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吗?

一品馋史官


回答是肯定的。

九品中正制在选拔人才的方法设计上是有优点的,对人才向中央集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制度中忽视了对推荐人的约束,对从不同阶层选拔人才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九品中正制前期对门阀士族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垄断把持选官制度,中央集权受到世家大族的严重挑战,九品中正是中央政府向士族的妥协产物,它们的矛盾不可调和。

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主要靠设置“中正”这一官职。朝廷在州设大中正(或称“中正”),在郡设中正(或称“小中正”)。在魏晋时对中正官的授予权掌握在中央的司徒府,充当司徒的人大多来自于门阀士族,所以司徒在地方州、郡所设置的中正官也大多都来自于门阀士族。而且,在九品中正制度下,各地中正官对本地的士人根据其家世、道德、才能进行评议,定出品第,再将名单交到司徒府审核,最后由司徒府将审核后的名单送到吏部,吏部根据这份名单来选拔官吏。这样,这些门阀士族就牢牢地掌握了国家大小官员的选举权。

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发展,门阀士族逐渐地掌握了官员的选举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与经济实力。于是,门阀制度在西晋时期正式形成。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通过法

律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予以确认的制度。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法律上按门第、家庭系统的社会等级世袭特权”。 门阀制度的确立,为此后门阀士族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为了确保士族门阀阶层的世袭特权地位,按照九品中正制的有关规定,凡取得中正所定品级,尤其是上品高级者,一般即可获得成为“士人”的“士名”,同时也就获得担任相应官品职务的预备资格;而获得“士名”、成为“士人”、跻身“上流”、定为士族者,还拥有一种特别户籍,即“士籍”。所谓“士籍”,即在国家控制管理的编民户籍上加注其士族“籍状”。这样,就将士人与其他普通人区别开来,为门阀士族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东晋时期,随着皇权垂拱、门阀当政现象的出现与发展,门阀政治形成。在这种形势下,门阀士族的势力继续发展壮大,又反过来促进了九品中正制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九品中正制的改善和优化。直至东晋后期,随着门阀士族的腐朽,中正制也同时走向了衰亡。


惊鱼乱水纹


不是这个关系。

东汉官员选拔制度

西汉是第一个平民王朝,那就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文官选拔办法。所以西汉初期就有官学选才,推荐,恩荫制度,后面陆续搞出了察举征辟制。

察:州级主官向中央推荐辖区人才,需要宰相三公考核后任用。号称秀才,东汉避讳刘秀改茂才。秀才,才之秀者,初授官重。

举:郡国主官向中央举荐孝廉,一般到中央担任600石郎官,是官员正途。

征:皇帝需要特殊门类人才,公开向天下能人招聘,到首都参加三公主持的考试。

辟:600石以上官员有资格招募规定数目的低级属员。开府官员有资格任命属员。

察举制的弊端

西汉中后期世家逐步强势崛起,到东汉后期形成庞大阶层。因为占据基层优势,所以越来越强,以宗族为纽带,教育子弟,包揽词讼,大斗进小斗出,高利贷鱼肉乡里。

发生灾荒就囤积居奇,收购土地人口,形成更庞大的势力。

世家进而垄断对文字与书籍的占有,从而基本独占仕途,形成士、官、地主、工商、高利贷的豪门集团。

进,世家可以争夺天下,钳制乡议,引导舆论,影响国家大政。

退,世家可以拒堡自守,割据一方。

世家陪葬的邬堡模型:

具体表现为袁杨荀这样的中央公卿,或者江东四大家族、徐州陈曹赵、荆州蒯蔡这样的州郡世家,或者孙坚张飞李典这样的县乡土豪阶层。

而郭嘉这样的小地主阶层只能是寒门,更是凤毛麟角:

显然,州郡官员能够选拔的秀才孝廉只会是各大中世家出身,或者互相交换。比如刘备被陶谦表为豫州牧,察了袁绍长子袁谭为茂才,成为其座师。

急切代汉的曹丕,因为没有统一天下的功劳,就只能用陈群的九品官人法来交换世家支持自己代汉。

曹操虽然唯才是举,但是我们知道,寒门地主子弟大多连字都不认识,怎么做官?

