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大美西部觀察:立足西部,放眼世界;關注民生,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發佈經典文章。

我心儀的房子

我很高興,有一套自己心儀的房子。

這套房子,面積94.84平米,剛適合我和花子老兩口居住,更適合上我每天的勞動鍛鍊課(物件擺放整齊、搽桌子抹板凳、掃地、拖地),我總感覺,將家裡弄得髒亂差,而不去收拾,那我的思想也會陷入一片混沌。我還認為:當代社會最大的浪費,就是房地產商在各個小區的大戶型建築,因為現在成家的孩子們大多都不和父母一起住,老兩口住個150或200多平米的大房子,徹底打掃衛生,需顧鐘點工,夏需空調,冬需暖氣,水電費、物業管理費等等,不必要的社會資源浪費太大了。我在故宮,看過皇上的臥榻,龍床尺寸並不大,據說聚氣旺血,有利延年益壽。而我和花子兩個老人若住一大房子,身上殘餘的一點氣血能量會於空曠中消耗殆盡,不利於健康啊!於是,我常懷想30年前城市的住房情況,我所在的企業,廠長是全國勞模、著名的企業家、正廳級領導,他和夫人帶著兩個正上中學的兒子,與廠里老職工一樣,都住著六、七十平米的房子,而和和美美。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我居住之地,天氣很好,隨著世界氣候變暖,咸陽的冬天不再寒冷;近年來,又隨著地球溼氣北移,咸陽的夏天不再炎熱。近百年來,幾乎沒有大的天災人禍,沒有重大的自然災害!民間俗話:江南才子北方將,咸陽塬上埋皇上。將此地選為皇帝王公大臣的安寢之地,乃先人的智慧也!在此,有漢武帝、唐太宗、武則天的英靈在,咸陽也可謂天佑之地!據說,很多年前,美國人通過衛星觀察,將咸陽塬上星羅棋佈的皇家陵墓誤認為中國北方的金字塔而驚呼!

我所居住的小區,景色迷人。我常對在外貪玩、尚不到三歲的孫女小魚兒說:跟爺爺回我們家的海景房去。北方的孩子不常見海,在我們家小公主的眼裡,樓下的咸陽湖就是大海。閒暇的時候,我牽著她的小手下樓,走過門前的馬路,就來到了咸陽湖畔。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十多年來,咸陽不遺餘力地建設咸陽湖,將其作為咸陽的一張靚麗的名片,展示於世人面前。目前,咸陽湖已形成長13.4千米、寬500米——700米,共1.08萬畝的景觀。她以渭河、灃河為主軸,以渭河、灃河兩岸與灃河新區為條帶,以咸陽為歷史背景,通過渭河咸陽湖使水系與南北兩岸現代景觀相交融,形成了一派人力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氣象。在咸陽湖兩岸現已建有地域特色鮮明的先秦苑、先秦騎士吧街、誠信廣場、盛秦苑、統一廣場、古渡遺址、渭水晚情、防洪渠系、渭濱公園、咸陽古渡、渭陽新區、長堤石刻、古渡公園、化工之光、杜郵春草、上林晨曦、釣臺西照、兩寺渡公園、細柳清風等景觀,而碧波盪漾的大湖面上,遊動漂浮著的一片片小植物,近看似杏花帶雨,遠眺似出水芙蓉。往西,便有被咸陽人美譽為馬爾代夫域外風光的景區;再往西,便是原生態的渭水古河道,令人迴歸自然,穿越歷史的時空,遐思無限……咸陽湖經咸陽幾屆政府精心打造,似一軸次第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創造著瞭解藝術而且能夠欣賞美的廣大公眾!也彰顯著他們的執政理念:老百姓高興就是我們政府追求的最高境界!因為這裡的一切都展示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藍天白天相映,與千年古都呼應,真乃古人所云:秦地景勝,無如咸陽!有文人雅士曰:咸陽湖畔,柳色蔥蘢,細雨潤物,煙雨濛濛,水光融融。青娥嫋娜煙雨中,綽約江南女。雨絲絲,風輕輕,拂面垂柳,草木香。晨練遊人,步履輕輕,惜良辰。詩情畫意勝江南,風情萬種,獨今有。有道是,斜風細雨何須歸。

