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盤點:新中國成立後14次天安門廣場大閱兵

盤點:新中國成立後14次天安門廣場大閱兵

從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閱兵以來,每一次閱兵,既是共和國以往歷程的回顧,更是共和國未來征途的開始。

那鏗鏘有力的步伐,那一往無前的氣勢,展示了人民軍隊的強大力量,體現了偉大祖國的綜合國力,更彰顯出中華民族的嶄新精神風貌。回眸歷次大閱兵,就像在欣賞一首雄渾壯闊的交響樂,就像在聆聽一部意味雋永的共和國史詩。

開國大閱兵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國的歷史從此翻開新篇章。

在隆隆的禮炮聲中,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並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閱兵式開始,朱德總司令在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車檢閱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受閱部隊列成方陣,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由東向西分列式通過天安門廣場。與此同時,剛剛組建的人民解放軍空軍戰鬥機、轟炸機,凌空掠過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受閱部隊陸海空三軍,由12個步兵師方隊、12個騎兵師方隊、8個炮兵師方隊、3個團戰車師方隊以及6個空中編隊組成,共16400餘人。受閱裝備有輕重武器110多種,產自24個國家的98家工廠。其中火炮119門(不含輕迫擊炮)、坦克95輛、裝甲車57輛、汽車222輛、飛機17架、軍馬2344匹。

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1949年大閱兵,是獲得新生的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受閱部隊使用的槍、炮和飛機都是美國或日本貨。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當時共17架飛機參加開國大典,由於“飛機少了點”,僅有的飛機湊不夠空中梯隊,周恩來總理說:“那就飛兩遍吧。”

閱兵當日,按照預定方案,速度較快的9架P-51型戰鬥機飛過之後,再向右轉彎,沿北城牆外側飛行,迅速繞過建國門,銜接到第6分隊的後面,第二次通過天安門上空。這樣一來,人們看到的受閱飛機不是17架,而是26架。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當時,就連善看門道的外國記者也未察覺這個細節,驚異於人民解放軍空軍一夜之間竟有如此實力。他們在報道中寫道:“中共空軍以野馬式P-51型戰鬥機為主,共26架飛機接受檢閱。”並驚呼“中共一夜之間有了自己的空軍”。

逢“生日”舉辦的十次國慶閱兵

新中國成立之後,根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決定,把閱兵列為國慶大典的一項重要內容。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1959年建國10週年,新中國每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國慶閱兵。

1950年10月1日,首都各界40餘萬人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週年大會。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50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右)、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劉少奇(左)在天安門城樓上向遊行群眾答禮。

朱德總司令乘坐敞篷吉普車,在另一輛敞篷吉普車上的聶榮臻陪同下,檢閱了陸軍、海軍、空軍。本次閱兵最壯觀的景象,便是騎兵部隊駕馭1900匹白馬,以六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各軍兵種部隊的分列式,經天安門前由東向西行進,整個閱兵式共歷時120分鐘。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50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1年國慶閱兵出現了民兵大隊,他們是華北老解放區民兵的代表。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51年10月1日,民兵大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2年國慶閱兵公安部隊首次參閱。本次閱兵最為奇特的是,民兵大隊的成員來自漢族和多個少數民族,他們穿著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手裡拿著新式的作戰武器。摩托化步兵方隊乘坐的並不是汽車,而是160輛摩托車,煞是威風。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52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化部隊經過天安門廣場。

1953年國慶閱兵火箭炮兵方隊第一次出現在受閱隊伍中,使用的還是蘇聯的“卡秋莎”火箭炮。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53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炮部隊方陣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週年國慶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國防部部長彭德懷檢閱了部隊。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有了很大提高,由開國大典時的“萬國造”變為“蘇式”武器裝備的基本統一。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54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經過天安門受閱。

1955年國慶閱兵是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後的首次閱兵。受閱部隊指戰員身穿55式軍服,佩戴肩章、領章,軍容嚴整地通過天安門廣場。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身著新式軍裝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6年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閱兵。受閱官兵的軍裝溼透,精神卻越發飽滿,踏著水花前進。閱兵部隊乘坐的汽車是第一批出廠的國產解放牌汽車。因下雨,人們渴望見到的國產噴氣式飛機未能參加檢閱。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國防部部長彭德懷在閱兵總指揮楊成武陪同下,冒雨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

1957年國慶閱兵中,國產噴氣式轟炸機、殲擊機第一次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檢閱,有的飛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建立過功勳。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海、陸軍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8年國慶閱兵中,由工人、農民、學生組成的眾多民兵方隊出現在受閱隊伍中。

基幹民兵方隊由來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據地的民兵戰鬥英雄組成,他們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用土槍、土炮打擊過敵人。另外,軍事學院和步兵、炮兵、坦克兵、工程兵、空軍、海軍等軍事學校方陣引人注目。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59年國慶閱兵,參加典禮的各界群眾人數最多,達70萬人。受閱部隊的裝備中最新式的自動步槍、大炮、坦克、高速噴氣殲擊機,都是中國自行製造的。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此後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每年一次的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

改革開放再閱兵

之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緣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國當時連續20多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

直到1981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恢復閱兵,並於1984年國慶35週年時,舉行了恢復閱兵後第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84年10月1日,三軍儀仗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檢閱進行曲旋律響起後,時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乘坐紅旗牌黑色敞篷轎車在閱兵總指揮秦基偉的陪同下開始檢閱部隊,鄧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的口號,體現了對人民子弟兵的關愛。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乘坐敞篷車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

