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李自成擁兵百萬,為何在北京短短42天就倒臺了?

孫見福


李自成擁兵百萬,為何在北京短短42天就倒臺了?



作為軍隊的最高指揮官,卻沒有長遠的目光,對於軍隊來說是個比較明顯的劣勢。再加上李自成所謂的百萬軍隊,其實只是些烏合之眾。在那裡面的很多人都是饑荒災民,為了能夠吃得上飯,只能來從軍。只有少部分的士兵確實很能打仗,人數大約是10多萬。本來是有幾分勝算的,可惜的是在山海關那場戰役中,這些善戰的士兵死去了大半。後來在潼關那場戰役中,由於李自成的兵中有著太多的尋常百姓,他們根本不會打仗,所以吃敗仗難以避免。



到了北京後,李自成那方大部分都是些烏合之眾,然而對手卻是強大的清軍,他本人自然不敢應戰,短短時間就會有倒臺這個下場,也是正常的。畢竟敵方勢力太強,要知道清軍那些士兵可是經過正規訓練的,且那些將領們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他一路打到北京也不容易,加上還有他的百萬軍隊。人數這麼多,軍隊的開支會很大的。那怎麼辦呢?李自成就打起了明朝官員的主意,要知道那些個官員油水可多的很。對於那些不拿出銀子的官員,真的是採取比較強制的手段來逼迫。


有些地主會反抗,他倒好直接把人家的家給抄了。人家可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你一個外地來的居然這麼囂張,半點自覺性都沒有,也怪不得會失敗,情商真是太低了。爭奪江山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除了雙方實權掌控者智慧的較量以外,還得要有情商。可惜的是李自成是智慧不夠,情商又低。


紫禁公子


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也是他自己所料未及的,他自己都沒做好準備,沒有明確的方向。在攻城的前三天,李自成還想著要崇禎封他一個西北王,要崇禎承認他的封國,替崇禎防禦女真,只是不用奉詔。

最終談判未果,李自成下令攻城。李自成攻破京城之際,崇禎在皇宮大開殺戒,逼死皇后,貴妃,還親手殺死了6歲的昭仁公主,砍傷了15歲的長平公主。隨後崇禎便自縊於煤山,在他的衣服中寫道: 朕自繼位17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臉孔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割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李自成進入北京城後,很多將領都已經開始索求無度的生活狀態。李自成卻無力管束,李自成本想招降吳三桂,但是劉宗敏卻把陳圓圓搶了過來。又要吳襄索要二十萬兩助餉銀,吳襄東拼西湊好不容易湊了五萬兩,又遭到劉宗敏的毒打。吳三桂一怒之下,投了後金。

事實上李自成在進入京城的時候,明朝的勢力還很大,李自成本該對明朝的官員恩威並施,收為己用。但是大順軍卻像一群土匪一樣,只有威沒有恩。李自成部下私下裡把明朝投降的官員自贖金提高了好幾倍,未能繳納自贖金的都被嚴刑拷打。才幾天時間就逼死了一千六百多名官員。



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搶奪官員,而且還縱掠百姓。哄搶錢財,強拉婦女的士兵比比皆是。李自成責問劉宗敏的時候,劉宗敏還振振有詞:“皇帝之權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

失去了士紳和百姓支持的大順軍,如何能長久下去。李自成攻破京城並非是他的軍隊有多能打,而是明朝的地方軍太差勁。李自成從西安一路打到北京,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沒有遇到太大的抵抗,當時他是受到百姓的支持的。但是到了北京之後的所作所為完全失去了民心。



多爾袞也曾誤以為李自成的軍隊很能打,但是洪承疇告訴多爾袞那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罷了。隨後多爾袞聽從洪承疇的建議:“出其不意,從薊州、密雲近京處,疾行而進。”但是不久之後,多爾袞又得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吳三桂請求借兵。

