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散仙陆压见到鸿钧老祖时,要不要跪拜?

囿山绿城


散仙陆压见到鸿钧老祖,跪拜是不可能的,但尊敬还必须得有,因为没办法,鸿钧实力比他强太多。

第一,先说陆压。陆压其实就是太阳,东皇太一十子的最小一个儿子。在巫妖大战中,被大巫后羿射死九个,剩下一个。而东皇太一,那是盘古大神一只眼睛所化,妥妥的二代魔神啊。实力直追一代魔神。

他的儿子,就是三代魔神了。所以,陆压强大,也很正常。

第二,鸿钧是谁,一代魔神,三千魔神的大首领之一,实力仅次于盘古大神。所以,在实力上,鸿钧不仅比陆压强,比他爹东皇太一也强大不少。

而且,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世界里,基本上就是,你如果没有特殊机遇,活得越长,实力越强大。

所以,陆压地位和实力,都比鸿钧差,而且,他本人也交好元始天尊。所以,虽然不是一个派系的,但尊敬肯定有的,跪拜肯定不用了。


董江波


陆压在封神演义的身份有点来历不明,其咀咒与飞力有一定实力,然而有些网络小说讲:先有洪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那么以第一个塑造陆压道人的形象的本源《封神演义》来衡量就明显显得是狗屁不通了。

因为陆压在封神演义中就被三宵娘娘之中的云宵娘娘的金蛟剪吓得屁滚尿流逃跑了。而三宵娘娘是通天教主的门生,而通天教主又是洪钧老祖的小徒弟,所以若以实力而言,通天教主尚且足可以受陆压道人的一拜,那么洪钧老祖就更不用说了。



洪范书斋


中国的古代神话体系是较为完善的,当然层级的划分也是明确的。先有上古神话,后来又有道教的加工和整合,在《封神演义》里又将神仙团体进行了一次再加工。而陆压散人和鸿钧老祖就是书中的重要存在。

我们都喜欢给人排个座次,有人就问了鸿钧老祖和陆压散人到底谁的级别高,谁见了谁要跪拜呢?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实际意义,就从《封神演义》里的描述推测一下吧!

鸿钧老祖是《封神演义》里原创出来的一位上仙,被设定为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父,主要任务就是当这三个徒弟之间的调解员,让三个徒弟不相互伤害。书中鸿钧老祖一出场就偈道:“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炁化鸿钧。”这就是给三个徒弟断案来的。

虽然在《封神演义》中盘古并没有出场,但是从上面鸿钧老祖的偈语中就可知道他与盘古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人,而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才有了天和地。那么既然鸿钧老祖和盘古都能生活在混沌之中,那混沌中肯定还生活着别人。张公明就曾说:“能使须弥翻转过,又将日月逆周旋。从来天地生吾后,有甚玄门道德仙。”就说自己生在天地之前,也就是混沌之中。

而在云霄娘娘找陆压散人为赵公明报仇时,陆压散人说自己从天皇悟道,见了多少逆顺。可见陆压散人是在伏羲时代悟道成仙的,而陆压散人的本事也是极大的,数次战争中都不落下风。而他最拿手的技能都是以火为属性的,有人说陆压是老子八景宫中一盏灯的灯芯,我觉得不是。同为灯芯的马善其本领应该是和陆压不相上下的,但是马善却弱了许多。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说陆压其实是火神祝融,我倾向于这种说法。我觉得拥有高深道法的神仙就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者动物之类的,而不能使一个火焰、灯芯等这样有点虚的像。而且陆压火属性的技能也与火神祝融的身份是相匹配的,而祝融也是和伏羲、神农等为一个时代的,在时间上晚于鸿钧老祖。

我觉得闻道有先后,既然同为道家系列的神仙,根据等级,陆压应该是要跪拜鸿钧老祖的,而作为一个散仙,跪拜不跪拜也就无所谓了!


人物殿堂


在《封神演义》中陆压道人是一个法力高强的散仙,出身来历都非常神秘,他自称是在西昆仑修行。但是见多识广的十二金仙都不认识他,连修为高于十二金仙的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都对此人闻所未闻。但是通过陆压道人在封神演义中对自己的定位,他显然是要比鸿钧老祖低两个辈分,属于鸿钧老祖的徒孙辈,徒孙见到师爷焉有不跪拜之理呢?

