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家长最好永不和孩子说“买不起”,如果真的没办法,可以这样做

家长最好永不和孩子说“买不起”,如果真的没办法,可以这样做

“买不起”这三个字,你听到过吗?或者你听到了几次?

小张带着孩子去逛街,刚到商场,就看到了玩具店,孩子一下就跑到了玩具店的橱窗边,似乎是喜欢上哪个玩具了,之后就径直走入店内。小张看到孩子进去了就跟着进去。

孩子指着一个玩具对小张说:“妈妈,我想要这个,你给我买吧。”小张看了下价格,脸色有些沉了下来,对孩子说:“宝宝,这个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家长最好永不和孩子说“买不起”,如果真的没办法,可以这样做

孩子听到妈妈说的话后,一下就不高兴了,不过幸好孩子一向很懂事,小张就带着孩子继续逛了逛,就回家了。

但自从玩具店出来后,孩子就一直都很不开心,一路上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沉默不语。

可能很多家长,都曾用“买不起”的这个借口来拒绝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在小时候,想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家长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

然后,即使再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敢轻易再和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想拥有,害怕即使是说了,也会得到“买不起”这样的答案。

“买不起”对很多孩子来说,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心理阴影几乎是一辈子。

家长最好永不和孩子说“买不起”,如果真的没办法,可以这样做


孩子会出现这些表现:

1、孩子会变的自卑

孩子的自卑感不是长大了才有的,而是在小时候就有,不过是很多人并没有发现。

就像是很多人在小时候,经常听到父母在自己面前哭穷,说条件不好,要省吃俭用,不能浪费等等。这样的说法以及观念灌输的久了,孩子就会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是穷的,比不上别人,慢慢的这种想法根深蒂固,变的自卑。

家长最好永不和孩子说“买不起”,如果真的没办法,可以这样做

2、孩子小,但也会压抑自己的正常需求

如果你总是和孩子说家里没钱,贵的东西买不起,那么多次之后,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家里真的没有钱,买不起东西。即使孩子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敢和父母说,因为家里买不起。

虽然孩子小,但她也懂得,这样就会压抑孩子的需求,长此以往,贫穷的思想会导致孩子早熟,甚至会影响孩子一辈子。

3、不能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Joseph Cilona曾说过,家长大人谈论钱的方式,会对孩子产生长久的影响。

比如和孩子说“买不起”某个东西时,“买不起”意味着缺乏力量和控制能力,这样就很容易会让孩子理解为“无能为力”,觉得爸爸妈妈养不起自己了,孩子没有依赖感,时常长了,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会很焦虑,觉得自己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4、社交关系变差

孩子经常听到“买不起”或者“哭穷”,就很容易会让孩子受到同伴的排挤,可能关系刚开始比较好,但看到同伴有自己没有,即使同伴给自己什么,自己都不敢接受,因为害怕自己还不起,欠人情,造成和同伴的关系变的愈发疏离,社交关系变的越来越差。

家长最好永不和孩子说“买不起”,如果真的没办法,可以这样做


如果真的买不起,或者孩子的要求很不合理,那么可以试着用另一方式来告诉孩子,比如没有带够钱,或者说其他原因,家长“不给买”和“买不起”是两个概念,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不同。

孩子小,对各种事物都很好奇,这时家长应该好好引导,但不要和孩子说买不起,也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或者拒绝惩罚孩子,这种行为的确会让孩子暂停当时的要求,但其实也是你在发泄情绪,但对孩子的伤害却不能弥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