所以,曹操政权后期已经被北方世家渗透得一干二净。

陈群:

九品官人法规定,各郡设置中正,由本郡的中央大员担任,负责评价本郡士子。中央政权再统一考核授予职务。

评价按士子的才德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合计就是九品。

显然,九品官人法有其历史进步性,因为经历多年战乱,人口迁徙多,郡守根本无法对本郡籍贯人士给予察举。

司马懿为了逐步代魏,对九品官人法进行改革,设置州大中正官,各州大小中正对本郡中正官推荐的士子进行集体评价,然后直接可授予八九品职务。真别以为官低,县令也不过才八品呢。

自此九品中正制彻底成为豪门互相妥协与政治交换的手段,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门阀制度得以确立。

二者的差距是:九品官人法是出仕资格,九品中正制有授官权。


四川達州


导言:

曹魏的九品中正制确实是造成了晋朝(东、西两朝)门阀政治,但曹魏集团的九品中正制只是一个历史的推动的产物,并非是曹魏集团所独创的。

九品中正制的前生——汉朝的“察举制”

东周时期及之前的王朝,施行的是“世卿世禄制”,直到西周春秋时代,西周王室旁落,各诸侯国为了本土利益,开启了改革旧制,破格启用了各种阶层的有才之人,富国强兵。正因为这种由上而下的大变革,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的“百家争鸣”时代。

秦国法家变法,一统六国,还完成打破旧有制度就早早亡国,连绵十多年的战乱,导致了豪强结堡自保、寒门子弟为了生存投附豪强的乌堡之内的状况。

因此到了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门阀的雏形,汉高祖刘邦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制”逐渐形成定例。

虽然这种“察举制”具有科举考试的雏形,可这时刻书籍由于是竹简为主,所产生的费用是寒门子弟无法承担的,因此汉代时期,为了确保“察举制”的有效推进,汉代并没有将权利收归中枢所有,而是将“察举”的权利交付给郡国的长官所管控。

西汉时期,由于勋贵集团还未牵涉到世家大族、儒家门阀之内,开始时“察举制”还能有效完成向中枢供给优质人才,可随着时间的推进,勋贵集团逐渐形成了世家大族,寒门子弟转向投附,又让这些世家大族逐渐成为了儒学世家,成为了垄断人才的小型集团。

到了东汉时期,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在诛杀王莽之时,刘秀并没有通过战争形态摧毁这些世家豪强,而是选择了一种合作了形态(当然不服者已经消失在屠城之中)。因此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变质。

通俗点说:东汉时期中枢只向地区派遣最高级别的行政、军事长官,这些郡国长官拥有自主的招募权利,在他管辖的区域内,对世家、豪门、寒门进行考察,最终征辟这些子弟为官。即:总公司给予子公司自主招募权,同时子公司又能向总公司举荐人才的渠道。

州郡长官拥有自辟属吏的权力,这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出现,州郡长官与属吏之间的关系就逐渐形成了一层君臣关系,最终中枢内部的所派遣到地方的州郡长官,成为了各方势力争夺人才的毕竟之道,同时地方属吏又反过来哺乳了中枢世代侯爵家族。

慢慢地汉代皇权就会被架空,因此东汉时期,皇室不得不提拔外戚、宦官作为制衡官僚集团的必要手段【这是没办法的,毕竟读书人和懂武艺的都是官僚的家臣了,皇家只能相信亲家和身边的宦官】。

东汉后期汉桓帝、汉灵帝时期,发现外戚也逐渐形成新的世家大族,为了避免王莽外戚的再次出现,因此启用宦官集团的建议,由皇家、宦官为主,设立了新的学校,用以培养新的忠于君主的渠道,可很快,作为掌控舆论的“清流”世家大族们,开始不断在民间抨击这种不符合“祖制”的现象,同时也是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一种“月旦评”的舆论导向工具。

由于黄巾军起义,汉灵帝集团害怕世家大族转向张角集团,同时宦官集团的也有参与黄巾军的迹象,因此此役官僚集团获胜,为了彻底架空皇室,在汉灵帝刚死不久,一场官僚与外戚之间的战争在京城内爆发了……随后就是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时代。

曹操时代的“察举制”及“求贤令”

曹操是宦官集团与官僚集团的结合体,其祖父是大宦官曹腾,曹腾将曹操父子及曹氏家族、夏侯家族(曹操父亲来自于夏侯家)开始培养向世家门阀转向。

曹操募兵反董卓时,深感到自身的“缺陷”,因此连续三次颁布了“求贤令”,越过世家门阀,破格从寒门、小门阀、小的儒学世家招募更多的辅助人才。

可“察举制”已经深入人心,且书籍、印刷术等等的时代制约,导致了曹操集团在随后的三国混战时期,也不得不运用了“察举制”,即州郡长官拥有自辟属吏的权力。

一个新的集团,一个旧的制度——新瓶换旧药!

