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麦市购销旺季不旺 临储高投放低成交

近期国内麦市购销“旺季不旺”,麦价下跌区域和范围扩大,但价格下跌幅度有限;国家临储小麦自投放市场以来,呈现“高投放低成交”态势。建议持粮主体理性看待国内麦市供需格局以及政策导向,降低小麦心理价格预期,把握市场销售机会。

麦价下跌区域和范围扩大

随着国内主产区流通市场小麦供给数量加大,以及下游面粉市场需求迟迟未有明显改观,面粉加工企业小麦采购“压价控量”心态明显,粉企小麦采购的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

近期,国内麦价走势整体乏力,下跌区域和范围扩大,但价格下跌空间有限,麦市购销“旺季不旺”特征较为明显。尽管国内主产区部分持粮主体库存小麦销售积极性较高,但其报价难以被市场接受,长时间的囤粮待涨,导致其库存小麦成本大幅增加。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监测,截至12月上旬,国内小麦价格区间为2000~2540元/吨,平均价2315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价格区间为2100~2800元/吨,平均价2400元/吨。

12月9日,山东东明县计划销售地方储备(2018年山东产)白小麦4252.201吨,全部成交,成交价2380元/吨;12月10日,南方小麦交易市场竞价销售2841吨2019年江苏盐城产“扬富麦101”,成交价2300元/吨(车板价)。市场监测,截至12月中旬,江苏沛县质优小麦进厂价2380~2400元/吨,安徽宿州埇桥区进厂价2380元/吨,河南沈丘收购价2400元/吨,河北柏乡收购价2410元/吨,山东东明收购价2420元/吨。

苏皖豫临储麦库存占比高

因国内主产区流通市场小麦供需格局同比宽松,今年国家临储小麦“去库存”效果明显不如上年,质价劣势制约其市场成交。2018年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1月16日、4月18日两次累计下调110元/吨,使得国家临储小麦质价优势阶段性显现,提振其市场成交。

据统计,2018年国家临储麦累计投放7999.7554万吨,实际成交865.9197万吨,平均成交率10.82%,周度成交均价2391~2510元/吨,周度最高成交量59.6594万吨。2019年自5月21日起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调整为2290元/吨,下调幅度60~120元/吨,且投放灵活性进一步提高,但“去库存”效果不佳,国家临储小麦剩余库存量同比高企。

据统计,2019年国家临储麦累计投放11097.7792万吨,实际成交247.255万吨,同比下降599.4607万吨,周度最高成交量仅35.1102万吨。截至12月中旬,国家临储麦剩余库存超过9200万吨,其中质量较差的2014年至2016年产临储麦剩余库存4553万吨;苏皖豫地区国家临储麦库存超过8000万吨。

春节前粉企备货积极性差

距离传统节假日日趋临近,从近期面粉加工企业下游产品走货以及小麦市场采购情况来看,由于下游消费需求“旺季不旺”,加之市场竞争激烈,面粉市场销售不佳,且局部地区价格小幅下行。面粉加工企业整体开工率偏低,以维持下游订单需求为主;面粉企业小麦市场采购则以满足加工需求为主,在粮源供给总量充裕且麦价后期走势不乐观预期影响下,面粉企业节前小麦备货积极性并不高。

因面粉企业下游产品市场价格以及小麦采购成本之间的差异,导致国内主产区各区域间加工利润有所不同。整体来看,中小型面粉企业生存压力较大,大型面粉企业因其规模、技术以及品牌等优势,经营情况相对较好。

麦市贸易空间和机会不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小麦产量1.336亿吨,较上年增长1.6%。国内小麦年度产量大于需求量,使得其结转库存数量趋增,尤其是政策性小麦库存量。国家虽加大政策性小麦“去库存”“降成本”力度,但在制粉需求总量平稳且小麦降价幅度有限、难以打开新的需求增长点的情况下,市场粮源与政策性粮源竞争激烈,政策价成为国内小麦“价格顶”。

国内产销区各级储备小麦轮换基本呈“高价轮入、低价轮出”态势,粮食贸易商麦市贸易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且面临的风险明显加大。

距离春节仅有1个多月时间,后期在国内面粉加工企业小麦采购力度难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随着持粮主体库存小麦销售力度加大,以及国家临储小麦周度持续保持高投放量,国内麦价或将呈现弱势运行态势,库存小麦高成本以及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底价短期内对麦价底部形成一定支撑。建议持粮主体顺势而为,理性看待国内麦市供需格局以及政策导向,降低小麦心理价格预期,把握市场销售机会,切勿盲目囤粮待涨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张春良;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