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海上風機選擇“洋品牌”、還是“土特產”?MHI Vestas大佬有話說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海上风机选择“洋品牌”、还是“土特产”?MHI Vestas大佬有话说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該來的總會來。在國家《外商投資法》今年正式實施的大背景下,西方OEM希望能夠在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上能夠“東山再起”,“搶裝潮”和“海上風電大發展”也給這些大佬更多的機會,小編似乎已經嗅到了血雨腥風……

在去年的歐洲海上風電大會上,MHI Vestas老闆的一番“高談闊論”為西方整機商進入中國市場打下了一針強心劑。Philippe Kavafyan認為:“憑藉高可靠性和多年運行業績,西方整機商生產的海上風機將有機會在中國市場與本地廠家進行一搏!”

他認為,中國陸上風電招標過程中,業主往往只關注整機的價格因素而不是西方習慣採用的生命期單位度電成本,這樣導致價格昂貴的國外主機在中國不具備任何優勢,多數情況下會在公開招標中無功而返。

這讓西方廠家在過去十來年對中國市場心灰意冷,並認為打入中國風電市場也太“南”了吧?!但看著全球最大的一塊兒市場無法進入,西方廠家一直並不甘心。如今,隨著海上風電在中國的起步和快速發展,機會終於來了……

相對於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在中國起步較晚,技術落後於西方廠商,存在技術勢差。如果海上風電只看中整機價格,往往導致可靠性無法保障,後期運維費用高昂,若仍採取所謂“低價中標”的策略,將會蒙受巨大損失。陸上風機容易維修,而海上風機一旦出現故障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到達現場,有時還要出動大型設備,不僅耗時、費力,而且成本高昂。

Philippe認為中國整機廠商的海上風機運行時間不長,業績也相對較少,這可能對中國海上風電的安全健康發展不利。他也瞭解到中國在2021年底補貼結束到來之前無法完成全部40GW核准項目的併網任務(小編認為,能完成一半都很勉強),“搶裝潮”也為國外主機廠商進入中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MHI Vestas目前仍然把歐洲作為自己最大的海上風電交付市場,但並不意味著沒有關注到中國等亞太地區市場。他們在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都有所佈局,並希望在未來5年內,把自己生產的風機安插進中國海域。

其實無論是海上還是陸上,“洋品牌”將會很快再次衝擊內地風電市場,從近期GE、西門子接連中標的事實就足以說明這一問題,這給原本就競爭激烈的整機市場變得更加“血雨腥風”。

對於風場開發商來說這是件好事兒,畢竟能買到“性價比”更高的風機對實現平價上網更加有利。但另一方面整機商真的要做好“血戰到底”的準備了。一旦,全球老大維斯塔斯強勢迴歸中國,必定會有更多的廠家倒在“血泊”中!

希望下一個不是你……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