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齐魏两国已称王为何还要徐州相王,难道真是称王上瘾吗?

用户61431949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春秋战国虽然都是诸侯林立,但春秋时各国国君多称为“某公”。比如齐桓公、晋文公,虽然称霸天下,依然只称“公”(实际爵位是侯)。而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开始称王,公开不把早就名不副实的周天子(周王)当盘菜了。

战国时诸侯称王这股“妖风”是什么时候开始刮起来的呢?一说是在公元前334年。标志性事件则是齐威王田因齐与魏惠王魏罃(读为“婴”)在徐州相会,互相称王,史称徐州相王。

进入战国时代后,春秋时强大的晋国已被赵国、魏国、韩国三家瓜分,姜齐也被田齐取代。当时的天下形势是:秦国占据陕西中部一带,楚国占据长江中下游流域,赵国占据山西北部、河北中部一带,齐国占据山东北部一带,魏国占据陕西东部、山西南部、河南东部一带,韩国占据河南西部一带,燕国占据河北北部、京津、辽宁一带。此外,还有河北中部的中山国,河南东部的宋国,山东西南部的鲁国,苏南、浙北、皖南的越国(灭吴国)。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天下,而在战国早期,最强大的国家则是魏国。魏国处在四战之地,西有秦国,北有赵国,东有齐国,南有楚国。不过,魏国的变法相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更早,所以在战国早期,魏国实力最强。由名将吴起创建的魏武卒将秦国打到抬不起头来,堪称横扫天下。如果当时说秦国会统一天下,连秦人自己都不相信。以当时的形势,更多的人会相信魏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

魏国强大之时,赵国、齐国、秦国都被迫采取战略守势。但在公元前343年,发生了著名的马陵之战,魏兵被齐兵打得惨败。魏兵主力被歼灭,魏国从高峰上跌落下来,从之前的“全球性”强国,变成了地区性强国。这有些类似全球性强国苏联结束之后,继承苏联遗产的俄罗斯,只能算是一个地区性强国。

魏国衰落后,周边的齐国、赵国、秦国、楚国等国开始“群殴”魏国,而秦国自孝公变法以来,越来越强大。此时的形势是:魏国成了六国阻止秦国向东扩张的重要门户。只要魏国不为秦国所灭,那么山东(河南省西部的崤山以东)的齐、赵、燕等国就可高枕无忧,毕竟可以让魏国当炮灰。

在当时能与强大的秦国相抗衡的,是位于黄河之滨的齐国。

齐威王田因齐的名气,不如他的儿子齐宣王大。甚至是,齐威王的次子田婴,以及田婴的儿子孟尝君田文的名气,都要大于齐威王。但是齐威王统治时期(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20年),这37年间,堪称是田齐最强大的时期。齐威王为人英明果断,擅长用人。齐威王手下有三大牛人,文有邹忌,以为相;武有田忌,以为将。而在田忌身后,还隐藏一位神人,就是与吴孙子(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或称孙子)齐名的另一个孙子——孙膑(齐孙子)。孙膑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兵法》是当今兵家必读之书。齐威王本想用孙膑为将,但孙膑说我是个残疾人(腿被同学庞涓弄残),不方便带兵,就当个军师吧。

齐威王用此三人,齐国国势大盛。齐国与秦国,一东一西,是当时的一线强国。但从整体上看,秦国更具攻击性,而齐国欲自保,必须让魏国顶在自己的前面当炮灰。而魏惠王也有意攀附齐国这棵大树,把齐国当成魏国抗秦的后盾。相国惠施就提出魏国应该忘记过去的辉煌,以谦卑的姿态奉齐为大国。

如何才算得上尊齐呢?惠施的策略很简单:尊齐侯(齐国爵位为侯)为王。

在秦始皇称皇帝之前,天子只称王,次者称公。在春秋诸国中,只有楚国、吴国、越国“不服王化”,公然称王,与周天子对着干。不过,当时的经济核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在当时被认为“尚未王化”,中原各地看不上楚、吴、越等“蛮夷之国”。楚、吴、越称王,纯属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出了家门,他们的“王”都是没人承认的。比如楚国,在周朝的爵位体系中级别只是“子”,所以中原各国多以轻蔑的口气称为“楚子”。不管你自称啥王,到了中原各国那里,你就是个“子”。吴王夫差自称王,到了晋国那里,对不起,你先把王号去了,咱们再谈判。

齐国就不一样了。齐国是中原大国,“江湖地位”举足轻重。如果齐公能称王,那影响力远非楚、吴、越称王可比。孔子都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齐国志在天下,如果称王,自家身价提高了,再称霸就更方便了。只不过,齐国不方便自己单方面称王,这样就成了天下的叛逆,给了秦国以进攻自己的口实。所以齐国需要“江湖朋友”吹喇叭抬轿子,魏国是再合适不过的。

