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一块令人感动的土地

一块令人感动的土地

百丈崖 黄钲平 摄

一块令人感动的土地

中洋里叶飞旧居 黄钲平 摄

一块令人感动的土地

红色东源门楼 黄钲平 摄

筱 陈

虎贝

在宁德工作的那两年,就听说蕉城有个叫虎贝的乡镇。在蕉城众多乡镇中,算是一个比较偏僻,比较贫困的乡镇。这几年,有位家居虎贝的朋友时常念叨着,绘声绘色地描绘着他的家乡,鼓动我去虎贝看看。

金秋十月,从省城福州出发,车上了沈海高速。宁德的同志很周到,特意发微信告诉我从宁德的八都出高速。当时心中有些纳闷,印象中上虎贝,走的应当是金涵乡边上的省道。为了解开这个疑惑,又回了微信询问。回答说,没错,这是一条新开的路。

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车出了高速沿着霍童溪驶着。望窗外,溪水潺潺,青竹欲滴。车在九都往左拐,向着大山行驶,出现在我的眼帘的是连绵的群山,崇山之间,便是深峡。车在一处叫百丈岩的地方停下。一下车,便感到它的险峻,凝望对面,又是一座险峻的山,悬崖峭壁,俯视山下,是一条小小的溪流,循着小溪放眼而去,远处是一片辽阔的湖。眺望这片景色,我感到了它的壮美雄浑的气势。

让我感动的不是这里的景色,而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老余在展板前,给我讲了发生在这里的一场惨烈的战斗,讲了九壮士的故事。1936年9月,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120多人在虎贝乡东源村遭国民党福建保安团三个连的包围。红军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弃了就地阻击敌人的想法,兵分两路,将敌人引出了村庄,向着桃花溪方向撤退,与阻击的敌人展开了战斗,其中有部分战士被敌人逼退到百丈岩的石虎顶,从石虎顶上跃身而下,写出了惊天地、泣鬼雄的壮歌。

我瞬时对这山肃然起敬。凝望远方,山顶上一面红旗高高地飘扬着。老余告诉我,那场战斗之后,东源村的乡亲们上山寻找红军,在山崖发现了九位战士的遗体,乡亲们在跳崖处立了一块无字碑,放羊、砍柴、耕作经过此地时,都会燃上一炷香,用这种特有的方式来感恩红军战士。望着照片上的无字碑,这碑,虽无字,但无字胜有字,它凝结着多少情与思。无字碑前的香烟与大山云雾融在一起,烟雾缭绕、英魂总在。几十年过去了,乡亲们千方百计寻找烈士的英名,至今为止,9 名烈士中,已经寻找到了6名烈士的英名,他们是:阮吴近、冯廷育、余深德、高细瑶、谢兆量、何帮灿。我仔细看了每个烈士的年龄,最大的34 岁,最小的才19岁。他们都尚且年轻,却为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生命。

远望对面崖壁上,“百丈英风”四个红色摩崖石刻格外的耀眼。1993年,在纪念闽东苏区创立60周年前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为百丈岩九战士题写的。记得在读中学时,曾经读过《狼牙山五壮士》,当时被这故事深深感动,一直影响着我。今天我面对这座大山,感动于发生在这里的感天动地的故事。眼前的这座大山,也是一座“狼牙山,一座闽东的狼牙山”。这山,是英雄之山。

环顾群山,远处有一处亭子,那是“百丈英风亭”。有同志正面对党旗举手宣誓,重温誓词。他们的脸是那样的凝重,我心里想着,他们一定是为寻找初心而来,为净化心灵而来。

山风,轻轻地吹拂着,像是在轻轻地诉说。

离开了百丈岩,驱车去了东源村,这是一个苏区基点村,1934年秋成立地下党支部。老余给我介绍说,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村落,有8位在战争年代为革命而牺牲,6 位被评为烈士,有41位革命“五老”。除了刚刚瞻仰的“百丈岩战斗”革命遗址外,这里还有“红军后方医院—天峰寺”“闽东游击大队成立地—那罗寺”等革命遗址。

村落四周群山环抱,形似“莲花座”,有如“天冠说法台”及古寺那罗、辟支等名胜古迹。红色资源、秀美的自然资源、丰厚的文化遗产叠加,丰富了东源村的旅游资源,村里正探索一条以红色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老余指着村后的一条小路说:这条路,就是通往百丈岩顶的一条路,它既可以登山健身,又可以在峰顶俯瞰岩底、重温战斗故事,还可以远眺群山、一览众山小。

去东源村的目的,是瞻仰百丈岩战斗展陈馆。展陈馆由一幢民居改造而成,面积不大,展陈面积300多平方米,展柜25 个,展出的各种实物和历史资料100多件。看着墙上的一幅幅照片,柜子里的一件件珍贵实物,眼帘仿佛浮现出那场战斗的情景,看到老百姓寻找战士遗体的场面。在展陈馆里,我听到的三个故事,看到了三件实物:

故事之一:一位隐居山楼的抗战老兵。这位老兵叫黄胜里,被国民党抓壮丁入了国民党军队,1947年作为解放战士加入了解放军,经历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在战斗中冻掉了一个拇指。老人在部队入了党,荣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华中南、抗美援朝等纪念章5枚。1961年复员回到了家乡,以种田和帮人做挑夫为生。老人回乡后,从不向人张扬自己的这些功绩,直到2017年,区里有关部门才发现了老人的事迹,可是3个月后,老人离开了人世。