曹操在世时,战争摧毁了许多世家大族【如对战袁绍时,屠了邺城;又或者其他诸侯也屠了其他的世家大族】,但很快曹魏、蜀汉、东吴,三国同样快速进入到了一个新勋贵替代旧门阀的局面。

曹丕时代的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史书说,九品官人法其实是曹操晚年时,陈群向曹操提出的意见,并获得了曹操的认可,但很快曹操就病逝了。曹丕“获得”汉献帝的禅让后,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

九品官人法的本意就是将州郡长官拥有自辟属吏的权力,再次扩大,同时又能避免州郡长官与属吏之间的君臣关系。

让州郡长官选拔人才举荐给中枢。即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到中枢任职。同时大中正又分为小中正,选拔出来后,由中枢给予这些大、小中正一份表格,要求大小中正在表格中填写所在区域内的人才,而这份表格将人才分为九等份: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这项制度,其本身就拥有那个时代的明显印记,即拥有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又保留了“察举制”,同时有给予寒门子弟晋升的机会。

但很快曹魏集团被司马氏所取代,司马氏本身就是通过笼络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才避免再次陷入内战的。因此九品中正制在司马氏的西晋时代,被世家门阀玩坏了。

九品中正制,虽然依旧给予寒门子弟晋升的机遇,可只能归为下三品,上三品成为世家豪族子弟所有,中三品则是投附世家豪族的子弟所占据。

因为九品中正制,首要考察的就是家世……就将寒门子弟第一时间排除在外了。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察举制”影响之下的中土千年历史

“察举制”直到隋唐举行科举考试之后,才逐渐消失在中土的历史舞台,因此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然成为朝廷中枢获取人才的首要制度。

直至世家豪族在南北朝百年的混战中,逐渐被打破,大量人才流落民间之后,同时科技的进步,才让隋唐时期,民间储备了大量的人才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才将门阀集团清除出中土历史。【真正让门阀彻底,是宋、明两朝,不断强力废除宗族关系,通过软实力、强硬手段等,将宗族关系拆分】。


图片均来源网络



史之为用


题主好,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这个制度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但是我个人认为不光是九品中正制度导致门阀政治,还有其他因素。

士族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的变态、有暂时性与过渡性,这是秦汉以来专制皇权结构的一大变局。当轴士族控制皇权,操纵政柄,在一定时期内其统治居然比较稳定,朝廷政变极少出现。但是从秦汉以来传统的政治体制说来,国家权力结构的这种变化,毕竟是不正常的,不能长久维持。

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前此的孙吴不是,后此的南朝也不是;至于北方,并没有出现过门阀政治。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

东晋政局由稳定到动乱,由动乱回复新的稳定。每一次这样的变动,居位的士族就被新的门户代替。在皇权不振、士族专兵情况没有改变的条件下,这种循环往复的历史过程将一直进行下去。

大体说来,士族名士之忘身物外者易获盛名,而处高位以保障士族利益的,却不是这些人而是那些不废事功特别是善于经营武力的名士。东晋以来,门阀士族中不断有这种人物出现,门阀政治的延续实际上是靠这类人支撑。一旦到门阀士族中不再产生这种人物,门阀政治就会出现危机。


有李行天下


九品中正制度确实是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导致东晋士族门阀统治不得不提的就是汉代的察举制度,东汉末年的时候已经被政治其实已经被门阀士族所控制,比如说:“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弘农杨氏,还有颍川荀氏等等,至于曹丕的九品中正制度是在原有的察举上的一次优化,但实际上造成了士族门阀垄断政权的局面。

我是夏目爱看书,为你解答!

