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從中國匯款500萬澳幣到墨爾本,通過什麼渠道最快?

firesteal


你想做投資移民?188c重大投資移民是吧?哈哈,我只能告訴你,這已經不可能了,銀監局嚴管外匯匯出。


白山和黑水


我覺得這很簡單,把錢存在外國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然後去國外取,國內的不要了……是不是可以這樣操作……


君臣拖鞋加工廠CEO


先別說怎麼快的問題,先說回款合法性的問題吧,如果不合規,怎麼都匯不出去,而且可能人財兩失,還要坐牢!

先過了國家外管局這一關再說吧。我說的外管不僅僅是國家的外管局,同樣也要能過掉澳洲的移民局的檢查。現在已經不同於以往啊,如果不走正道,那就分分鐘是洗錢犯罪的事情。

過去國內和澳洲管的都不嚴,華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管道去將人民幣倒騰到海外去變成美金,放在海外。例如通過所謂地下錢莊,通過所謂貿易公司進行虛假貿易合同對倒,通過直接攜帶現金到海外,通過直接投資到國外或者BVI公司,進行資本騰挪。通過這些途徑出去的錢,有的是自己辛苦致富掙來的,但是更多的都是各種貪腐資產。

但是在近幾年,尤其是國家外管局加大了對於外匯的管理,人民銀行啟動了大數據進行反洗錢監控,公安部門也加大了刑事打擊力度。同時我國同海外各個國家也達成了雙邊反洗錢的協議。再想通過以上道路將錢匯出去,已經是難上加難。在國內有可能直接被刑事起訴,涉案資金全部被沒收,還會罰款。在海外也同樣會被刑事起訴,涉案資金也同樣會被沒收,也會被罰款。

尤其是在2016年,中澳兩國簽署了反洗錢反恐怖融資諒解備忘錄,那雙方攜手一致打擊非法外匯力度是越來越大。澳洲反洗錢機構因此對於管理不利的澳洲各個銀行也進行了起訴,其中澳洲聯邦銀行被罰款7億澳幣,為反洗錢不利承擔責任。

澳洲聯邦警察2018年破獲一起反洗錢。兩名中國人三年前到澳洲註冊空殼公司,將國內的贓款進行合法轉移。2016年我國公安部提出搜查請求,中澳兩國警方開展聯合行動,查封資產高達近2億元。

2019年1月,銀保監會發布第1號令,《銀行業金融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針對網絡金融行業的可疑行為進行審查,針對銀行反洗錢措施缺失處以處罰。

所以本題中,500萬澳幣數額巨大。如果不能通過有效合法途徑到境外,將會受到中澳雙方政府的聯合追查。即使僥倖到了澳洲,有可能之後受到清查。

總結一下,別想這些投機取巧的事,別想這些逃避外匯管理的事,大數據厲害的很呢,打擊也是嚴厲的很啊,小心人財兩失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地下錢莊放在最後考慮吧,有合法途徑幹嘛要碰違法的事。樓主在澳洲應該接觸過很多匯款公司。這些匯款公司也都有當地合法手續,個別也有金融牌照,比如匯聯,崑崙國際,匯通等。但這些公司在國內也沒有什麼好的匯款辦法。。。合法樓主有澳洲PR的話,可以向當地外管局申請,進行財產轉移,不過手續流程複雜一點。另外,500萬澳幣現金資產在幾大行眼裡也是高淨值客戶了,可以找中國、招商等私人銀行問問,12年之前中國銀行廣州分行的私人銀行部門有個端口可以自由進出,被央視曝光後關閉,現在有沒有不知道。但是,在澳洲經常有豪宅被國人購買的新聞,金額都不小,說明口子還有。再次,找找外資銀行,比如匯豐渣打什麼的,都可能有辦法。最後,還可以考慮公司行為,銀行公司業務都有內保外貸什麼的業務。。。


地瓜在奔跑


最快的速度就是比特幣!


餘生講故事


首先找個公司買國內的理財,讓基金機構做個海外投資的理財項目,然後讓那邊澳洲的基金或者投資機構結算給你,他們有的是合作的模式,用期權或者貨物期票貼現也可以,中間可以轉三到四個公司用貿易,短期債,債轉股,利息,違約金,賠款都可以,最少需要和二個公司發生業務,這樣好減少稅收和營業收入,國外很多辦投資移民的都需要流水和業務,但是費時間風險大小全看合同和協議。 成本有點高,具體看怎麼操作模式的選擇,但是乾淨。


AlighieriXavier


國內外弄個公司資質,用公司名義轉,做個貿易合同或者技術服務合同。


喪桑02


找外貿公司或者移民公司給你換美金!國內對國內,國外賬戶對國外賬戶,相對安全,沒有絕對安全。這個金額,一次性不可能,需要分批


大碗哥Winston


你這種低能兒,錢會有很多用途,莫名的打幾百萬到這裡要買什麼?國內銀監這邊稅局都被你拉來。

大筆頭你心裡又不想人知國內我不管,有這種錢的國內親朋好友也有一定檔次,這邊接大筆的也一樣要有限公司有一定進出口量的更好,經香港已經行不通了,所以真手頭有實錢的這個也不是問題。


用戶6897187808043


找澳洲的持全牌照換匯公司,可以保證安全,但是匯率要比銀行牌價高。

澳洲有很多持牌換匯機構,大額資金離境涉及資產安全和合法性。澳洲中國都對這種進行換匯業務的公司有資質要求的,有很多都是持諮詢牌照,來搞換匯。注意鑑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