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抛光对一件翡翠成品的影响有多大?

赵仁斌


看到一些所谓的专家胡说八道,或者抄来抄去,忍不住要说两句了。

抛光是翡翠加工的一个正常工序,如果方法适当,对翡翠是没有任何危害的。

为什么有人讲一大堆所谓故事,甚至扯到日本女人的故事,就是对技术不甚了解,有的颜色在磨砂态明显一些,抛光后,由于透明度增加,色会显得淡一点,这就是翡翠行业的“底吃绿”,主要原因是玉料本身的绿不够聚,不是抛光的影响。

至于老翡翠,真正的明清翡翠,是不需要抛光的,因为会破坏表面的包浆,那种历史沧桑感没有了,价值自然降低。

B货冒充的老翡翠更不能抛光了,因为所充填胶的硬度和翡翠硬度不同,不易抛亮,表面易出砂眼,脱胶现象,另外高温也容易让胶老化变黄。

翡翠抛光,尤其是手工抛光是翡翠再加工的重要过程,对师傅的手艺及艺术修养有一定的要求,高手可以让一件作品更加维妙维肖、生动传神。

现在很多翡翠玉件为了降低成本,是电脑雕刻,或者超声波成型的,然后放到震机里随机摩擦抛光的,每件抛光费只一两元钱,抛光后很多阴线都模糊了,有时眉毛眼睛都分不清了。


执玉手


抛光是翡翠的最后一道工序,没抛光的翡翠只能说是一件半成品,抛光的作用,是最大程度突出翡翠的靓丽,对翡翠本身而言没有任何影响。曾有人问我:市场上为什么很多人卖毛货(没抛光的翡翠)呢?其实不为什么,翡翠行业就是这样,分工不同,就像别的东西,有卖整机有卖零件的,一个道理。

有人说毛货有一定的赌性,其实也不能说是赌性,完全是经验,一个经验丰富的内行完全可以判断出一件毛货抛光后是什么样,行话就叫“起货如何”。

初学者对毛货有几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抛光后成品一定是比毛货要更透更好看,特别是有种水的,其实不然,有的翡翠,即使种水不错,但里面有棉,由于毛货表面是粗糙面,看着不明显,抛光后,里面的棉反而明显了,行话叫“起棉”“棉浮出来了”;还有就是色,毛货时看着色不错,但抛光后色变浅了,特别是带点绿和紫的,这是因为原本色浅,抛光后翡翠看着透了,色也散了。

抛光时通常要加入抛光蜡,特别是底子粗,颗粒粗大的翡翠,要靠抛光蜡填平凹凸部来获得光亮的外表,而种很老,颗粒非常细腻的翡翠基本不用,这两种光泽是不一样的,翡翠的起光是一种冷的荧光,而靠抛光出来的是蜡质的油光,时间一长,蜡质脱落,翡翠就会失去光泽。很多朋友购买翡翠过一段时间后会觉得没以前好看,变暗了,没光泽了,就是这个原因。

而所谓抛光粉,和抛光蜡是两回事,抛光粉其实是一种色粉,有上色的作用,广东加工基本不用,缅甸人喜欢用抛光粉。抛光粉残留严重时,鉴定证书上一般会注明。

抛光也有好有坏,特别是片料,很多简单过下机(机器震动抛光),就是手抛,有工费几十块钱的,有工费几百的,效果完全不一样,一般根据翡翠本身的好坏价值来决定,一件几万的翡翠,抛几十块钱的工就是毁了,而一件几百的翡翠,抛个200的工,就是浪费。




翡翠鉴赏风


什么是抛光?

其实特别简单,就是把原本凹凸不平的表面,通过抛光来把表面变的更平滑!

为什么要抛光?

如果翡翠成品表面凹凸不平,这类货也叫“毛货”!当然你肉眼是看不见的,需要通过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见其表面。一般肉眼是感觉到光线的变化。


表面不平整,光的反射会散乱,就像有很多小镜子,从不同的角度去反射,看过去光就乱了,也叫橘皮效应。

通过抛光把凹凸不平的棱棱角角全部磨平,等于是把所有小镜子,按同一个角度组成了一个大镜子,我们肉眼看过去光感肯定会更强烈,这类光泽叫“镜面光泽”。

一个好的抛光对成品的影响

一个好的抛光师,抛出来的成品,橘皮效应越小,镜面光泽越好!那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这个东西更亮丽,珠宝光泽越好!


