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王興反思校內:打著Facebook旗號在做MySpace

本文是2007年《環球企業家》記者張亮在準備2008年年初創新特刊時向王興的約稿。原本他們想做Facebook的Mark Zuckerberg,沒采訪到,於是讓中國最熟悉Facebook的人,王興來談Facebook。

後來王興的處世哲學是既往不戀縱情向前,所以這篇28歲的王興回顧自己校內網創業經歷就顯得多了些意思,他說自己對Facebook的理解也是一步一步來逐漸加深的。

想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巧合,移動互聯網僅有兩位掀翻牌桌的人,王興跟張一鳴,創業方向的第一個階段都是向Facebook看齊,校內網生的太早是打著Facebook的旗號在做MySpace,字節跳動在一個階段內該是中國最像Facebook的公司。

回看歷史其實挺有意思的,在03-08年的SNS領域,Friendster 曾是社交網絡的鼻祖,王興是看到這個才回國創業,但Friendster 卻很快被新的挑戰者MySpace 挑落馬下。把時間拉回到2005年底的大洋彼岸,MySpace正如日中天,Facebook仍在校園中低調發育,但形勢在短短一年後就開始調轉。在08年MySpace流量登頂全美第一時,資本和用戶卻認為Facebook才是未來。

在2007年那會,中國的旁觀者們已經在為Facebook150億美元的估值而讚歎。

王兴反思校内:打着Facebook旗号在做MySpace

張亮:

我把這個想法發給王興,他跟我說,嘿,別鬧了,中國有不少人認為王興是最不創新的人。

但我還是堅持讓他寫:外界看到的,是王興做校內、海內兩家網站,都是赤果果的模仿Facebook,外界看不到的,是模仿一個東西到原汁原味,又讓中國用戶不覺得隔膜,並不容易——王興絕對是我所認識到他這一代創業者裡,最有宏觀思辯能力的人,我覺得這是他能夠把這兩個網站模仿到位的一個必要條件。

同時,王興是個頗懂得變通的人,就像這篇文章裡說的,他做校內時,“更像是MySpace而不是Facebook”,這是外界看不到的。而現在他做海內,說實話,海內是Facebook,但海內的溝通方法,是Twitter——所以海內的內部交流效果還不錯,影評功能也比較容易普及。在我看來,這都是王興聰明的地方。

評論家不太容易寬容。但我總覺得,以前大家老說中國電影沒意思,真是沒意思到谷底了,幾個導演出來模仿好萊塢模式,也就成功了。中國互聯網當然歡迎創新,但如果連人家的皮毛都還學不通透,創新就是妄想。

所以,王興談Facebook,我個人是相當推薦的。

Facebook的真實價值

重新理解這個讓你聯繫熟人的網絡平臺價值150億美元的理由

出處:《環球企業家》2008年1月5號刊

Facebook最近很紅,媒體報道很多。但我估計國內大多數人還沒有親身體會到它好在哪裡,只知道它很貴。

貴是顯而易見的。10月底,微軟花2.4億美元買了Facebook1.6%的股份,這意味著Facebook的估值達到了驚人的150億美元。緊隨其後,李嘉誠旗下的基金會也按相近的估值向Facebook投資了6000萬美元。相比之下,2006年秋天Google收購YouTube的價格是16.5億美元;再早一些,2005年秋天新聞集團收購MySpace的價格是5.8億美元。單就估值來說,Facebook已遠遠超出了同在Web2.0領域的幾個大哥哥。

同時,它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現在Facebook在美國已經給很多行業帶來了威脅,比如說做婚戀交友的match.com流量呈現下降趨勢,同樣的,受到威脅的還有照片分享網站,甚至包括即時通訊和郵箱服務——這些應用在它的平臺上都可以實現。

