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家长花高价送孩子到重点高中,很多孩子却连本科线都没达到,究竟为何?

美到惊动人民


这个问题我太了解了。因为我就是这样的学生。小学初中鬼混,到了高中,意识到了高考的重要性,拼了一下,就读了一个老二本。 但无一例外的是:当初跟我一起进重点高中的,大部分连本科都没上,有的就上了一个独立院校,学费太高。我呢,也走了一个公办二本,虽然也很差吧。但是花费小、学校氛围倒还不算是太差。

很多孩子在重点高中却连本科线都没达到,为何?我就自己在学校经历的,来为你说说吧。


一、学习习惯、知识方面的差异。

重点高中,好多都是奔重点大学去的,一般的大学人家还瞧不上了。所以,在重点高中上本科还是挺容易的,不存在任何的困难。

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的基础太弱、知识体系不完整,如何过渡?当然,其实初高中过渡不难,可怕的是,你的孩子不知化学有方程式这一说、物理不知电路、数学不知几何?啥都不懂,咋学?学啥?最后的结果就是学不懂。

其次,你本来考不上重点高中,或许有一定的基础,但与其它孩子比起来相距甚远。学习习惯、技巧恐怕都要差一些,就慢慢的落后了。长此、有自卑的心理,总认为其它的同学怎么那么聪明,怎么那么优秀,自己太蠢,啥都不会。于是,产生了厌学的想法,一不留神,上课听不懂了,作业不会做了,最后不学了。高中内容本来就比较复杂,比较多,落下了一节课,恐怕你要花上三节课的时间才能勉强弥补(学习能力强的除外)。到最后,索性“破罐子破摔”,反正学习也没啥意思,学了也不会,学习好又有什么用?高一完了,高二死心了,高三退学了……



二、花花绿绿的世界。

为啥这么说呢?重点高中,一般都是在市中心吧(至少我那边是),城市经济繁华,像我这样农村出来、没见过世面的小伙简直就被吸引了。

好吃的食物、好看的美女、漂亮的衣服好多好多,哪还有什么心思学习呢?不管何时,总有和你相似的一批人,天天不学无术、一起到处瞎晃,把心晃飞了,将成绩混没了。中学时期,本来就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很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迷上新鲜事物,就是不包括学习,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学习”意识。

想啊,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再加上又流行“读书无用论”,还学啥啊!学生道理听不进去,听到歪理一下子就学会了。这不可悲吗?

那就不能解决吗?不,当然不是。

先给你举上一个真实的案例:我校(重点高中,我不是争取的,先这样说吧),当年,一位也是农村的一位小伙,自费生,高考最后凭借裸考硬是上了北大。怎样?震惊不?这位算是开启了“自费生也能上北大的事实”。

我上面说的两点原因,其实都限制不了一位想学习、想考上大学的同学。基础差不要紧、习惯差不是理由。在我看来,只要你想学,你愿意学,哪里都是你的起点,只是看你能不能扛到最后。能,那你就是最后的胜者。输、那你也是一位勇士。即使是争取进去重点高中的学生,也有不少连本科都没得上的,还不如咋自费生呢?

二、你得改变。

不管你承不承认,你在基础知识的方面远远的落后于别人。你想要并排,就要花上比别人几倍的时间。“不要说你能力比别人强。你若真的强,至于连个高中都考不上吗?”

端正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可以说是你唯一的办法。进了高中,丢掉以前的包袱,卸下初中的重担,来一个重新的开始。或许你学起来非常的困难、吃力,但这个时候,也就是你开始走上坡路的时候,是你进步的空间。

昨晚中秋晚会,六小龄童师徒四人登台,扎实的演技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吗?有了火眼金睛还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呢?你才多累?

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高中,一定会有和你一样的人不学习,而且会拉你下水,那你得注意了。尽量和他们保持距离,你和他们待的时间长了,不自觉和他们一样混日子了。

四、大学扩招。

高考录取率已经高达80%,本科录取率也有40%,这很高的。在原来不敢想象。老一批的,很多都没有高考的权利,都要进行筛选,所以,当时大学生是多么的稀有,但那是毕业学校包分配,因为高学历人才太少了。

现在呢?国家大力扶持教育,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努力一把,本科不是难事。爱拼才会赢!水不撩,怎知深浅?你若不试试,又怎么知道结果呢?

