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女子遭當街暴打毀容塗大便,別拿所謂的“內情”為家暴洗白

女子遭當街暴打毀容塗大便,別拿所謂的“內情”為家暴洗白

溫州一女子因情感糾紛被丈夫和公公侮辱圍毆,警方:已立案偵查。 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近日,溫州女子孫某當街遭丈夫及公公暴打及侮辱一事備受關注。網傳圖片顯示,受害女子孫某臉上傷痕累累、近乎毀容,再加上原始爆料中描述的“唆使多名黑社會人員拿鐵棍毆打”“往其嘴巴、臉上塞抹大便”等情節,此事的輿情熱度在激烈討論中迅速被推高。

據新京報報道,12月16日,溫州市龍灣區公安分局披露,受害者孫某與姜某甲因夫妻情感糾紛,現警方已對該案立案偵查。當地婦聯也已介入此事。

連日來,宇芽電梯內遭拖拽、民警樓道間家暴等事件接踵而至,讓家暴話題備受關注。而發生在溫州街頭的這場暴力事件,更像是家暴的“升級版”:施暴者是以父子倆為首的多人,施暴方式除拳打腳踢、攜鋼管毆打外,還有塗排洩物、毀容等人格羞辱做法。而受害者不只是當事女子,還有其朋友。

但在網上,輿論關注點除施暴者手段殘忍外,還有受害女子是否出軌。施暴者一方直指孫某婚內出軌,自媒體“溫州草根新聞”還發布了孫某系偷情被抓姦的消息。而受害者孫某一方堅稱對方汙衊。雙方還是各執一詞,但很多網友基於對感情逾矩的憎惡,情感天平也開始有所偏向,很多人對女方從同情到嘲諷。

毫無疑問,就算摒棄直男癌思維與女德視角,出軌也不可取。這重道德標準,應對男女兩方無差別地“一體適用”。在此事上,若確有出軌類情節,確實會讓本體事實顯得更繁複,輿情反饋也會摻雜更多情理上的糾葛。

但得注意,在這事上,“出軌”一說並無實錘。男方還拿女方“喝茶聚會、學心理學”說事,意指其不端,儼然要女方守“三從四德”、大門不準邁,可這都9102年了……

更重要的是,“女子遭丈夫與公公毆打”事件的影響已從私域溢出到公共空間,對此事的評判價值次序,也該是“先法律,後道德”。公眾先應關注的是家暴本身,而不是出軌與否。在出軌問題上爭議不休,很容易將焦點帶偏。

退一步講,就算感情中有對錯,法治社會也容不得“私刑”。若是“出軌說”只是捕風捉影,那暴力就更令人不齒。

道德的歸道德,法律的歸法律。出軌與否,關涉事實與道德層面的判斷。而濫施暴力則屬於典型的法律範疇的問題,施暴者輕則構成違法,重則涉嫌犯罪。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有些事再難斷,那些違反底線之事如家暴,也該被旗幟鮮明地予以反對。拿所謂的“內情”為家暴洗白,通常只能越洗越黑——畢竟,有些惡行的違法性質也抹不掉的。

□陳廣江(職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