故事之二:抗战烈士王和春一封辗转近80 年的家书。这位战士1932年参加革命,1934年参加闽东红军独立师,1938 年随新四军3支队6团北上抗日,1939年在皖南战斗中牺牲,年仅24岁。如果按照年龄的推算,这应当是一位17岁就参加革命的战士。这封信写于民国28年8月,对照公历年,正是1939年,正是烈士牺牲前夕。我仔细地读着这封信,一个战士的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饱含着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现在日本帝国主义想把中国灭亡了,我们全国人民在抗日中都有责任,但是现在想要回家就没有国也没有家乡,我想把全中国人民和军队一切力量团结起来,能够抗战最后得到胜利,中国人民就有解放,凡是不抗日的就要灭亡。”

故事之三:一张封尘的革命军人家属证明书。这是一封由村民黄胜宝珍藏的,他是黄德胜的侄儿。革命军人黄德胜1935年参加红军,1938年随新四军北上抗日,这封革命军人证明书是1950年颁发的,证明书上“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清晰可见。半个多世纪来,这封证明书一直默默地藏在小木盒里,在宁德市新四军研究会编辑的《闽东新四军芳名录》、蕉城区新四军研究会编的《英名永存》中均没有收录他的名字。

听了三个故事,我想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老人,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知道了什么叫做担当、什么是淡泊。这三件实物,就如三面镜子,在他们面前,我感到了一种差距。

走出展陈馆,心是感动的,这些故事依然绕萦耳际,三件实物依旧浮于眼帘。

中洋里,是我此行走进的第三个村落。这既是一处古村落,又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始祖叶得俊公系河南叶县叶氏直系,1468年从江西八角井入闽,定居中洋里繁衍。1934年春,闽东特委在这里发展党的组织。

这是一处充满沧桑的村落,也是烙着血泪印迹的村落。这里曾遭受国民党“三光”政策的浩劫,全村被强行搬移,100多间房屋被烧,40多人被关押,10多人被杀害。但是,“高压”从来没有让革命的火种熄灭,没有让这里的百姓屈服低头。1949年4月,闽浙赣游击第四支队在这里成立,星星之火又一次燃成了革命的烽火。从村口的风雨长廊的宣传板上,我了解了闽浙赣游击纵队第四支队历史,以及这支队伍在宁德解放中做出的功绩,知道了宁德八一五路与中洋里叶伯安的历史渊源。

沿着村道,走进了民居中的一处老建筑。老余告诉我,这是叶飞、阮英平旧居,“中华苏维埃万岁”匾额高悬正中,毛泽东、朱德的挂像挂在大厅中央。这幢建筑,保存着当时的历史风貌,徜徉其间,仿佛让人穿越历史时光,重现了那段艰难时光。在这幢建筑中,我又听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革命老妈妈汤银钗的故事。

老妈妈是一个革命家庭,她的二哥、三哥、四弟都是共产党员,在兄弟们的引导下,她早期就走上了革命道路,看门、望风、送信,成了地下交通员。1932年10月,叶飞来到闽东,在梅坑老区活动期间就住在老妈妈的家里,在后来的斗争中,两次负伤的叶飞住在老妈妈家中疗伤,老妈妈都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1948年2 月,国民党福建省第五保安团杀气腾腾闯进中洋里村,抓走全村群众并押到虎贝乡公所。乡长周公觉气急败坏地说:“汤银钗没来换,你们一个也别想回村!”老妈妈为了解救乡亲,连夜赶到乡公所,正气凛然地说:“你们要杀就杀我,不要折磨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老妈妈却被敌人施以酷刑,折磨地死去活来。敌营长说:“只要你说出游击队在哪里,就可以回家,还可送你30担谷子。”老人不屑一顾地说:“不知道。”敌营长拔出刺刀威胁说:“游击队在哪能里,不说就杀了你!”老妈妈高声说:“凡眼珠子能看到的地方,就有游击队!”敌营长举起刺刀朝老妈妈劈下,老妈妈头一偏,刀锋划破其左嘴角又削去半边乳房,她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后被群众发现转移上山,交给游击队救治。解放后,已过六旬的老妈妈带领乡亲们完成国家的各项任务,宁德县第一个互助组、第一个初级社在中洋里成立,老妈妈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福建省劳动模范”。在福建省第一届英模代表会上,叶飞亲自把勋章挂在老妈妈的胸前,动情地称她为“革命妈妈”。

我问老余,老妈妈后来担任了什么职务。老余说,什么也没有,老妈妈一直在村里,直到去世,也没有个一官半职。

我感动了,不止感动老妈妈一生为革命作出的贡献,感动于她的坚强、她的忠贞,更感动于老妈妈的不索取。

走在村落的小道上,村道干净整洁,但似乎又有些冷清。老余说:“这村有一个现象,村里担任老师的人特别多,全村有100多人在外担任老师,到假期时,老师们放假了,村落就热闹起来了。”

一个小村落,100多位老师,老师多,意味着读书人多。它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是一个文气充盈的村落,是一处崇儒尚学之地。当我回到风雨廊时,读到了墙上的“叶氏家训十二则”:孝、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