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1發406毫米炮彈兩個人扛著也很吃力?

WOTB黑豹2


兔哥回答一下這個有趣的問題,只所以說是有趣,是因為當你知道這些406毫米口徑的火炮所發射的炮彈有多重,就不會讓兩個人去扛了。406毫米火炮曾經是二戰時期戰列艦的主流火炮,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就曾經裝備了9門mk7型50倍口徑身管火炮,身管長度20.3米。德國也曾經研製出了406毫米口徑火炮,也就是被用做岸炮使用的SK C/34型岸防炮,這門巨大的岸防炮也被稱為阿道夫炮,前蘇聯曾經將406毫米火炮安裝到履帶底盤上。



這些406毫米口徑火炮都有巨大的炮彈,例如,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上的火炮炮彈種類有穿甲彈、高爆彈、榴彈等彈種。所有這些炮彈都不能靠人員去裝彈,這是因為它們都太重了。例如,衣阿華級戰列艦406毫米火炮所使用的mk8型穿甲彈,彈頭重量就達到了1225公斤,如此重的重量靠人員搬運裝彈是不可能做到的,靠兩個人無論如何都搬不動的,即便是Mark 13型高爆彈重量也有862 公斤,這樣的重量人員同樣搬不動,不用說兩個人,就是四個人也抱不動。


即便是406毫米岸防炮夠使的炮彈儘管比艦炮所使用的炮彈重量輕一些,也都有數百公斤重,例如德國的SK C/34型岸防炮的炮彈光是彈丸重就有600公斤左右。想想看,這麼重的炮彈怎麼可能依靠人工搬運。所有這些大口徑火炮炮彈都有機械裝彈設備,戰列艦上有輸彈機,揚彈機,大型火炮的炮彈都是分裝的,彈頭和發射藥柱分艙存放,射擊時彈頭有輸彈機運至炮塔,同時發射藥包也輸送到炮塔,先將彈頭送去炮膛,在根據需要塞入發射藥柱,這一切都由機械完成。下圖是406毫米炮彈和發射藥柱和人的比例。

綜上所述,題目所說的兩個人扛著406毫米炮彈很吃力,看來這兩個人都是大力士,否則普通人根本就扛不起來,這個活就不是人乾的,不光是搬運困難的問題,也不安全,同時效率也不能滿足作戰需要。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在電影《超級戰艦》中就曾有過這樣的一幕,6個人扛著一枚406毫米炮彈從3號炮塔搬到2號炮塔,而這 一段路程劇中說是炮彈重1000磅(906公斤)、搬運的路程為500尺(166.6米),而從他們的動作和表情來看,他們搬運也的確很辛苦。而現實中衣阿華級戰列艦使用的MK-8型的是1225公斤的超重彈,而高爆彈重量也有865公斤而劇中說的可能是865公斤的高爆彈。而6個人搬運從中重量上來說,每人平均144公斤已經非常勉強了。至於兩個人般的話就別想了。


不知道大家扛過水泥嗎,一般來說一包水泥是100斤,就是50公斤,而865公斤就相當於17.3包水泥,如果平均下來就是8.65包水泥,任何人都承受不了432.5公斤的重量,注意是公斤哦,不是斤,如果要換算成斤的話就是865斤。就算是力大無窮的力士也不能扛得動,而歷史上舉過鼎的人有兩個,一個是秦武王嬴蕩、另一個是楚霸王項羽,就算是他們也扛不動這麼重大重量。


像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運動量少了,可能扛個100斤(50公斤)就很難受,而當時海軍軍艦上的127毫米炮的炮彈重量在28公斤左右,而150毫米炮彈的重量更是有45公斤左右,光是扛炮彈就已經非常累人了,所以在二戰海軍的軍艦炮手可是個體力活。連150毫米的炮彈都費勁,更何況406毫米的炮彈呢?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以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為例。依阿華級戰列艦裝備的三座三聯裝MK7型406毫米主炮,歷史上使用的是406mmMK8型APC炮彈,彈重1224.7千克(也就是通常說的超重彈),整個炮彈彈頭長182釐米,算上發射藥將超過兩個人的身高!

1224.7千克,也就是2449.4斤,按照一個成年人140斤算,四捨五入後相當於17個成年人的體重,而目前最高的舉重紀錄是263千克,差不多3個成年人的體重,折算一下就算是舉重選手兩個人也舉不起一發炮彈,為什麼1發406毫米炮彈兩個人扛著也很吃力?因為兩個人根本扛不動啊!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首先我們對406毫米炮彈到底體積有多大來感受一下吧,通過下圖中406毫米炮彈和一名成年人的體型對比的話,的確看起來差異並不是很大,但是可別看這個和人差不多大的406毫米炮彈,其重量基本都超過了1噸重,這麼大的體積重量就高達1噸重,別說是兩個人能扛起來了,就是來十個人也未必扛的起來。