但Facebook的好處不是一下子能體會到的。初看,它的首頁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內容,只是幾句話的文字介紹。註冊之後,整個網站樸素到有點寒磣,基本功能也和其它社交網絡並無區別,不外乎有個人空間、日誌、相冊、群組等等。就算你很有誠意想要認真體驗一下,如果沒有一幫真的認識的朋友在Facebook上,恐怕也很難找到感覺。

這正是Facebook的特點,它不是一個讓你認識陌生人的交友網站,而是一個聯繫你和身邊朋友的網絡交流平臺。這就像電話一樣: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有電話,那麼它並沒有用處;只有當你需要聯繫的人也裝了電話之後,電話的用處才體現出來;而且,有電話的人越多,電話的用處越大。這就是“網絡效應”。Facebook也是如此,用的人越多,它的用處越大。

簡單說來,Facebook最大的魅力和威力正是提供了一個平臺——以個人為中心在網上真實全面的展開生活的平臺。它先從“真實”入手,然後通過提供開放接口來實現“全面”。真實很重要。比如大型網絡遊戲也是一個虛擬社區。一個上網的人可以同時用多個虛擬社區,可以相對容易地從一個虛擬社區遷移到另一個虛擬社區,但是多數人可能只會用一個“真實”的社區。

事實上,我對Facebook的理解也是一步一步來的。

2003年冬天,我在網上閒逛時看到了friendster.com,開始接觸SNS。整個2004年和2005年,我對國內國外SNS的動向始終保持著關注,因此我在2004年就聽說了Facebook,當時我以為這只是又一個SNS,和其他並無二致。2005年上半年時,我利用我當時還沒過期的美國大學郵箱udel.edu註冊了Facebook帳號。進去逛了一圈之後,我依然不覺得它有什麼過人之處。事後想來,正是因為那時我在美國的同學要麼已經畢業了,要麼就還沒用這個,所以沒有任何感覺。畢竟在Facebook上,如果只是看,而沒有參與其中,確實很難找到感覺。

王兴反思校内:打着Facebook旗号在做MySpace

2005年下半年,Facebook雖然勢頭沒能超過MySpace,但是已經算是發展得很不錯了。我們那時候回過頭來開始仔細端詳Facebook,覺得它有兩大優勢,第一是它是一個真實的人際網絡,第二是它有一個高質量的人群,用戶都是大學生,非常純粹,所以算是看出了一點它的價值。不過它當時的功能確實是非常簡單,連相冊都沒有。它都是跟隨著學期的更迭來做一些升級和改版,比如在2005年9月的那個新版本才做了相冊。

從本質上而言,Facebook就是一個通訊平臺,可以高效傳播信息。在美國,年紀大一些的人都用電子郵件進行溝通,年輕一些的用即時通訊比較多,更年輕的就喜歡泡社交網絡了。因為最常見的即時通訊是閉合的聯絡,僅僅是一對一,其他人看不到,而社交網絡有著更大的開放性。

對於美國學生,Facebook也是一個很熟悉的名字。它最初指的是大學裡面的一本小冊子,相當於新生必讀那樣的,上面都是新生的照片、介紹等信息。這就使得這個網站一出來,不用太多去強調其真實性,大家很容易就理解了,就把真實的資料填上去了。而它可以說也不需要傳統的營銷和推廣方式。在哈佛,Facebook開始就是往每個宿舍樓群發郵件,大家一上去能看到認識的人,還可以把一個鏈接群發給一些即時通訊上的好友,這樣用戶的人際網絡其實就移到Facebook上來了。

而校內的發展雖然和Facebook大方向一致,但回過頭來總結,發展方式卻有很大區別的,我們很大程度上是打著Facebook的旗號在做MySpace。為什麼這麼說呢,最重要的區別是:到底是把之前就存在的關係遷移到這個平臺上來,還是在這個平臺上建立新關係。事實證明,前者是更穩定也是更具長遠發展性的。

當時做校內時,為了提高用戶活躍度,我們做了很多Facebook沒有的功能,比如你可以看到其他學校學生的名字和資料、能看到誰看了你的頁面及校園人氣之星等等??

