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大裁员,中国车企还好吗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大裁员,中国车企还好吗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大裁员,中国车企还好吗

凛冬将至

“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转型之中,”奔驰汽车母公司戴姆勒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表示。

据外媒报道,11月29日戴姆勒发布明声明,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员逾10000人(包括10%的管理层),以削减14亿欧元(约合108.5亿元)开支。原因是新车销量下滑,又希望降低成本加大对电动车的投资力度。

这是戴姆勒在近期第三次宣布削减成本计划,此次裁员计划包含了此前两次戴姆勒集团裁员的内容。包括裁员、减供应链成本、削减固定资产投资、减少运营成本、削减车型体系及平台数量等详细内容在内的降本计划。

车市寒冬加剧,受波及的不止戴姆勒一家。此前奥迪发布消息显示,在2025年前,奥迪将裁员9500人(以提前退休的方式进行),约占员工总数的10%;宝马也称在与劳工代表和主要供应商进行谈判,协议包括基于公司利润减少员工奖金,以期在2022年之前节省120多亿欧元成本。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大裁员,中国车企还好吗

根据世界汽车制造商组织(OICA)预测,2019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下滑约310万辆,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严重。BBA的德系豪华“三强”纷纷宣布裁员,这也意味着车市下行的周期还将继续。

没有人能对抗周期,世界汽车巨头尚且如此,中国车企的日子也很不好过。尽管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未来市场前景依然广阔,但没有现在就没有未来,摆在很多车企面前的是这个问题:怎样成功地活过这个冬天?

1 完不成的销售目标

“今年的日子普遍比较难。”一位资深业界人士说。

这一点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常直接——尽管大A股看上去一潭死水,但汽车股的表现比A股还糟糕。截至12月6日收盘,上证指数年内涨幅是16.76%。而上汽集团年内股价下跌10.30%,比亚迪年内股价大跌13.96%。

一家是传统汽车巨头、一家是新能源汽车巨头,它们都没有跑赢A股大盘,其他汽车公司的表现就可想而知了。

日子难过的主要原因是销量下滑。2018年,国内汽车产业出现了28年以来的首次下滑,而从目前数据来看2019年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近日,乘联会公布了我国汽车市场11月份销量数据,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93.7万辆,同比下滑了4.1%,1-11月份我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达1856.3万辆,同比下降7.9%。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大裁员,中国车企还好吗

从目前已经发布前11月销售数据的企业看,各大汽车集团今年几乎都不能完成年初的销量目标。

作为销量排名第一的上汽集团,其发布的11月产销报告显示:11月销量为58.2万辆,同比下滑9.6%;1-11月,该集团累计销量为554万辆,同比下滑13.3%。上汽集团前10月的降幅为13.7%,而11月的降幅有所收窄,但以此趋势估计难以完成销量目标。

比亚迪方面公布的新车销量数据显示,1-11月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410449辆,距离年初定下的65万辆的销量目标还差24万辆之多。

排名前五的自主品牌中,吉利汽车似乎有望达成年度目标。今年前11月,吉利汽车共售出新车123.15万辆,已完成全年136万辆销量目标的91%。但值得关注的是,136万辆是吉利汽车年中下调之后的年度目标,如果按照年初151万辆的目标,吉利也无法达标。

总体来看,就几大龙头整车制造商而言,前十一个月累计销量与去年相比跌幅仍较大,公司全年在销售数量、经营业绩方面压力仍然较大,大概率营收、利润将会出现双

下滑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不足,近期消费购车能力和消费信心均不强。近期经济走势不强,随着猪肉等必选消费品的价格高位,基础生活消费水平提升,加上高房价等因素,居民消费结构性挤压加大,汽车等大宗消费品消费热情受到明显抑制。