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的转变

在秦朝的时候施行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录制,这种制度是对世卿世禄的一种进步,取消了宗室贵族所享有的特权,同时秦国也借用这种制度完成了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但是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内部就导致不太需要建立军功,所以这种选官制度就需要变革。汉朝建立之后,由于国家幅员辽阔需要大量的官员,开创性的提出察举制度。其中主要包括察孝廉和举贤良,由中央和各地主管官员将发现的人才进行举荐,然后进行考察择优录用,授予官职,这也是九品中正制度的前身。

察举制度(九品中正制度)的优点

  •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利分配,让平民开始有参政的机会。
  • 一定程度上为中央和地方行政选拔了优秀的管理,使得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为国家建设的机会,维持吏治清明。
  • 举贤良开始形成了尊重知识,人才的大环境。有利于教育的进步,促进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 察孝廉树立道德标杆,倡导人们注重品德修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但是随着国家的腐败,导致大量的人开始钻制度的空子,地方官员开始依靠自己的察举权力控制当地的官职,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靠山就很难被举荐任用。其中行迹恶劣的官员就开始弄虚作假,假公济私。

“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以空虚应有道,以残酷应宽博,以怯弱应武猛,以顽愚应治据。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 ——《潜伏论.考绩》

汉末的时候甚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情况。正是由于察举制的局限性导致在东汉末年形成了诸多门阀士族,这就与中小地主阶级以及知识分子的矛盾激化,此时的曹魏政权的掌权人曹丕决定采取九品中正制度,利用九品中正制度来缓和矛盾,同时设置了选举标准,降低的官员任用的主观性。

九品中正制度只是权利妥协的成果,最后演化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

九品中正制度是察举制的改良版和权利妥协的结果,东汉末年曹操一手缔造了魏国的雏形,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曹操的任用贤才的时候不拘一格,这就导致曹丕向父亲学习接受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中正制度。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曹操死,曹丕继为魏王,他基本上遵循曹操关于选举的主张,并建立了九品官人之法,也就是九品中正制。” ——《中国史纲要》

曹丕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让自己的皇位坐稳。在九品中正制度中评定人物的时候按照世家,道德,才能这三个标准,这样的目的就是给世家大族以特权,同时为寒门弟子争取低品的官职,所以这是权利的妥协。同时九品中正制度还将原来地方的举荐权收归中央,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定,这样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制度更加的完善。

在这种权力的妥协中也直接注定了曹魏的命数,九品中正制度也标志着原来做官的人仍然能后做官,而且每一层之间都不再流动,这也直接导致后期出现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奇怪现象。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和曹操的唯才是举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以说曹丕学到了皮毛,九品中正制度也成为了门阀士族的保护伞。

九品中正制度的成熟,门阀士族掌控政权

司马懿掌权之后也同样处理不了门阀士族的压力,于是在为后世扫清道路的想法之下,也不得不向士族低头讨好。在原来九品中正制度的基础之上加设州级中正,在当时州级中正的人大多来源于世家大族,九品中正制度真正的开始沦为门阀士族谋取利益的工具,九品中正制度成熟,成为晋朝士族的门阀政治。

元帝正会,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辞,中宗引之弥苦。王公曰:“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 ——世说新语.宠礼

门阀士族的崛起直接导致皇权的弱化,在东晋的时候最为明显。当时的东晋五大门阀势力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龙亢桓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其中琅琊王氏最为著名,当时的人称:“王与马,共天下”,而这一切最大的根源就是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可以说门阀士族是九品中正制度的必然产物,也是察举制度的历史遗留问题。

总结:

九品中正制度确实导致了东晋士族门阀政治,但是这一切在汉朝察举制的时候就埋下伏笔,历史的进步就是在错误中不断的改善。九品中正制度是对察举制度的改善,同时也为之后的科举制度提供了借鉴。门阀士族也在隋唐时期一步步被科举制度所弱化,所以说门阀势力只是制度的表象,背后的选官制度才是核心,九品中正制度成就了东晋的门阀政治。

科举完善的唐朝,一名诗人感叹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这样的大家族终究会随着九品中正制度的废弃而颓败。

我是夏目爱看书,欢迎点评和斧正!