虽然表面上陆压道人跟阐教、截教都没什么瓜葛,按道理来说应当保持中立,但他却明里暗里的一直帮助阐教打击截教。为什么陆压道人要跟着阐教趁火打劫对截教大开杀戒呢?我觉得十有八九陆压道人也跟十二金仙一样犯了杀劫,他紧抱阐教原始天尊的大腿,利用封神大战来完成自己的劫数。事实证明他站队还真就站对了,如果他站在截教一方的话,最终也会上封神榜。千万别以为封神榜是事先填好了名字,榜上无名的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实则不然,封神榜上的名字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添加的。

要说辈分,陆压道人把自己放在跟十二金仙同等的辈分上,跟十二金仙称兄道弟。十二金仙才开始摸不清陆压道人的底细,搞不清他的辈分是高是低,一直非常谨慎的称他为道友。后来交往的时间长了,彼此熟悉了,十二金仙也就默认了陆压跟自己一个辈分的事实,于是也改口称陆压为道兄。

说陆压道人跟十二金仙同辈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证据,那就是大破诛仙阵时,原始天尊吩咐弟子排班,原文如下:

元始曰:“此地岂久居之所?”吩咐弟子:“排班。”赤精子对广成子;太乙真人对灵宝大法师;清虚道德真君对惧留孙;文殊广法天尊对普贤真人;云中子对慈航道人;玉鼎真人对道行天尊;黄龙真人对陆压。

从中可以看出,陆压混迹于十二金仙行列,俨然就是以原始天尊的弟子自居,而原始天尊也没客气,直接视陆压为自己的弟子晚辈,这说明原始天尊对陆压此人的来历还是心知肚明的。至于有人说陆压是什么“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人还在前”的说法,把他提升到跟鸿钧老祖一个辈分上,《封神演义》原著中无有记载,可视为无稽之谈耳,不足为凭也不值一驳。

综上所述,陆压真人与十二金仙同辈可以说是确凿无疑了。陆压见到元始天尊当跪拜执弟子礼,见到鸿钧老祖更要跪拜,因为按辈分来说陆压乃是鸿钧老祖的徒孙辈。


郑非梦妙文


原著党答一波。《封神》作者诸说中,一直有一说是明朝道士陆西星,而陆压则被认为是创世神(作者)在书中的投影。陆压逍遥雅致、自云西昆仑闲人,可以说这正是陆西星的夫子自道,那么他当然是不屑参拜鸿钧老祖的。

然而这事毕竟和许仲琳老先生一样,已散佚不可考,所以我们只好根据原著的逻辑再分析试试。而以原著来看,陆压既然出自西昆仑,几乎可以说就在玉虚宫的后院,以元始天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个性,陆压是很难不被收编的。所以,陆压更有可能是元始在封神大战之前就布下的奇兵,其真实身份是元始天尊的二十弟子之一(燃灯、南极仙翁、云中子、十二金仙、邓华、萧臻、姜子牙、申公豹、陆压,燃灯与元始的关系以前专文分析过,不再展开)。徒孙当然要跪拜师祖,否则便是乱了纲纪失了体统。

一、压星收妖

现在任意一个版本的《封神演义》里,都印着许仲琳的大名。这来自1932年发现的明代天启年间舒载阳刊本,卷二署名“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迄今为止,许仲琳的名字、籍贯、生平都未见他书提及,连最热衷搜集名人的地方志也没找到,因而被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孤证。

除许氏外,《封神》作者另有几说:

“前明一名宿”说,出自清朝梁章矩《浪迹续谈》;

王世贞说,出自《缺名笔记》,王世贞是一代文宗,先作《金瓶梅》,皇帝索书,王世贞害怕,一夜白头,写成《封神》;

李云翔说,许仲琳署名的同一版本上有“邗江李云翔为霖甫撰”,且为之作序,中有“余不愧续貂,删其荒谬,去其鄙俚”之句;

还有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说法,便是陆西星说。

张政烺、柳存仁诸位先生根据清乾隆时的《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中有一句“按《封神传》系元时道士陆长庚作,未知的否”,确定著者是陆长庚。

又疑心“元”字为“明”字之误,且万历年前江苏兴化有道士陆西星,字长庚,著述颇丰,才识宏博,深通玄理,懂金丹要诀,在嘉庆时重修《扬州府志》中有传。总之,陆西星是能够写出《封神》的。张政烺的考证得到了胡适的认可,胡适回信说“现在得你的考证,此书的作者是陆长庚,大概很可信了”。

(△张政烺先生考证)

陆压是原著中的人气角色,其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与陆西星三字有些关联。平话小说中常有厌星术这种法术,此术又作厌胜,一唤压星。厌的意思是指某种意愿得到解除,是通过一系列作法,或加害他人,或为他人解咒,如姜子牙为武吉厌星,踏罡步斗,逃过文王金钱课追索。压星,就是压住被诅咒者的“星”位,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陆压可以被认为是陆西星在书中的化身。

原著第48回,陆压出场时自云:

休夸炉内紫金丹,须知火里焚玉液。跨青鸾,骑白鹤,不去蟠桃飧寿药,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人人称我为仙癖,腹内盈虚自有情。

