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黃顙魚腹水病治療後不徹底,老是反反覆覆怎麼辦?一定要提前預防

細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病、裂頭病、爛鰓病、潰瘍病等是黃顙魚養殖中最令人頭疼、危害最為嚴重的一類疾病,特別是黃顙魚腹水病和裂頭病,是影響成活率的最主要疾病。今天我們先來分析黃顙魚腹水病的發病原因和防治方法。


黃顙魚腹水病治療後不徹底,老是反反覆覆怎麼辦?一定要提前預防

黃顙魚腹水病,俗稱“大肚子”,又稱為出血性腹水病,由遲鈍愛德華氏菌感染引起。發生腹水病的黃顙魚外觀表現為:吃食減少或者不吃食、離群獨遊或者懸浮於水面,體色泛黃、粘液增多,咽部皮膚破損充血呈圓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翻、頭部充血,背鰭腫大、胸鰭與腹鰭基部充血、鰭條潰爛。解剖腹水病的黃顙魚可見:膽汁外滲,腹腔淤積大量血水或黃色凍膠狀物,胃腸無食,胃蒼白,肝臟呈土黃色,脾壞死,腎臟有黴黑點。

黃顙魚腹水病在苗種和成魚飼養期間危害最大,尤其在苗種培育過程中較為流行,死亡率高達80%,在高溫季節易爆發,特別是在強降溫天氣時來勢猛、蔓延快,其發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放養密度過大,池塘底質差、水質惡化、溶氧長期處於低水平;

2、 突然大幅度加量或長期過量投餵,或者投餵的飼料變質,又不注重肝腸保健,肝腸損傷嚴重,魚體免疫力下降,容易誘發細菌感染;

黃顙魚腹水病治療後不徹底,老是反反覆覆怎麼辦?一定要提前預防

3、 魚發病後治療不徹底或不對症,死魚現象長期存在。

那麼,怎樣才能減少黃顙魚腹水病的發生呢?

第一,水質調控是養殖的必備條件,好的水質有害菌就難以大量滋生,只要做好定期的調水改底即可,定期改善水環境。

第二,保障飼料的品質、適度加料,在飼料中添加保肝護膽、促進脂肪消化吸收的膽汁酸,做好肝腸保健,增強黃顙魚抗病力,防患於未然。

黃顙魚腹水病治療後不徹底,老是反反覆覆怎麼辦?一定要提前預防

第三,當黃顙魚發生腹水病,外用消毒劑對水體進行殺菌消毒,內服阿莫西林+硫酸新黴素或者氟苯尼考+強力黴素,同時拌料喂保肝護膽的膽汁酸以促進肝臟清除細菌被抗生素殺滅時產生的大量內毒素。

在黃顙魚的養殖過程中,黃顙魚的各種疾病都會嚴重降低黃顙魚的產量,影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所以,一定做好黃顙魚疾病的防控措施,在日常中做到預防為主,以防代治的養殖方針,定期進行魚塘的清潔和消毒,投餵優質飼料,保證魚體的強壯與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