406毫米炮彈也就是16英寸,這種體型的炮彈如今基本看不到了,因為這種炮彈屬於二戰時期的戰列艦所有,而且這種大口徑的艦炮炮彈製造技術也就只有美、日、英三個國家有這個實力。而大家熟悉已經淪為海軍博物館的美國海軍下屬的‘衣阿華’級戰列艦使用的MK7大口徑艦炮就是406毫米艦炮,堪稱當前世界上威力最猛的艦炮,它能發射重達1噸的炮彈,最遠射程也高達射程達38公里,可能大家更好奇這麼大口徑的艦炮炮彈威力有多大?這麼說吧,一枚高爆彈直接可以摧毀一條街道的所有建築物,更是直接可以穿透9米厚的混凝土工事。

比如衣阿華級戰列艦上裝備的三門MK7艦炮,其可以發射包括MK8訓練彈、MK5榴彈、MK19人員殺傷彈等多種彈藥,這幾類彈藥的重量普遍都超過了1噸重,就比如光是用來訓練的MK8訓練彈的長度就達到了182釐米,重量更是達到了1224.7千克重,而且這還是彈頭自身的長度和重量,因為這類大口徑艦炮都採用分裝彈藥,發射藥包的長度由射程遠近決定,一般都是最少採用四到六塊發射藥包,比如採用六塊發射藥包時其長度達到了2.8米,最遠射程也基本能達到45公里遠,這樣算上彈頭長度的話,其整個發射炮彈長度將達到近五米的長度。

而作為依靠大口徑艦炮製敵的衣阿華級戰列艦,艦體內部肯定裝了很多406毫米的炮彈,這些炮彈平時都是用專用的鐵鏈口固定在專用的炮彈待發射工位上的,只有在發射前才會解開鎖釦,並藉助機械提升到炮彈傳輸鏈條上,再通過彈藥升降機抬升到炮塔內部,並且再炮塔內部依靠人工輔助的方式裝填進炮膛內,所以在這種依靠人力的年代,就算是性能最先進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其最大射速也不過3發/分鐘吧,而且這種射速肯定持續時間不長,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早前裝備大口徑艦炮的戰列艦普遍都裝備好幾門大口徑艦炮的原因所在,就是主要依靠單輪高密度射擊來摧毀敵方大部分力量。

所以重量普遍超過一噸重的406毫米炮彈怎麼被兩個人抬起呢?就算是如今驅逐艦上裝備的127毫米、130毫米這種當今看起來都算是大口徑的艦炮,其使用的炮彈重量也都不輕,比如伯克艦上裝備的EX171增程式制導炮彈,其長度達到了1.5米,重量根據戰鬥部不同也達到35--52千克重。


魑魅涅磐


我想你可能有些誤會了!406mm主炮是依阿華級戰列艦主炮的標準配置,而他的炮彈有好幾種,一種是超重型穿甲彈重1225kg,另一種高爆彈重量 8 6 2 kg,還有榴彈的重量不是很清楚,估計也在1噸左右,這樣的重量你敢說2個人抬著很吃力?

那絕對是根本抬不動的問題!當然也不能說得這麼肯定,畢竟世界上的最牛大力士的極限是多少我也不知道,但不可能依阿華上的人全是這種最頂尖的大力士吧!

上圖就是依阿華戰列艦上炮彈庫,2個士兵正在訓練搬運炮彈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幾個細節:

1、炮彈庫的炮彈都是鐵鏈固定好的,畢竟在海上艦船是顛簸的,戰鬥時中彈更顛簸得厲害,自然要固定死。而且可以想象炮彈庫護甲一定非常厚,否則一旦被擊穿,恐怕就會想胡德號一樣被秒殺,畢竟像穿甲彈被擊中倒沒什麼,而一旦藥包或者高爆彈被擊中可就是噩夢了!

2、2個士兵是能夠完成搬運炮彈任務的,用大型麻繩套幾圈在那個可以旋轉的圓柱上,解開炮彈的鐵鏈,1個操控麻繩緩慢旋轉,一人穩住炮彈不倒,這樣慢慢的將炮彈挪移出來

3、2個士兵之間應該是一個大的圓形轉盤,這樣可以將圓柱旋轉體帶到任何炮彈邊上來挪移炮彈。而且這個轉盤比兩邊放炮彈的甲板略低一下,這樣炮彈就位後,專門搬運炮彈的

4、這就是搬運炮彈的小推車,一旦炮彈就位,就可以利用炮彈底部與轉盤的縫隙將小車尾部塞進去,然後慢慢的讓炮彈隨著小車一起倒下來即可,然後便可以推著走了!

而這樣的手推車,訓練時2個人操作完全沒有問題,作戰的話就要講究高效率,估計還要更多的人才能處理這1.2噸重的大傢伙。當然2個人推起來吃力是肯定的,畢竟炮彈的重量達到了1.2噸,而且甲板是顛簸的,這也只是運輸炮彈的最少的人數,或者說是極限操控而已!

而對於炮彈的垂直運輸,就是這樣子的了,這個吊車應該會將炮彈直接吊裝到位的!


