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奧匈帝國現在歸哪個國家了?它當初為什麼會解體呢?

流浪無罪


1867年2月奧匈帝國誕生,它就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結合體。原來奧地利是老大,可奧地利日漸衰落,奧地利帝國中的匈牙利民族日漸崛起,取得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奧地利皇帝為了維持對匈牙利的統治就跟匈牙利的貴族談判,雙方做了讓步,奧匈帝國就這樣誕生了。

奧匈帝國裡頭不僅僅只有奧地利、匈牙利,裡面還有羅馬尼亞和斯拉夫人,但他們沒有話語權,只能忍氣吞聲,這也為日後的奧匈帝國解體埋下伏筆。

1878年,奧匈帝國又添新成員:波斯尼亞及黑塞哥維那交由奧匈帝國管治,但名義上屬於奧斯曼帝國。

此時的奧地利帝國是當時歐洲傳統強國,和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被稱為歐洲五強。

而且奧匈地跨中歐、東歐、南歐,幅員遼闊,疆土遼闊。其領土面積廣大、人口眾多,跟德國和俄羅斯入圍歐洲前三。

奧匈帝國是個多元的國家,光政府就有三個: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高於它們兩個政府之上卻在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

而且這下面的兩個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五臟俱全,它們下面設立有自己的議會還選出了自己的首相。

奧匈帝國的皇帝名義上很了不起,但權力有限。

皇帝只能對陸軍、海軍、和外交方面有一定的權力。

奧地利和匈牙利上面的中央政府是這兩個地區上司,他們由來自部長會議。

這個共同部長會議等於是三龍治水:三個部長,分別負責內政軍事、以及外交。

兩個地區的首相,以及裡面的一大公和皇帝本人加上兩個議會的120人,來審計共同部長會議的財政預算和議案。

這樣的架構導致在行政上,共同政府的部長們只對皇帝負責,而不是議會及人民。

而皇帝則是外交和軍事政策的獨裁者。

兩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交叉往往導致摩擦和低效率。

軍隊在指揮權也是各自為政,互為制肘。

儘管軍事名義上是中央政府說了算,可是奧地利和匈牙利政府他們都有對軍隊人員的決定權。

因此每個地方政府都跟中央政府軟抵硬抗,中央政府受他們擺佈。

而每個地方政府利用一切資源來擴大權力,增加自己的影響,取得跟中央分庭抗禮的籌碼。

1867年開始兩個政府與中央政府開始為自己上繳的費用跟中央討價還價。

原先奧地利負擔十分之七,匈牙利負擔十分之三。

奧地利人覺得吃虧,要匈牙利人多拿點,可匈牙利堅持原來的方案。雖然這次爭執不了了之,但大家卻因此更離心了。

儘管如此,奧匈帝國時期,它的經濟還是歐洲發展最快的,國力也非常雄厚。

奧匈帝國的機械製造和軍火工業在歐洲名列前茅,在世界排名前五。

奧匈帝國的戰略資源儲備量和軍隊戰鬥力之強大、在歐洲屈居第二。

奧匈帝國的也發展也領跑歐洲,能源生產以及產量更是在歐洲首屈一指,無人能敵。

除此之外,奧匈帝國的軍事技術和軍工製造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

前面說到,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又是個多元化的君主國,這就註定了它的鬆散性,加速了它的離心性。

雖然相比奧匈帝國的羅馬尼亞和斯拉夫來說,境內匈牙利人在君主國內的地位和話語權僅次於奧地利人,但匈牙利卻覺得自己最吃虧,獨立的呼聲喊得最高。

匈牙利這種態度帶了一個不好的頭,它讓其它少數民族躍躍欲試。

奧匈帝國的成員開始不安分,今天你叛亂,明天他造反,後天我也揭竿而起。

這些風起雲湧的起義讓奧匈帝國焦頭爛額,按倒了葫蘆起了瓢,顧此失彼。

這些起義越來越多,直接催生了薩拉熱窩事件的爆發。

1914年6月,奧匈帝國在薩拉熱窩搞軍演,竟然把塞爾維亞當成假想敵,這還了得,塞爾維亞這麼多年心頭積壓的怒火噴發出來。

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大公在薩市大街上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希普直接就幹掉了。

