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薄姬為何最終和兒子葬在了一起?

用戶65146089


薄姬是漢高祖劉邦的嬪妃,漢文帝劉恆的生母,在古代通常都會將皇帝喜愛的嬪妃或者皇后和皇帝合葬在一起,但後來貴為太皇太后的薄姬卻沒能和劉邦合葬,獨自葬在了“南陵”。薄姬為何會和兒子葬在一起呢?

薄姬並沒有和兒子漢文帝合葬,而是選擇葬在距離漢文帝的霸陵不遠的南陵,屬於同地不同陵。《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記載:“薄太后後文帝二年,以孝景帝前二年崩,葬南陵。以呂后會葬長陵,故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

根據上面的史料,我們先梳理一下這幾位關鍵人物的入葬順序。劉邦駕崩後葬於長陵,長陵是從劉邦登基第二年就開始修建的大型帝陵,規模和構造都是當時最好的。呂后死後與劉邦合葬在長陵,兩人合葬不和陵,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同時,跟隨劉邦南征北戰的這些功臣和一些貴戚也都陪葬在這個長陵中。

漢文帝劉恆四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了,葬在霸陵,漢文帝的陵墓為了防盜沒有在地面起墳。漢文帝之子漢景帝劉啟即位後尊薄姬為太皇太后,可以說從劉恆繼位開始,薄姬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自己的親孫子劉啟即位後薄姬的地位依然很高。漢景帝即位兩年後,薄姬去世。漢文帝雖然是著名的孝子,但由於比薄姬去世的早,他也無法決定薄姬葬在何處。

呂后和漢高祖是一代人,而劉邦的長陵已經有呂后與其合葬了,薄姬身份又十分尊貴,葬在何處合適呢?薄姬,也就是薄太后去世前曾留下遺詔,要葬在白鹿原上,在長陵和霸陵之間,以圖左望劉邦的長陵,右望兒子劉恆的霸陵。

薄太后陵因在劉恆的霸陵的南側,又被稱為南陵。薄姬此人一生不爭名利,由於出身地位不被重視,也沒被呂后刁難,順利隨兒子劉恆前往代國,做了代國太后。呂后去世以後,大臣在商議重新選皇帝的時候,對這些皇子生母的背景非常重視,以防出現第二個呂后。劉恆被選為皇位接班人的重要的一條理由就是“薄氏仁厚”,可以說薄姬的仁厚為她和兒子爭取到了最寶貴的機會。由於薄姬沒有呂后的心機,沒有野心和爭權奪勢的抱負,薄姬沒能進入長陵。當然也是因為薄姬不是正嫡,不能與劉邦合葬。

薄太后和漢文帝劉恆的感情十分深厚,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就有漢文帝劉恆親嘗湯藥的故事。在薄太后生病臥床的三年中,劉恆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薄太后所服用的湯藥,劉恆都要親口嘗過才讓薄太后服用。

我們看薄姬晚年的地位,自己葬在何處完全可以由自己決定。正是因為薄太后仁厚的性格和與漢文帝劉恆的感情,薄太后才在去世前決定要單獨葬在南陵。南陵的規模並不大,長寬不過百餘米,遠不及擁有五萬多陵邑戶口的長陵。


鄧海春


妻子死了之後,一般要與丈夫合葬,可薄姬臨死之前,不願與丈夫劉邦合葬,而要與兒子合葬,這是怎麼回事呢?

薄姬是個苦命的女人,她是魏國宗室女魏媼的私生女,薄姬長大之後,魏媼就把女兒送給了魏王魏豹,給他當侍妾。


然而,魏王后宮佳麗三千,薄姬雖有幾分姿色,但比起其他的絕色美女來說遜色不少,所以難以受到寵幸。

這時候,魏媼找了一個有名的相士,給薄姬算了一卦,相士一看卦象,驚訝道:“這個女子不一般,將來貴不可言,可以生出來天子。”

魏媼就把相士的話轉告給了魏豹。魏豹竊喜不已,心中暗想:“薄姬是我的女人,他的兒子能成為天子,意思是我也能當皇帝了!既然天命在我,那我就大幹一場了!”

