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黑服務區宰客年入幾千萬?當地為何說“管不了”?

車門一關全體下車,吃啥睡哪司機做主。近日,有媒體曝光許多長途臥鋪大巴車停靠“黑服務區”,引發網絡熱議。據視頻顯示,這種假服務區內,乘客被迫消費,飯菜價格高不說,連喝開水、上廁所都要收費。而據常年跑這條線路的司機們說,這個不起眼的所謂服務區,利潤十分驚人,“一年能掙幾千萬”。

黑服務區宰客年入幾千萬?當地為何說“管不了”?

央視視頻截圖

有正規休息區不停車,為何非要載客去偏僻“黑店”?無非是謀財。遠高於市場價格的商品不僅給假服務區帶來巨大收益,司機還能憑拉客拿到提成,雙方一拍即合,乘客們卻成了“待宰羔羊”。更令人氣憤的是,當地多個相關部門得知情況後,第一反應除了“你可以選擇不吃飯”,就是“我們管不了”。眾所周知,客運汽車的停靠站點及行駛路線都有嚴格規定,哪有“管不了”的道理?

黑服務區宰客年入幾千萬?當地為何說“管不了”?

央視視頻截圖

從司機繞路行駛,到假服務區大肆營業,這條成熟的“產業鏈”,不是一兩天能形成的,也不是三五人能搞定的。面對如此規模性的違法違規,相關部門甘當“睜眼瞎”,原因何在?不少幹部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對亂象“繞著走”,或者“打太極”“踢皮球”。畢竟,解決問題牽扯頗多,還可能會得罪人。此外,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沆瀣一氣,同樣值得深究。可見,“管不了的黑店”坑了老百姓,也影響著政府的公信力。

值得肯定的是,目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已印發警示通報,要求各地深刻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堅決遏制此類亂象再次發生,切實保障乘客的合法權益;多個省市也已組織相關部門開展長途客運服務點整治行動。而對違規司機、非法服務區,依法處理是首要一步,更重要的是誰說“管不了”就該好好管管誰。事件背後究竟是誰尸位素餐,又有沒有人充當靠山,必須深挖徹查給公眾一個交代。

黑服務區宰客年入幾千萬?當地為何說“管不了”?

近些年來,消費領域潛規則不少,比如“黑導遊”“黑出租車”等,套路滿滿、坑人無數。對於這類問題,有地方政府提前成立專項工作組,嚴防嚴管;也有相關部門在關鍵位置採用監控拍攝,重點排查……實踐表明,有責任意識才是打擊亂象的前提。

春節臨近,不少人已踏上歸途。打起精神,把群眾真正放在心上,讓灰色生意沒有生存空間,回家的路才能更順暢。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