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三国演义里的张郃和魏延为什么越往后越厉害?

贾彩歌a1-jia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权、周瑜、关羽、张飞、马超、吕布等人都是那个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

三国时代也是群雄争霸的时代,正如苏轼的《念如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多少豪杰志士为之折腰,经过长期的吞并,大浪淘沙,曹操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马腾,基本统一了北方。孙权占据着江东,刘备入川,曹操、孙权、刘备三家独大。刘备的蜀汉集团率先发动的“襄樊之战”似乎成为了三国鼎立的转折点,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魏延非常勇猛。

当初刘备取了汉中准备入川,汉中需要有一位独当一面的将领来镇守。刘备集团的所有人都认为张飞肯定会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张飞本人都这样认为,因为汉中战略位置太重要了。但刘备非常赏识魏延,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众人非常震惊,为了服众,刘备大會宾客,在宴席上刘备问魏延当汉中太守有什么打算,魏延非常霸气的回答说“如果曹操派十万人来取汉中,我就替大王您灭了他,如果曹操倾全国之兵来进攻,我就替大王您挡住他,众人都被魏延的气势惊呆了。魏延防守汉中十余年,没有出任何事情。

“襄樊之战”以后,蜀汉方面的人才丧失殆尽,关羽被孙权斩杀,张飞随后被部下杀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被孙权集团杀的大败而逃,蜀汉方面培养的中生代精英人才张南、冯习、傅彤战死,黄权被阻在敌后方撤不回来,只好领兵投降。马超、黄忠也相继病故。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出兵北伐,民间就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说法,也就是说蜀汉方面人才的匮乏。赵云病亡以后,魏延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魏延劳苦功高,就连诸葛亮也感觉到魏延难以控制,以至于病亡前留遗言都没有让魏延参加。

魏延勇敢有计谋,并不是魏延越往后越厉害,只不过刘备集团创业时人才济济,压住了魏延的光芒罢了。

曹操集团的张郃也是如此。

张郃原来是袁绍集团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和颜良、文丑、高览齐名。曹操集团的人才也是三国时代最多的,武有典韦、许褚、徐晃、曹洪、曹仁、庞德、张辽、夏侯惇、夏侯渊等,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等,都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在星光灿烂的人才队伍中,张郃的光芒也被掩盖。曹操死后,曹操阵营中的人才相继去世,张郃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大。

张郃非常勇猛,冲入蜀军阵地时如入无人之境,无人敢挡,以至于诸葛亮看到张郃时夜不能寐,千方百计的设下计谋,射杀了张郃,才长出了一口气。

魏延、张郃都是独当一面的猛将,他们的人生境遇也差不多,他们不是不优秀,只是他们各自的阵营中人才太多,掩盖了他们的光芒,是金子总是会发光,三国后期,他们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智者无疆风清扬


确实如此。张郃和魏延在三国前期完全显不出来,而到了后期,则无论武艺还是在军中的地位,分别是魏蜀两方的梁柱式的重将。


先说说张郃。

张郃成名较早,但实际上并不受重用。在袁绍麾下时,张郃就是“河北四庭柱”之一,在军中享有大名。其实在河北四庭柱中,张郃的军事才能是最高的,其他三人靠的是武勇,而张郃则智勇双全,很有战略头脑,颇具帅才。

张郃的武艺也不弱,官渡之战中一亮相就是对阵曹军猛将张辽,两人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在后阵观战的曹操“暗暗称奇”。

论张郃的武艺,在三国前中期并不算出类拔萃的,像吕布、蜀汉五虎、典韦、许禇、徐晃、颜良、文丑、庞德、夏侯惇、曹彰等猛将都在其上。张郃的武力值与张辽、关平、夏侯渊等人基本上属于同一层次,略强于乐进、魏延、凌统、关兴等人。

张郃有个特点,非常善于自保。遇到劲敌从不死扛硬拼,见势不妙,拔马就走,决不恋战。


另外,张郃对战场形势的判断非常准确,能敏锐的发现危机,提前预防,趋利避害,明哲保身。所以,张郃经历过很多恶战,遇到过许多劲敌,也遭到过不少险情,却总能全身而退。

凭着自保能力强这个特点,张郃就熬倒了所有武力值排名比他靠前的那些猛将。吕布、蜀汉五虎、典韦、颜良、文丑、庞德、关平、夏侯渊纷纷过世,许禇挨了张飞一矛,重伤不能再上阵厮杀,夏侯惇遇鬼吓死,太史慈、徐晃和张辽都中箭身亡,曹彰虽勇,也被剥夺了兵权。比张郃强的或者接近的那些猛将不是死了,就是伤了,或者被弃用,这样张郃就凸显出来了。


以赵云去世为标志,张郃成为当时真正的天下第一猛将,直到木门道中伏,这段时间,张郃是当世无敌的。

这有点像《兴唐传》里的罗成,也有锁五龙的辉煌时刻。

再说说魏延。

在蜀汉阵营中,魏延虽然归附刘备的时间比较晚,但他的地位提高很快。在刘备时代就受到了重用。

因为魏延军事能力非常出色,而且他属于荆州派,还是刘备的死忠。对于蜀汉集团来说,这很重要,他的提升速度很快,常常被委以重任,相当于五虎将外的第六人,实际地位很高。这一点上,他比张郃要幸运很多。