這可真是造反了,奧匈帝國立刻大兵壓境要碾碎塞爾維亞。

哪裡想到一戰就此爆發。

以德、奧、意三國組成的"同盟國"向英、法、俄"協約國"開戰。

奧軍多行不義必自斃,境內被欺壓多年的各少數民族紛紛揭竿而起,奧匈帝國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下。

1918年11月,奧匈帝國的卡爾皇帝正式宣佈退位。與此同時,奧地利第一共和國誕生。

可是奧地利代人受過,吞下了戰敗的苦果。

奧地利從一個世界前列的龐大帝國變成了中歐的一個彈丸小國。

新生的奧地利百廢待興,但沒有一個從容建設的環境,因為奧地利與周邊國家的邊界被封鎖,讓奧地利衰退的經濟雪上加霜。

戰勝國和新獨立的國家合夥整奧地利,奧地利的產品賣不出去,所需的原料買不進來,經濟面臨崩潰。內外交困的奧地利走投無路無奈轉向德國求援助,正好為希特勒兼併奧地利提供了良機。

1938年3月,德國法西斯出兵佔領奧地利,奧地利併入德國版圖,直到希特勒滅亡,奧地利才獲得新生。


歷來現實


當年的奧匈帝國領土範圍大致是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廢話,沒這兩家字還叫奧匈帝國嗎?奧匈帝國當年國旗也就是這兩家子拼在一起的)

其他還有後來的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以及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南布科維納等地,黑山沿海地區,波蘭的西加利西亞地區,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喀爾巴阡羅塞尼亞和北布科維納等地,意大利的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和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的部分地區和塞爾維亞的伏伊伏丁那地區等等。

這麼大的一個奧匈帝國當年在歐洲也是說一不二好嗎~

而解體原因簡單說就是當年奧匈帝國由哈布斯堡家族統治,而奧匈帝國的民族實在是太多了走到大街上大概率可以聽到德語,匈牙利語,捷克語,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波蘭語羅塞尼亞語,烏克蘭語,羅馬尼亞語,斯洛伐克語,斯洛文尼亞語意大利語。你想想奧匈人打麻將都要會說四國話,累不累。

(看這花花綠綠的奧匈國徽,信息量真大啊)

而一戰打到1918年,同盟國頹勢越來越明顯,而奧匈帝國經濟已經在崩潰邊緣。尤其是一戰的導火索本來就是奧匈吞併波黑之後引發的民族主義運動導致的。再加上美國人當時倡導民族自決,這時候民族獨立建國的思想開始萌生。

而哈布斯堡家族已經控制不住這麼大一個國家裡面的各個民族了。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佈獨立,匈牙利也宣佈獨立,到了11月,更多的地方也都紛紛獨立。奧匈帝國就這樣在四分五裂了


瘋狗的輕武


先了解一下統治奧地利600餘年的哈布斯堡家族,也就是後來的奧匈帝國皇帝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發源於阿爾薩斯(Alsace),後擴張至瑞士,1020年在瑞士北部築起鷹堡,起名為哈布斯堡。


1273年,哈布斯堡公爵魯道夫一世當選羅馬人民的國王,而後不斷擴張,1282年魯道夫一世奪取被波希米亞國王奧托卡二世佔有的奧地利公國。


從此以後奧地利一直在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下,直到一戰後。

奧匈帝國內的王國及國家:

