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在山東省南部,有一個地級市叫棗莊,聽名字就知道和棗有關。據傳,在唐宋時這裡就形成村落,因多棗樹(指的是“酸棗樹”,其實就是棘)而得名。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在棗莊市有個市轄區叫嶧城區,之前叫嶧縣,因葛嶧山而得名。據《詩經.魯頌.悶宮》記載:“保有鳧繹”。《尚書禹貢》雲:“嶧陽孤桐”。《爾雅》雲:“眾山聯絡為繹”。古書所載與實地考證是基本相符的。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嶧境內城西北有鳧山,東南十五里有葛嶧山(註釋謂“繹”與“嶧”同),嶧山之陽多產桐樹,此山為眾山在外圍環繞。因此,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嶧縣誌》的序言中寫道:“嶧因山得名,其見於經傳也屢矣。”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嶧城歷史悠久,自夏朝在此建鄫國後的4000多年裡,一直為州縣治所。在眾多朝代更替中,這裡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被稱蘭陵郡、蘭陵縣,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嶧縣改屬兗州府;中華民國時期屬山東省魯西南區,1953年7月屬濟寧專署。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1958年11月21日,嶧縣機關由原嶧縣駐地嶧城遷至棗莊。1960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嶧縣建制,設立棗莊市(縣級),隸屬濟寧專區。1962年6月30日,經山東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棗莊市把原城關、峨山、陰平三處大公社劃為嶧城區,嶧城從此成為棗莊市的一個區。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提起嶧城,最著名的當屬石榴,嶧城區景點主要有冠世榴園風景區、青檀寺、仙人洞景區、園中園是石榴園的發祥地,冠世榴園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譽為“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冠世榴園中的青檀寺原名雲峰寺,位於棗莊市嶧城西3.5千米,楚、漢兩山的窄谷中,始建於唐代,為魯南地區規模較大的一座佛教寺院。青檀寺因寺內遍佈青檀樹、古青檀樹數量驚人而聞名,後改名為青檀寺。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從唐代到宋元時期,寺廟香火日盛,谷中置寺廟多處,故有僧屋如巢之說。到明清時期,此地為文人墨客,達官貴人遊玩勝地。清末民初,寺毀於兵火。現青檀寺為1985年重建。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榴園南部有匡衡祠,匡衡(?~?)宇稚圭,西漢東海郡承人(今棗莊嶧城),西漢經學家。他自幼刻苦好學,才智過人,博古通今,敢於抗疏。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鑿壁偷光”的故事即由此而來。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公元前48年,匡衡先後任“郎中”“博士”“給事中”,掌管經學教授,又兼典中顧問,參與議論政事。公元前47年升為太子少傅,後晉升為光祿勳。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公元前33年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里,後病故於家鄉。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在嶧城還有岳飛的養眼樓。據《嶧縣誌》載:(嶧縣)又西七里曰青檀山,青檀寺在北巖上,寺後為金界樓,世傳嶽武穆駐兵於此,不可考。據傳南宋時岳飛揮師北上抗敵,駐兵青檀山居小石樓,由於內患外禍,心急如火,染上眼疾。清幽靜謐的青檀寺使他釋放了胸中煩躁,爽口清香的榴葉茶使他食慾大增,淡翠的榴葉水祛除了他的眼病。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上世紀80年代修整一新的岳飛養眼樓屹立在山崖上。整座小樓塊石砌壘,典雅莊肅。底層正中塑嶽武穆像,栩栩如生。四壁及上層內壁繪”岳飛出世“、”岳母刺字“、”精忠報國“、”含冤風波亭“等生平彩畫。

山東一區,有榴園始於西漢,存石榴樹500萬株,世界少有中國第一

到嶧城必吃石榴,其特點是個大皮薄,色澤鮮豔光潔,籽粒晶瑩飽滿。1986年進京參加全國林產品展覽被譽為"齊魯一絕"。共有20多個品種,其中'三白冰糖籽',花似雪,皮似玉,籽如冰,食之甘甜賽冰糖,最負盛名。

參考資料:《嶧城區志》等。喜歡文章,請點關注、收藏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