旅遊收入也是排名全國前5。這僅僅是一種巧合嗎?

是也有部分經濟規模不高的省份旅遊收入進入了全國前10,包括貴州、雲南、江西。三個省份的GDP在全國都是排名16之外。旅遊收入卻能進入全國前10,說明當地的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並且開發的相當不錯。

我們拿貴州來說,2018年的GDP大概是1.48萬億左右,在全國20名開外。該年貴州省的旅遊收入達到了9700億元,排名全國第6位。該省的旅遊收入佔GDP的比重高達66%。遠遠超過了廣東、江蘇、浙江的比重。該年,貴州省的旅遊人數達到了9.6億人次,排名全國第一。

所以如果從旅遊業的總收入來看,廣東是我國第一旅遊大省。從遊客數量上來看,貴州是我國第一旅遊大省。從旅遊業收入佔經濟規模的比重來看,貴州還是我國第一旅遊大省。


財經知識局


我國34個省市自治區旅遊收入排名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四川、河南。而GDP排名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看來還是人多勢眾,再加上有錢好辦事。

經濟總量排在前六的省份也是旅遊收入排在前六的省份,只不過是次序發生了變化。

經濟總量前二位的廣東和江蘇,同樣也是排在前二位。但後面的四位排序被人均收入高的浙江趕了前面,以及河南被風景更好的四川超過。

2017年,廣東和江蘇雙雙被旅遊收入破億。廣東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次約4.45億,實現旅遊總收入1.2萬億元;江蘇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約1.16億元,接待國內外旅客約7.47億人次;浙江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9300多萬元,境內外旅遊人次約6.4億;山東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人次7.8億,旅遊總收入約9200萬元;四川全年共接待國內外6.7億旅遊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900多萬元;河南全年共接待國內外6億旅遊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6500萬元。

從旅遊人次來看,應該是山東第一,江蘇第二,後面是四川、浙江、河南和廣東。因此,從旅遊收入看,廣東第一;從旅遊人次看是山東第一。



未來的經濟不論是經濟高速發展,又或者是經濟出現蕭條,可旅遊人次還會繼續較快速度增長。當經濟高速增長,科技進步代替了不少人的工作,人民有著更多的時間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而當經濟出現不景氣時,由於企業面臨倒閉,失業人群也會不斷增加,那麼同樣停下手中工作去旅遊消遣,只不過窮遊的多起來吧。未來最看好的行業就是旅遊產業!


鞅論財經


山東省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麗。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有“天下第一山”和“五嶽之首”的美譽。自古被譽為海中三座神山之一的蓬萊,更是以現實中的“人間仙境”聞名於世。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三孔旅遊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並被尊祟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青島位居中國最美的三大海濱城市之首,有海上第一名山、道教名山的嶗山。長島素有“海上仙境”之稱的天然海上大花園。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以其“八仙過海”的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乳山銀灘被譽為“天下第一灘”“東方夏威夷”。成山頭又名“天盡頭”中國的“好望角”。濟南趵突泉被譽為“天下第一泉”與幹佛山、大明湖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微山湖是中國六大淡水湖之一,鐵道游擊隊的活動地。青州被譽為天下第一州,壽比南山指的就是青州雲門山上的“壽”字。水滸故事的發生地也屬山東的水泊梁山。總之山東位居全國旅遊榜首是名副其實無可非議的。





揚帆5685


如果只看經濟總量的話,近幾年廣東、江蘇兩省一直名列前2位,而四川則稍微弱一些。
但如果只看旅遊不看經濟的話,四川則要排名靠前一些。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與中國電信聯合實驗室根據信令大數據測算,“五一”期間全國遊客接待較多的省份有廣東、江蘇、四川、河北、山東 、湖南、河南、廣西、陝西、浙江等。
另一方面,從客源地來看,遊客出行最多的省份也是廣東、江蘇 、四川排名前三,其次是廣西、山東、河南、河北、湖南、陝西、重慶等。
總體來看, “五一”期間客流軌跡洞察顯示,河南、河北、江蘇、雲南等地遊客呈淨流入,廣西、上海、北京、廣東等地遊客呈淨流出。
所以,可以看出,隨著旅遊消費的不斷深入人心,經濟大省往往也是旅遊消費大省。也就是說,在經濟總量靠前,收入水平較高的省份人們旅遊消費的能力越強。
旅遊市場規模及旅遊消費水平不斷提升
今年1月8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佈《2018旅遊經濟運行盤點系列報告:旅遊產業》。報告顯示,2018年全年,旅遊產業較為景氣,文旅融合有力推動產業投資。
2018年春節、清明、五一、端午期間,國內旅遊總人數分別同比增長為12.1%、8.3%、9.3%、7.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2.6%、8.0%、10.2%、7.3%。
同時,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60.4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5.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和10%。
事實上,近幾年旅遊行業規模的增長,這從行業龍頭企業中國國旅的股價及收益情況就可以看出。
中國國旅股價從2016年的20塊附近,這幾年一路上漲到最高92塊錢,漲了近4倍。同樣,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它的收益也保持持續的增長態勢。
中國國旅最近三年的淨利潤以及營業收入,每年基本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營收從200多億增長到近500億,淨利潤從18億增長到30多億。

