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短期利空或已被消化,“隐忧”在明年年初


短期利空或已被消化,“隐忧”在明年年初

12月24日A股市场高开高走,主要股指集体收涨。截至12月24日收盘,沪指收报2982.68点,涨幅0.67%;深成指报10189.29点,涨幅1.32%;创业板指报1769.87点,涨幅1.91%。

在经历了前一交易日的“中阴”调整之后,12月24日市场就能够迅速企稳反弹,由此看来A股市场的韧性还是比较足的。这也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沪指围绕3000点展开震荡,指数下跌空间不大,因为资金“避高就低”之后,那些低估值的银行和周期板块能够对指数形成支撑。

具体到12月24日的反弹行情,美中不足的是市场再次出现了明显的缩量。沪深两市12月24日合计成交4423.24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5372.25亿元大幅减少近千亿元。缩量的原因可能有两点。

方面是主力资金不作为,从上周(12月16日-12月20日)开始,主力资金就持续净流出。监测数据显示,上周机构单成交净流出225亿元。临近年底的结算期,机构了结盈利头寸的意愿较强。

另一方面,本周港股市场因为圣诞假期休市,陆股通也将休市两天半(12月24日下午至12月26日),北向资金暂停流入。

作为市场资金的“风向标”,北向资金的缺席或让更多人选择“多看少动”。

从技术上看,沪指近两个交易日的低点都在2960点附近,而这个位置曾经是今年“双11”期间的跳空低开缺口。既然这个缺口已经被回补,那么理论上讲,这里的支撑还是比较强的。反之,如果跌破这里,就得警惕更大的风险了。另外,经过12月24日的反弹之后,沪指再度向3000点靠近。今年在这个位置来回折腾了多少次,上方的压力大家早已心知肚明。所以,短期内,我们维持沪指将继续在3000点附近震荡的观点。

短期利空已被消化,隐忧在明年1月

12月24日,沪深两市双双高开,连续两日深度调整的科技股开始企稳,中小创涨势显著强于主板。在12月23日跌停个股数量达到近期高点后,12月24日涨停个股数量接近90家同样为阶段新高。个人认为,这种快速的修复行情或许与短期利空消息部分被消化有关。

此前,本内参曾指出,12月23日A股市场的中阴线调整由“国家队”减持芯片股和酒鬼酒甜蜜素的“疑云”以及 “商誉减值”风险再现等消息而引发。

从科技板块近两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23日大跌的原因或是前期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国家大基金一期拟减持的三只芯片股。

但是,12月24日科技板块集体反弹,光刻胶概念指数领涨市场,单日涨幅达7.89%;个股方面,南大光大和容大感光涨停。消息面上,高端光刻胶加速国产替代,A股多家上市公司处于送样阶段。同时,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的投资预期较好,精测电子尾盘涨停就与此有关。由此可见,国家大基金减持的利空似乎已经被大基金二期的投资行为和电子行业的国产替代等利好给覆盖。也就是说,科技板块短期内很可能并无明显利空,在连续调整之后,迎来反弹修复行情的概率较大。

另外,“甜蜜素”带给酒鬼酒的冲击似乎也已经被市场消化,12月24日酒鬼酒股价涨幅上涨,白酒板块整体表现也不错。但这个事情的真相如何,还有待确认。在消息面不明朗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还是尽量避免参与此类博弈。

总结

2019年仅剩下五个交易日,大盘指数的波动空间也许不会很大,但个股就不好说了。更大的隐忧或集中在2020年1月份,主要是担心业绩地雷的出现,以及大股东减持的压力。现在,产业资融资仍然困难,其减持意愿较强,上周净减持达到228亿元,达到下半年以来周度新高。而2020年1月份我们将迎来解禁的小高峰,解禁市值规模达到6700亿元,潜在减持的压力仍存。

展望后市,指数震荡态势不改,科技板块仍需等待回调到位后的低吸机会,同时依然要坚定布局部分防御性、逆周期、低估值板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