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潼侨:精心打造侨镇特色品牌,让归侨住上安居房

潼侨镇是惠州的两个侨镇之一,其前身是建于1966年的国营潼湖华侨农场,曾先后安置了来自越南、印尼、缅甸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归难侨。近年来,潼侨镇加快推进“侨元素”设施和文化建设,以打造全国的“样板侨房”工程为目标,让越来越多归侨住上安居房。

潼侨:精心打造侨镇特色品牌,让归侨住上安居房

在潼侨镇侨安花园,80岁的归侨陆超允告诉记者,他说,现在住的“别墅”,其实是归侨的安居房。搬进侨安花园以前,陆超允一家6口一直挤在不到40平方米的平房内,这样的状况直到2009年才得到改善。2009年,政府推出了安居房,只交6万多元,他就搬入侨安花园,拥有了侨安花园一栋3层、总面积210平方米的小楼。

潼侨:精心打造侨镇特色品牌,让归侨住上安居房

归侨 陆超允:住在这边是舒服,政府房改,以前是二房一厅的瓦房。现在参加房改,交了房产证,来这里是一栋三层。

陆超允介绍,回国前他在越南做搬运工,现在有退休金养老,有楼房住,生活很幸福。

像陆超允老人这样的归侨还有很多。据潼侨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改善归难侨居住状况,潼侨镇于2005年启动归难侨危房改造项目以来,已累计投入4亿多元,分三期建设,总占地面积7.65万平方米,建有安居房共1126套。

对符合条件的归侨户,按照以房换房和自愿原则,自筹0.6至6.9万元不等,可安置一套86至210平方米不等的安居房。截至目前参加置换的归侨家庭共600多户。

潼侨:精心打造侨镇特色品牌,让归侨住上安居房

潼侨镇党委委员 黄志珊:一个宜居、让归侨安居乐业是我们最初的初衷。我们最低标准的新侨花园楼房,跟以前来比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周边的归侨在这里住得很开心。

潼侨:精心打造侨镇特色品牌,让归侨住上安居房

​另外,潼侨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惠侨暖侨服务活动”,近3年来为下岗和待业归侨、困难户、老归侨等发放救助补助金1000多万元。在保障归侨生活的同时,潼侨镇还通过如建设潼侨公园和惠州侨文化博物馆,举办侨文化活动周、东南亚美食节等活动,擦亮“侨文化”品牌。

接下来,潼侨镇将进一步提升潼侨公园整体配套;整合公园、侨文化博物馆及周边资源,高起点做好近期3A级景区创建和远期4A级景区谋划工作,将“侨文化”打造成为潼侨一张独有的“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