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和別人閒聊十大元帥,說起了賀龍元帥,似乎對菸斗帥不屑一顧。以為菸斗帥也就是憑著南昌起義總指揮的資歷坐上了開國元帥的寶座。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其實,以單純的戰功論開國元帥,本身就是個誤區。且不說菸斗帥曾經的資歷(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湘鄂西根據地創始人,紅二軍團軍團長,紅二方面軍總指揮等),僅憑其在抗戰中,率領八路軍120師,創建晉西北根據地,並緊緊扼守住延安的大門,確保陝甘寧邊區的安全來說,對中國革命,對中共以後取得完全的勝利,就功莫大焉。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爆發。

1937年9月,周恩來到山西與閻錫山多次會談八路軍入晉配合作戰事項,提出在第二戰區建立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簡稱戰動總會),建立抗日根據地。

1937年9月,賀龍率八路軍120師奉命抵達嵐縣、岢嵐一帶。並指揮了戰史上著名的“雁門伏擊戰”,並開創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1937年11月,中共組建晉西北臨時省委。

1938年7月,根據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指示,賀龍令麾下120師選派358旅715團、師直騎兵營第1連組成120師大青山支隊。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1938年8月1日,從五寨出發,挺進大青山,開闢大青山抗日根據地。這是一個很少提及的,卻是很重要的根據地,在今天的內蒙,當時的綏遠地區,是唯一正面對抗偽蒙疆政府和日軍駐蒙兵團(日軍第26師團)的中國軍隊。大青山抗日,是晉綏地區(今內蒙古轄區內)一顆鐵釘,即便在日偽軍掃蕩最嚴酷時期,依然有中共遊擊部隊活躍在該地區。可以說,它也是中國抗日的一面飄揚的旗幟。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1939年12月,“晉西事變”(閻錫山反共)爆發後,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滕代遠從陝北來到晉西北,統一指揮八路軍和新軍反頑作戰。

1940年5月,反頑戰役勝利後,晉西北地區結束了兩種政權、兩種軍隊並存的局面,成為完全由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1940年1月,為統一協調三個地區的黨、政、軍、民各項工作,共同粉碎日軍“掃蕩”,鞏固與擴展抗日根據地,中央決定成立由賀龍的120師和晉西區黨委的主要負責人組成的晉西北軍政委員會,作為統一領導三個地區黨、政、軍各系統的最高領導機關。賀龍任書記,關嚮應為副書記。賀龍並任晉西北軍區司令員,統一指揮該地區的中共軍事力量。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1942年5月,中央決定在晉西北成立中共中央晉綏分局,直屬中央領導。成立後的晉綏分局統一領導晉西北區黨委、晉西南工委、綏察工委(大青山地區)三個地區黨的工作。書記關嚮應,副書記林楓。遂形成了拱衛延安的晉綏邊區   

晉綏邊區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面積並不固定。

1942年極端困難時期,只能控制幾個完整和不完整的縣,人口不足百萬。在面積最大時,達20萬平方公里,南北縱長2000餘里,東西橫廣500餘里,轄晉西北、晉西南和綏遠大青山地區的75個縣、600多萬人口。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而晉綏邊區在抗戰史和中共歷史上的重大作用可以概括為四句話:阻敵西進、屏障陝甘、拱衛延安、保衛中央。

首先,其為中共中央和延安的安全保障線。晉綏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創建與堅持,不僅給日偽頑以沉重打擊,始終巍然屹立在黃河以東,在陝甘寧邊區的門戶上給敵人豎起一道難於逾越的屏障。整個抗戰期間,日軍始終未能越過黃河,進犯陝甘寧邊區。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就戰史記載,1937年10月-1945年9月,賀龍領導的八路軍120師和晉綏軍區部隊共作戰10114次,斃傷日偽軍100740人,俘日偽軍18389人。而晉綏邊區民兵配合正規部隊和單獨作戰18718次,斃傷日偽軍7733人,俘虜日偽軍17876人;中共抗日指戰員犧牲也高達13700餘人。

其次,晉綏邊區是陝甘寧邊區的物資供應線。晉綏邊區所轄範圍大多土地貧瘠,十年九旱。特別是日軍的“掃蕩”,使地方經濟受到嚴重破壞。當時,晉綏邊區黨政軍本身的糧食供應就相當困難,食鹽、棉布等生活用品奇缺。邊區軍民利用戰鬥間隙進行生產,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開荒種田,紡花織布,開辦工廠、作坊、商店等。累計開辦煤礦、鐵礦、鐵工廠、造紙廠、皮革廠、制毯廠、被服廠、紡織廠、製鞋廠等82個,開辦油坊、粉坊、豆腐坊、鹽場等124個,製藥廠5個,開墾荒地196萬畝。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基礎上,節衣縮食,為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提供物資保障。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據不完全統計,僅1946年-1948年,晉綏邊區財政給延安中央和西北財政援助資金39211.94億元(西農幣,按1947年標準,摺合銀元約2億餘元),佔到邊區財政總支出的73.69%;支援陝甘寧邊區糧食19.2萬擔,佔到邊區供糧總支出的13.74%;累計支援人工1255.9萬個、畜工183.1萬個、車工20.8萬個,折米4866.5萬擔。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晉綏邊區還是延安與華北、華東、華中各抗日根據地和蘇聯、蒙古聯繫的戰略交通線。根據中央指示,晉綏邊區建立了三條主要交通線:

北線,由興縣經嵐縣、靜樂、忻州、崞縣到晉察冀邊區的北嶽二分區。

中線,由興縣經臨縣、方山、交城、清源、太原、徐溝、太谷、祁縣,進入晉冀魯豫邊區的太行二分區。

南線,由興縣經過臨縣、方山、交城、汾陽、文水、平遙進入晉冀魯豫轄區的太嶽一分區。

其中山西呂梁的興縣成為連接這三條交通要道的重要樞紐,以興縣向西出發,西經黑峪口過黃河,經葭縣、吳堡、綏德、清澗到延安。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這三條交通線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保證了中央物資供應;安全接送劉少奇、聶榮臻、呂正操、彭德懷、陳毅數千名幹部和領導往來於延安與華北、華中根據地;安全接送白求恩醫療隊到抗日前線;安全接送美軍觀察組、外國記者團等國際友人參觀訪問晉綏、晉西北;安全護送抗日軍政大學總校東遷晉察冀敵後;安全護送八路軍總部炮兵團到達陝甘寧邊區;最為重要的是,接應護送幾乎所有的中共七大代表過境,安全抵達延安參加七大;協助安排中共中央機關向平山轉移;及時中轉中央與各地的電報。

「紅潮」賀龍的元帥不是白來的,抗戰中,其轄下的晉西北地區貢獻

菸斗帥在抗戰中率領120師,晉西北軍區和晉綏軍民(當然,非他一人之力,還有很多如關嚮應等中共高級領導的合力指揮,廣大軍民的眾志成城),牢牢的紮在黃河以東,在陝甘寧邊區的門戶上給敵人豎起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使日軍始終未能越過黃河進犯陝甘寧邊區,保衛了延安和黨中央。僅憑此功,授銜元帥,綽綽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