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導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病逝,享年四十六歲。對於魯肅,我們的印象是周瑜和諸葛亮的陪襯,是老好人,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揭開魯肅的真面目,看其真實的一面………

在《三國演義》中,無論影視作品還是書籍,子敬同志的形象是忠厚老實的,是萌萌的,也是千年陪襯的。他沒有諸葛孔明的聰明才智,也沒有周瑜的風流倜儻、主帥風範。在羅貫中的筆下,子敬同志的主要任務就是打醬油,跟在周瑜後面出個計策,陪諸葛孔明借個箭,等等…,但真實的歷史恰恰相反,今天我們一起摘下魯肅的面具,來看看其在歷史上的真實面目…….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相貌出眾 一表人才


一 相貌出眾,一表人才

影視劇中的魯肅萌萌的,跟在周瑜和諸葛亮後面,看著具有喜感。真實的魯肅是高大威猛的,比較帥的。作為當時孫權領導集團中僅次於周瑜的重要謀臣,魯肅體貌魁梧雄壯,少有大志,好為奇計。

我們知道孫權同志打仗是不行的,磨磨唧唧,猶猶豫豫。他和劉備加一起,再配個袁紹也不如曹操。但其也有優點:那就是眼光高,看人準。長的磕磣的(比如龐統),再有才能,他也不會用。所以魯肅形象應該是高大威猛的,站在周瑜和諸葛亮中間毫無違和感,很有氣質。即使沒有呂布般英氣,周瑜般灑脫,也不像電視劇中刻畫的唯唯諾諾,忠厚老實。

孫權和陸遜在一起評論魯肅時說:“子敬儀表堂堂,素有謀略,公瑾把魯子敬推薦給我,與我交談天下大事,縱論建立帝王之業的戰略,真是一件快事”,可見孫權對其是很滿意的,無論相貌還是智謀。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合作愉快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能文能武 家資豐厚


二 家資豐厚,富二代一枚

從歷史資料看,魯肅家中富裕,為人仗義,樂善好施。放到現在,妥妥的富二代一枚,有錢。比張飛有錢,更別提劉備了,跟魯肅比都是窮人。魯肅年輕時,正逢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魯肅雖有家產,但不亂花,其胸有大志。每天學擊劍騎射,結交豪傑,期望成就一番事業。他的財產沒有亂花,部分變賣,用來賑濟窮人,深得鄉鄰的讚賞。並招聚一些年輕人,包吃住,組織隊伍,講武習兵。

周瑜當時駐軍居巢,有一次路過魯肅家,軍糧不夠了,要魯肅支援。魯肅家有當時兩個大倉庫,每個倉裡屯米三千斛。他指著其中一個大倉庫,全部送給周瑜。通過此事,周瑜深知其為人仗義,胸有謀略,二人遂成為好友。

周瑜後來向孫權推薦魯肅說:“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

當群雄相互爭奪,局勢越來越亂,魯肅舉家遷居東城。當時的東城,為袁術的轄地。袁術請他出任東城長。但魯肅發現袁術胸無大志,部隊紀律不嚴明,不足以成大事,於是率百餘人南遷到居巢投奔周瑜。二人自此後一直並肩作戰,創立功業。

魯肅有家產,有頭腦,有謀略。作為一般的子弟,守住家產即可以了。但魯肅的遠見和志向,讓其有更大的發展,其豐厚的家資為為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有頭腦,而不是配角


三 見解獨到,股肱之臣

建安5年(公元200年),這時候我們的大軍師諸葛亮還在隆中種田,對未來比較懵懂。但魯肅已經出山了,輔佐孫權。此時,距離諸葛亮的隆中對問世還有8年。魯肅初見孫權,就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足足比諸葛亮提前了8年,且見解獨到,和隆中對有異曲同工之處:

“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就是先取江夏,後滅劉表,三足鼎立,將來最大的對手是曹操。不過魯肅的三足鼎立主角之一不是劉備,而是劉表所在的荊州地盤。當時的劉皇叔還在到處打工呢。

可以說魯肅的見解獨到且深謀遠慮。要知道,官渡之戰發生的時間是建安四年六月到建安五年十月,所以魯肅提出榻上策時期,曹操和袁紹還打的熱乎呢。即使官渡之戰結束,袁紹只是兵力上損失一些,但依舊雄踞北方四州,實力遠遠在曹操之上。魯肅在這時候就已經認識到袁紹不是曹操的對手,孫權以後的敵人只能是曹操。

而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成了氣候。他的勢力遠遠超過其他諸侯,以劉備那點家底,要地盤沒地盤,要人沒人,不能與曹操對抗,已經是很明顯的事情了。所以從這點看,魯肅提出榻上策的難度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高。

之後的赤壁之戰中,魯肅也正確的預估了形勢。跟周瑜一起,選擇跟曹操開戰。

從那時候起,他在孫權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後每有大事,權皆與之商談之,甚為倚重。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雖然有時猶猶豫豫,但是個好領導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股肱之臣 承前啟後