前后四句都是内丹术语,中间几句表明了自己不叩天庭(蟠桃会)、不拜老君、不参元始的逍遥与自负,大气磅礴之极。与赵公明对敌时又说,“不富贵、不簪缨,玉虚宫里亦无名。玄都观内桃子树,自酌三杯任我行。”可与之相参照。

至于“喜将棋局邀玄友,闷坐山岩听鹿鸣。闲吟诗句惊天地,静里瑶琴乐性情”之句,更是深富意趣,深得隐士之趣。

这些诗句都可以视为作者的“夫子自道”,作者明里写的是陆压,实质寄托的却是自身志向和意旨。这样的人,春日就宴赏东郊,夏日就观鹅溪桥,秋日就赏菊萧萧,冬日则踏雪寂寥,散诞放任、逍遥四海,听从心灵的召唤,作自己的主人,区区鸿钧道人,再大也不过是笔端的虚构,又怎配束缚住作者这个无可争议的创世神呢?

(△胡适先生回信)

二、奇兵

大凡名著,即使是写作者穿越过来,读了现在汗牛充栋的研究资料,也会瞠目结舌、不敢言语。作者写的时候并没想这么多,对于逻辑上的漏洞填补得也非尽善尽美,对于各种脑洞大开的推理他确实很难评价对错。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一个与莎翁笔下的雷同,正是这个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写完一本书,其实已经不独属于他了,他也没有最终解释权,就像金庸先生生前说过张无忌是笔下最强,可是一句强大到近乎公理的“朝代越往后,武功下跌趋势越严重”,就证明了击退三千越甲、近乎仙人的阿青才是最强者。

从原著推测得到的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

1、不拜

原著中,天庭的实力远在道门之上,昊天上帝、瑶池金母二人都比鸿钧强才是。

这么说有两个证据,第一,天上有三十三座仙宫,鸿钧的紫霄宫仅排第三,排在前两位的是遗云宫和昆沙宫,昊天金母应该各居其一;第二,昊天令十二金仙称臣,元始为之闭宫止讲,鸿钧为之入世奔走,格调远低于不动如山的昊天,谁是幕后大佬一目了然。

陆压身为准圣高手,有资格站在世界巅峰眺望,他是知道仙界格局的。知道而能不拜天庭,这确实算相当有种。

而他既然不拜昊天不赴蟠桃,远逊于天庭势力的鸿钧自也不会放在眼里。

2、不拜不行

关于陆压的身份推测,有这么几种。

鸭子说。陆压本为一只鸭子,比鸿钧、天道更早,已活了十八个混沌纪元。出自龚丽声先生的苏州评弹,我并非对龚先生不敬,不过这确实是来搞笑的。

离火之精。陆压破烈焰阵,书中有说他是“火内之珍,离地之精,三昧之灵”,据此有人认为他是世间三盏神灯之一,有人认为他是开场诗写到的几大圣人之一的燧人氏传人。这个分析的人很多,不必多说。

妖族。陆压出自山海经神兽陆吾,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这个也能找到解释,陆压有斩仙飞刀,飞刀有刀灵,有眉有眼、有翅有足,只要被白光钉住,大罗金仙也不能逃,实是令人不寒而栗。这个刀灵形象妖邪异常,恐怖无边,透露了陆压多半出自妖族。这个我以前专文分析过。

奇兵。

这也是我以前推测过的。元始的性格就是赵匡胤那种“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枭雄之性,封神榜明明只需要370人足矣,大家和和气气把这事了结也就是了,他却拉拢了西方二圣和老子,打得通天被禁足、截教烟消云散。由大识小,见著知微,陆压和度厄真人都自云“西昆仑闲人”,昆仑山再大对圣人来说也是瞬息即至,这就是元始的后花园啊!他能容两人逍遥物外?

度厄的两个弟子郑伦和李靖都先后叛商助周,恐怕正代表了度厄本人被收编;

陆压下山献计射死赵公明,代表的含义也是一般。

陆压有两大出名法宝,钉头七箭书就用了一次,仿佛专为赵公明而准备;斩仙飞刀全名“斩将封神飞刀”,听这名字就是给姜子牙准备的,果然在万仙阵后他就把刀留给了姜子牙,这岂是巧合?

最终的解释就是,陆压就是玉虚门下,他是元始早就布下的一支奇兵,专门针对截教准圣进行截杀。截教几大准圣,无论陆压有没有过手,出场时陆压都是在场的,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元始犹拜鸿钧,陆压若是元始门下,那是自然要拜这位师祖的。

三、大白于天下

陆压多半为元始门徒,只是因为某些原因必须进行隐瞒。两人的关系是隐秘的,甚至连燃灯道人都不知道。

然而一些细节证明,最迟到诛仙阵时,阐教上下实际都知道了他的身份。

诛仙之战前夕,黄龙真人照例打前站,其余的十一金仙照例依次下降,接着就是陆压道人来了。陆压说:

如今诛仙阵一会,只有万仙阵再会一次,吾等劫运已满,自此归山,再图精进,以正道果。

完全就是师兄吩咐师弟的语气。

而众人听了是什么反应呢?

