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战中被德国打败后的法国为何不拿殖民地换本部国土? ?

北漂叔叔


问题关键是德国会答应么?

德国海军有能力在英国海军的围剿下保住非洲的殖民地么?另外,直接控制法国的领土,不就是更直接控制法国了么?!

法国不傻,德国也不笨,提了也没有意义,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提也罢。


大卫思想


1940年纳粹陆军绕开法德边境的“马其诺”防线取道比利时、荷兰与卢森堡攻入法国北部,英法联军在纳粹陆军战法先进新颖的“闪电战”的打击下连连败退,英军撤回英伦三岛。1940年6月德军攻入巴黎,以贝当为首的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同年7月政府所在地迁到法国中部的维希,史称维希政权,而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全部被划入德国版图,法国的西南部地区被意大利占领。剩余的法国领土则还是法国,由以贝当元帅为首的傀儡政权统治。

至于楼主提问的法国用当时的海外殖民地换取德国对法国本土的占领,在实际操作上是不成立的,德国人是不会同意的:在当时法国战败,对法国的处置是由德国人说了算,战败的法国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德国人也会蠢到不去割让法国本土的领土。

我们先来看看德国占据的法国本土情况:法国的北部与大西洋沿岸都是工业与经济发达的地区,占据了这些地方可以大大增强德国在西欧的实力,让这些占领地的工业与经济为纳粹的军事机器服务,占领了半个法国领土也等于打断了老敌人法国的脊梁骨;德国占领的法国大西洋沿岸地区在战术不仅可以切断英国与法国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在军事上直接威胁英国本土;另外德国在一战战败后割让给法国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不仅让德国人一直耿耿于怀,而且还盛产煤碳与钢铁,这两个地方德国人怎么可能不会去抢夺回来?

我们再来看看二战前法国海外殖民地的情况。

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都是法国的殖民地。另外,法属西非的广大区域、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以及印度、东南亚(主要是越南与老挝)也都有法国殖民地。

这些法国殖民地没有发达的工业,都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纯粹为经济剥削与原材料供应地以及工业产品倾销地。虽然一战前德国对海外殖民地非常感兴趣,但是二战时期德国的海军力量与英国美国日本等老牌海军强国相比还是力量非常薄弱的:没有一艘航空母舰,在战列舰方面仅有俾斯麦号与提尔皮次号,战列巡洋舰仅有沙恩霍斯特、格奈森诺、欧根亲王号,1940年时有80多艘潜艇。德国这些海军力量在面对英国海军时是处于完全弱势,德国的海军力量无法面对英国海军在海洋上的封锁:例如1943年在北非战场上隆美尔军团由于英国海军拥有地中海的制海权使得其后勤补给运不进来最终战败,虽然当时的轴心国意大利在地理上离北非很近。在离欧洲很近的北非尚且如此,更谈不上地理上更远的亚非拉地区,就是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全部割让给德国,德国也未必守得住;既使守得住,从那些海外殖民地掠夺过来的资源也运不回德国,例如德国与其盟友日本的物资运输也只能偷偷摸摸地靠运力有限的潜艇:日本向德国索要的雷达技术资料就是靠潜艇运输至日本的。另外要接管法国海外殖民地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但实际上占领了西欧与北欧大部的德国并不缺少多少资源,缺乏的是人力资源。

所以法国拿海外殖民地换取德国不占领其本土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下面第一幅图是二战中德国占领的法国北部领土,第二幅图是二战前法国海外殖民地(蓝色区域):二战中这些法国海外殖民地表示臣服流亡于英国的戴高乐政府,而不是投降德国的维希政权。




雄鹰展翅长空


要说二战期间德国对法国的态度,就必须说说一战。一战期间法国是德国的主要对手,法军依靠阵地战耗死德军,在处理战败国问题上法国维西政府态度强硬,和波兰一起把德国领土强行一分为二,要求德国赔偿巨额战争赔款,甚至让德国为法国赔偿3000门大炮,法国政府这种落井下石的做法,其实是把仇恨根植在了德意志人民心里。

希特勒的纳粹党之所以能很快攫取德国政权,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希特勒的复仇主张得到了德国人民的认可,德国需要一雪前耻,希特勒的主张刚好迎合了德国人民的心理期待,所以德国击败法国后,希特勒把一战结束后那节用来签订德国投降书的火车车厢运过来,在原来的地方让法国签订投降书,扎扎实实的报了仇。

另外,从希特勒的战略角度看,德军最终目的是苏联,但是进攻苏联前必须解决后顾之忧,欧洲各国中,法国陆军实力较强,算得上强劲对手,要腾出手打苏联,希特勒必须先推平法国,所以法国不可能有任何谈判机会,毕竟是败了。


毒刺剑客


这问题太幼稚了!二战中法国战败后,隶属于法国的殖民地理论上也就一同臣服于纳粹德国,哪里还有殖民地本钱换本部国土!