狼煙火燎


406mm口徑,一般是戰列艦級別才會配備的火炮,例如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406毫米也就是0.406米口徑,而且炮彈長度很長,兩個人還真搬不動。衣阿華級戰列艦採用的三聯裝MK7406毫米口徑主炮採用的是MK8型406毫炮彈,炮彈全重1224千克,也就是1.224噸,1.2噸重的彈頭兩個人搬得動嗎?除非是全球舉重冠軍。


加上彈藥部,406毫米炮彈的長度超過一個成年人的身高,所以這個炮彈的體積還是很嚇人的。



標槍毒刺


2個人?題主說笑了,406穿甲彈的重量1.6噸,高爆彈也有800多KG。

1.6噸是什麼概念呢,我再自己的記憶裡搜索了一下大約就是一輛半桑塔拉2000汽車的重量,你能想象兩個人把一輛坐滿100KG體重大胖子的桑塔拉2000扛著走的畫面嗎?就算是高爆彈也是800多KG,就算是20個人來搬那每個人也得分擔80多斤,而且炮彈這玩意因為形狀的原因還不好使力,所以別說2個人就是20個人都不見得能把高爆彈搬走,至於穿甲彈那還是洗洗睡吧,這玩意不是人力能撼動的。

如果你不信你可以去找你家的家用車試試,啥時候你能把那玩意搬動了,你就能去扛406了。


開著皮卡打坦克


二戰時期,美海軍衣阿華級是全球航速最高的戰列艦上,滿載排水量5.5萬餘噸,裝備有三座三聯裝的406毫米主炮,是當時僅次於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大和級戰列艦上裝備的460毫米主炮的最大口徑艦炮。

從網絡上可查閱到的相關資料來看,一發406毫米MK-8型穿甲彈,不包括藥包僅彈丸重量就高達1.2噸有餘,其彈頭的穿甲威力,在27公里處,還能擊穿381毫米的裝甲,威力已經超出了軍迷們的想象。

在海灣戰爭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美海軍參戰的衣阿華級戰列艦,用三座三聯裝406毫米巨炮,向伊拉克軍隊駐地狂射高爆炮彈時,真的可謂地動山搖,場景非常令人震撼。

衣阿華級戰列艦上裝備的高爆彈,算是重量最輕了,但也有0.8噸以上,只要目標被命中一發,驅逐艦級別的水面艦艇,基本上就都報銷了,即便巡洋艦級別的水面艦艇也夠嗆。

由於一發406毫米炮彈,不算彈丸重達1.2噸的穿甲彈,即便是一發高爆彈彈丸,重量也有0.8噸有餘,折算成市斤就是1600斤,如果是這枚高高彈彈丸由兩個人來扛,則平均每個人的負荷將高達800餘斤,兩個人即便力大如牛,都是無法扛起來的。

如果是吊機將這枚0.8噸的高爆彈吊起來,再由兩個人來扛,當鬆開吊臂時,基本上這兩個人會被瞬間壓成肉餅,因此,一發406毫米艦炮炮彈,無論如何兩個人都無人扛起來的。

其實,對於406毫米艦炮,都是吊裝的,人力真的無法扛起來,在好萊塢科幻大片《超級戰艦》中,有過6個人扛著一枚406毫米炮彈從3號炮塔搬到2號炮塔的橋段,就當是笑話好了。

就以一發0.8噸的高爆彈丸來計算,即便6人來扛,平均每人負重也高達將近270斤,你以為美國佬都是西部牛仔啊,所以不必當真,一旦較真的話,編導就顯得非常扯淡了。


國平軍史


一發406mm的炮彈,正常情況下,2個人是根本無法搬動的,就拿二戰時期的 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上的 406mm口徑的火炮來說,一枚406mm的MK-8型穿甲彈,就重達1200公斤以上,就算是一枚406mm的MarK-13型高爆彈,重量也超過了850公斤,由此可見,如此重的彈藥,2個人顯然是無法搬動的;

而406mm火炮,又是二戰時期,戰列艦上使用的主流火炮,大家最熟悉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就屬於美國二戰時期名氣最大的衣華級戰列艦 當中的一艘,該戰列艦上,裝備了9門MK-7型50倍口徑身管火炮,那麼,問題來了,這艘戰列艦上,裝備了這麼多406mm的火炮,彈藥是如何搬運的呢?



很顯然,這麼重的炮彈光靠人工搬運,肯定是來不及的,其實,該戰列艦上裝備了運彈機和揚彈機,另外,像這種406mm的MK-8型超重型穿甲炮彈,平時都是拆分裝的,彈頭,彈筒和發射藥都是分開存放的,戰時將彈頭,彈筒和發射藥,通過運彈機 運送至炮塔,用機器將彈頭先送入炮膛,根據發射的距離,裝入適量的發射藥放進彈筒,塞入炮膛,完成發射;


由此可以看出,406mm的炮彈,由於重量動輒數百公斤,有的炮彈甚至超過1000公斤,確實太重,2個人完全是扛不動的,只能依靠機器來搬運,才能完成炮彈的運輸。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尼瑪!你找兩個人來,扛一發406我看看!你厲害!406輕彈也得900多公斤,超重穿甲彈更是1200公斤級別!你一個人能扛起500公斤啊!我不敢想象,扛500公斤,還是人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