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35歲以後我們應該跳槽去哪類企業?有什麼建議嗎?

風自江南來


我身邊也有一些35歲左右的朋友,在工作中,他們已經做到一定級別,年薪大概都在20-30萬左右,要經驗有經驗,要能力有能力,但升職和加薪的空間已經受限,職業的天花板已經觸手可及。

35歲,這是你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跳好了,你職場的路會越走越順,跳不好的話,接下來你在找工作的話,可能就比較困難。

35歲也就意味著,你今後的任何一次職場轉折,都必須深思熟慮。在這個年紀跳槽,試錯成本要比年輕人大很多,這個時候不允許你犯大錯。

平臺比能力更重要

一個人能力在大,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平臺,就是你再努力,你也很難取得大成績,有一個好的平臺,你稍微努力一下,就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馬雲剛成立公司時候的18羅漢,現在身價大多都是千萬,上億了。

所以,選擇一個好的平臺,對你特別重要,你要選擇你所在你這個行業最好的公司,產品所在行業有壟斷地位。只有公司有發展,個人才有發展。

你有沒有重頭再來的勇氣?

如果你所在行業是夕陽產業,你再努力,也會在走下坡路,要想擺脫這種現狀,可能就需要你變換賽道,從頭再來。就看你沒有這個勇氣。

我有一個朋友,原來在一家報社工作,也做到副主編的位置,受互聯網的衝擊,公司的效益不斷下降,繼續留下來,未來一片渺茫,他辭掉了目前的工作,扎身於新媒體行業,成立了新媒體工作,從一個新媒體小白,慢慢地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原來的同事特別羨慕他。但不是誰都有從頭再來的勇氣。

在職場,任何時候你都要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這才是升職加薪的籌碼,這才是你在職場的底氣。


於觀潭


我覺得做技術的跳槽範圍都很限,需要把格局再放大點,我也是技術出生,CG行業,對我來說就是技術工作的圈子範圍很有限,跳來跳去就那麼幾家公司,除非你要打算換行業,但35歲後跳槽,你的試錯成本和機會成本要比年輕人高太多了,且風險也高得多。


如果非要跳槽,我建議你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01

選擇更大的城市更大的公司


這樣選擇的目的,主要是大概率上選擇跟這個社會上最牛的一群人同行。

其次,城市越大公司越大,資源越聚集,也就是相當於你把自己泡在了一個更大的資源池裡。城市越大,資源越多,這些資源會把你的能力養大,會把你的格局養大,會把你的努力放大,城市越發發達,公司競爭力越高,你在這裡的人生成功可能性就越大。你不要妄想在一個三四線城市,創造很大的奇蹟,不是說沒有可能,而是說可能性太小,我們都知道——成功是一連串大概率事件組成的。


02

行業要選擇更好的


比如我做影視的,我的行業可以選擇在影樓做動畫,報社做動畫,也可以在移動互聯網軟件公司做動畫,那麼你說哪個行業更有潛力?肯定是最後一個,你要選擇那些朝陽行業,選擇那些正在飛速發展的行業,選擇那些在未來越來越有競爭力的行業,不要去選擇那些看似安穩的行業,不要選擇那些正在走下坡路的行業,不要選擇那些幾年之內都沒有大發展的行業,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為自己的未來買單。



彪悍貓先生


從我過往13年的職場經歷來看,35歲跳槽去哪裡,關鍵還是在於:

“你可以去哪裡?”

我是感覺首先大部分會將35歲作為事業的分界線,但是人各有異,不是到35歲就應該有全新的賽道,為什麼當下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面臨35歲的焦慮呢?我感覺不外乎以下幾點:

1.網絡效應對年齡的鼓吹,提前陷進焦慮;

當下已經進互聯網時代,新聞無處不在,尤其近幾年知名外企裁員的消息基本是35歲左右,很多即將步入35歲的職場人,若是發展一時不順,就會莫名陷進焦慮。

2.生存壓力較大,尋求多份保障;

當下生存壓力加大,尤其考慮家庭,贍養等等,僅靠一份收入很難保證更高的生活品質,提前想要尋求退路。

3.內在價值感得不到認同,獲取長期價值感;

長期價值感得不到認同,很難獲取長期的價值感,尋求新職業,希望獲得煥發新的職業激情。

從題主的背景來看,985碩士,技術高管,飛行器領域10年,資歷豐富,想要尋求高校等新的職業,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去尋求:


1.挖掘內在潛在優勢,探尋第2職業:

你當下不管薪資職位也好,已漸趨穩定,不太建議貿然跳槽,高校雖穩定,但是進去後一切將重新開始,大部分高校更加希望培養紮根高校內的教師,且會層層評級,內部推薦的另看,我覺得先不換,提前評估好內在優勢是第一步。


2.匹配合適的載體,令自己優勢發揮最大價值:

不管高校也好,民企也好,看未來想要從哪個領域,研發,管理等等路線去發展,哪一塊的土壤更加有利於優勢的發揮。


3.積蓄行業內人脈,拓寬跳槽渠道:

多多積蓄行業內人脈,拓寬跳槽的渠道,高校也好,高新企業也好,為未來提前備好退路。


總之,沒有找到合適的退路,多積蓄力量,等待時機選擇合適的機會,再做定奪。

原創不易,歡迎私信給我留言你的職業困惑,或點贊,轉發,【關注我】 ,查閱更多的原創乾貨回答和文章!