夏目爱看书


九品中正制的变味,实际上是寒门政治对士族门阀政治斗争的失败

不是九品中正制导致了士族门阀政治,而是士族门阀政治破坏了九品中正制的本意。九品中正制本来是要把人才的选举收归中央管辖,减少世家大族对人才选举的控制。而在后期的执行过程中,九品中正制中负责选拔人才的“中正”官员的设立这一环逐渐被士族控制。本质上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士族门阀控制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士族门阀政治和寒门政治的斗争结果。

宦官和士族的冲突来历,曹操出身宦官家族,司马懿出身世家大族

以曹操为代表的曹魏统治阶级可以说是寒门代表,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与士族门阀属于对立阶级。熟悉东汉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东汉时期的两次“党锢之祸”,士族在和宦官集团的斗争中屡屡失败,导致很多士族被归为“党人”,他们被禁锢起来永远不能做官。尤其是灵帝继位以后,士人的精神领袖之一的陈蕃和大将军窦武密谋诛杀宦官集团,结果窦武将事情泄露,导致陈蕃和窦武反被宦官集团反杀。此后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党锢。而曹操就出身于宦官集团,出身于士族的司马懿就曾经多次拒绝为曹操做官。

从司马懿开始把持魏国的朝政,九品中正制就开始被士族控制

九品中正制的雏形形成于曹操时期,制度正式形成于曹丕时期,制度规定每个郡设立大中正一人,乡里各自有小中正,中正将本地的人才分为九品,加上评语报送中央,由中央根据品级任命官员。当曹叡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朝政。司马懿设置了州中正一职,州中正事实上就由士族集团担任了,郡中正又由州中正指派,因此士族完全控制了选举。司马家族在魏国的统治需要得到士族门阀的支持,以及司马家族得以取代曹魏都是建立在获得士族的支持的基础上。曹操曾经设法打压士族集团的奢靡风气,但是随着司马家族代表的士族集团得势,士族对政治的控制也就由开始抬头。

西晋基本上形成了门阀政治,九品中正制只成为了门阀政治的装饰

由士族集团支持得到皇位的晋武帝司马炎对于士族的利益非常看重,司马炎甚至明确表示士族子弟应该优先获得好的品评。于是西晋的人物品评逐渐开始变成只看家世了。司马炎本人对于士族非常宽容,即便士族犯法他都可以赦免。西晋时期奢靡成风,司马炎本人在统一了全国之后本身就很奢侈。司马炎时期著名的王恺于石崇比富事件就重复说明了这一点,士族通别人比的不是道德品质,不是做官能力,而是谁更有钱。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做官太容易了,出生在豪门就意味着“高品”。

因为九品中正制不能满足公平选拔人才的目的,所以隋文帝杨坚实行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可以利用客观的评判标准来从民间选拔人才。


传奇历史观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存在了约400年。兴起于曹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后来导致门阀政治的出现,被隋朝文帝废除。

汉朝时期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

察举制主要是依靠中央的三公九卿、郡守、列侯以及地方上的高级官员, 从平民或低级官吏当中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在道德、品行、才能方面符合当时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入朝为官。

到了东汉末年,由于帝王昏庸,政治黑暗,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导致群雄割据。东汉名存实亡。

曹操为了招揽人才,发出《求贤令》提出“唯才是举”,这种弃德唯才不问出身的做法,从而得到了寒门学子的大量支持。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豪门贵族,稳定了政局,也为立下曹魏奠定人才基础。

曹丕继位后,没有他老爹曹操的魄力,为了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于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

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中略)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

九品中正制主要是

  1. 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主要职责就是对自己本地的人才进行品评,中正官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每个州设立大中正官,而郡则设立小中正官。
  2. 九品,指大、小中正产生后,由中央分发一种人才调查表,在该表中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根据家世(出生背景)、行状(个人品行才能)来确定品级。

魏国初期,最初中正官是由下级官员推荐出来,比如说州的大中正官是有各郡长推荐出来,这么一来权力就落在了基层,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

司马懿掌权后,由于本身就是世族的代表,开始大力提拔世族官员,来稳固自己的权利。朝政从此由世族门阀占据主导。

所以到了晋朝建立以后,大中正官的选拔,则是由三公中的司徒选拔,而小中正官则是由司徒选拔出来的大中正官进行推荐。

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

到了隋代,随着对世族门阀的打击,此制终被废除,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


谈史论今10086


壹零壹肆来回答。

可以说九品中正制确实是促进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那么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操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命陈群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确立于曹魏时期,在两晋时期发展到顶峰,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后,九品中正制随之衰亡。门阀制度渊源于东汉,正式形成于西晋,到东晋时发展到鼎盛期。到南北朝,门阀地主逐渐转向衰落。到了隋唐以后,由于中央执行了一系列打击门阀地主的政策,从而使整个门阀地主趋于崩溃。

