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百年裡,有人聲名遠揚,有人知之甚少,盧是可能是屬於後者,但他的藝術是深入研究中國現代藝術發展的突出個案。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周京新表示:“盧是的藝術有骨氣、有神采、有個性。他運用的每一種藝術語言,都能精彩而完整地呈現骨氣、神采、個性,形成一種大情懷、大愛的格局。盧是的藝術是真藝術,它不會被埋沒。”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盧是 網絡圖片

翁劍青認為盧是的繪畫技能和藝術氣質都非常有力量,這種力量不僅僅體現在用筆用墨上,還體現在畫面背後是他對生命力量的弘揚,對人的生存意志的謳歌。他說,盧是的繪畫不是那種拖泥帶水、事無鉅細地對現實的記錄,而是充滿自我精神的主動介入,所以多樣性、全能性才能在他身上凸現出來。“盧是有很好的寫實功底,同時也非常注重神的表現,這恰恰是他對中國藝術精神的理解。在對生命精神的提煉和概括方面,盧是有很高的建樹和修養。”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黃山萬松林》 盧是 炭精筆 27.4×39.2cm 1979年

高天民說,盧是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他的作品可以說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縮影。無論油畫、國畫、版畫,不管是人物、山水還是花鳥,他都能夠輕鬆駕馭。全能畫家在二十世紀非常普遍,盧是、閩叔騫、楊雲龍等人都是這樣。這一代人傳統的功力跟他們的生長和學習環境有關。左莊偉說:“他們都是從西畫走進中國畫,他們的藝術先西后中,中西結合是那一代藝術家鮮明的創作特點。”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女孩 》 盧是 紙本墨筆 35.2×26.8cm 1957年

盧是的油畫反映了整個20世紀油畫審美的特性,反映了對西方近現代藝術優良傳統的繼承,同時是中國油畫家向西方學習過程中的增長與突破。盧是的畫面跟他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本人很平靜,很怡然自得,但是他的畫像暴風驟雨。

看盧是的山水畫,彷彿能夠身臨其境感覺到山川的大美,同時又能被他筆墨的魅力所鼓舞和感染。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蘇州留園圖》 盧是 絹本設色 62.9×77cm 1954年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周玉峰迴憶了盧是帶著他們去鎮江南山寫生的場景,他說:“盧是先生一邊寫生一邊跟我們講如何顯現雲山的意向,如何把水墨運用到表現大自然上。‘自然山川俱在何勞同焉’,如果我們畫的和自然一模一樣,那就沒必要畫。他跟我們講宋人、明人如何表現山水畫,山川有大美而不言,我替山川而言之,如何把主觀的表現與客觀對象結合,反映出這個時代的美,反映出每個人的個性。”徐沛君說,他能把原來古典文人畫中山水、花鳥形象轉型為新時代所需要的風格和氣息,把文人孤芳自賞的品格,轉化成既高雅又通俗又體現昂揚向上的風貌,非常難得。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書江西造口壁(辛棄疾詞)》 盧是 書法 29.5×121cm 1984年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題黃山畫詩(石濤詩)》 盧是 書法 90.3×34cm 1984年

盧是也很擅長書法創作,他的藝術形式不僅源於西方現代主義理念與方式,更源於書法。盧是的書法始終秉持不重其形,而求其精神的理念。他的文人情懷,反映到書法中,必然有潘天壽所說的“強其骨”,自然有一種風聲雨聲讀書聲的胸懷和抱負。周玉峰說盧是的書法絕對不是冷的,而是非常熱,筆墨裡表現出他內在的風骨,他的內心是滾燙的,作品也是滾燙的。

全能畫家盧是中西結合,個性安靜,卻在作品中迸發出骨氣與力量

紅蓮香露 盧是 紙本設色 69×34cm 1979年

談到盧是的版畫創作,範揚認為他的版畫是那個時代最好的版畫,有些畫非常厚實,既有現代繪畫的元素,又有中國傳統的審美,又有自己的個性,還有他在西北寫生時的真切體會。範揚說:“盧是老師完全是貼近生活,紮根人民的,他的藝術紮根於我們國家的文化脈絡,也紮根人民群眾。”

盧是性情謙遜,一生純粹地投身藝術教育與創作,作品與時代緊密關聯,對時代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