多爾袞利用這次出兵的機會,趁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和吳三桂的五萬關寧鐵騎殺的兩敗俱傷之際,突然出兵。多爾袞和多鐸的突然出現,偷襲了李自成軍隊,大順軍迅速亂了陣腳。在清軍鐵騎的衝擊下,李自成敗退回北京。但是失去山海關作為屏障的北京,再加上大順軍早已失去民心,憑什麼守住北京城。


漁耕樵讀


明朝末年苛捐雜稅眾多,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國家內憂外患,朝廷在正常賦稅外,又增加了“遼餉”、“剿餉”和“練餉”,分別用於後金作戰、平定農民起義和訓練邊軍,以致“民窮盜起”,“天下嗷嗷,朝不及夕”。

李自成的起義軍恰逢其時地提出了一個口號,“吃他娘穿他娘,早開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可是民心所向,所以深得老百姓的擁戴。李自成的軍隊補給,一來自官府,攻下一座城池,先把官府的錢糧劫掠一空:二來自當地的富豪大戶,專搞有錢人。老百姓加入起義軍,不僅不用繳納錢糧,還有飯吃。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起義軍,李自成號稱擁兵百萬,大多都是烏合之眾,缺乏戰鬥力。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進駐北京,看看他都做了什麼:

一:政治上的不成熟:

崇禎用自己的死昭示著,凡妄自稱帝著者都是逼死先帝的叛臣賊子。這是崇禎用自己的生命給李自成下的一招暗棋。李自成缺少政治覺悟,政局不穩,急不可待的稱帝,簡直愚蠢!

二:對降臣百般侮辱殘殺:

據記載,李自成頒佈了《掠金令》籌餉,利用特製的刑具逼迫明朝的達官貴人交錢。劉宗敏製作了五千具夾棍,“木皆生稜,用釘相連,以夾人無不骨碎”。“城中恐怖氣氛逐漸凝重,人心惶惶,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降臣人人自危。

三:放縱手下燒殺搶掠:

進京後,李自成沉溺於當皇帝的美夢之中,縱容出生入死的兄弟燒殺擄掠。"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他們還“過河拆橋”,對先前支持自己的百姓下手,搶其糧食牲口充做軍資;為防止他們聞風逃跑,還施行連坐之法,“令十家一保,如有一家逃亡者,十家同斬。”天下不穩,先失民心。

四:劉宗敏強佔吳三桂寵妾陳圓圓,致使吳三桂降而復叛:

歷史上說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不過是個藉口。吳三桂看到李自成進北京後的所作所為,知道李自成不是雄才大略的明主,必不長久。“良鳥擇木而棲”,吳三桂選擇了投降滿清。

五:鼠疫的爆發:

李自成大軍進京後感染了鼠疫,自然戰鬥力也大減,其死亡率高、傳染性強。由於傳播鼠疫的跳蚤不喜馬身上的味道,所以以騎兵為主的清軍感染鼠疫的人數極少。這也是兵敗退出北京城的主因。


且聽風吟品鑑歷史


首先很高興受邀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加我關注,一起談古論今

我是愛吃炸醬麵的獨愛炸醬麵,我來回答

闖王李自成是明末清初的傳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喝爭議。闖王笨又可能成為華夏曆史上第三位草根皇帝,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功敗垂成,客死異鄉。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鴻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建立大順政權,稱大順王,年號“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李自成攻克北京後本有希望一統天下,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只是42天就被灰溜溜的趕出北京。


首先,闖王李自成得起義軍推翻明朝、進入北京後,起義軍開始迅速腐化墮落,四處擄掠,軍紀渙散。李自成也開始為勝利所陶醉,自以為打下了北京城就是打下了江山,盲目樂觀,驕傲自滿,天天準備登基大典。他卻忘記了此時他面臨的局勢才是最危險的,之前明朝還在時,明朝就是各方勢力得共同目標,現在明朝滅亡,李自成佔領北京佔據了先手和正統,同時也成了其他勢力得共同目標。由此也能看出李自成及他的農民起義軍的侷限性,小農意識,缺乏大局觀。