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雖然旅遊行業一直處於景氣狀態,但行業競爭格局卻不斷髮生變化,對於旅遊行業來說,激烈的行業競爭基本已成常態。
大型企業間併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行業整合和資源佈局引導行業競爭格局不斷髮生變化,激烈的行業競爭已成常態化。
從行業上市公司利潤來看,國旅顯然是一家獨大,然後宋城演藝、中青旅,2018年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2.8億、4.93億,排名前三的企業利潤佔行業的80%以上,而其餘旅遊公司利潤要麼太小,要麼已經出現虧損。
西安旅遊算是從西安本地旅遊做起,之後開始逐漸涉足境外遊等一些其他業務,但是公司這些年卻一直難以實現大規模盈利,扣非後淨利潤更是已經連續6年虧損,只能不斷通過非經常性業務來保住上市公司殼資源。
再來看一下稍微還有點利潤的騰邦國際,近日更是已經出現公司及部分子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的情況。原因竟然是,因為借了銀行的錢卻不能按時償還導致資金被凍結。
這家公司與西安旅遊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公司雖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是卻是靠著高槓杆換來了,資產負債率達到68%以上。
很早以前就有媒體爆料,騰邦國際通過股東高比例質押,再通過大量從銀行借款獲得資金,然後在行業內進行大量槓桿收購。
這種模式雖然可以保證公司賬上有一定利潤,但是一旦資金鍊出現斷裂,整個通過槓桿搭建起來的大廈隨時都有可能倒塌,而最近銀行對它資金賬戶的凍結,顯然就是資金裂斷裂的一個信號。
總之,旅遊消費是消費升級的一個大產業,它的市場規模一定會隨著人們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斷擴大,但同時對於這個行業的玩家來說,要想分到一杯羹就必須要有一定的規模和品牌優勢,對於現在很多旅遊公司來說顯然是不具備這一優勢的。
旅遊行業的產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大魚吃小魚的兼併收購也許才剛剛開始。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銳眼財經


從最近的2018年來看,旅遊收入,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貴州第一梯隊!廣東,江蘇遙遙領先的!旅遊人次的話,貴州一枝獨秀達到了9.69億人次!其次是山東的8.6億人次!河南,湖南,安徽,四川也達到了七億人次!從數據來看的話這幾個省是旅遊大省完全是沒問題的!




lw醉生夢死wl


這是很難評估的,中國地大物博,每個省份或多或少的都有風景名勝,哪個地區的風景更好,也因人而異,怎麼能夠對旅遊進行排名呢?如果簡單的以旅遊收入來衡量的話,那麼中國旅遊收入最高的三個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和山東,與GDP的排名情況一致。

旅遊收入不只是受風景名勝環境情況如何一個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水平、人口、人均收入、地域距離等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像廣東、江蘇、山東這樣的省份,它們都是我國的經濟和人口大省,人均收入高,旅遊人數多,這其中大部分人會選擇就近出行,出省旅遊或者出國遊人數所佔比例是比較少的,畢竟大部分人需要工作,假期時間有限。就拿廣東來說,或許它的風景名勝不如江蘇、山東,國家5A景區比一些中西部省份少,但廣東經濟發達,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其大大小小的旅遊景區數量未必就比其它省份少,而且憑藉中國第一經濟和人口大省的地位,就能夠使廣東的旅遊收入遠遠高於中西部省份。

總之,中國各省級行政區旅遊排名,是很難評估的,要看以什麼來作為衡量標準。




錦繡中源


經濟繁榮的廣東旅遊也是遙遙領先

可以查數據看看 ,經濟反饋旅遊的意義特別鮮明。廣東經濟發達,特大城市廣州和深圳,潮汕菜,客家菜,都是粵菜重要組成。

經濟發達的廣東,不僅僅吸引外地打工人員,外國遊客也好不請自來,據此看,經濟對旅遊的促進作用, 就真勢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