每年的賞花節,咸陽湖畔,各類花卉綻放,與水、草、樹、石相輝映,湖光瀲灩、群芳爭春、奇石生趣、大樹增綠。月季、芍藥、海棠、碧桃、美人梅,還有35萬盆時令草花點綴,依地勢擺出圖案造型,春光明媚、鮮花盛開、萬民和諧,可謂萬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正是踏青時;兩邊櫻花夾馳道,落英繽紛鋪滿徑。環境塑造人的心境,來此散步遊玩的人們,無不面如花開,笑語盈盈。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咸陽湖中段,有一處美麗的湖外湖,我告訴小魚兒:那是西子湖。走上木橋,我就會給她講白蛇、青蛇的故事,說許仙和白娘子的傳奇。

夜晚,站在我家的陽臺上,樓頂星光燦爛;樓下咸陽湖水波光盪漾,溫柔的渭水沿湖邊緩緩流淌,對岸的霓虹燈勾勒出一幢幢摩天大廈、一條條通天大道。東邊咸陽橋處的點點燈火相映成趣,幻若天上的街市;西邊秦都橋上那穿梭不息流動的車燈、還有橋上五彩繽紛的燈火映入湖面,其美景令我常常聯想到杜牧《阿房宮賦》中的句子: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


許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去西安上班掙錢,回咸陽消費睡覺。咸陽領導人也致力於將咸陽打造成西安後花園的進程。本人久居咸陽,偶去西安,便很不習慣,相對西安,咸陽人少、車少,慢生活,馬路便顯得寬闊,空氣顯得清新,人也活得悠閒自在。所以,咸陽早就上了全國最佳宜居城市排行榜!

我家與咸陽名校近在咫尺。中華路小學、實驗中學、彩虹學校就在我家的北邊,過了馬路就到,方便了孩子上學。在往北邊,東西走向的文林路上,一字型排開財經職業技術學院、郵電學院、煤炭學院、咸陽師範學院等;我家南邊,有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商貿學院、服裝學院、鎬京學院、西安交大新校區等,就這樣,在大學城的懷抱裡,你想不學習、想沒有文化都由不得你了。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記得前些年,我的朋友長頭髮老李曾建議我:在秦嶺山也買一套別墅,退休了養老。我回答他:“我若住在秦嶺山別墅養老,如果發了急病,等輾轉用車送我到了西安大醫院,人就死得硬硬的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從生理物質意義上講,人和樹木是一樣一樣的。那麼,隨著年事漸高,應有一個好的生活設施,而我的樓下有社區醫院。專家、教授集聚的彩虹醫院、陝西中醫大學附屬醫院、215醫院都在視野之中,不足十分鐘車程。

我所居住的咸陽,乃我國著名古都,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素以“秦都”、“帝陵”聞名於世,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農業始祖后稷,就曾在此教民稼穡。自秦孝公始遷都於此,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達144年。咸陽一度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秦始皇以咸陽為中心,修築了通往全國各地的道路網——直道和馳道,統一了文字、度量衡、車軌,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從西漢、新莽、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陽一直為長安門戶、京畿要地,為絲綢之路西行第一站。到明清時期,這裡都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


在咸陽歷史的天空,曾風起雲湧,商鞅變法、《呂氏春秋》的一字千金、秦始皇統一中國、焚書坑儒、劉邦滅秦、火燒咸陽、淺水之戰、馬嵬兵變、宏道興學、味經維新、雲陽改編、創建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修建涇惠渠、創建西藏公學等等,金戈鐵馬、文治武功、驚心動魄、名震天下!名勝古蹟,歷歷在目,頌鹹詩畫,彪炳史冊。地上、地下歷史文物豐富,堪稱中華文明天然的博物館。