其次,失去民心,特別是沒有及時籠絡士大夫和中上層勢力的人心。起義軍成立初期是“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但是攻入北京城後軍紀渙散,對官員士大夫開始大肆殺戮,嚴刑逼供,到處搜刮錢財,結果所得金銀七千多萬兩,而很多前朝大臣被李自成的大將們鞭打致死,李自成甚至還嚴令前朝各級官員,按照品級必須繳納一定的金銀才肯放人。前明的很多官員原本對明朝失去了信心,對李自成則是抱著投靠的心思,準備爭個從龍之功,沒想到李自成講他們當牛來宰割,一下就放棄了投靠李自成的打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明朝雖然滅亡,但是南方明朝各路藩王擁兵不下百萬,地方傷又實力掌握兵權的將領也有不少,李自成本應該極力籠絡他們,讓他們登上自己這艘大船,迅速平定天下,集中全國力量對抗關外的後金八旗軍。但是李自成不但沒有沒有籠絡住地方實力派,特別是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還因為手下大將劉宗敏霸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將本有意歸順的吳三桂徹底逼反,最終吳三桂聯合後金多爾袞軍隊一起將李自成的百萬大軍打的灰飛煙滅。

李自成的皇帝夢最終成了黃粱一夢,可以說李自成成也農民起義,敗也是因其所處的農民階層,不是每個人都是劉邦和朱元璋的。


獨愛炸醬麵


李自成之所以能成功,應該歸功於他的口號“鈞田免賦”這樣的號召獲得了很多貧苦農民的支持,很多老百姓都高喊“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就這樣李自成得以勢如破竹,攻陷了北京。

李自成在進入京城的時候,本該對明朝的官員恩威並重,收為己用。但是大順軍進入北京就像烏合之眾的土匪一樣,採取的是高壓政策,對明朝官員施行敲詐勒索,抄家搶奪,嚴刑拷打,有錢的繳納自贖金的還可以了事。而有一些清正廉潔的官員,真的沒有錢,就被李自成活活打死了,才幾天時間就逼死了明朝上千名官員。這讓明朝的遺官大為不安,直接將當時的社會名流和上層人士推向了起義軍的對立面。更可怕的是李自成殺害吳三桂家眷,後來李自成又帶兵攻打吳三桂,逼迫吳三桂反叛投降了皇太極,吳三桂的鐵騎在當時是明軍的精銳,再加上殘暴嗜殺的滿清軍隊,強強聯合雙方合作必竟能打敗了李自成。

另外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搶奪官員,而且還縱掠百姓。哄搶錢財,強拉侮辱婦女的士兵比比皆是。也是老百姓大失所望,驚恐不安。李自成責問劉宗敏的時候,劉宗敏還振振有詞:“皇帝之權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失去了士紳和百姓支持的大順軍,如何能長久下去。失去了民心也意味著失去了根本。

更可怕與糟糕的是自清兵入關後,李自成面臨滿清、南明、地方武裝、以及投降清朝的前明精銳主力軍的多重剿殺和圍追堵截,李自成焉能不敗。

任何一個人或是一個政權如果沒有遠大的政治理想,沒有高尚的社會責任,沒有規範的紀律制度,就會失去理智、失去民心,就會腐化墮落,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失敗是遲早的事。正如事在人為,沒有遠大的政治抱負,沒有廣大群眾的監督,總會逃避不了‘其興也悖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執政為民,為民請命,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繫,才會得到人民擁護,政權才會長久。


德厚致遠


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因為朝廷內部就沒有治理好,所以百姓們的日子就不好過,再加上那段時間又遇到了大旱,導致百姓們的生活可以說是苦不堪言。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還不斷的讓他們增加稅負,甚至還要他們交出糧食,都知道,古時候百姓們將糧食看得很重的,因為這就關乎到他們一家老小的性命。又加上當時遇到旱災年,朝廷不賑災,卻反而不斷收糧,所以無數老百姓們都希望趕緊站出一位英雄幫助他們擺脫這樣的困境。



