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如果翻看印度與斯里蘭卡近些年的新聞,雙方漁民的鬥爭屢見不鮮:

2001年5月13日,斯里蘭卡海軍逮捕31名在斯里蘭卡附近水域非法捕撈的印度漁民。

2013年7月31日,斯里蘭卡海軍逮捕了非法捕撈的印度漁民65人。

2017年3月7日,印度漁民在進行捕魚作業時,遭到斯里蘭卡海軍攻擊,造成一名漁民死亡,三人受傷。

斯里蘭卡與印度隔海相望,它們有著一衣帶水的文化聯繫。

根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記載,十首魔王羅波那所居住的光明之島(Lanka)就是今天的斯里蘭卡(Sri Lanka,意思是神聖的光明之地)。羅波那搶奪了羅摩美麗的妻子悉多,羅摩想要藉助神猴哈努曼(孫悟空的原型)以及猴國大軍的幫助,將妻子搶回來。為了渡海作戰,一隻猴子建造了一座連接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北部的大橋,最後,猴子大軍幫羅摩搶回了妻子。

而在現實中,印度南部漁民與斯里蘭卡北部漁民隔著保克海峽(Palk Strait)和馬納爾灣(Gulf of Manner),因捕魚而產生漫長的鬥爭持續了幾十年,爭得魚死網破。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斯里蘭卡與印度隔海相望,文化上也相互影響。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這場圍繞著魚的戰鬥,我們姑且稱之為「魚戰」。你可能想不到,這場戰爭的雙方本屬於同一個族群,而鬥爭的淵源,還要上溯到1970年代末席捲印度的國際金融危機,以及1980年代斯里蘭卡爆發的內戰。

01.

一邊偷獵,一邊打仗

發生爭執的兩國漁民均屬於泰米爾人(Tamil)。泰米爾人在全世界的人口總數約為9000萬,其中印度佔了大部分,有8000萬;斯里蘭卡有340萬,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少數泰米爾人散居。

從地圖上看,印度泰米爾人聚居在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喀拉拉邦、卡納塔克邦和安得拉邦,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則生活在斯里蘭卡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

同一族群的兩國人雖然被海峽分隔而居,但保留了相同的生活習俗,共同信仰印度教,用泰米爾語交流,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們世代靠海生存,以打漁為生。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印度泰米爾人聚居在印度南部四邦 圖片來源:谷歌地圖

20世紀70年代末,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印度經濟遭受了嚴酷打擊,尤其是生活相對貧困的南部地區。幸而在這一時期,全球對海鮮產品的需求量猛增,為了挽救經濟頹勢,印度政府向南部泰米爾漁民發放了補助,鼓勵他們購買新型拖網漁船。

拖網漁船的優勢在於,漁民在作業時,可以讓漁網深入海洋下層,捕撈在海水上層撈不到的魚蝦。但它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拖網漁船的濫用會大大破壞海床結構,威脅海洋生態平衡。

在貧困邊緣掙扎的漁民顯然顧不上什麼環保和長遠發展,他們加快捕撈速度,擴大捕撈範圍,很快,沿海的漁場就被消耗殆盡了。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正在進行海洋作業的拖網漁船 圖片來源:VOX

生活壓力迫使這些漁民積極地尋求經濟來源,他們很快將目光投向了對面斯里蘭卡寬闊的海域。緊接著,這些印度漁民駕駛著他們的漁船,在那裡撒網捕魚。

1974年的《保克海峽至亞當橋領海協定》和1976年的《馬納爾灣和孟加拉灣領海劃界協定》,確定了兩國之間部分海域的管轄權,但是海上分界線卻沒有清楚地劃定。

對印度人來說,駕駛到對方海域是輕「船」熟路。

海上越境,一直是國際上比較敏感的問題,因為它關涉國家的領海主權。在1983年至2008年間,斯里蘭卡海軍一共槍殺涉嫌偷獵的印度漁民400餘人。但此時,普通的斯里蘭卡漁民無力抵抗印度漁民的強盜行徑,因為他們正陷入內戰。

在戰爭期間,斯里蘭卡政府在東部和北部沿海地區下達了海禁令,建立海上安全區域,禁止漁民駕駛機動船出海,只能使用獨木舟。沿海的斯里蘭卡漁民被政府限制出海,自然無法對抗在自己家門口肆意捕魚的印度漁民,而疲於內戰的政府,也分身乏術,無暇隨時監視對岸漁民的一舉一動。

就這樣,一方身陷內戰,一方瘋狂捕魚,印度漁民的越境捕撈,為後來的「魚戰」埋下了伏筆。

02.

斯里蘭卡的內戰原因

為什麼發生內戰,政府要下海禁令呢?