作者簡介:趙默,前500強公司十年HRD,資深職業瓶頸導師,BBC職業規劃教練,企業瓶頸賦能教練,NLP執行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用文字和聲音的力量幫助職場人士突破自我設限,找回自我,尋找職業新可能。

職業瓶頸導師趙默


33歲,985碩士學歷,10年的專業沉澱,應該說,目前從簡歷上看,還是比較完美的,唯一有點問題的就是公司背景,因為是小型民營公司,估計在業內的名聲應該不大,再就是在此公司呆的時間太長,應該提前就給自己做規劃。為自己將來做打算,應該說,還來得及,精英菌非常欣賞,職場中人,一定要提前為自己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

如果想想去高校,應該說,以目前的學歷,和經歷,很難說能去一個水平高的高校,而普通高校又不會有航空飛行器專業,所以,精英菌建議,如果想在年齡稍大一點後去高校教書,倒不如現在開始,找個機會去讀一個名校的博士,或者就回到自己的碩士畢業學校讀一個博士專業,一個是難度可能小點,再一個就是和專業老師都比較熟悉,有利於畢業後推薦工作。拿到博士學位以後,再考慮去高校教書,可能更實際一點。

另外一個途徑,精英菌倒覺得不妨走出來,畢竟,航空現在是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無論是軍用,還是商用,還是發動機,都是國家大投入的時期,航空專業的國人,迎來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不妨去上海商飛或者是商飛的配套企業裡找找機會,如果如果中國的C919\\C929能有自己的一份力,想想這個,也是足夠值得自豪。並且,作為中國未來的重點的發展產業之一,相信薪水等都會非常有競爭力。在這樣的國有大企業裡,空間大的足夠你可以幹到退休。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高薪職位,獵頭服務就上無憂精英網(www.51jingying.com)


無憂精英網


你的問題是~35歲以後我們應該跳槽去哪類企業,有什麼建議嗎?

下面我結合自己職業規劃諮詢方面的經驗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你是怎麼看待你目前所從事的職業的?

也就是說,你目前所從事的飛行器職業,你喜歡嗎?你有發展空間嗎?未來能否滿足你的需求?你當初為何要選擇這個行業呢?你有什麼期望?

你想著要跳槽,那可能你目前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或者遇到了職業發展的瓶頸了,這個能跨過去嗎?而且跳槽也是有成本的哦。

二、你喜歡哪些職業呢?

在你的心裡,要是排序的話,你最喜歡的前五個職業是什麼呢?你為什麼喜歡呢?因為家庭,金錢,事業發展前景,還是其它…?然後你的能力和資源匹配嗎?不匹配你願意花多少時間精力去學習提高呢?

三、要如何選擇?

選擇大於努力,但是選擇是痛苦的。你有沒有發現,我們中好多人都有些選擇困難症,選擇的時候很糾結。但是,如果你明確了上面的哪些問題,有所取捨,我覺得你肯定能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職業規劃導航


所有的行業,領域,都有學徒期,熟練期,瓶頸期,享受期。

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比別的行業好,你能做的,有機會的,永遠是你最擅長的。別的領域,不管你多喜歡,想想你有沒有可能用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就像一個搞化學的,搞IT的,學理髮的要去飛行器領域混飯吃一樣。

把自己的領域做好,既是對專業,對自己的尊重,也是責任,使命。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熱愛自己的行業,你離成功就不遠了。


吉他與詩


趕緊找到屬於自己一片天地,在民企和外企混,35歲後很危險,隨時可能失業。


用戶108811268102


跳槽的問題首先要了解公司還能不能讓自己提高,尤其是做技術,公司沒有能力讓自己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就要考慮,換個更有發展的公司,技術方面,還是關於自己技術類的公司為最好的選擇對象,畢竟隔行如隔山,提升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為你別情依依


35歲以後可以去跳舞,跳高,挑選等,但是不能挑逗,小心捱揍



季末黑白


認真做好研究,中國缺人才,會有人來挖你的,如果沒有你就繼續努力,想出來單幹,要麼就是帶走公司的客戶,要麼就是帶走公司的技術,總是要帶走一些資源的,也覺得這種人對公司傷害是最大,不知道你現在的老闆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