這時候,李自成便出現了,他出現的時機太好了,所以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他也就順理成章的帶領著很多的農民開始了起義之路。最初他答應百姓,說自己一定會做一個好皇帝,因為他就受過這樣的苦,所以他就不會犯這樣的錯了,他一定不會向老百姓們收稅。這一番話的確是打動了不少的百姓,因此他有了更多的支持者。


可是當他打下了天下之後,他才僅做了42天的皇帝,就被人趕下了臺,那麼在這42天當中,他究竟是做了什麼事情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李自成在位的時間,完全忘了當初的承諾,不僅沒有為百姓們考慮,還只知道貪圖享樂,一邊大擺酒席,一邊享受後宮的歡樂,再加上他並沒有讀過多少書,所以政務都不懂,這樣的他根本就管理不好朝廷。最初大家是將他看成了救世主,所以擁戴著他,希望他能帶領百姓一起過上好生活,但當他坐上龍椅,對於他的所作所為,開始讓百姓們感到失望,於是大家又將他趕下了皇位。


合肥歷史


多行不義必自斃,李自成的失敗跟他自己的行為有著直接的關係,另外李自成並沒有傳說中的傭兵百萬,實際上最多的時候也就幾十萬而已。

最為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李自成能夠佔領京城,也確實有點能力。不過那會要是吳三桂在,也許李自成沒那麼容易攻佔北京。所以李自成是撿了一個大便宜。李自成率領部隊進北京的時候,他以打著“均田免賦”的牌子雄赳赳氣昂昂的開進了北京城。所以說當時“闖王”還是很受歡迎的,民眾夾道歡迎李自成的場面空前絕後。從那一刻開始李自成幾乎忘記了他就是一個放牛娃出身,那時候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可是在進京短短四十二天的時間後,自封皇帝的李自成便被迫棄城而逃。



李自成的失敗除了吳三桂聯合清軍大兵壓境外,主要原因就是他驕傲自滿,狂妄自大,急於稱帝,濫殺無辜,言而無信,最終沒有得民心造成的。就在李自成進京後,大將軍李巖曾經就告誡李自成不要急於稱帝,因為那時候明朝的半壁江山還沒有拿下來,可李自成就是不聽,好不容易有機會當皇帝了,你說他能不急嗎,做了皇帝的李自成一邊享受生活,一邊還在城裡對明朝的臣子們大肆掠殺,造成了急壞的影響,他的部下們更是姦淫擄掠無惡不作。


據說李自成也霸佔了宮女所有的宮女,而且連吳三桂的最愛陳圓圓也沒放過。玩膩了之後居然還把她送給了下屬享用。李自成的做法不僅沒有安撫好明朝遺留的官員,而且還肆無忌憚的過上了逍遙自在的帝王生活。

剛剛得勢,就這樣歡淫無度你說他能好嗎,所以後來李自成被吳三桂大軍逼得走投無路才棄城而逃,一場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軍就這樣的失敗了。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也是被李自成逼得,李自成原本是想招降吳三桂的,可是就因為他對陳圓圓下手,而且還把陳圓圓送給了劉宗敏,因此惹惱了吳三桂。吳三桂在途中便投靠了清兵,清政府以高官厚祿來誘惑吳三桂,吳三桂也看清了當時的局勢,識時務者為俊傑,就這樣吳三桂棄暗投明。所以李自成的失敗完全是他一意孤行居功自傲的結果。