众道人曰:“师兄之言正是如此。”众皆默坐,专候掌教师尊。

十二金仙称呼陆压为师兄,言辞恭谨,把师弟的位置摆得很正。说完这句话之后,众人肃然而坐,等候掌教师尊元始降临,这个众人自然也包括陆压在内,此处实际已经明白指出,陆压的师尊就是元始。

陆压为什么能当十二金仙的师兄呢?

很简单,以其准圣修为,当然远超金仙,所以正是实至名归。

至此,陆压的身份已经大白于天下。从此刻开始,无论他之前是不是跪拜过鸿钧老祖,其实都已经不重要,就算前面全部分析错误,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他都必须要跪拜本门师祖了。

我已经写了500来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欢迎关注,共赏神话。

王事情


在封神演义里,西昆仑的散仙陆压是一个神秘人物,他出场时,不要说众人都不认识他,就连阐教的副教主、神仙界的元老燃灯也不认识他,原文:燃灯与众道人俱认不得此人。燃灯笑容问曰:“道友是那座名山?何处洞府?”


紧接着,原著跟进了有关陆压情况介绍的出场诗,其中有几句这样说:"不去蟠桃飱寿乐,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这里点明了陆压是个逍遥自在的散仙,他甚至不去参加蟠桃会,不用拜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所以给人们的印象是陆压无拘无束,三界之内谁也管不到他。

在之后的封神大战中,陆压的表现虽然比较抢眼,但还是败给了赵公明、三霄娘娘、孔宣,凭靠他的实力,根本没有办法与圣人们平起平坐,所以阐教这边将他视为二代弟子的级别,在排班列队时,将他与黄龙真人列为一对,统归燃灯道人指挥。


如此一来,问题来了。 破诛仙阵时,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先后驾临,燃灯率众门人参拜。先看元始天尊:燃灯众人明香引道,接上芦篷。元始坐下,诸弟子拜毕。再看太上老君:话说元始见太上老君驾临,同众门人下篷迎接,二人携手上篷坐下,众门人下拜,侍立两旁。

那么,这里所谓的"众门人"包不包括陆压在内呢?显然,打诛仙阵和万仙阵,陆压都是在场的,在大家纷纷下跪迎接两位师尊的时候,陆压有没有和大家一起跪下来?这一点,原著没有交代细节。不过我们可以设想,老子和元始驾临,门人跪倒一大片,如果陆压"鹤立鸡群"杵在那里,似乎就太失礼仪了。



假如陆压的心理足够强大,仍然秉承"不去玄都拜老君,不去玉虚门上诺"的原则,在老子、元始跟前不跪,那么,当封神世界最大的BOSS、玄门都领袖、道祖鸿钧驾临时,陆压是否还有勇气立而不跪呢?

原著八十四回,鸿钧老祖登场,老子、元始遂相率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曰:“不知老师大驾下临,弟子有失远接,望乞恕罪。”又是十二代弟子并众门人俱来拜见毕,俱分两边侍立。通天教主也在一傍站立。

那么这时候陆压在场吗?当然在。鸿钧离开后,群仙作别而去,惟有陆压握子牙之手,千叮咛万嘱咐,还赠送姜子牙斩仙飞刀。可以想像,当老子、元始、通天三大教主以及十二代弟子并众门人都在参拜鸿钧时,陆压肯定也一起跪拜了,毕竟连西方教二位教主都要下拜,只是鸿钧客气的阻止了而已。


所以说,陆压所谓的"三山五岳任我游,海岛蓬莱随意乐"并不是他真实的生存状态。其实,老子、元始驾临时,他肯定也与众门人一起参拜了,如果真是一位天地任逍遥的散仙,他也不必下山参与封神大劫,甚至要将自己的贴身宝贝也奉献给了人家。

封神世界的散仙,其实并不让人羡慕。他们都非常渴望参与世俗事务,如云中子,看到纣王被狐狸精迷惑,他也要下山管一管;追杀闻太师的时候他比谁都积极,大有交纳"投名状"的意味。同样的道理,陆压也渴望加入阐教,只不过没有"敲门砖",没路子罢了。


封神大劫以及阐截大战,这给陆压、云中子等一班散仙一个重要的契机,毕竟阐教势弱,截教势大,元始天尊此时正处于用人之际,对自动投上门来的散仙来者不拒。在这种背景下,面对鸿钧、老子、元始等大佬,陆压绝不会自视清高,相反,他应该比谁都下跪得更快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