第二天,魏豹就與劉邦決裂,準備單幹了,而且還私底下與項羽講和。


這下劉邦氣壞了,派了精兵強將攻打魏國,沒過多久,就抓到了魏豹並處死了他,並把魏豹的侍妾全部擄了回來,送入宮中織布的工房。薄姬也在其內。

後來,劉邦閒來沒事,到工房晃盪了一圈,發現薄姬長得還行,就把她帶回了後宮。之後,劉邦就忙於公事去了,就把薄姬給忘了。

直到有一天,劉邦聽到侍妾們在說笑,笑話薄姬自打入宮一年以來,皇上從來沒碰過她,這才心生憐憫之心,就臨幸了薄姬一把。

就是這一次,薄姬懷孕了,命中率百分之百,之後劉邦再也沒有碰過薄姬。


所以,嚴格意義來說,劉邦根本算不上薄姬的“丈夫”,最多算是Y染色體提供者,薄姬對劉邦也不會有什麼感情。

劉邦死了之後,呂雉瘋狂報復劉邦的女人和兒子,把戚夫人搞成了人彘,把劉如意弄死了,把劉邦的八個兒子殺的只剩下兩個,一個是薄姬的兒子劉恆,一個是呂后親自帶大的劉長。

呂雉之所以不殺劉恆,是因為薄姬無權無勢,毫不起眼,根本行不成任何威脅。

之後,呂雉死了,劉氏宗族又瘋狂“誅殺諸呂”,把呂雉的兄弟姐妹殺的一乾二淨,殺了姓呂的之後,下一步就是選皇帝了。


劉邦的合法繼承人只有兩個了,一個是薄姬的兒子劉恆,一個呂雉帶大的劉長。

劉氏宗族認為薄姬勢力弱小,不會再有外戚干政發生,加之劉恆寬厚仁慈,於是一致推薦劉恆為第二代皇帝,薄姬成了第二代皇太后。

薄姬臨死之前,對劉恆說了這樣一番話:“兒啊,媽這輩子有你就很知足了,我跟你爹根本沒啥感情,所以不希望與他合葬,我希望九泉之下,能繼續與你在一起。”

劉恆淚如雨下:“娘,兒子知道了,兒子百年之後,繼續下去服侍您!”

薄姬欣慰地閉上了雙眼。


一半秋色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薄姬這個人,薄姬被劉邦寵幸懷上了之後的漢文帝劉恆。如此便踏上了風雨之路。在勾心鬥角的朝堂之上,始終保持著潔身自好的初衷。


薄姬生了一個好兒子,漢文帝,薄姬成為皇太后之後,漢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對母親孝順如初。薄太后曾經生了一場重病,時間長達三年之久,三年中,文帝每天都要看望母親,常常衣不解帶,不眠不休地陪伴在旁邊。凡是御醫送來的湯藥,劉恆都要親自嘗過才會給母親喂下。為此他也成為讓中國人傳頌至今的24孝中的第二孝。

薄姬崇尚道學,崇尚無為之境,順其自然的思想,一生與世無爭,凡事包容,為人忠厚,母儀具足,這也是薄姬後來能在呂后專政期間得以保全性命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呂后專政期間先後謀殺掉劉邦八個兒子中的六個,雖然薄姬遠在其子代王的封地。但其心性淡泊,是逃離這場劫難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於薄太后離開人世,他對於讓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孝深為抱憾,為了彌補這一個遺憾,劉恆要求將自己的墓葬照,頂妻背母,的方式安放。漢景帝繼位後兩年,薄姬安然離世。大漢王朝舉國哀痛。漢景帝深知他這位祖母的心裡沒有把她和劉邦和葬,而是臨近漢文帝的陵寢旁邊安放!!薄姬的心裡全部都是漢文帝劉恆。死後與兒子合葬,也算是圓了薄姬薄太后生前的願望,我們可以看到薄姬滿滿的母愛!!!


瞭解歷史看這裡


公元前155年低調精明、與世無爭的薄太后在兒子去世兩年後也追隨兒子西去。薄太后死後由她的孫子漢景帝處理後事,當時的劉邦已經和呂后合葬於長陵,薄太后作為劉邦的妾室死後是要葬入妃陵的,當時的高景帝劉啟知道祖母不喜歡與人爭風吃醋,但又怕委屈祖母,就為薄太后在自己兒子劉恆的灞陵旁邊重新選了墓地,從此母子相隨。


薄姬是漢高祖劉邦的妾室,可有可無的一種。沒有戚夫人的恩寵,沒有呂雉的權利,但她卻有個九五至尊的兒子,並得已善終。


用命中註定來形容薄太后的一生最合適不過。


薄太后是以私生女的身份出生的,薄太后的父親原是一介文化人,在秦朝時與魏王宗室的一個女子相好,並生下了薄姬姐弟,只不過薄姬的父親在討生活的時候,死於亂世之中,留下薄姬姐弟和母親相依為命。