那么,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门阀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九品中正制在前期对门阀士族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九品中正制的推行,主要靠设置“中正”这一官职。在魏晋时对中正官的授予权掌握在中央的司徒府,充当司徒的人大多来自于门阀士族,所以司徒在地方州、郡所设置的中正官也大多都来自于门阀士族。而且,在九品中正制度下,各地中正官对本地的士人根据其家世、道德、才能进行评议,定出品第,再将名单交到司徒府审核,最后由司徒府将审核后的名单送到吏部,吏部根据这份名单来选拔官吏。这样,这些门阀士族就牢牢地掌握了国家大小官员的选举权。

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发展,门阀士族逐渐地掌握了官员的选举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门阀士族的政治特权与经济实力。门阀制度在西晋时期正式形成。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对门阀士族的政治经济特权和优越的社会地位予以确认的制度。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法律上按门第、家庭系统的社会等级世袭特权”。 门阀制度的确立,为此后门阀士族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东晋时期,随着皇权垂拱、门阀当政现象的出现与发展,门阀政治形成。在这种形势下,门阀士族的势力继续发展壮大,又促进了九品中正制的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门阀士族的发展壮大;反过来,门阀士族的发展壮大,又将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推向高潮,九品中正制在两晋时期发展到顶峰。


壹零壹肆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值的影响深远,首先是能为统治集团甄选到品德优秀的人才。九品中正制之前选拔人才的途径主要是察举制,这种制度由世族操控,推举出来的人才往往隶属于某个利益集团,当官的目的在于培植势力,并不在乎被推举之人是否德才兼备。而九品中正制就不同了,它祛除了察举制的弊端,考察人才的品德,设定具体评价标准来确定品级。

其次是有利于统治集团维护统治秩序。在推行九品中正制之前,各州郡长官有权利建立自己的统治小集团,他们将中央的权力分解,根据各自利益来选择官员。中央没有权利去评判由州郡举荐的官员,只能听之任之。实施九品中正制,可以将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选择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

最后是开辟了下层学子进入上层建筑的通道。中正官根据品德、品行、家世来评判一个人的能力,也就是评价这个人的综合实力。家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子的视野和见解,在他进入到统治集团内部以后可以迅速找到与自己利益贴合的团体,不会因为不稳定的因素而背叛朝廷。道德和才能决定了这个人的修为和素质,可以提高统治阶级的整体水平。

九品中正制实施之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统治阶级和世族大夫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上下齐心,共同维护王朝的安定和团结,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九品中正制的优点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在于设置了比较科学的选拔人才的体系,系统化的体系应用在实际操作当中方便中央自上而下的管理。同时,九品中正制也有效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性。特别是在曹丕刚刚建立魏朝初期,稳固了人心,维护了朝廷上下团结一心的稳定局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举措。

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年代的思想还未完全开化,上流社会讲究门第讲究出身。这是因为社会资源全部都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比如教育资源,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入到学堂上学,只有世族子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他们凭借出身高贵,可以去全国各地游历,增长见识。世族子弟接受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要远远优于其他阶层的人。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九品中正制能够确保统治阶级内部的纯洁性,保证选拔人才的水平。

在初期刚开始实行的时候,九品中正制度促进了时代的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问题便暴露出来。九品中正制走了以前选官制度的老路,后期的九品中正制度开始发生变化,被一些名门望族位和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控制。他们跟以前一样,垄断了朝廷选拔人才的通道,将好的职位全部留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或者是亲近的人。九品中正制度一步步走向腐败,这就使得社会下层没有身份背景的寒门书生跟以前一样,没有办法参与政治,切断了他们的政治之路,使得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社会底层,永无出头之日。


御前带刀侍卫


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初,吏部尚书陈群创定九品中正制并颁行。

九品中正制是一种选官制度,具体做法是:选择有鉴识人才能力的官员任各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来负责考察本州郡士人的德行与才能,写成评语,称“状”。再依据士人出生的门第高下,定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等品级。吏部根据状与品来选官,史称这一做法为九品官人法。这一选官法是汉末兴起的世家大族利益在政治领域内的反映,同时,这样做又反过来強化了门阀政治,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世代相传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