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1814年的歐洲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拿破崙在滑鐵盧的慘敗,標誌著拿破崙稱霸歐洲的時代已經過去,而新的秩序即將誕生,1815年英、俄、奧、普等戰勝國在維也納會議建立了歐洲大陸新的體系,即維也納體系,維也納體系使得俄國、普魯士、奧地利建立神聖同盟,英國繼續奉行大陸均衡政策,法國雖然戰敗但實力依然不弱,維也納體系到克里米亞戰爭的幾十年間歐洲大國之間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和平。

然而,平靜背後卻暗流湧動,東方問題攪動著整個歐洲,一場大戰正在悄悄醞釀,東方問題的尖銳和國際化致使克里米亞戰爭一觸即發。換句話說,克里米亞戰爭是東方問題的直接產物,也是東方問題的高潮。

東方問題的由來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東方問題,在19世紀用來專指當時奧斯曼帝國及其屬地。最開始使用是在維羅納會議上,之後成為外交上一個專有名詞,被用來概括在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和它被假定即將瓦解中所造成的各種國際問題。

東方問題的開端,一般認為是從1774年《庫楚克—凱納吉條約》開始的,或是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要求獨立時東方問題才演變為國際問題,結束於1923年一戰後協約國與土耳其簽訂《洛桑條約》時。整個19世紀,東方問題像幽靈一樣時不時地浮出水面,攪動著整個歐洲。

地處歐亞非三大洲文明交匯地帶的奧斯曼帝國崛起於14世紀的小亞細亞,在15世紀至19世紀的數百年間,是能夠衝擊挑戰歐洲國家的唯一伊斯蘭勢力,在最鼎盛時期佔有中東、北非、南歐及巴爾幹大部分地區,使奧斯曼帝國擁有了多宗教、多民族和不同政治結構的領地,但這為其日後的紛爭埋下了隱患,而且有些佔領純粹是軍事上的佔領,並沒能把許多不同民族、信仰不同的族群融為一個政治實體,導致整個國家的碎片化。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18世紀後期,碎片化的奧斯曼帝國的控制力下降,對內缺乏足夠有效控制力,對外無力抵禦外敵對龐大領地的侵蝕。此時急於擴張的俄羅斯帝國,已瞄上了走下坡路的奧斯曼帝國,並逐漸成為奧斯曼最大的敵人。而奧斯曼不僅要面對近鄰俄羅斯、奧地利的挑戰,還要應對來自遙遠的其他帝國如英國、法國海上的威脅。

從面上看,東方問題是因為俄羅斯的持續擴張和奧斯曼帝國的衰落所引起,但其實是歐洲列強對奧斯曼帝國都有覬覦之心,是各國擔心利益不能均攤而引起。奧斯曼帝國領土面積龐大、人口眾多、民族宗教十分複雜,即使英、法、俄、奧等國達成對奧斯曼帝國瓜分協定,也不能保證日後不會因為分贓不均、內部紛爭而引發戰爭。

針對法國的均勢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在一定意義上講,維也納會議就是各大國為防止法國重新崛起的會議。會上,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的神聖同盟最主要的是針對法國。1815年底英國、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簽訂的《四國同盟條約》也主要是防止法國再次對歐洲構成威脅。

事實上,歐洲協調體系主要在幾個大國間,旨在通過大國之間的協調行動來處理國際事務,制定規則維護均勢與和平,其餘二等三等國家這個體系根本就瞧不上眼。就是歐洲協調起作用的幾個國家之間也難以平等,法國因戰敗最初並不能以大國身份平等對話,1818年亞琛會議才加入其它四國的行列。歐洲協調取決於少數大國的態度,而英國對這個協調體系並怎麼感冒,它想不用過多介入歐洲事務也能維持歐洲大陸的均勢,這是近代以來英國一貫的風格。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英國保持歐洲大陸均勢的慾望強烈,在1815年英國就擔心俄羅斯過於強大而影響歐洲大陸的均勢,憂慮神聖同盟之間相互勾結。然而,事實上均勢是相對的,而變化是絕對的。如此說來,勢力均衡只是一種理念,而非現實,英國則在變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實構建均勢也只有少數幾個強國可以參與,而各大國也總是想把自己的優勢強加於人的均勢。近代英國實行的是在歐洲大陸維持均勢,防止歐陸出現一個獨佔的霸主,但英國卻要保持海上的絕對霸主優勢,絕不允許其他國家挑戰自己的海上霸權。