2 生死一线

对于有的实力的公司来说,2019年只是无法完成全年销售目标,但对有的公司来说,2019年就是生死一线。

2019年11月27日晚间,众泰汽车发布的《关于诉讼事项的公告》,众泰汽车因下属全资子公司——杭州杰能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能动力)拖欠货款,被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克电池)起诉。比克电池要求,众泰汽车作为被告之一,需连带承担清偿杰能动力近6.16亿元(拖欠货款+违约金)的债务,众泰汽车表示已经应诉。

受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影响,进入2019年以来,众泰汽车的经营更是每况愈下。根据众泰汽车2018年财报显示,2018年众泰汽车营业总收入为147.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亿元。然而在2019年前三季度,众泰汽车的营业收入却下滑至54.01亿元,其归母净利润也从盈利转为亏损7.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众泰汽车亏损就达到了4.7亿元。此外,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众泰汽车累计总负债达到了140亿元。

由此看来,杰能动力的6.16亿元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旁支”。受经营不善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的影响,众泰汽车的“内忧外患”被暴露无遗。

而作为重庆第二大汽车企业力帆汽车,日子同样不好过。力帆汽车发布的最新产销报告显示,10月份力帆传统乘用车的产销量分别为53和29辆,同比下滑98.71%和99.25%!伴随着销售暴跌的,是它多次的破产传闻。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大裁员,中国车企还好吗

尽管力帆官方澄清这些传闻不实,力帆目前的经营状况,还有几乎停产的生产线,都表明成立27年、造车13载的力帆,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诸如此类的情况再汽车行业中不断上演。海马汽车亏损加剧,被迫卖房续命。猎豹汽车多个生产基地开工不足,实施裁员减薪。华泰汽车在山东荣成,天津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三大生产基地全部停产,经销商关门。遭遇停产后的北汽银翔、比速汽车,能否渡过难关也存在不确定性。

3 前后夹击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2019年也是特殊的一年:今年是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最后一年。自6月26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至今已经“四连降”,降幅也逐渐扩大。

而另一方面,随着对燃油车限购的放开和促销,电动汽车需求也在被压缩,新能源汽车正在进入前后夹击的战局。在低迷的市场行情下,大部分新能源汽车无法完成销售目标。

我们整理了一份全国各大新能源车企最初设定的年度销售目标:比亚迪40万辆、北汽22万辆、上汽20万辆、奇瑞和长城欧拉分别为10万辆,江淮和长安分别为8万辆。但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下跌,各家车企都下调了年度目标,其中比亚迪下调至35万,北汽下调至15万辆。

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预定总销量160万辆的目标,已经下调至140万辆。但目前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到100万辆,要完成全年指标依旧困难重重,而面向2020年的200万目标,更是相差甚远。

前两年风光无限的蔚来、威马、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也走进了瓶颈期。

11月,一篇《2019中国最惨的人》刷屏,主角就是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蔚来汽车的财报显示,蔚来至今年已经累积亏损超过200亿元,资金链断裂的传闻不断,股价也从上市时的6.26美元下跌到最低时1.3美元。如果跌倒1美元以下,蔚来将面临着退市的风险。

奔驰宝马奥迪全球大裁员,中国车企还好吗

2019年伊始,蔚来官方称,在2020年到来之前“挑战10万辆”交付目标;后又调整为4万至5万辆。12月6日,蔚来汽车公布了今年11月的交付量——当月蔚来完成2528辆电动车,其中包括2067辆ES6和461辆ES8。今年7月以来,蔚来汽车交付量曾开始恢复增长势头,但11月又陷入停滞,同比下降18.16%。

在2018年10月的首批车辆交付大会上,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曾表示,威马汽车将在2020年到来之前提升交付能力,冲刺10万辆。然而保监会数据显示,2019年前十个月,威马电动车累计上险数仅为14286辆,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当然,这距其年度目标有接近九成的缺口。小鹏汽车2019年整年销售目标为4万辆,可数据表明,小鹏汽车1-10月累计上险数为11944辆。

2019年是汽车行业接受“大考”的一年,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势力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现在对于众多车企来说,如何找到自己的突破口,存活下去就成了重要的课题。

— End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