因為內戰雙方中,一方是斯里蘭卡政府軍,一方則是北部與東部沿海地區泰米爾人組成的武裝力量。

泰米爾人在斯里蘭卡並不是主體民族,僅佔人口總數的18%左右,人數最多的是僧伽羅人(Sinhala Jathiya),目前約佔人口總數的75%。

1802年,已經控制了南亞大部分地區的英國殖民者統治了斯里蘭卡,此時的英國政府在斯里蘭卡實行「分而治之」的統治,給予人數較少的泰米爾人政治和社會方面的優待,以此來牽制佔據人口多數的僧伽羅人。

到了1948年,斯里蘭卡獨立,僧伽羅人佔據了統治地位,在各個方面對泰米爾人構成了壓制之勢。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2012年斯里蘭卡民族人口分佈圖 圖片譯自:斯里蘭卡政府統計處

1956年,斯里蘭卡國會通過法案,擬定將僧伽羅語作為斯里蘭卡官方語言;而1972新修訂的憲法,不僅將僧伽羅語作為唯一官方語言,還賦予了僧伽羅人所信仰的佛教以特殊地位;1973年,斯里蘭卡再次出臺政策修改高考錄取方式,結果是泰米爾人的錄取分數線高於僧伽羅人。

政府的種種做法讓泰米爾人倍感屈辱,要求獨立的聲音迅速獲得了本族人的認同,幾個泰米爾政黨決定聯合起來,想要獨立組建泰米爾人自己的國家。

在這種情況下,1975年5月5日,泰米爾拉姆猛虎解放組織(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簡稱LTTE,中文簡稱猛虎組織)成立了。他們的訴求是通過武裝行動在泰米爾人聚居的斯里蘭卡東部和北部建立「泰米爾拉姆國」。

1983年7月23日,13名僧伽羅族政府兵在賈夫納(Jaffna,位於斯里蘭卡北部,猛虎組織長期據點)被殺害。緊接著,僧伽羅人在全國各地對泰米爾人展開了報復襲擊。在這次大沖突中,約有2000餘人喪生,數萬泰米爾人淪為難民,至此,全國性的內戰戰火被徹底點燃,種族屠殺頻頻發生,大批平民無辜死亡。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斯里蘭卡內戰局勢圖,綠色部分標識的東部和北部沿海地區為猛虎組織建立的「泰米爾拉姆國」。

03.

斯里蘭卡的內戰攪局者——印度

這場戰爭的波及範圍可不只在斯里蘭卡境內,不要忘了,在印度南部生活著數目更多的泰米爾同胞,他們的人數比斯里蘭卡的僧伽羅人還要多上幾倍。

斯里蘭卡內戰剛一爆發,對岸印度泰米爾人立即呼籲給同胞提供支援,他們派出代表向印度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印度政府「採取積極措施拯救斯里蘭卡泰米爾人」。

為了穩定民眾心態,印度時任總理的英吉拉·甘地(Indira Gandhi)回應稱,印度政府一定不會坐視不管。

與斯里蘭卡政府一心消滅猛虎叛軍的願望不同,印度政府對斯里蘭卡內戰的態度非常矛盾。在內戰初期,印度政府暗中支持泰米爾獨立組織(包括猛虎組織在內),甚至允許猛虎組織在印度南部展開軍事訓練。

而印度泰米爾人則通過海上運輸向泰米爾獨立組織輸送糧食和物資,甚至接納了大批斯里蘭卡泰米爾難民。據統計,截止到2008年約有七萬多斯里蘭卡泰米爾難民逃難到印度泰米爾納德邦。

但千萬不要就此認為印度政府要與泰米爾人同仇敵愾,他們有自己的利害打算。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印度南部四個邦的泰米爾人便有脫離印度,建立「達羅毗荼斯坦」的呼聲。因此,印度政府一點也不支持斯里蘭卡泰米爾人獨立建國,如果公開支持他們獨立,那麼本國泰米爾人應聲而起的獨立呼聲勢必引起國家動盪,引火自焚。

印度對斯里蘭卡內戰的種種干預,自然引起了斯里蘭卡政府的強烈反對,他們發言指責印度政府幹涉斯里蘭卡內戰。1987年,印度政府轉變了對斯里蘭卡內戰的態度,簽訂了《關於在斯里蘭卡建立和平與正常狀態的協議》,意圖在斯里蘭卡政府軍和泰米爾軍之間調停。

但是,和平的目標並沒有真正實現,斯里蘭卡政府指責印度政府並未在戰爭中起到積極作用,而印度軍隊也與泰米爾軍隊發生了直接衝突。

左右搖擺、首鼠兩端的結局是自吞惡果。

很快,印度政府遭到了猛虎組織的報復。1991年,印度總理拉傑夫·甘地(Rajiv Gandhi)在泰米爾納德邦被猛虎組織的自殺性爆炸襲擊致死。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拉傑夫·甘地(1944年-1991),英迪拉·甘地之子,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的外孫。1991年遇刺身亡。

04.

