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說到臨海,你會想想到什麼呢?除了千年文化古城,紫陽街,江南長城之外,不得不提的是臨海湧泉。湧泉鎮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位於臨海東南22公里處,三面環山,西南方有靈江婉延而過。東臨椒江區,南瀕靈江,北連牛頭山水庫,西與邵家渡接壤,不僅是台州市的"後花園",而且還是是市級農業示範鄉鎮。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湧泉這個千年古鎮,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自古以來,湧泉經濟、文化、教育較為發達,諸多方面居於臨海乃至台州的前沿。在鳳凰山麓發現的古人類化石,是迄今為人們所瞭解臨海境內人類活動的最早信息。而且湧泉還是中國最出名的無核蜜桔之鄉,素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的美譽。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從臨海自駕到湧泉鎮,大概需要半小時的車程,今天我們就走進中國蜜桔之鄉,一堵中國萬畝現代柑橘示範園區的壯觀。滿山滿園都是蔥蘢豐茂的蜜橘樹,秋日時節,正是蜜橘成熟,大飽口福的好時節。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相傳東晉時,天柱山卻有一古井,泉常常從井中湧出,終年不涸,故地以泉名。不過湧泉鎮的出名,可不是單靠歷史文化古鎮的頭銜,相較之下,“中國無核蜜橘之鄉”的稱號更是他招攬遊客的一個金字招牌。湧泉鎮的蜜桔可是歷史悠久,遠近聞名,據記載,早在三國時期,湧泉就開始種植柑橘,隋唐以前,列為貢品。自1984年開始,湧泉柑桔生產向基地化、產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現已成為全市規模最大的無核蜜橘生產基地,柑橘面積達3.82萬畝。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湧泉的蜜橘真的有這麼好吃嗎?一開始我也是半信半疑,帶著疑問,我走進了蜜橘園區,眼前是一片片的蜜橘園,放眼望去,一片片的綠樹從中掛著一串一串金黃色的蜜橘,遠看還以為是黃燈籠呢。親手摘了一顆蜜橘,剝開皮,嘴角已經忍不住口水直流,可以鮮明的看出,湧泉蜜橘的皮薄,而且沒有核。蜜橘果形整齊,色澤亮麗, 果皮細薄,肉質脆嫩,而且汁多化渣,風味濃郁,品質極優。剝了一個又一個,好吃到停不下來,我想午飯都可以用蜜橘代替了。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聽蜜橘園的老闆介紹,他們家的蜜橘一年產量可以達到很多,年收入大概在30-40萬之間,真的是靠蜜橘發家致富了。有興趣的朋友還可以親自來湧泉鎮採摘蜜橘,上山隨便吃,吃完帶走一箱10斤的蜜橘大概在130元左右,可以說這個蜜橘是我吃過最好吃的。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中國蜜桔之鄉,天下第一奇,吃橘帶皮不吐籽

吃蜜橘簡單,採摘蜜橘可是個技術活。果農需要根據柑桔果實成熟度、用途、市場需要等確定採收期。雨天及果面露水未乾時不宜採果。採果者應戴手套,用圓頭果剪將果實連同果柄一起剪下,再剪平果蒂,輕拿輕放。按從外到內,從上到下的順序採摘果實。要求所有盛果的容器內壁光滑,採下的果實應及時運往包裝場或儲藏庫,避免日曬雨淋。

小貼士:

湧泉鎮離臨海市區大概22公里左右,鎮裡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非常建議自駕。或者可以坐動車到臨海站或者台州站,然後打車到湧泉鎮也是很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