大秦古都,德善咸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祖先的血液和氣息浸透了這塊土地、瀰漫了這片天空,生命的基因密碼被一代代頑強地遺傳於這裡的後人肌體,中年人背上都彷彿有著歷史文化的痕跡,老年人臉上都浮現著歲月的滄桑,使得咸陽人傑地靈,英雄輩出。

如今這座古城,不但堅守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更以寬廣的胸懷,面對未來,擁抱世界,以維也納、地中海、布拉格、夏威夷命名的小區或公共場所紛紛在此落成,現代化設施建設,中西結合,洋氣摩登,洋溢著崇德包容、尚法創新的咸陽精神!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從我的住地出發,一小時車程,便是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這些年來,我就是在此乘坐航班,前往東三省、華東六省市、海南、西藏、新疆、臺灣、香港、澳門、新馬泰、西歐十國、北歐四國、俄羅斯等地旅遊的,使我精神的天空浩瀚無涯!至於以後回長安老家探親,也不用開私家車了,地鐵站口就要修到我的樓下了!

我198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咸陽工作,迄今已有36年。我已走過了咸陽地區的溝溝坎坎、大街小巷,深感咸陽人重情、文明!而本人在咸陽各條戰線以及大批的退休人員群體中已擁有了不少這樣的朋友和弟兄,更有散落在13個縣區市各行各業眾多的文朋詩友,他們任何人的成就都會帶給我精神的分享!消減我晚年的寂寞!36個春秋所積蓄的人脈人氣、我們之間曾發生過的有趣故事,都將化為我生命的財富,供我身披夕陽的光輝,坐在咸陽湖邊垂柳依依下的長椅上,於美好的回憶中一遍遍享受!人是要老的,但不能拒絕青春!人常是孤獨的,但不能拒絕友情!恍惚間,會有一位優雅的女士來到我的身旁,撫摸著我稀疏的頭髮,一起靜看湖中戲水的鴨鵝鴛鴦,瞭望一群群鳥兒飛過對岸蘆花放白的蘆葦蕩,在碧綠的小樹林林稍上歌唱。她為我一首首朗誦著戴望舒、徐志摩、普希金的詩歌或葉芝的《當你老了》,那是何等的人生意境!二十年前,咸陽市長是張立勇,山東人,有一次下縣調研,他在車上曾對我說:“老辛,哪裡適合你生存,哪裡就是你的故鄉。”從咸陽日報社走進西安的著名作家吳克敬在白描《天下第一渠》首發式上講:“故鄉就是自己人間的天堂!”現在,略有旅歷的本人也想由衷地說一聲:上有天堂,下有咸陽!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總之,在這小小寰球裡,看看恐怖襲擊爆炸不斷的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戰火紛飛的敘利亞等國家人民的生存狀態;再想想每年世界各地都要發生的地震、海嘯等等大的自然災難,我就提醒自己:人世間有一種幸福,要用心聆聽,我是幸運的!我覺得咸陽人民也應該意識到:我們都是幸福的!!!


寫於2019年11月25日星期一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作者簡介】辛建斌,系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咸陽市作家協會理事,咸陽市職工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秦都區作家協會主席,《渭水》雜誌執行主編,《大美西部觀察》副總編,咸陽渭城閱讀會文學顧問,《咸陽日報》記者,陝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已先後在省內外200餘家各級報刊發表新聞作品5000餘篇、文學作品2000餘篇,其中散文《天山雪蓮》被選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新編大學語文》。並出版文學著作八部。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受到文學評論界多次評論。

咸陽作家辛建斌近期隨筆:我心儀的房子

作者 辛建斌

感謝閱讀欣賞!如果您對本文有什麼看法或感想,歡迎在文末留言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