但是,齐国如果只是自己称王,依然会成为天下的靶子,太过招摇。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齐国拉上某个“江湖朋友”一起称王,大家一起当靶子,那谁都不是靶子了……

出于共同的利益,齐国与魏国这对欢喜冤家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公元前334年,发生了著名的徐州相王事件。齐国与魏国互尊为王。徐州相王事件的发生,意味着早就是一具空壳的周天子混得更加惨淡,连仅有的一点尊重都被抹掉了。徐州相王之前,天下只有周天子一个真王(不算楚、吴、越等假王)。强如齐国,国君只也能称齐侯。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徐州相王的地点,不是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当时的徐州,是在现在山东省枣庄市代管的滕州县级市东南。还有一说:在徐州(滕州)相王事件之前,相关国家就已经称王了。只是在徐州(滕州)相王时确认这件事。这么比喻吧,相当于先办婚礼后领结婚证……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虽然在春秋时期就有楚、徐、吴、越等国称王,但在华夏诸侯们看来,那些毕竟是些蛮夷之邦,不能与他们一般见识(力有不逮)。可是,华夏诸侯国称王那意义可就不同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已经有了周天子这个“爹”,现在却又冒出了一个“爹”来,“不孝儿”开始公然不认“老爹”了。此例一开,其余的“不孝儿”也都群起效仿,周天子这位“老爹”就彻彻底底地没了政治影响力,也就再无人问津了。而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便是那魏国国君魏惠王。

魏国当初在韩赵魏三家分晋的时候,分到了晋国最核心的一块,农业基础比较好。而其开国国君魏文侯又是一代贤君,在战国时期首先实行变法,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使得魏国是战国时期最先强盛起来而称雄的国家,任用吴起为将向西攻取了秦国的河西地区,任用乐羊为将向北越过赵国而灭掉了中山国。而且还有一支由吴起训练、创立而成的强悍重装步兵军队--魏武卒,魏武卒之强,一时横行於天下几十年无敌手。

魏惠王就是凭借魏文侯、魏武侯两代先君打下的基业,才在战国时期的华夏诸侯里第一个称王,结果呢?据《孟子·梁惠王》一篇,梁惠王(魏国后迁都大梁,故魏国也称梁国、魏惠王也称梁惠王)曰:“晋国(魏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魏惠王继承了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基业,可是到他手里,却被人揍成了胖头三。而且还不自知,还对孟子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说:“你呀,也就五十步笑百步”。

魏惠王的处处被揍,尤其是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被齐国打得大败,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于是不敢独自称王了,就带着韩国等一帮小兄弟跑到徐州(今山东藤县东南)朝见齐国国君,尊齐国国君为王,是为齐威王,齐国国君也不敢独自称王(后来秦昭王想称帝号,但不敢独自称帝,于是尊齐闵王为东帝,而自号西帝,而齐闵王听从谋士之策,没有称帝。于是,秦昭王也就去帝号而再度称王了)。于是齐国也就承认了魏惠王的王号,史称魏、齐徐州相王。徐州相王并不是其称王的肇始,只是互相承认对方的王号。

魏、齐两国徐州相王引起了秦、楚等传统大国的敌意,魏国怕自己被挨揍,又不甘心取消自己的王号。于是,又搞出一个五国相王来,将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等结成弱者互助同盟,五国国君都称王,秦、齐、楚等大国又奈我何?而齐国见魏国搞的五国相王居然把中山国也拉进来称王,大怒,说:“我们都是万乘国家,而中山国是千乘之国,怎么能够跟我们比肩齐名呢?”,齐国就想揍中山国,不让其称王,并且提出联合赵、魏两国废除中山国的王号。赵、魏没有听从齐国,仍支持中山国称王,本来就是弱者同盟,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齐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关闭其与中山国往来的通道,并提出割让土地给燕、赵两国,让它们一同出兵攻打中山国。燕、赵两国也没上齐国的当,齐国就不敢轻易地攻打中山国了,齐国破坏魏国"五国相王"结成的弱者联盟的图谋也就落空了。

魏国虽然发起了“五国相王”运动,但是这五国中的唯独赵国国君认为赵国的实力还很弱小,不足以称王,就没有在国内采用王号,而且还贬号为君,直到后来通过胡服骑射等变革手段使自己真正地变强,才开始使用王号,这便是赵武灵王。

魏国处于中原的四战之地,强敌环伺,本该低调做人,可那魏惠王凭借魏国两代先君打下的良好基业,就忘乎所以,爱出风头,做了华夏诸侯中的第一位“称王”的国君,可这却并没有为之带来好运,不但魏国的近百年霸业在其手中陨落,其本人也如同后来的汉末三国时那首先称帝的袁术一样被人揍成了胖头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