当然法国政府是投降了,但不代表所有法国人也投降了,同样也不代表殖民地也愿意跟着法国投降政府而投降,其中就有戴高乐等人组成的流亡政府,很多殖民地政府就效忠这个流亡政府。


泾水书生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一战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殆尽,从1918到1939,德国人重整山河,魏玛共和时代是个好时光,而纳粹上台后意味战争不可避免。

从历史看,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不多,这与德国统一较晚(俾斯麦在1870年代借普法战争胜利统一德意志),而彼时亚非拉美大洋洲基本被老牌殖民者瓜分完毕,它受制于欧洲东西两面的对手,没有太多精力和物力发展海军,对殖民地的渴望度一般般。

该情势延续至二战,法国殖民地对纳粹基本没有诱惑力,后者只是在北非与英国交战,其他地区(像东地中海沿岸),因为没有制海权,兵力难以投放。

“不屑”法国的殖民地,一是因为德国兵力无法投放,毕竟三军中其海军最弱,只有潜艇部队可以与英国一拼。水面舰队远航,只能自取灭亡;二是留个法国一丝尊严,毕竟当时贝当政府偏安南部,还是个“国家”。

至于法国,它不具备与德国谈条件的地位和能力,保存2/5的国土实属不易,再想拿海外殖民地换本土,基本属无望之举。


ruixuezhaofeng


1950年5月,德国发动法国战役,侵略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纳粹德国就击败了号称"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法国投降,而后法国抵抗军和英国远征军被德军围堵至敦刻尔克小镇后,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直到后来随着美国在二战后期参战,撤退至英国的法军随着美军在欧洲西线进攻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将法国一分为三,北部以及大西洋沿岸地区由德军直接占领,东南部的部分领土让意大利管辖,只有南部地区交给傀儡维希政权直接控制,加上海外的戴高乐“自由法国”流亡政府,法国本土力量就分割成了四块,可想而知德国对法国的肢解用心良苦,失去了法国本土这个宗主国,法国海外殖民地命运又会怎么样呢!



二战时期法国的殖民地主要在非洲北部,北非是法国的传统殖民地,比如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另外,法属西非的广大区域、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也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在殖民地设有总督职位,为殖民地最高统治者,法国投降后,原来法国殖民地必然是失去了依靠,而在当时那种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弱者都是依靠强者才能够生存下来,因此法国在非洲殖民地大多数选择了投靠纳粹德国扶持的维希法国政府,也是间接投靠了纳粹德军吧,直到后来美英联军在北非战场取得一系列胜利后,在纳粹德国势力式微之时,法军原属殖民地面对美英联军都是直接投降归顺,宣布效忠戴高乐“自由法国”政府。


后来,美英法联军为了登陆北非地区进而打击德意联军,对纳粹德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先后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展开火炬行动,以及后来在突尼斯的突尼西亚战役等,更是为了把德意联军的势力彻底从北非地区驱逐出去,这些战役和行动的地方恰巧正是法国原来的殖民地,这也使得戴高乐“自由法国”领导的法军逐渐收回自己曾经的殖民地,并且在北非殖民地大量征召非洲本地黑人参加法军,而后随着英美联军进攻收复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法国。只不过二战后,到了六十年代,由于法国自身实力衰弱,对北非地区的殖民地掌控能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北非地区的阿尔及利亚等地爆发反殖民的民族独立运动,法国最后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法国曾经的殖民地也是独立建国。但是如今法国对北非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仍然最大,比如法国推行的法郎货币体系,非洲出口和贸易结算等都以非洲法郎结算,而非洲法郎是和法国法郎挂钩的,法国以自己的金融信誉和外汇储备为非洲法郎做担保,所以法国法郎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将直接影响到这些非洲国家,同时法国在北非地区的驻军数量和军事基地也是最多。如果法国失去北非地区的影响力而丧失掉对北非国家的自然资源等原材料获取能力,那么如今的法国也不能够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


二战初期,法国投降纳粹德国后,法国用殖民地换取本国本土只不过是妄想而已,德国“吃掉”法国,再吐出来怎么可能呢!


向生分析



月林6491


那时越南是法国殖民地,假如法国人向德国再求用越南换巴黎,你认为德国人会说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