无论上阵厮杀还是领兵打仗,魏延的表现都是很不错的。

在雒城之战中,魏延率兵与川将泠苞打了一场遭遇战,交锋三十合不分胜负,川将邓贤引兵夹攻,魏延败走。而黄忠到来,射死邓贤,挥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挡不住,败阵而逃。

以此战分析,魏延的实际武力值比起五虎将来,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

汉中之战,魏延与曹军猛将庞德有过交锋,双方打得难解难分,魏延诈败后,摆脱庞德的纠缠,射伤了曹操。魏延正欲杀曹,被庞德赶来截住,奋力击退。

以此战分析,魏延的武力值也在庞德、徐晃、夏侯惇等人之下。

而在三国后期,有蜀军阵营中,魏延被诸葛亮用为抗衡敌方大将张郃,可见魏延的武力值要略低于张郃,而高于姜维、关兴等人。

分析魏延的武艺,应在张郃、张辽、李严之下,和关平、乐进、凌统属于同一层次,稍强于姜维、关兴。

魏延的自保能力也很强,魏延比较善长的是诈败,他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战斗,将近一半都有诈败行为。连遇到司马懿这战五渣,魏延都仍然选择诈败。当然,能让司马懿感觉自己赢得心安理得,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地穷追不舍,说明魏延有极高的表演天赋,如果放到现在,也必定属于实力派的明星。

三国后期,蜀汉人才凋零,能上阵厮杀的猛将越来越少,而曹魏也不例外,好不容易出个王双,还被魏延干掉了。

以张郃木门道中伏牺牲为标志,魏延成为了当时的天下第一猛将,所向披靡,当世没有谁的武艺能强过魏延了。

但这个时间没维持多久,魏延就过度兴奋,搞死了自己。

比较张郃和魏延的相似之处,都智勇双全,都有着出色的军事才华,都善长在战场上保存自己,都内心狂傲,自视甚高。

结局并不重要,只要曾经战斗过,拼搏过,曾经登上巅峰,睥睨天下,曾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留下了自己的一抹亮色,这一生就足够了。


馋嘴肥猫铲史官


两个人后期厉害一个是自己能力,二是曹魏、蜀汉前期将领都已相继去世,才凸显他俩来。

先说张郃,曹魏前期跟着曹操打天下的主要武将都是哪年去世的呢?

夏侯惇222年、夏侯渊219年、张辽222年、徐晃227年、曹洪232年,许褚没有明确记载,《三国志.许褚传》说“明帝即位,进封牟乡侯”,然后紧接着就是一句“禇薨”,“太和中,帝思禇忠孝,下诏褒赞”,魏明帝是226-239年在位,太和年号使用了7年,时间是226-233年,也就是说许褚最多也是在233年去世的。

至于李典,也是没明确记载去世时间,《三国志.李典传》记载“年三十六薨…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曹丕是220年即位,也就是说李典这时候已经去世了。

而张郃是231年去世的,所以才显得更重要。

《三国志.张郃传》说夏侯渊战死,张郃临危受命被推为主帅,军心乃定。可见其能力和威望都是得到当时曹魏军士认可的。

再说魏延,在关羽、张飞在世时候,魏延就已经得到重用了。刘备当时要派人镇守汉中,大家都以为会是张飞,张飞自己也这么想,结果刘备却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一军皆惊。

著名的“子午谷奇谋”就是魏延提出来的,可见其谋略。

张郃、魏延为什么厉害,大概就是这样。


蓝色咖啡豆


张郃和魏延,都不是普通的武夫,他们两人既有武力,又深明兵法,是难得的大将之才,这种人才,随着时间推移,经验积累愈来愈丰富,加上同时期的人物阵亡或老去,自然就凸显出了他们的厉害。

张郃

张郃,字隽乂,从黄巾起义时就投身军伍,纵横沙场四十余载。

张郃原本是袁绍麾下,位列河北四庭柱,曾经在阵前和张辽大战,让曹操暗暗称奇。后来张郃与搭档高览一同投降曹操,跟着曹操南征北战,不过一开始,这哥俩遇到的对手实在过于强大,高览稀里糊涂被赵云干掉,张郃则败给过赵云、马超等人,和张飞的对抗中更是被打得体无完肤,所以说,在前期,张郃给人感觉比较平庸。

不过张郃的保命能力还是很强的,三万大军被张飞打得只剩十几个,居然被他逃掉了。等到后期,张郃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在街亭击败毫无经验的马谡,等到赵云病逝以后,张郃更是一副无敌的姿态,在蜀军阵中左右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魏延

魏延,字文长,相貌和关羽类似。

魏延敬佩刘备的仁德,但是在襄阳城下和刘备错开,之后投奔了韩玄,后来杀了韩玄,和黄忠一起投奔了刘备。

在前期,魏延的光芒被张飞、赵云、黄忠等人掩盖,他虽然担任汉中太守重任,但那是防守为主,并且也没发生大的战事,所以凸显不出能力来。

夷陵之战,刘备几乎败光了蜀汉的中青代人才,造成后期诸葛亮北伐时人才严重断档,这时,魏延的能力就很出众了,如果不是中途姜维投降过了,魏延应该就是当时的第一名将。

所以说,猥琐发育不要浪,有实力,终究有展现的那一刻!


历史都付笑谈中


两棵不老松,一对老龟将。全是罗贯中弄的,后面无的可写了。


老伙计162720415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