內萊塔尼亞[20]:1. 波希米亞,2. 布科維納,3. 卡林西亞,4. 卡尼鄂拉,5. 達爾馬提亞,6. 加利西亞,7. 濱海省份,8. 下奧地利,9. 摩拉維亞,10. 薩爾茨堡,11. 西里西亞,12. 施蒂利亞,13. 提羅爾,14. 上奧地利,15. 福拉爾貝格;外萊塔尼亞[21]:16. 匈牙利王國,17. 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帝國直轄省份:18.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


19世紀,奧地利帝國的皇帝是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就是大家熟知的電影“茜茜公主”的丈夫。在他的統治下,把奧地利帝國轉變為了奧匈帝國。


當時奧地利帝國境內的匈牙利對維也納的統治非常不滿(尤其是以匈牙利貴族為代表)。


原因有很多,比如民族間的矛盾,還有奧地利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


生活在匈牙利地區的馬扎爾民族是奧地利帝國的第二大民族,一直都想脫離奧地利獨立。


為了防止這麼一個強大的地區脫離奧地利獨立,在一些政府官員勸告下,奧皇弗朗茨·約瑟夫決定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


而勢力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只接受一個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制國家。最終在1867年組成一個共主邦聯──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

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


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權力理論上是至高的,但實際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陸軍、海軍、外交和對外貿易。


1889年,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的兒子,也是皇儲魯道夫在梅耶林神秘死亡,於是立三弟的長子弗朗茨·斐迪南為新皇儲。


然後伊利莎白皇后(著名的茜茜公主)在日內瓦湖畔被一位意大利無政府主義者以錐子刺死。


1900年,奧匈加入八國聯軍出兵中國,設立天津奧租界。


1908年,吞併波斯尼亞,也是唯一一次奧匈帝國建立後吞併他國。但是這也導致了薩拉熱窩的暗殺事件。


1914年,約瑟夫皇帝的侄子,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與妻子蘇菲在波黑首府薩拉熱窩遇刺。


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由對塞爾維亞王國宣戰,隨後歐洲諸大國都加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6年,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去世,終年86歲。弗朗茨·斐迪南的侄兒卡爾即位為奧匈帝國皇帝。

(1914年一戰時的奧匈帝國)

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已展開了整整四年,而戰事對同盟國(奧匈帝國,德國等)越來越不利。


雖然在開戰後的四年中奧匈帝國的少數民族都還對維也納的皇帝保持了忠心,但是他們現在開始考慮自己的利益和權利了。


當協約國(英國,法國等)一方漏出了勝利的曙光,奧匈帝國內的不同民族也找到了脫離舊帝國的最佳時機,孱弱的奧匈帝國已經無法將這麼多不同的民族聚合在一起了。


奧匈帝國的人民也對國家喪失了信心,因為戰爭使經濟發展停滯,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


在這些因素下極端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擁簇者。


1918年10月開始,一系列地區宣佈獨立: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佈獨立,匈牙利隨之。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


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王國。最終,奧匈帝國在1918年11月3日與協約國達成停火協議。


戰後協約國作為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改變了當時的政治版圖。


奧地利和匈牙利都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推翻,哈布斯堡家族皇室人員被迫流亡海外。


解體後的原奧匈帝國領土被新生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波蘭、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繼承。


值得注意的是,肢解奧匈帝國並非協約國的最初目的,這個建議一直到戰爭後期才獲得支持。


因為當初不少人認為奧匈帝國的解體,不但無助解決當地的民族問題、反而只會使這個地區的局勢更不穩定。這個看法應該是很正確的,後來的歷史證明了。


這些國家雖然從奧匈帝國獲得了獨立,但無論從國際地位、經濟狀況(除捷克以外)、和軍隊實力都無法再與之前的奧匈相提並論。


有些國家民族(例如:在波蘭的烏克蘭人、在南斯拉夫的克羅地亞人)的生活水平和國際地位甚至還不如奧匈帝國存在的時候。


在這些分裂開的小國家中民族主義盛行、為了給本國爭取利益也不擇手段,結果給以後的東歐和巴爾幹地區埋下了很多戰爭的禍根。直到今天也還是問題。


謝謝觀看!請批評和指正。


8881金樽對月


1、奧匈帝國於1918年實際解體後,其版圖在如今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馬其頓、斯洛文尼亞、前南分裂後的國家(克羅地亞、波黑、塞爾維亞和黑山),除此之外,羅馬尼亞、波蘭和意大利也佔有部分土地。