幼年的薄姬母女三人活得非常辛苦,生活全靠母親為別人做工為持生計,就這樣一直養活姐弟兩個成人。

秦朝末年,魏國舊族魏豹自立為王,由於薄姬的母親也是魏室族人,就想著把女人送給魏豹,以改變貧苦的命運,為了讓女兒得到魏王的重視,薄太后的母親就對其說,全城最有名的相士許負說過薄太后有母儀天下的命,魏豹聽後激動不已,對當時的薄姬是寵愛有加。

魏豹仗著有相士的話,不把當時的劉邦、項羽放在眼中,在也不幫昔日的主子劉邦做事,自立為王。


結果卻是不久劉邦就把項羽收拾了,接著又滅了魏王豹,而魏王的後宮自然也給充公了,劉邦把魏豹的姬妾全部編制到自己的宮中,漂亮的留下來自己享用,薄姬就是其中之一,醜的就做宮人。


薄姬自從被劉邦收納入夠宮後,就再也沒有見過劉邦更不要說寵愛,但薄姬卻有兩個兒時的好閨蜜也在宮中,三人曾經有過:苟富貴、莫相忘的約定,所以在兩人得到劉邦的寵愛後,在劉邦面前推薦了薄姬,劉邦被三人的感情所感動,並寵幸了薄姬,也就是這次寵幸薄姬有了劉恆,不得不說薄姬的運氣好。

生下劉恆後的薄姬基本上就再也沒有見過劉邦,而薄姬深知後宮生存之道,所以就在宮中一直保持著低調、謙讓的性格,和兒子在宮中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而正是因為薄姬與世無爭低調的性格,在劉邦死後成功的躲過呂雉的毒手,母子得以外代國封地平安的生活下來。



而呂后在劉邦死後權利集中在呂氏家族手中,正是因為外戚干政導致了漢江山幾乎不保,經過一系列的紛爭呂雉死後,朝中大臣選擇了劉恆繼位,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看上薄姬母子謙和,低調的品格。

公元前(180)年在重臣的擁戴下漢文帝劉恆繼位,並冊立母親薄姬為薄太后,而在薄太后低調勤儉節約的影響下,劉恆繼位後體諒民間百姓疾苦,大減賦稅徭役,大漢朝也迎來新的高峰“文景之治”。


而薄太后本人也在安穩的生活狀態下終其一生,其死後依然保存了生前的處事風格,選擇了陪在兒子的身邊。



微風之語


有一點很有趣,雖然皇帝在世的時候號稱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可是皇帝死後,能真正陪在他們身邊,與他們合葬的卻往往只有那個最後被尊為皇后的女子,其他嬪妃再怎麼想,也大多隻能葬於他處。

漢高祖劉邦雖然嬪妃不算太多,倒也不少,知名的便有戚夫人、薄姬、趙姬、管夫人、趙子兒、石美人,但是最後能與他合葬長陵的還是隻有呂雉這位正牌的皇后。

雖然呂氏力量被消滅以後,漢文帝劉恆成為了繼任的君主,薄姬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皇太后,其地位自然極為尊崇,但是這也改變不了他不是高皇后的事實。所以,在她死後,埋葬的地點反而不靠近他夫君劉邦的長陵,而是更靠近她兒子劉恆的霸陵,甚至被人稱為與其子合葬,其實這是不準確的,她也是獨自起陵的,她的陵園稱之為南陵。

在《後漢書》中,倒是提到東漢光武帝劉秀認為呂后”賊害三趙,專王呂氏“,”不宜配食高廟“,反而“薄太后母德慈仁”,所以給薄太后上了尊號為高皇后。不過,這倒也無法改變薄太后最終葬於南陵、呂后葬於長陵的結果了。


水一白聊歷史


薄姬雖然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太后,但是薄姬的一生也是十分坎坷曲折的,早前薄姬是魏豹的女人,後來魏豹因為敗給了劉邦,所以劉邦奪走了他的財寶和女人,薄姬也因此進入了漢宮。後來薄姬給劉邦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漢文帝劉恆,不過在薄姬過世後,有一點給世人留下了疑問,為什麼薄姬死後沒有和劉邦合葬,反而和自己的兒子劉恆合葬?