拿破崙三世掌握了法國政權後,法國聲稱要改變1815年協定重繪歐洲版圖,這一度引起了整個歐洲的警惕,當法國威脅到比利時的中立地位時,俄羅斯主動向英國提出可以派軍隊來提防法國。但是事後證明這只是一場虛驚,英法關係也未因此而惡化,沙皇期待的英俄同盟也就沒了結果。而拿破崙三世隨後挑起的聖地之爭卻在大國間引起了紛爭,後來成為戰爭的導火索。

紛爭不斷的聖地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大家知道,耶穌的墓地耶路撒冷和耶穌的出生地伯利恆的教堂,自十字軍時代以來一直享有豁免權和特權。1535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與奧斯曼帝國蘇萊曼一世結為同盟共同反對神聖羅馬帝國。作為回報,法國得到了聖地教堂的保護權。到了1757年,出於俄羅斯的壓力,聖地保護權歸還給了希臘人。

直到1850年,拿破崙三世派人去君士坦丁堡,要求土耳其明確地承認法國對大部分聖地教堂享有保護權。然而,土耳其還在猶豫,不想得罪誰。法國重申幾百年來自己的特權,還以武力相威脅。蘇丹無奈,於1852年12月發佈敕令把聖地保護權又還給法國。這讓俄羅斯十分不滿,俄羅斯重申1774年的俄土《庫楚克—開納吉條約》中規定東正教教會有高於天主教會的豁免權和特權,而且還有一些模糊的條款俄土都有各自的理解解釋。雙方意見難以一致,矛盾越來越突顯出來。

實際上,聖地問題是拿破崙三世的一個陷阱,他想把這個矛盾搞大,直至引起戰爭。因為從1815年以來的《四國同盟條約》和神聖同盟極大地限制了法國,他認為打破束縛的機會來了。他知道在東方問題上,俄羅斯和奧地利、英國它們之間都有矛盾,所以他不遺餘力地挑撥俄奧和俄英關係,讓事態向極端發展。

難以調和的矛盾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拿破崙三世並不怕與俄羅斯一戰,俄羅斯與法國中間相隔普、奧兩國,只要普、奧保持中立,全面戰爭不太可能。要是在巴爾幹或黑海作戰,法國擁有技術優勢,戰場和戰爭規模都很有限。而且無論怎樣法國都是贏家,因為這樣神聖同盟將散夥,《四國同盟條約》也將成為過去。

法國在埃及問題讓步的表現令英國滿意,而且在英國看來法國的軍事力量特別是陸軍是可以利用的。而俄國在近東擴張的勢頭讓英國十分不安,如果沙俄佔領土耳其兩海峽,英國在地中海的勢力將嚴重受損,所以英國絕不可以放棄兩海峽。而支持法國有助於遏制俄國,因此英國決心支持法國。此時的俄國並不知局勢有變並將面對巨大災難,而還按以往與土戰爭的經驗,如不能在談判桌上得到,那就訴諸武力。

1853年2月,親王緬希科夫以俄國全權代表的身份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認俄皇對蘇丹統治下的東正教臣民有特別保護權。而此時,巴爾幹土耳其領地門的內哥羅發生革命,土耳其派兵鎮壓。而蘇丹答應緬希科夫在聖地保護權上做出一切必要讓步。可是,沙皇又向蘇丹提出從門的內哥羅撤軍的要求。這等於把巴爾幹讓給了沙皇,在英國駐土耳其大使慫恿下,蘇丹沒有答應這個苛求,而承諾一旦出現危機不僅英國將也土耳其站在一起,而且還有法國。

東方問題與克里米亞戰爭

這樣,在1853年5月,奧斯曼毫不猶豫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牒,並允許英法聯合艦隊進入達達尼爾海峽。接著俄國與土耳其斷交,並於1853年7月3日出兵,佔領了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兩個多瑙河公國。

1853年10月9日,土耳其在英國和法國的支持下,要求俄國歸還這兩個公國。1853年10月16日,俄羅斯開戰土耳其,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英、法為保持並擴大在土耳其的勢力,參加了土耳其方面對俄作戰。這樣,這場戰爭實際上是俄羅斯與同盟國英、法、土和撒丁王國爭奪近東統治權的戰爭。至此,東方問題達到了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