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揭秘:黄巾起义是为曹操量身打造的!没有它,曹操将不再是曹操

公元184年,由太平道首领张角所领导的黄巾起义暴发了!这一次起义遍及东汉王朝幽、冀、荆、杨、兖、豫等七州二十八郡,起义军规模最高超过了一百万,他给予了原本已经腐朽不堪的东汉王朝最为致命的一击,从而使得董卓、曹操、刘备、孙坚、公孙瓒、袁绍……等一个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也为我们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

这样一场宏大的起义,实际上却是为曹操所量身打造的,如果没有这场起义,将不会有曹魏政权的建立,曹操也将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曹操。

揭秘:黄巾起义是为曹操量身打造的!没有它,曹操将不再是曹操

一、黄巾起义是一次“大洗牌”,打破了东汉末年固化的阶级状态

东汉末年,朝廷政治腐败黑暗,宦官、外戚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争夺朝廷最高权力,有识之士难有进身之阶;而在民间,各地豪强兼并土地之风日益严重,普通百姓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苦不堪言。

实际上在这种状态之下,东汉王朝由上到下都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趋势。朝堂之上,统治者日益腐败却更加把权力死死攥在手里不放松,越有权力就越腐败;在民间,地主豪强死死把持着土地这一核心资源,不断盘剥底层百姓,导致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这种趋势已经形成,国家便开始出现“僵化”的状态。而要打破这种状态,依靠自上而下的“改良”模式是非常艰难的。当时的大臣李膺、仲长统等人,都曾经向朝廷提出“限田”的改革建议,但最终却在各方势力的反扑之下被下狱问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当时的曹操做为一个低级官吏“济阳令”,他曾经颁布了《重豪强兼并之法》、《抑兼并令》,实际上也曾经两次上书朝廷,要求抑制地方豪强,结果都是石沉大海,于是曹操

“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但是,上天却着实眷顾曹操,黄巾起义随后暴发。这一次影响遍及全国的大起义宛如一记重锤,直接给了摇摇欲坠的东汉王朝致命一击!这是一次以“外力”形式对东汉王朝统治阶级的全面冲击,朝廷中枢的整体力量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地方豪强的实力也在战乱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国家秩序开始失控!

曹操正是这一系列事件的亲历者,他亲眼看到了自己原本认为“不可匡正”的僵化秩序在起义浪潮中飞灰湮灭,他同时也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揭秘:黄巾起义是为曹操量身打造的!没有它,曹操将不再是曹操

二、黄巾起义的宗教思想打破了儒家“天人感应”的思想桎梏

汉代以来,在思想领域始终坚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尤其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占据着思想上的统治地位。所谓“天人感应”就是“君权神授”,统治者受命上天管理天下,若是违背统治则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但是黄巾起义则从宗教的角度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实际上是对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大的冲击:你不是说君王代表天命吗?现在苍天都会“死”,代表天命的君王自然也可以推翻!

如此一来,董仲舒一脉依靠“天人感应”而设立的思想框架出现了严重的动摇,这使得曹操这样出身于“宦官之后”的有识之士找到了新的道路。既然按照汉朝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那么我曹孟德自然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搞出一套新的理论!

所以从曹操起兵开始便摒弃了儒家思想当中不合时代的地方,他公然声明“不信天命之事”

。 比如反对传统厚葬礼俗, 采取“禁断淫祀”的行动,进一步打击儒家的“天命”观念。在曹魏的军队中,曹操“禁妖祥之言, 去疑惑之计”等等。在曹操看来,打破“天命”的思想才能够展现出“人”的力量!

揭秘:黄巾起义是为曹操量身打造的!没有它,曹操将不再是曹操

三、黄巾起义为曹操提供了时代的大舞台

一是黄巾起义打破了统治阶级对人才上升渠道的垄断。黄巾起义暴发之后,东汉朝廷无力平乱,不得不命令各地州县自行招募乡勇平定叛乱。这就将中枢的选人用人权很大程度的下放到了地方。而面对着迫在眉睫的起义军,地方州县势必要选择有能力真正平定叛乱的人才,这就使得现实中真正具备能力的人开始逐步登上历史的舞台。正是在此期间,刘备、关羽、张飞、孙坚、董卓等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名字出现在平叛队伍当中。

而曹操在此刻更是干脆的祭出了“唯才是举,不问出身”的大旗,用一套新的选人标准迅速将乱世中的各色人才集中到了自己的麾下,从而在其他诸侯当中快速的脱颖而出。若是没有黄巾起义,那么曹操手下下“出身寒微”的郭嘉,拔于“行武之间”的名将于禁、乐进等,是根本不可能走上政治舞台的,恐怕甚至是曹操自己也不可能做到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快速统一中国北方。

二是黄巾起义打破了统治阶级对土地的垄断。黄巾起义之后,由于各地兵祸连连,使得东汉地方豪强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在灾难和毁灭之后,曹操开始重建北方秩序。而这个时候,在北方却存在着大量无人种植的无主土地。曹操则顺势将这些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然后再召集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在这些国有土地上实行屯田。

屯田这一举措,一方面恢复了北方的农业生产,从而为曹魏政权的统一战争提供了粮食保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曹魏政权内部的农业经济因此不再是单纯依靠地方豪强的土地来支撑。那么如此一来,地方豪强对于朝廷大政方针的影响力便大大的削弱了。这样的一个新生政权就与腐朽的东汉末期政权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揭秘:黄巾起义是为曹操量身打造的!没有它,曹操将不再是曹操


三是黄巾起义打破了统治阶级对军队的垄断。首先,这里又要谈到黄巾起义暴发之后朝廷命令各个州郡自行招募军队平叛。如此一来,曹操便拥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招募自己的军队,从而组建隶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其次,随着平叛战事的发展,曹操又在青州一带诱降了接近三十万的黄巾军,曹操从中选拔精壮重新进行整编,号为“青州兵”。

那么这里便是关键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的军队成分大多为普通穷苦百姓,将领又多是拔于“行武之间”,这就使得其武装性质上不会被世家门阀、地主豪强所掌控。那么曹操只需要以此为基础,在自己的军队建设上沿袭这样的方针,那么打造出的曹魏军队就会只服从于中央的调遣,战斗意志坚强,自然能够让曹操驭如臂使。

揭秘:黄巾起义是为曹操量身打造的!没有它,曹操将不再是曹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东汉末年曹操的崛起实际上黄巾起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黄巾起义的暴发从根本上摧毁了当时的一系列思想桎梏和现实桎梏,从而为曹操的崛起扫清了障碍。而曹操本人则是因为看清楚了形势,及时甩开了传统的条条框框,及时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发展体系,从而在群雄逐鹿当中迅速崛起,最终统一北方。

所以,没有黄巾起义的强大摧毁力,凭曹操自己是不可能冲破那个时代的一系列枷锁的,也不会有后来“魏武挥鞭”的一代枭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