其實想要明白這個問題,還要先從薄姬和劉邦之間的關係說起。對於這段歷史不是很瞭解的人,可能會認為薄姬是劉邦所寵幸的女子,畢竟後來她生下的兒子當了皇帝,而事實是,薄姬沒有得到劉邦的任何寵愛,只不過是一時興起寵幸了她而已。薄姬在入宮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能見到劉邦的面,可見劉邦對她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自然談不上喜歡。後來劉邦之所以會一時興起寵幸了她,是因為薄姬原本和管夫人、趙子兒交好,她們還曾經約定如果過上了好日子,必不會忘記姐妹們。三人中除了薄姬,另外兩位都得到劉邦的寵幸,劉邦在趙子兒和管夫人的談話中瞭解了她們曾經的約定,突然對薄姬生起了惻隱之心,所以就寵幸了她。這一朝寵幸讓薄姬生下了劉恆,但是很快薄姬就被劉邦撇了一邊。


不過說來奇怪,在劉邦離世後,很多嬪妃都遭到了呂后的毒手,她對這些女子和她們所生的孩子都進行了打擊報復,但是對薄姬卻被善待,還讓薄姬跟隨劉恆去了他的封地,成為了代王太后。其實薄姬之所以會得到呂后的優待,並不是因為她有什麼值得呂后利用的地方,而是身為女人,薄姬沒有得到劉邦的重視,對呂后構不成任何的威脅,呂后自然不會苛待,反而給了她一定的尊榮。薄姬也一直堅守本分,對呂后十分尊敬,不敢有任何逾矩行為,所以她和呂后之間一直和睦相處。

薄姬的隱忍和謹慎成就了她日後的幸福,她的兒子劉恆對她十分孝順,劉恆也是歷史上有名的二十四孝皇帝,他曾經表示過,自己要用一生報答和照顧生母薄姬,因為母親為他奉獻了一生。而薄姬雖然後來成為了太后,但是也沒有想要和劉邦合葬,第一是沒有深厚的感情,第二她比較尊敬呂后,認為呂后是唯一有資格和劉邦合葬的人,而自己則希望一直保護和照顧劉恆,所以去世後薄姬和劉恆一起葬在了霸陵。


歷史課課代表


薄姬並沒有和兒子漢文帝葬在一起,漢文帝和竇後合葬於霸陵。薄姬是漢文帝的生母但是按照漢朝禮制,薄姬因是姬妾,無法追尊為皇后,遂稱文帝太后,因呂后與漢高祖合葬在長陵,所以薄姬特地獨自起一陵墓,在霸陵不遠處,獨自修建的陵寢南陵,只是兩者靠的比較近,給人一種錯覺罷了。

薄太后也是一位奇女子,秦末群雄逐鹿,各地勢力紛紛揭竿而起,魏王豹是其中之一,當時有位相士許負,曾為許多王公貴族相面,預言非常靈驗,後來被漢高祖封為“鳴雌侯”,她曾為薄姬相面,說她貴不可言,可生帝王子。魏王豹覺得既然既然自己的姬妾生的是皇帝,自己肯定是皇帝,於是想自立為王,結果被劉邦一舉拿下,一眾姬妾也被充到劉邦漢宮。

然而她被安排織布,並不得劉邦召幸,同是魏王豹妻妾的管夫人、趙子兒被劉邦寵愛,她們曾經是好友,又一起被俘,約定相互扶持,於是乎她們向劉邦引薦薄姬,薄姬也得到劉邦寵幸,然而並不被劉邦所喜,可是薄姬卻一舉奪男,也算有所依靠,漢初可以分封地。後來呂后和戚夫人鬥爭,呂后技高一籌,劉邦去世後,諸多人下場慘烈,大肆屠戮劉氏宗族,漢文帝劉恆沒什麼外戚背景,薄姬也安分守己,就被派往封地代國,後來呂氏一系列排除異己,她去世後,群臣反撲,誅殺呂氏集團,但是劉邦所剩兒子不多,最後選了沒有外戚的劉恆,成為漢文帝,薄姬也成了太后。

推開時光的大門,聆聽歷史的告白,一起娓娓道來歲月的真相,更多精彩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



胭脂清韻


漢文帝劉恆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大孝子,在《二十四史》有一個“親嘗湯藥”的典故,講的便是漢文帝劉恆和他母親薄姬的故事,而且薄姬死後沒有與劉邦合葬在一起,而是與兒子劉恆葬在了一起,這是為什麼呢?