翡翠平整一些是非常好抛的,抛光师之间是看不出差距的,但是真正的一些复杂工艺,雕刻师给抛光师出难题的时候,完全可以看出抛光对翡翠成品的影响。试想雕刻师把翡翠某个位置雕成0.1毫米,让抛光师傅怎么下手抛?抛是要使用“劲”的。雕是恰到好处!所以抛光师傅要把这“劲”变成“恰到好处”,这个真体现功力的事情。


翡翠小小班


常言道:“三分雕工,七分抛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抛光决定着作品最终起货效果和雕刻师的艺术表现力,也决定着买家或藏家的认可程度,更决定着雕件的最终价值。” 一块翡翠,抛光质量做的好,能够充分展现出美感。但是一块翡翠若是抛光做砸了,翡翠的美感就会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到其价值。那么会影响到抛光效果的因素都有哪些呢? 第一,是翡翠本身的材质。很多人觉得抛光效果差,在于抛光师傅。虽然毛货(未抛光的成货)的起货效果,绝大多数原因都取决于抛光师傅身上,但还有翡翠自身质地等客观因素,翡翠本身的质地是决定毛货起货效果的前提。 第二,抛光前,雕刻师傅的雕刻工艺,也是影响抛光效果的重要因素。那什么样的雕刻工艺有益于抛光效果的表达呢?首先,用线条表达的作品,抛光效果更加流畅,光感更强。其次,在同样的材质下,弧面的光要比平面的光更为漂亮。适当的弧度,可以压下翠体内瑕疵和棉,有的材料还可以起荧光。 第三点,修光的精细度对起货也有直接因素的影响。因为绝大部分抛光师傅缺少修光的造诣,所以千万不要把修光的活抛给抛光师傅。只有修光师傅把线条修流畅,底板清干净后,抛光师傅才能更好的进行抛光。 翡翠的加工工艺是一个整体的环节,环环相扣,最终的效果和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


翠多多村长


大家共度!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d9480003a962d4aa05ec\

用户12855206344ch


就像女人打水光针一样[泪奔][泪奔][泪奔][笑哭]


苦味朗姆酒42


卖毛货就是为了坑消费者的!


恶魔眼神不好


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一块平平无奇的原石从玉石敞口被(捡石人)发现,跋山涉水,经历买卖转手。

最终碰到有缘人愿意切开它,就好比是“千里良驹碰到知心伯乐”。而一块翡翠从设计到雕刻再到抛光起货,又像是娇俏的美娘子为了有缘人而梳妆打扮。\r

的确,在很多收藏家眼里,一块再好的翡翠原石,即使表现完美,种水底色都无可挑剔,却仍然缺少了最要紧的东西——魂魄。

石头再漂亮,品相再稀缺,因为缺乏古老文化的传承,没有生命感可言,都不足以震撼人心。\r

“器物有魂魄”,之所以被称为器物,是因为要经过匠人的雕琢和修饰,变成具有文化载体的东西。翡翠也是如此。\r

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一件玉器要有华美出彩,深含底蕴,光靠雕琢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后期的抛光。

雕刻是琢“魂”,抛光则是修“魄”。抛光对于翡翠最后能否完美得呈现在世人的眼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管小到耳钉戒面料,还是大如山子摆件,形状从简到繁,都需要最后一道工序——抛光,为翡翠增添珠光宝气。\r

那么影响抛光起货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r

受翡翠原石质地的影响,材质的质地是决定半成品起货效果的先天条件。玉质结构不松散,糯种以上的都能起货。

通常情况下,翡翠的种份越老,起货质量就越高,所具有的刚性也就越强。但这并非绝对,抛光后起货质量的高低与材料的致密度有密切的关系。\r

料子越细腻,成品的油性和胶质感也就越好。\r

前期雕刻工艺也是影响后期抛光起货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那些雕刻工艺会让翡翠起货后更加珠光宝气,价值倍身呢?\r