這能讓你認識很多在現實生活中不認識的人,使你快速添加很多好友,短期內對提高用戶使用的熱度很有效。但是這種新鮮感持續的時間不會太長,因為在這上面認識的人,關係還是不牢,時間長了熱度過了也就覺得沒意思了。就像QQ一樣,大家開始都在上面加很多不認識的人、隨意聊天,但是時間一久就發現沒意思,但是上面所加的人已經很亂了。這種情況下,有些人願意認真去清理好友名單,有些人可能就直接選擇遷移到其他即時通訊上了。

相比之下,Facebook更注重隱私。就是說,除了你所認識的好友以及和你同校的人,你看不到其他人的列表和信息。同時,它也不推任何明星,哪怕是草根明星。

因此,校內那時的做法更像是MySpace而不是Facebook。這也能解釋為什麼MySpace的崛起速度比Facebook要快得多——它比Facebook成立只不過早半年,但是2005年的時候它已經非常火了,被新聞集團5.8億美元買下來。但是長遠來看,這種僅僅依靠網絡交友的熱度是容易產生疲勞感的,這也是它今年以來發展逐漸減緩的原因。

這些東西其實也是我在2007年的時候才逐漸想明白的。所以現在做海內,一方面是採用好友邀請制,這樣可以保證每個用戶一上來就已經有認識的朋友了;另一方面用戶可以通過導入MSN和gtalk的聯繫人列表來查找已經在海內上的好友。其實人際關係網是已經存在的,關鍵在於如何將它轉移到網站上。

再回過頭來說Facebook,它的運營者很有耐心,每一步都不緊不慢但是很有突破性。比如,2006年的時候,我們校內網的團隊和顧問謝文也討論過,Facebook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向學校外擴張,但當時我們沒有想到它後來所用的這種方式,也就是提出一個新的更大的概念“社交網絡”,把原來的“大學”變成四類“社交網絡”中的一類,其餘三類則是“高中”、“公司”和“同地區”。這樣既能擴大用戶範圍,又能繼續維持社區的秩序。

王兴反思校内:打着Facebook旗号在做MySpace

2005年的Facebook和MySpace

再比如,它後來添加了“news feed”的功能。這很重要,能大大提高朋友之間通訊的效率。如果用戶上一個社交網站看不到新內容的話,他/她很可能下次登錄的時間間隔會更長,但是“news feed”能讓這種新的信息儘可能多。用戶能一目瞭然的看到好友們在發生什麼新的動作。

開放平臺就更是大動作了,我看到的時候也很驚訝。在那之前,大多數人認為Facebook只是一個社交網站,和MySpace、Orkut、Friendster一樣。在這個平臺發佈之後,人們才發現

Facebook有著超出其他社交網站的願景——以一個更底層的網絡操作系統的姿態出現。

如何來理解這種底層的概念?我覺得真實的社區網絡相當於一個城市,在它基礎上建立起來各種功能才更有價值。比如說照片分享,有兩種情況,第一種需要一流的照片,能吸引各種各樣的人。第二種是那是你認識的朋友,你才會對他/她的照片有興趣。這個差別很重要。

不過,美國和中國的差異還是很大。比如在Facebook上“活動”這個功能用得非常多,大家常常通過Facebook聯絡開party,而這種線下的party又讓新的用戶加入進來,使得用戶的雪球越滾越大。而在校內上,“活動”的作用很小,這可能和中美兩國大學生不同的生活方式有關。

再比如,在中國,QQ群對於社交網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因為在群裡,A和B說話,C也可以看到,這就比原來一對一的即時通訊更有開放性。而且,一個用戶認識一個朋友,就能被邀請進入一個群、認識這個群裡其他的人。

總的來說,在國內,這種真實的社交網絡氛圍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培養起來,這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