薄姬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幸運的女人,她一生嫁過兩任丈夫,並且還生下了鼎鼎有名的漢文帝,是個模範母親。


薄姬本來是魏國宗室魏媼的私生女,長大後被母親送入自立為魏王的魏豹宮中,成了魏豹的妾室,當時有面相的說薄姬今後會生下天子,魏豹便和劉邦決裂,做起了他的皇帝夢,但不久就被劉邦的部下為消除後患而殺了,薄姬及其魏豹的妻妾都被召入漢宮當了織室婢女,因有幾分姿色,薄姬就被劉邦納入後宮,涼在了一邊。
直到一年後,劉邦才突然來了興趣寵幸了薄姬,就這一次,薄姬喜懷龍種,生下了兒子劉恆,在劉恆八歲的時候被封為代王。

一般而言,妃子生下兒子後都會母憑子貴,其地位會大幅提升,可薄姬在被劉邦寵幸一次後,就一直遭受冷落,兩人很少相見,劉邦幾乎對她無視了,薄姬就在孤獨寂寞中默默的撫養劉恆,在後宮裡弱肉強食,陰雲密佈,呂后和戚夫人兩大勢力互咬,薄姬在夾縫裡求生存,其處境自然是好不到哪去,她漸漸的養成了謹小慎微,凡事忍讓的態度,就連侍候她的宮女,薄姬也不敢得罪。


劉邦死後,呂后掌權,血腥地清洗了反對和威脅到她的人,包括劉邦的許多兒子和姬妾,因薄姬不受劉邦的寵愛,地位也不高,也沒有威脅到她,於是呂后便網開一面,不僅留了薄姬母子二人的性命,並且還將薄姬和兒子代王劉恆送到封地去當了國王和王太后。
呂雉死後,朝中大臣及劉氏宗親剿滅了呂氏一族,劉恆拾遺撿漏被迎回做皇帝,苦盡甘來的薄姬也由王太后成為了皇太后。
在漢文帝在位的23年當中,對薄太后是相當的孝順,一次,薄太后生了一場大病,一病便是三年,而這三年來,漢文帝不僅每天都要來看望母親,並且御醫送來的湯藥,他都要親自嘗過,才給母親喂下,之後,漢文帝還立下這樣的遺囑,他不僅要求妻子竇皇后和兒女們要孝順薄太后,並且還提出要和母親葬在一起,死後繼續為母親盡孝。

薄姬活到了漢景帝繼位的第二年,她葬在了漢文帝霸陵的南塬,她之所以不與劉邦葬在一起,是因為她只是一個姬妾,而劉邦的陵墓裡已有呂后,再過,她與劉邦還談不上有何感情,薄姬最依靠的還是她的兒子劉恆,他們生前相依為命,死後繼續砥礪前行,在一起相扶相持。






遺產君


簡單來說,是因為薄姬不能跟劉邦合葬。

薄姬是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漢文帝劉恆的生母,她出身不算高貴,也不受劉邦寵愛,只得寵幸一次,之後剩下兒子,就很難再見到劉邦了。

也是因為薄姬不得寵且低調,所以劉邦去世後,薄姬母子躲過了呂后的清算,眼看著劉邦生前的寵妃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薄姬心中焉能沒有慶幸?

而在薄姬的影響下,劉恆也很低調,即便不受寵,他也是劉邦八個兒子中的一個,也可能成為呂后為兒子掃除障礙的目標。

事實上劉邦的八個兒子有五個的死因都跟呂后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長子劉肥認妹妹為母才得以活命,最後鬱鬱而終;次子劉盈也就是呂后的親子,據說他是看到戚夫人慘死受到了驚嚇;三子劉如意直接被毒死;五子劉恢和六子劉友皆因呂后而死;七子劉建死於意外,獨子被呂后所殺,絕後。

安然無恙的只有呂呂后養子劉長和劉恆,而劉恆的封地在兄弟之中算是最差的一列,瀕臨邊境,要抵禦外患,同時還要防範朝中的威脅,這可是塊鍛鍊能力的封地。

呂后去世後,周勃等人誅殺諸呂,迎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作為外地封王入京,劉恆在京城毫無根基,但他卻憑藉自己的手腕,迅速讓自己從代國帶來的親信掌握了中央許多權力,並且輕鬆將周勃等功臣解除了權力,進而開始了他文景之治的治理大業。