三 能文能武,智謀過人

魯肅能文能武,文有謀略,武有本領。

單刀赴荊州,不但靠膽色,還是對自身武功的自信。論起武功不次於顏良、文丑之輩,比關羽等五虎上將能差一些。但比諸葛亮、司馬懿等手無縛雞之力要強好多,且馬上騎射一流。不像我們的孔明先生,還需專車伺候。

吳書記載孫策對魯肅武力的讚許,說明魯肅武功還是有兩下子,不然孫策也不會看的上。
《吳書》曰: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天下將亂,乃學擊劍騎射,招聚少年,給其衣食,往來南山。

草船借箭中,魯肅和諸葛孔明談笑風生。要知道當時船艙兩邊是開的,箭如飛蝗,隨時有生命危險。魯肅身處險境,不但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手無縛雞的孔明先生,這等勇氣和智慧,一般人難及也。

在人際關係上,魯肅和周瑜關係雖好,但其政見是不和的。周瑜一心要戰,比較偏激。魯肅深謀遠慮,小心謹慎。

魯肅能被政見不同的周瑜選為繼承者,且從未跟周瑜發生爭吵,可見其智商之高。做為東吳四大都督,魯肅是唯一沒有與孫權有過權利糾葛的都督,也是唯一沒有帶兵打過大仗的大都督。其臨終前為吳候推薦了當時都不看好的呂蒙,證明是非常正確的。

可以說,東吳四大都督。如果周瑜不早逝,理應排第一,但天妒英才。呂蒙半路出家,偷襲了關羽,一戰成名。陸遜火燒連營,利用了劉備的報仇心切。可以說,從人品,到智謀,到大局觀,魯肅應排四大都督之首。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吳下阿蒙 ,發奮讀書,厲害了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智謀過人


四 荊州,必爭之地。

荊州,必爭之地。爭的是謀略,真要開打,兩家都輸了。

黎東方:孫權下面,懂得政治、深知非聯絡劉備便不能抵抗曹操,以保持江東的“獨立王國”,進一步問鼎中原的,只有魯肅一人。

吳、蜀都想奪取荊州。荊州人才濟濟,資源豐富,位置險要。

很多人都不贊成魯肅借荊州的想法,從周瑜到呂蒙,還有一直搖擺的孫權。我倒認為魯肅是對的,兩家一旦因為荊州開打,兩敗俱傷,後來的歷史也見證了這種結局。

其實,一直按照魯肅的想法,他也有可能繼續設法將荊州從劉備手裡全部吃掉。湘水和議之後,關羽其實只剩下了1/3個荊州(半個南郡、武陵、零陵),而且全部處在吳軍艦船威脅之下(長江、湘江、沅江),魯肅在任都督時其實已經將奪荊州完成了一大半了。孫權的地盤也擴張的很快。孫權其開始只有5個東漢郡,就是這5個郡都有一部分還被曹操佔了。後拿下了荊州,得以最終消滅士徽,又直接控制了交州。孫吳一舉發展成擁有52萬戶口、23萬大軍、舟船5000餘艘的南方帝國,要知道曹魏當時才只有66萬戶啊。

所以荊州之爭,爭的是策略,爭的是格局。呂蒙偷襲成功,是贏了。關羽死了,劉備難過了,兩家的仇越結越深,也為後面兩家的失敗埋下了伏筆。試想,如果按照子敬的謀略,吳蜀可能不會亡的那麼快。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我帥氣瀟灑的大都督


五 歷史評價:

《吳書》:肅為人方嚴,寡於玩飾,內外節儉,不務俗好。治軍整頓,禁令必行,雖在軍陳,手不釋卷。又善談論,能屬文辭,思度弘遠,有過人之明。周瑜之後,肅為之冠。


鍾敬伯:魯子敬所見即孔明隆中之言也,真是英雄之見略同。人知孔明,不知子敬哉!


周思源:魯肅大智大勇、臨危不懼、多謀善斷、坦蕩豪爽、能言善辯、堪稱一代豪傑!


龍步根:東吳謀臣魯肅,不僅具有一個大政治家的膽略、卓識和政治的、軍事的和外交的才能;而且還具有不為一已私利,忠誠於國家大業的可貴品質。因此,在三國眾多英雄人物中,東吳的魯肅可說是叱吒風雲的“人傑”了。“推魏氏百勝之舉,開孫權偏王之業,威震天下,名馳四海”。在那個精英薈萃的時代,為東吳立下了不朽的勳業。但這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在《三國演義》中,卻被寫成一個忠厚而略顯平庸的長者,成為諸葛亮和周瑜之間鬥智的陪襯,這是不符合歷史的真實性的。魯子敬的這種高貴品德,不正是人們感到魯肅形象的可親可敬嗎?這非周瑜、張昭所能及也。



隔了1802年,魯肅的真實面目揭開後,我肅然起敬

低調睿智的子敬


由此看來,魯肅的形象很高大,絕不是我們腦海中的樣子........

魯子敬,絕對被低估的大才,其功勞絲毫不亞於諸葛亮。

魯子敬,低調睿智,豪氣雲天,一腔肝膽為吳國,立下汗馬功勞。

魯子敬,愛兵如子的子,肅然起敬的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