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老木樓、舊瓦片、青石板……隨著時間的悄然流逝,長壽“三倒拐”老街越來越有歷史的味道,以一種令人感懷的溫情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裡。三倒拐古街是明清兩代建成的一條由長江岸至長壽城內的石板大道,其街沿山勢而築,由三千多級石梯拾級而上,整條街蜿蜒曲折,要轉三個急彎,因此被稱作“三倒拐”。今天攝影君用圖片帶你重溫風貌質樸的“三倒拐”,尋覓歷史記憶中的巴渝文化。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一條老街 一段歷史 幾代人的記憶

每條老街都是一座城市的歷史折射

時光沖刷下的老街

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常有人問我,你走過這麼多重慶老街,最有山城韻味的是哪條?磁器口、山城巷?抑或是十八梯、望龍門?但我的答案卻在距重慶主城50餘公里車程的長壽區,那條從鳳山上倒掛而下、一瀉入水的三倒拐老街,就是我對重慶最深刻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重慶“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穿”的山水格局,為城中的老街定下了山城獨有的格調,唯有得山之絕妙,才能顯城之獨韻。我認為長壽的三倒拐老街,無疑將此詮釋得淋漓盡致。相比主城在城市化進程中漸漸遠去的獨特景緻,這裡的時光似乎一直凝固在那裡,上下之間,是山,是水,是城,是講著歷史故事的長壽老人……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三倒拐老街,硬生生地從鳳山的半山腰處“縱身躍下”,跨越了200餘米的落差,與山壁不停地碰撞、折射,劃出了一道道婉轉而又餘音繞樑的“之”字形樂譜,形成了“三拐六段”的獨特風貌。其中的“三拐”,指的是老街上有3個180度的急轉彎,老街也由此得名“三倒拐”。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攝影君覺得在重慶的老街中,單論長度和落差,三倒拐無疑傲居榜首,再加上“倒拐”的形制,便成了一道壯觀的景象,而這種“壯觀”在不同的位置又有著不同的詮釋,這也是無數人喜歡三倒拐的原因。“爬三倒拐通身汗,下三倒拐腳打顫。”這句長壽人耳熟能詳的俗語,道出了三倒拐的險要地勢。5000餘級的青石臺階,依著山勢曲折迂迴,構成了長約2.5公里的老街。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昔日無公路汽車運輸,全靠人力、騾馬轉運,每日往來於三倒拐之間的客商、滑竿轎伕、挑夫摩肩接踵,絡繹不絕,一派繁華熱鬧景象。隨著時代的發展,三倒拐失去昔日的繁榮,但這片古街至今基本保持原貌。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這條不長的老街濃縮於時光的深處

給我們講述著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如今,儘管老街上的居民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但他們都獨享著這份老街傳承下來的美妙時光,而那些每天以三倒拐為紐帶,穿梭于山上與山下之間的匆忙路人也放慢了腳步,不知不覺地摺疊在“倒拐”處,一邊踮腳從“地平線”上探出頭來,一邊俯下身去觸摸屋頂的瓦當,360度地旋轉著身體,迷失在這萬花筒般的老街裡,分不清自己是在上面一層,還是下面一層,是在左邊的世界,還是右邊的光影。

這些印象都是令人回味的

在評論裡留言來說說你和三倒拐的故事!

長壽“三倒拐”這條老街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