這次受閱部隊由10370人組成46個方(梯)隊,其中地面方隊42個、空中梯隊4個。受閱的各種飛機117架,導彈189枚,坦克、裝甲車205輛,火炮126門,火箭佈雷車18輛。輕武器6429支(挺),汽車2216輛。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84年10月1日,裝甲運兵車方陣通過天安門廣場。

1984年國慶閱兵受閱部隊的武器裝備全部是國產現代化兵器,全部28種武器中有19種是新裝備,有的裝備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壓軸的海軍導彈部隊方隊、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方隊和戰略導彈部隊方隊尤為引人注目。其中戰略導彈部隊是首次向全世界亮相。次日西方各大媒體紛紛評論:中國已經擁有核戰略威懾力量。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84年10月1日,戰略導彈方陣通過天安門廣場。

閱兵式過後,緊接著進行了群眾遊行。北京大學的學生隊伍在臨近檢閱臺時,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說出了全國人民的心裡話,引起觀禮臺上下一片歡呼聲。這一刻,永遠定格在了共和國的歷史上。

世紀大閱兵

1999年10月1日,共和國迎來了50華誕。時值世紀之交,這一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盛大閱兵式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世紀大閱兵”。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檢閱了受閱部隊。

在這一年,改革開放新時期誕生的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武警特警、預備役等部隊第一次匯入了受閱大軍中。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99年10月1日,首次參加國慶閱兵式的武警特警方隊。

在武器裝備方面,此次受閱的42種大型裝備,90%以上都是新裝備,絕大部分由自行設計和生產,高科技武器裝備已開始成為解放軍的主戰武器。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1999年10月1日,履帶式自行高射炮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世紀大閱兵”完美地實現了“米秒不差”:壓陣的第二炮兵戰略導彈方隊最後一排通過天安門中線的那一刻,陸海空航空兵首次聯合編隊組成的強大機群中的第一架飛機準確飛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上空。

百米閱兵道,世紀精兵路。從開國大閱兵到國慶50週年閱兵,13次莊嚴的檢閱,把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歷程濃縮成鏗鏘的足音,留在了天安門廣場上。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閱兵式上英姿颯爽的女民兵。

新中國建國60週年大閱兵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迎來生命中的第一個甲子。這次閱兵,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檢閱了受閱部隊。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2009年10月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空警2000戰略預警機掠過天安門廣場

這次閱兵共有56個方(梯)隊接受檢閱,其中地面徒步方隊14個,裝備方隊30個,空中梯隊12個。與1999年的國慶閱兵相比,減少了徒步方隊,增加了裝備方隊;減少了陸軍方隊,增加了海軍、空軍、二炮等軍兵種方隊;減少了參閱兵力總體規模,增加了高技術和特種兵方隊。

這些方(梯)隊的組成,體現了中國軍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的思想,也體現了中國軍隊機械化信息化複合發展的趨勢和一體化聯合作戰的方向。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參加閱兵儀式的海軍陸戰隊方陣。

武器裝備上,接受檢閱的52型、500多臺裝備,100%為中國自行研製,其中90%為首次亮相。其中包括巡航導彈、預警機、戰略核導彈、新一代戰車、新型雷達、無人機和衛星通信等先進的信息化裝備,有些類型的裝備雖然過去也參加過閱兵,但這次展示的都是新型號,戰術、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

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為主題的閱兵式,這也是習近平主席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檢閱共和國武裝力量。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9·3勝利日閱兵,我軍動用了40多種型號裝備500多件,20多種型號飛機200架,編組成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擊、戰略打擊、信息支援、後勤保障6大模塊,其中84%的裝備為首次公開亮相,有許多是新近研發的國產現役主戰裝備。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三軍儀仗隊方隊接受檢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閱兵是我軍原第二炮兵裝備在歷次閱兵中展示型號最多、枚數最多的一次。與1984年、1999年、2009年曆次閱兵相比,導彈裝備的規模水平有了較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展示了最多的武器型號。2009年國慶閱兵時,原第二炮兵展示了5種型號108枚導彈。9·3閱兵中,戰略導彈部隊以6個裝備方隊7種導彈武器型號同時登場亮相,受閱規模可謂空前。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20架直升機在空中組成“70”字樣通過天安門廣場。

二是涵蓋了最全裝備梯次。此次受閱裝備涵蓋了遠中近、核常新等不同梯次的導彈武器。從受閱裝備可以看出,這支戰略導彈部隊已經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武器裝備體系。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核導彈第二方隊接受檢閱。東風5B分導式多彈頭洲際戰略核導彈攜帶彈頭多、突防能力強、毀傷威力大,是維護國家主權、捍衛民族尊嚴的堅強盾牌。

三是折射出了最高科技含量。在國家、軍隊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作為高技術戰略軍種,原第二炮兵的導彈武器裝備信息化程度不斷得到提高,一支強大的信息化戰略導彈部隊,正不斷髮展壯大。

四是彰顯出了最強打擊能力。

此次閱兵展示的導彈裝備,在武器射程、打擊手段、打擊精度和機動能力等方面,都實現了大飛躍、大發展。從而反映出我軍原第二炮兵全時全域懾戰、精確實施打擊、連續火力突擊等核心軍事能力正在不斷提升。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圖為履帶自行火炮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05A式155毫米履帶自行加榴炮是我軍火炮中個頭最大的“戰爭之神”,是陸軍部隊的重要壓制火力。

9·3大閱兵是首次以紀念抗戰勝利為主題的閱兵,目的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開創未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抗戰歷史昭示,沒有一個鞏固國防,沒有一支強大軍隊,實現中國夢就沒有保障。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來 源:綜合中國網 中國新聞網 新華社等

編 輯:徐 佳 崔 祥

審 核:蘇 傑

盘点:新中国成立后14次天安门广场大阅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