2、奧匈帝國解體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是沒有妥善處理好民族關係。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包含日耳曼人、匈牙利人、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羅馬尼亞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等等。但每一個民族占人口的比重均不超過25%,這些民族在歷史發展和社會結構上具有顯著的差異,當民族之間矛盾激化時,奧匈帝國往往犧牲小民族的利益來滿足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兩個強勢民族的利益訴求。

二是二元化政治體制沒有根本改變政治現代化相對滯後的困境。1866年普奧戰爭中的失敗使得哈布斯堡王朝的聲望降到極點,為解決匈牙利民族分立問題,奧皇約瑟夫與匈牙利民族代表談判並建立奧匈協議,建立起二元體制以解決匈牙利分立問題。二元體制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當時的政治危機,但依然相對保守:皇帝保持著半專制的權力,土地貴族勢力在國家政權中影響較大,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權力得到滿足建立在少數民族壓迫之上,斯拉夫人則政治上完全失敗,斯拉夫民族運動如火如荼導致政局不穩,反過來又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三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奧匈帝國最終解體的導火索。1914年,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到1916年,奧匈軍隊已經完全與德軍合併在一起,接受德國的統一指揮。奧匈帝國曾想與英法單獨媾和,但德國不同意,還發出只要投降就佔領奧匈帝國全境的威脅,此時的奧匈帝國實際上已成為了德國的附庸。變奧地利為 “統一的德意志國家“類似言論在奧匈帝國流傳甚廣,斯拉夫民族離分離又近了一步。最終在一戰末期,奧匈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紛紛獨立。


3、綜上,奧匈帝國在一戰前夕屬於歐洲大國,但其只是徒有其表,政治上的二元體制暫時掩蓋了奧匈帝國的民族問題,一旦有了導火索,奧匈帝國解體就會接踵而至,最終版圖分裂為今日的十餘個國家和地區。

文\\燕山史話

參考文獻:《奧匈帝國的民族與民族關係治理》 高曉川

《19世紀後期奧匈帝國二元體制評析》 張玉芬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奧關係 及奧匈帝國的解體》 梁院平

《舊帝國版圖上建立起眾多小國 奧匈瓦解讓德國獨霸中歐》 郭曄旻


燕山史話


▲奧匈帝國版圖

奧匈帝國,國名全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以及匈牙利聖斯蒂芬王冠領地”,足有28字之多。在一戰前,奧匈帝國是名副其實的歐洲強國,其國土面積、人口數量都足以擠進歐洲前三甲,農作物種類、原油產量位居歐洲之冠,而帝國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更是遙遙領先,霸踞著世界第一的地位。如此強大的實力也是奧匈帝國參加一戰的重要原因。

▲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與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外出視察

公元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人刺殺,第一次大戰的序幕由此掀開。一戰前,德國、俄國及奧匈帝國曾秘密簽訂三國協定,但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德俄兩國就巴爾半島問題爭執不下,三國盟約隨即破滅。俾斯麥率先下手,聯合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結成新的同盟三國。

▲“鐵血宰相”俾斯麥

戰爭剛開始時,德國負責牽制英、法、俄等協約國兵力,奧匈帝國則負責進攻覬覦已久的塞爾維亞。這時勝利的曙光還在同盟國上空,不久後,原屬於同盟國戰線的意大利出於利益加入協定國,隨即對奧發動多次攻擊,勝利天平逐漸傾斜。