一句话送给你:过程会被遗忘,结果却是永恒!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此文若对你有些帮助,请转发、点赞+关注,谢谢。


教育公子哥


花高价只能买到重点高中的一个座位,并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甚至还可能因为跟不上进度而自卑、焦虑,最后适得其反。

学习成绩不是商品,它不能用钱去交换,而是跟学生的天赋、勤奋、坚持、严谨等价交换。所以家长在出高价之前,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考量:

如果孩子平时成绩好,只是因为偶然的原因,比如生病、紧张、涂错卡等导致落榜重点高中;或者孩子天资聪颖却贪玩,中考之后醒悟了,下决心要发奋学习,家长可以用钱来补救,将孩子买入重点高中,毕竟重点高中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气氛浓。

如果孩子本来就不肯学习,家长要做的就是改变他的学习态度,亲自或找老师辅导知识点,逐步提高成绩,而不是由于虚荣或者抱着大不了花几个钱的态度,把孩子勉强塞入重点高中。

家长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可以花钱买学上,他高中怎么可能努力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就很正常了。


你且看他


家长花高价把孩子送重点学校,有很多孩子连本科线都没有达到。究竟为何?

家长可以高价买高中,但是买不来心仪的大学呀。孩子的学习,不是简单就可以买来的。但是也有成功的孩子。不一非要是重点学校,但是师资一定要说的也去。我们工作室就有一孩子,高中没有考上,他在高考时逆袭了人生。

唉,这个话题太沉重,成长和成绩的问题,不想多说了。今日工作一天,累了。这是最后一回。休息。

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方方梦语


1、一个学生的成绩决不是单单靠学校就能决定的,家庭对学生的成绩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家庭教育做得不好,家庭环境乱糟糟,完全可以决定一个考生的失败。

2、重点高中也分三六九等,很多重点高中都不是百分之百升本,我的高中也是重点高中,当年毕业,我们学校当年只有大概一半人读本。

3、当然,和学生自己也有些关系,教育学中讲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学校、家庭、社会,但这些都是影响,真正能够起决定作用的叫自主能动性,也就是学生自己。


乡镇中学曾老师


我觉得不能以结果来否定动机和过程。成龙在歌中唱到,“莫以成败论英雄”。家长有资源有能力就可以用,谁又不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呢?我觉得家长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条件的心,和“孟母三迁”中的孟母没有什么区别。都希望孩子好。只是孟母比较幸运而已。


孟母之所以幸运,是因为她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了解环境的重要,可她不是神,真没有想过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只是想让他好。现在很多家长没时间了解孩子,更没有时间了解学校的特点,只是慕名而来。确实重点中学一般都是师资好,学习氛围好,环境相对宽容。孩子在这样环境中成才的机率会变大。

但孩子是怎样的,说真的家长了解的就很少了,有客观因素——忙;也有主观的,“知子莫若父”这句话含有了成年人的一种傲慢。你知道孩子喜欢的歌手?他的朋友?他玩的游戏?他喜欢的电影类型?那父母知道什么呢?仅是知道成绩不好,所以花点钱!


作为老师,我见过花钱进重点高中的孩子,有成才的也有没成才的。现在来讲,主要矛盾是玩手机,这是表象,本质是孩子的自控能力,重点高中相对宽容的学习环境,反而成了管理这类学生的弱点。

如果家长有更多的资源,把孩子送到国外名校,或是参加各种竞赛,很可能在孩子高二就已经内定为顶点大学的学生了,越是好高中这种机会越多。这时题主还会有此一叹吗?


江苏考英语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其实孩子成绩好不好?关键因素是他有没有动力去学习?

孩子没有动力,花再多的钱,进再好的高中依然上不了好大学。

所以题主的问题,其实可以探讨一下,为什么父母很努力?但是孩子不努力?

为什么父母很看重孩子能不能上好的大学?但是孩子却没有学习动力?

第一个原因:很多孩子不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而认为是为父母在学。

有一次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位妈妈很严厉的对儿子说:赶快给我背书包,给我上学去…

父母的言语就是一种洗脑,“给我”…,孩子的内心也认为是给父母学的。所以,孩子就没有自发自觉去学习的动力。

第二个原因,现在的学习变得太任务了,很多孩子很难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其实去观察三岁以前的小孩子,甚至六岁之前,你会发现孩子先天热爱学习。因为他有好奇心,他希望搞懂他不明白的事情。但如果学习仅仅是为了分数、成绩, 每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做题,别说孩子了,就算成年人都难以坚持。

第三个原因,很多孩子没有梦想,他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学?

我们会发现,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孩子一些能力,琴棋书画……是的,这些能力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这些能力,我要干什么?

所以立志是第一步的,但我们的孩子没有志向,甚至很多考了名牌大学的孩子也都得了空心病,觉得生活很迷茫,没有方向。

在这样的前提下,让孩子努力学习,他会搞不懂:我为什么要努力学习?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一件事,让孩子充满热情的去干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愿意花钱、走关系,给孩子挑选好的老师、好的环境,可为什么孩子的成绩还很烂。

无法让孩子自发地去爱上学习,即便孩子高考的成绩好了,未来还有一辈子呢,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学习是终生的事儿,一个不热爱学习,不主动学习的人,怎么可能拥有充实幸福的一生呢?

我是@亲子故事莲君说 ,欢迎关注并转发,也请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有轻松教养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