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印度政府的所作所為並沒有給斯里蘭卡內戰帶來實質性的改變,這場戰爭又持續了十多年,雙方傷亡慘重。

直到2001年,美國9·11事件發生之後,斯里蘭卡內戰才發生了轉機。「9·11」事件後,全世界對恐怖組織的關注度猛增,斯里蘭卡內戰成了各國關注的焦點,在以挪威為首的監察組織周旋下,雙方展開了和平談判。

2001年末,雙方曾短暫熄火,但不久戰火重燃,直到2009年,猛虎組織的頭目韋盧皮萊·普拉巴卡蘭(Velupillai Prabhakaran)被擊斃後,斯里蘭卡綿延26年的內戰才宣告結束。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猛虎組織的頭目韋盧皮萊·普拉巴卡蘭,2009年被擊斃,此舉標誌著斯里蘭卡內戰的結束。圖片來源:AP。

戰爭結束後,被封閉已久的北部海域終於開放,收到這個喜訊的斯里蘭卡泰米爾漁民高興地駕駛著他們的小船出海。

但當他們到達捕魚海域時,眼前的一幕卻讓他們傻眼了。

廣闊的海面上轟鳴著大量印度泰米爾人的拖網漁船,這些漁船竟比他們的小漁船大出十倍,速度也快許多。更糟的是,他們的海域已經因過度捕撈而遭到嚴重破壞。

憤怒的斯里蘭卡漁民把同族情誼遠遠甩到了一邊,他們要求印度泰米爾人停止偷獵,離開斯里蘭卡海域。

但是,印度漁民顯然不把在這裡捕獲魚蝦的行為視作「偷獵」。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各沿岸國可以保有距離海岸線 12 海里的領海、以及 200 海里的經濟專屬區。

如果照此標準,印斯兩國在保克海峽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域有所重疊,針對這一問題,兩國並沒有達成統一協議。仗著漁船優勢,印度漁民絲毫不把斯里蘭卡漁民放在眼裡,繼續在這片熟悉的海域內自由穿行,照常撒網捕魚。

面對著這龐大且先進的「捕魚艦隊」,斯里蘭卡漁民毫無辦法。無奈之下的斯里蘭卡漁民,很快選擇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印度漁民在侵入到斯里蘭卡臨近海域時,他們也憤怒地駕駛著自己的小船駛入對方海域捕獵。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印斯兩國魚戰圖,印度漁船要比斯里蘭卡大十倍,圖片來源:VOX。

就這樣,當泰米爾人與僧伽羅人的戰爭暫時停止時,泰米爾人內部的戰鬥——「魚戰」爆發了。

雙方漁民小範圍的爭執很快演變為了大範圍的對抗。據統計,由於印度人在斯里蘭卡海域內偷獵,造成斯里蘭卡每年的經濟損失有1600萬美元到5600萬美元不等。

面對如此嚴重的損失,斯里蘭卡政府不得不出面了。他們派出自己的海軍艦隊,逮捕印度漁民,扣押他們的船隻,以此作為警示。許多印度漁民都曾被斯里蘭卡海軍扣押過,他們的身體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還有人被開槍打死。

當漁民被釋放後,他們的拖網漁船卻永久留在了斯里蘭卡海軍基地,這對印度漁民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

斯里蘭卡:內戰之後又掀「魚戰」

與此同時,印度漁民對自己的政府也產生了極大的不滿情緒。由於印度南部與北部經濟水平懸殊,漁民們的經濟結構單一,完全靠海吃飯,捕魚受限制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生存,他們抱怨政府只想從自己手裡獲取選票,卻對他們的生活毫無改善。

除此之外,印度泰米爾人認為斯里蘭卡泰米爾人「恩將仇報」。印度泰米爾人曾在戰爭中給予了他們極大的幫助,給他們運輸物資以提供生活上的援助,並寬容接納他們的難民。而如今,在印度泰米爾人眼中,這種幫助換來的只是對岸的仇恨。

斯里蘭卡泰米爾漁民是不幸的,他們飽受20餘年的戰爭摧殘,海禁令切斷了他們的生活來源,讓他們經歷貧窮和飢餓的煎熬,現在好不容易可以重返大海時,他們卻又遭到印度漁民的強勢擠壓。

在這些人之中,有人被迫放棄了世代為生的捕魚生活,離開了自己的村莊,到外地打工掙錢。而那些長期不事其他生產的漁民卻難以適應家鄉外的新生活,有年幼的孩子因此夭折,也有年長的老人提前離開人世。

印度泰米爾漁民也是不幸的,他們在貧困線上掙扎,收入水平遠低於印度北部,好不容易可以靠漁業改善收入,卻又在雙方政府的失責中一面難消越境行為,一面遭遇海軍扣押。

他們被印度政府忽視,好似成了一堆沒有約束但同樣悽慘的孤兒。

印度南端與斯里蘭卡東北部之間的這塊狹小海域,是兩國泰米爾漁民所共同依賴的生活來源,他們在這裡搶奪領域,搶奪捕魚權,更是為了搶奪生存權。

當內戰的硝煙遠去,一場沒有硝煙的「魚戰」又讓兩個國家的關係繃緊了弦。

從新聞裡看,漁民是劍拔弓弩的偷獵者,深入其中才能發現,他們是兩國苦難現實的受難者與政治問題的遺民。要解決這些問題,隔海喊話和暴力扣押,顯然都不是妥善之策,兩個國家漁民的未來,仍然需要彼此漫長的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