任馳贏天下


頂了崇禎皇帝的班,沒有更新,連小老婆都沒變。開倉放糧,更是加劇了災荒歲月的儲備。

倒是整了不少銀子,金子。可沒有經濟學家當值,不知道價值,沒用處,還得用大車給拉著,政策太毛了,沒點技術含量,金銀扔江裡,到現在都沒人要,都知道不是好的東西。

沒有吃的,部隊和饑民沒兩樣,要麼去搶百姓的,不搶拿什麼換,老百姓又不傻。要麼就解散。


真書門


李自成當然少不了燒殺搶掠,殺明朝的官員,而且還弄什麼登基大典,北京城被糟蹋的一片狼藉。按說農民起義,他們應該會同情老百姓,因為他們都是一類人,這一攻破北京,他們可覺得不得了了,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報應總會來的。

李自成激起了各方的憤怒,清軍還有吳三桂,向北京進兵,李自成倉皇而逃。《明史》:"盜賊之禍,歷代恆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史冊所載,未有若斯之酷者也。

其次,李自成缺乏有效能力和管理才幹。他連自己的好哥們劉宗敏都鎮不住,說到底,他們只不過是好哥們,根本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上下級。進北京前,劉宗敏拍著胸脯向李自成保證:“哥哥,我聽你的!”可進了北京,劉宗敏帶著農民軍四處拷掠明朝官員。

打入北京之後,盲目樂觀,驕傲自滿,天天準備登基大典,李自成以為滅亡了明王朝就等於奪取了天下。第二個錯誤:李自成進入北京之後,沒有及時籠絡士大夫和中上層勢力的人心,進城之後,反而是對這些官員士大夫開始大肆殺戮,嚴刑逼供,到處搜刮錢財,結果所得金銀七千多萬兩,而很多前朝大臣被李自成的大將們鞭打致死。

4月份,多爾袞的八旗軍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李自成隨後退出北京,僅僅一個月後,他在湖北九宮山遭到殺害,年僅39歲。


敏哥說歷史


道理很簡單!

這裡就不談純軍事理論了。只談人性!

李自成的農民軍最核心的部分是自己親手培養出來的敢打敢拼的親兵隊伍,大概有4萬人!這裡面都是戰場上血拼出來的的極其忠誠及對李自成極其崇拜的隊伍,這個也是李自成的根本!

李自成身邊還是有高人的指點。在逼近京城的前一天,李自成給崇禎寫了一封投誠書,願歸順朝廷,只是將河南陝西作為自己的封地。其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慢慢消化這些雜亂不堪的所謂百萬大軍。生死抉擇面前,稚嫩的崇禎,剛烈倔強地性格依然不知道後果如何,甚至仍然幻想自己的軍隊會突然出現在京城。這封書信被崇禎給拒絕了。這一舉動打亂了農民軍的計劃。時間彷彿靜止了:明軍最大的兩個軍閥鄂軍左良玉和遼軍吳三桂,都在觀摩農民軍的行動,誰也不願意自己的軍隊被吃掉,保存實力也是唯一能做的,即使崇禎封自己為河北王,也不敢冒險,更何況崇禎一定不會這樣做。

自古以來,兄弟一起打天下,卻不能一起坐天下。更何況這百萬烏合之眾呢!

讓我們一起感受一下:人聲鼎沸的農民軍已經到了京城附近。這些已見過世面莊稼漢都抑制不住打土豪分田地,摘取勝利果實的激動。農民軍高層的秘密會議做出投誠決定,依然不能影響這些漢子的高漲情緒。軍隊的秩序只能靠這4萬親兵維護。打家劫舍是萬萬不可的。但是大家都盼望著跟著闖王分天下的日子。對於親兵們的呵斥,大家都知趣地迎合!

歷史上京城的失陷有2種結果:屠城和保留。很幸運此時的京城處於後者。京畿地區的繁榮徹底打破了農民軍想象力的限制!聯合體在巨大財富面前已經出現裂縫。親兵哥哥的呵斥已經不起作用。由於進京戰前會議沒有涉及到具體軍隊攻城之後的撤出問題。此時的百萬大軍就如一頭失控的怪獸,其結局和屠城已經毫無差別!結果就是關鍵家屬也不能及時保護。分得財富後,遇到危險作鳥獸散是必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