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這兩天朋友圈被2017到2019的變化刷屏。

從一開始清一色的曬自拍,到後來開始有人曬餘額、曬髮量、曬體重,畫風逐漸失控……

三年裡,有的人被時間這把“豬飼料”喂得珠圓玉潤;有的人被生存的壓力磨平稜角、磨出一臉滄桑;也有幸運兒前後並沒有發生變化,不知是歲月沒有在他們身上留下痕跡,還是美顏相機的優化更新跑贏了人類的衰老(?)

難道隨著時間變化的只有人嗎?

不存在的。如果看看大型車展這三年發生的變化,你才知道你那點風吹草動根本不算什麼。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往年車展,“搶空豪車”的新聞總是層出不窮——幾百萬的車已經是小場面了,幾千萬的限量版豪車還沒在展臺上擺穩就已經被下訂;某土豪直接批走幾百臺也是常有的事,不怕車價高,就怕搶不到。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尤其年末廣州的廣州車展,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以為大老闆們搶了豪車是要用來發年終獎惹……

雖然最後誰都沒收到這些個“年終獎”。

反正能上天的絕不下地,車展公眾日BGM,陳奕迅的《浮誇》可以安排。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然而到了今年廣州車展,消失的不只有明星,怎麼“豪車被搶空”的消息也一併吹散在風中了呢?

1、真“搶空”還是假宣傳?

豪車不“被搶空”了,怎麼回事?

難道消費者變理智了?難道豪車沒市場了?

難道真如網絡上的段子所言:2019年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確實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所以連年年把車展當雙十一的豪車狂熱者們都“要不起”了?

都不是。

車展上的豪車是不是真的每次都被搶售一空,相信每個人心裡都有ACD數。

在全球範圍內來說,中國的超豪車消費市場雖然保持持續性的增長,但並非世界上豪車保有量最高的國家。這一點就現在而言仍未發生質的變化。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所以與其說今年沒有豪車賣爆了,不如坦誠一點:幾乎從來沒有豪車在車展被搶空過。“‘金礦’雖多,但仍需努力”才是超豪車市場真正的現狀。

由此可見,日趨務實的並非消費者,也不是超豪車企,而是媒體。

過去被“寧可坐豪華車裡哭,也不願坐自行車後面笑”的言論荼毒太深,中國人總是對豪車抱有一種蜜汁執念,彷彿價更高就一定更好,豪車就一定暢銷。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而成年人的禮貌是“看破不說破”,媒體更是隻能借機發揮,靠宣傳一些“豪車被瘋搶”的虛假新聞來迎合大眾喜好。

年年豪車被賣爆,消息滿天飛,假的也能說成真的。到最後,豪車“被搶光”這事,所有人都知道了,只剩豪車本車完全不知情!

也是相當滑稽。

2、拒絕浮誇,從年輕一代做起

然而,媒體之所以不再走“大躍進”路線,歸根結底還是受消費者偏好的引導。

有調查顯示,隨著汽車消費的變遷,新生代消費者對豪華車的認知與態度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對核心技術的理解與需求,以及對豪華車衡量的標準兩個方面。

在核心技術的理解與需求方面,新生代消費者對智能化、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要求高,並認為豪華車理應具備先進的新興技術。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而在衡量標準方面,他們更在意車輛自身的豪華感和豪華體驗,更側重車輛實際傳遞的品質,對品牌、價格對重視度降低,不在意品牌的附加標籤,對品牌的接受範圍也更廣。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品牌、價格,不再是豪華車最重要的象徵,車輛本身的技術水平、安全科技配置、豪華感及穩定性才是真正關注的重點。

在這樣的消費觀的指引下,我們可以看到,代表著自主品牌向上的領克、WEY等“國產豪華”車,已經越來越被消費者所接受,人們慢慢開始願意給予這些價格親民卻又不缺豪華體驗感的汽車,更多的機會。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廣州車展壕車也不浮誇了?2017被搶光,2019滯銷了

瑪莎拉蒂、邁凱輪,不好嗎?當然好。

可是,我們還要去盲目追捧嗎?不必了。

消費者已然理性至此,瞎吹豪車搶光賣光的假新聞,顯然失去了過去的意義。媒體開始正兒八經寫報道,一點都不意外。

功夫拍案

今年這場豪車不賣爆、不搶空的廣州車展,既不是豪車不吃香了,也不是消費者錢包癟了,而是大眾越來越清楚自己內心的訴求到底是什麼。

消費觀的逐漸理性務實,進而推動了媒體的理性務實。

大躍進式的虛報風、浮誇風開始淡出大型車展,這對整個行業來說,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