劉恆是明君,也是孝子,他稱帝后,薄姬由王太后改稱皇太后,而太后生病之事,劉恆每天都會去看望母親,薄姬喝的湯藥,他都要先嚐過後再喂母親喝下,這就是親嘗湯藥。

薄姬信奉道家思想,一生都很低調,一般來說,這種性格的人壽命都比較長,薄姬也是這樣,他一直活到孫子漢景帝在位時期,也就是說,劉恆先於她去世,可謂白髮人送黑髮人。

漢景帝尊祖母為太皇太后,他繼位兩年後,薄姬去世,葬於南陵。

南陵既不是劉邦的陵墓,也不是劉恆的陵墓,即薄姬既沒有跟丈夫合葬,也沒有跟兒子合葬,原因很簡單,因為禮制。

漢初的禮制跟後來有些不一樣,之後因為追封皇后的存在,一個皇帝可以與多位皇后合葬,但在漢初,皇帝只與一位皇后合葬,妃嬪侍妾無法跟皇帝合葬。劉邦有皇后,那就是呂后,她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跟劉邦合葬在長陵。

薄姬只是劉邦的侍妾,漢初禮制又不允許追封其為皇后,只得稱其為文帝太后,獨自起一陵墓,即南陵,考慮到母子情深,南陵靠近劉恆的霸陵,但並不是母子合葬,這更不合禮制。

到了東漢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追尊薄太后為高皇后,但學者們公認的劉邦皇后還是呂后,東漢成書的《漢書》中仍稱薄太后為薄姬,而不是高皇后。


平沙趣說歷史


項羽分了十八路諸侯之後,就衣錦還鄉了。


他前腳走,諸侯後腳就起來造反。田榮在齊國首先反對項羽。項羽大怒,就去鎮壓。劉邦聯合了趙王和魏王等人合計五十二萬,趁項羽不及西顧,跑到彭城置酒高會。項羽暗中帶三萬人馬殺回彭城。痛殺聯軍。劉邦大敗。聯軍不聯,各自回家。魏王豹回去誤信"八婆"胡言,說他王宮薄小妹要生天子。絕無假的。魏豹驚奇,日夜寵幸這薄小妹。


劉邦又想重振旗鼓,去招呼魏王一塊兒幹,魏王不聽招呼。劉邦派韓信去教訓魏王。韓信一戰滅了魏國。劉邦就收了魏王后宮諸姬,創建紡織工廠。薄小妹就成了紡織女工。

某日,劉邦左抱管夫人,右攬衛少兒,笑薄姬痴Y頭,還在等大王去臨幸她,守了這麼多年,都變老了。劉邦一聽,先驚後愧,扔下兩女立馬去了紡織車間,當夜臨幸了一晚。那女人對劉邦說,昨夜夢見真龍趴在妾肚子上,不想今日大王來。劉邦大喜,說我一定讓你美夢成真。於是,薄小妹升為薄姬,因龍種在身,每天頭不梳,臉不洗,一身穿得破破爛爛,連呂后見了也搖頭嘆氣,可知漢王不是東西,這樣的女人也要睡。呂后就忽略了這女人存在。


呂后與戚夫人爭寵爭儲,把個後宮鬧待烏煙瘴氣。薄姬抱了兒子每日閉門不出。

不久,劉邦的哥劉仲,代王不當了,偷著跑了回來,氣得劉邦跺腳。劉仲種田可以,做王不行,就廢了他的王位。這代王位出缺,沒人想去那荒涼寒泠,靠近匈奴的代地做王。


薄姬梳洗一淨,穿戴整齊到未央宮朝見皇帝皇后。劉邦呂后接見她們母子。劉邦想起四兒子劉恆這麼大了。呂后也見薄姬端莊周正,也無話可說。劉邦就封劉恆為代王,薄姬馬上表示,願意跟隨兒子去代地,為皇帝為國家守邊。呂后立即贊成,並要求馬上動身。大家都明白這件事宜早不宜遲。於是劉恆母子和舅舅薄昭去了代地。遠離是非中心。

呂后在長安權傾一時,整治了劉邦好幾個兒子,惟獨劉恆,劉長逃過了劫難。這與薄姬有極大的關係。當然,劉長另說。


劉邦死後,葬長陵,呂后死後,合葬長陵。此後劉恆勝出為漢文帝,薄姬為皇太后。但畢竟是側室升為皇太后,與嫡後還是有區別的。於是,漢文帝"特自起陵,近孝文皇帝霸陵"。這陵在霸陵靠南,又稱南陵。

南陵因其獨特的位置,薄太后有"東望吾子,西望吾夫"的最佳視角,想來是不會寂寞的。

然而,南陵僅僅是靠近霸陵,並非葬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