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2019年8月,央行表态央行数字货币(DCEP)“呼之欲出”。三个多月后,央行数字货币的庐山真面目是真的呼之欲出了。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目前央行DCEP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下一步将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

12月9日,《财经》杂志封面文章报道,DCEP近期有望在深圳、苏州等地展开试点。

尽管12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接近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知情人士消息称,现在离试点还比较远,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进行内部测试。券商中国报道则称,DCEP目前由央行牵头,四大行内部正在做系统对接准备,更具体的实施路径还在等央行安排。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DCEP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与此同时,作为市场关注焦点,已经出现无数报道DCEP的文章,但是似乎都没有讲清楚DCEP到底是什么样的。主要聚焦下面几个问题:DCEP为何能替代M0?DCEP具体怎么投放?DCEP的载体是啥?普通用户怎么获得DCEP?DCEP怎么用?谁会用?怎么双离线支付?支付安全吗?DCEP用到哪些区块链技术?DCEP和微信支付、支付宝有何异同?这也是大多数人对DCEP不清楚的地方。


DCEP为何能替代M0?


央行对DCEP的定位是替代M0,如此定位央行解释是,基于商业银行账户的M1和M2已实现电子化或数字化,没有必要用数字货币再次数字化。与此同时,目前非现金支付工具如传统的银行卡和互联网支付等,都是基于账户紧耦合模式,无法完全满足公众对离线、匿名等支付服务,不能完全取代现钞M0。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同时对央行来说,现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有必要实现数字化。DCEP借鉴UTXO的账户松耦合模式,加上中心化账本可以实现的双离线支付和交易可控功能,可以作为替代现钞的工具。


DCEP具体怎么投放?


按照央行的解释,DCEP采取的是双层投放和双层运营体制:上层是央行对商业银行,下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普通百姓。

DCEP投放基本上和纸钞投放一样,都是中心化投放机制,具体如下: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数字钱包。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双层结构是因为,由央行背书的央行数字货币的信用等级高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会对商业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可能出现“存款搬家”,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能力,避免“金融脱媒”,同时有利于充分利用商业机构现有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通过市场驱动、促进创新、竞争选优。


DCEP载体


现钞的载体是纸币,那么DCEP的载体是什么呢?按照央行的口径,央行不会干预商业机构的技术路线选择。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但根据市场推广、迭代方便程度来看,大概率是App。对用户来说,甚至不需要跑到商业银行去,只要下载App注册一下,就可以用来收付款了。

据《财经》报道,DCEP的试点由人民银行牵头,除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共同参与,不排除SIM卡钱包。


普通用户怎么获得DCEP?


如果你已经拥有数字货币钱包,怎么获得DCEP呢?和现有货币的流通过程基本一致。对普通用户来说,至少有三个主要途径。1、来自自己的银行卡充值;2、如果所在的公司已经接受商业银行的DCEP,可以接受DCEP作为工资收入;3、其他交易收入。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另外据央行透露的消息,DCEP会采用比特币的UTXO模型,因此从银行卡到DCEP的兑换应该是由商业银行或者参与到DCEP中的支付机构来完成,类似Tether在USDT发行兑换中的作用。


DCEP怎么用?谁会用?


既然DCEP定位是现金,它必须和现金一样,必须只要有DCEP钱包就能够无网、跨行、跨支付机构支付。可以想象的场景或许是这样的:只要手机上有符合DCEP标准的数字钱包,那么不需要网络,双方手机碰一碰或者扫一扫,就能把自己的DCEP转给另一个人。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而且来自不同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的数字钱包都需要支持DCEP,能够跨行、跨支付机构转账。也就是说,将来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行的数字钱包都必须更新,打破支付孤岛,在它们之间能够互相转账。

另外,因为DCEP的法定货币定位,DCEP的接受度或者推广完全不会成问题。法律规定任何机构、商家、个人不能拒绝接受法定货币。如果有商家不接受DCEP,任何人都是有权利要求商家必须接受DCEP的,它如果拒绝接受你随时可以举报。


怎么实现双离线支付


双离线支付目前的应用已经逐渐开始成熟。比如当前智能公交刷卡机普遍采用的就是闸机、手机双离线二维码支付技术,支付时间保证在0.3秒内完成。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支付宝官方对双离线支付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双方都离线,就先记账,等能做安全验证时再扣款。而DCEP是中心化账本模式,显然是可以做到先记账再扣款的双离线支付的。因为是先记账再扣款,所以基于安全考虑,双离线支付主要用于小额支付,符合DCEP的定位。


支付安全问题


因为采取双离线支付,很多人担心DCEP的安全问题或者加密货币常见的“双花”问题。

虽然DCEP借鉴了比特币的UTXO模型,但和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账本机制完全不同,DCEP采取的是中心化账本机制,而且是国家法定数字货币,就像现钞中的伪钞问题一样,会有国家强力机构来监控、解决那些未经允许的“双花”者。


DCEP用到哪些区块链技术?


按照央行已经发布的信息,DCEP确定采用的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UTXO模型,也就是用的非账号模式,所以预计会采用非对称加密技术。目前央行的方针是技术中性,不干预商业机构的技术路线选择。而且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采取的是赛马模式,在自愿的前提下,各家银行先行先试,未来哪家试行好,不排除直接采用该模式。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基于性能要求,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可能性较大的是联盟链,考虑到所有节点都必须听从央行指令,也许叫私有链更合适,央行、商业银行、持牌支付机构作为节点。同时,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把存款/现钞和DCEP做兑换发行(Tether的角色),并向央行100%缴纳准备金,所以估计会有智能合约技术。



首先,DCEP是法定数字货币系统,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可能只是DCEP的节点和DCEP钱包,其APP上可能提供DCEP和银行存款的兑换功能,其他使用场景和现在几无变化。

一文了解真正的央行数字货币(DCEP)

其次,DCEP可以跨App使用,不像微信支付、支付宝一样设置支付壁垒互不支持。再次,从法律地位、安全性上,DCEP远超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支付宝或微信支付走的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的,而不是用央行货币进行结算的。如果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破产,它们里面的钱不受保护,而DCEP受央行最后贷款人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