第一,用线条去表达作品。其实翡翠作为硬玉的老大哥,适合用流畅的线条去表达。抛出来的光会更加流畅,光度也更强。因此,在前期创作雕刻时,可以考虑尽量用线条去表达,而且线条不应该杂乱无章。\r

第二,同样的材质,或者是种水料,多运用弧面造型比起平面,更为漂亮,也更有珠光宝气的效果。\r

弧面可以把棉或者瑕疵压下去,适当的弧度,有的材料甚至起荧光。因此,可以在结合题材的情况下多留一些弧面。\r

第三,抛光工具和雕刻工具截然不同,虽然大部分抛光工具可以自制,并且大部分可以制得非常精细,比如抛光人物细节时常用的牙签。\r

但是砂纸和牛皮铊不宜做得过细,所以未有经过沙拉纸和皮牛铊这两道工序,翡翠的起货效果会欠佳。因此,翡翠雕刻时线条和线条之间的距离不宜太密(当然,牛人除外!)。\r

第四,在雕刻过程中,雕刻师应该多考虑翡翠材质本身的软硬,一些经验老道的雕刻师在雕刻时便能联想到翡翠起货抛光后的样子。\r

遇到种份不够的材料时,线条相对于雕刻得深一些,不然一抛光就会立马模糊,这点也很重要。雕刻和抛光可谓相辅相成,都并非能随心所欲。\r

再者,就是修光的精细度。很多抛光师缺少修光的造诣, 所以千万别把修光的任务留给抛光师。\r

经验老道的雕刻师会把翡翠雕件上的线条修得流畅,底板清得干净,只有这样,抛光师傅才能更好地领会一件作品的创作意图,比如刀法轻重急缓,这样才能更好保留线条的细节和韵味。\r

抛光师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对翡翠起货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极致抛光的标准:\r

1:光度或油度\r

2、清晰度\r

3、顺度\r

4、衔接\r

5、细节\r

6、不变形\r

前两者很多抛光师都能做到,但是后面的四个标准,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抛光师严谨、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也需要对翡翠雕刻有一定造诣。\r

抛光材料及工具对起货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竹子的韧度,牛皮铊的细腻度,钢砂和土沥的比例,钻石油和钻石粉的比例都直接影响着抛光的效果。\r

最后一点,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客户应该给抛光师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许多客户都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翡翠起货的效果或者是想赶紧拿到立马去市场销售。在催促的情况下,往往抛光师一天就把毛货抛出来了。这样直接导致了,疲惫工作状态下,很多翡翠起货都不佳。翡翠本来就是消耗品(消耗时间,消耗精力,消耗财力),所谓“慢工出细活”,所以千万别催货!\r



仁盈


翡翠毛货抛光效果好与否对起货效果息息相关。

毛货并不是指没有雕琢的翡翠。

在翡翠中,毛货指的是:雕刻完,没有抛光起货的翡翠。

一般买卖毛货的时候上面都是抹了油的,这样方便买家看出抛光后的效果。

出水就是抛光,抛光以后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成品。

因为还少了抛光这最后一道工序,所以毛货只算是半成品,只在识货的商家之间进行交易买卖。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普通消费者很难在市面上看到毛货的原因。

毛货的售价自然比抛光后的成品要便宜不少,靠的就是买家的眼力和经验来判断抛光后的效果及价值。






SuperRong


抛光对翡翠的影响非常大,这些资料原先都是有过记载的,

1:现代工艺基本上用一种相同的方式抛光也就没有人考虑这些问题了

2:晚清民国时候有很多原先有钱人和王侯贵族家道中落,就将很对翡翠卖给了日本人,因为日本女人化妆雪白,将翡翠改成首饰特别衬托这些妆容,但是后来发现在改制的时候用“药”多少以及抛光速度影响的温度都会对翡翠原先的颜色方式变化,这个药就是抛光粉,所以抛光对翡翠是有影响的!

3:日本人发现这个问题后,后来再到中国来买翡翠基本上就尽可能不再二次加工了!

4:清代翡翠很多看起来不亮,不是翡翠材料不好,是在加工时候按照和田玉的标准来抛光的,追求含蓄的内在美,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看起来好像不怎么样,就是抛光的问题!

5:所以在观察一些翡翠的时候清代和八十年代和现代翡翠的制作工艺是不一样的,主要就是抛光工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