▲一戰時期士兵舊照

之後,英法聯軍使用坦克並在飛機的協助下發動突襲,取得了一些戰果。德國隨即開始無限制潛艇戰,但這一舉動將中立的美國推向協約國,許多中立的拉美國家遂加入協約國,同年中國對德奧宣戰,並派遣20多萬華工前往歐洲。勝利曙光逐漸來到協約國上空。

▲一戰時期奧匈帝國軍服

1918年10月,德奧兩軍全線潰退,隱藏在水面下的矛盾開始逐漸顯露出來。奧匈帝國皇帝決定拋棄盟友,向協約國達成停火協定,卻不知一戰結束之時竟是奧匈帝國解體之日。由於長期戰事低迷及國內經濟停滯,帝國早已無法將眾多的民族聯合起來,喪失信心的帝國搖搖欲墜並在停戰時達到極致。

▲如今的布達佩斯

《聖日耳曼條約》簽訂以後,奧匈帝國被整個肢解,分裂成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十個國家,而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也獲得部分前奧匈帝國的領土。自此,強大的奧匈帝國退出來歷史舞臺。


趣觀歷史


奧匈帝國是在1867年由奧地利帝國。如今的奧地利和鄰國德國一樣是以日耳曼人為主體民族、以德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其實在歷史上奧地利本身就是德意志的一部分。中世紀的德意志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和地理上的概念,而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在當時的德意志境內分佈著大大小小的諸侯國,而奧地利只是其中之一。奧地利這個名字最早見諸歷史記錄是在公元996年,是當時的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巴本堡王朝統治下的邊疆領地。從1278年起哈布斯堡家族取得了對奧地利的統治權,後來哈布斯堡家族還被選舉成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不過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這一頭銜更多隻具有象徵性意義,因為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各諸侯國處於實際上的獨立狀態,哈布斯堡家族能實際控制還是自己賴以起家的奧地利。和歷史上其他帝國所不同的是奧地利帝國並不是一個金戈鐵馬馳騁沙場打出來的帝國,奧地利皇室哈布斯堡家族有一句格言“讓別人去打仗;快樂的奧地利人喜歡結婚”。奧地利通過政治聯姻的手段建立起了一個囊括現在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北意大利、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和波蘭的加利西亞等廣大地區在內的國土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120萬的龐大帝國。

時光流轉到19世紀後半期德意志形成了普魯士和奧地利雙雄爭霸的格局:奧地利的優勢在於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然而奧地利國內民族成分極其複雜並缺乏足夠的凝聚力維繫,內耗極其嚴重。普魯士則抓住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成為德意志諸邦中工業生產能力和軍事實力最強大的。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在普奧這場戰爭中普魯士展示了高昂的士氣和先進的技術:普魯士在火力、後勤運輸以及情報傳遞等各方面無不優於奧地利,最終戰爭以普魯士的勝利告終。然而正當普軍上下打算趁勝追擊直入維也納時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在審時度勢後堅決阻止了這一行為,因為他知道同樣圖謀歐陸霸權的法國不會坐視德意志的統一,如果奧地利被徹底擊敗,也許普魯士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法國。為了避免法國的干涉,俾斯麥當機立斷決定將奧地利從德意志排擠出去,然後建立一個以普魯士為主導的不含奧地利在內的德意志國家。儘管這樣做看似是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東西,但俾斯麥就是這樣的人——絕不允許所謂的勝利果實干擾到自己的通盤計劃。1871年又取得普法戰爭勝利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皇帝,由此形成了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將奧地利排擠在外的德意志國家。在奧地利帝國的擴張過程中其國內出現了比較尖銳的民族問題:奧地利本來是德意志民族的一個分支,然而通過政治聯姻將中歐大量斯拉夫人國家合併到奧地利皇室的統治之下。1859年在撒丁王國發起的意大利統一戰爭中奧地利被從意大利北部的倫巴第地區逐出。七年後奧地利又被普魯士打敗,從而被迫放棄對德意志諸邦的領導權。在被排擠出德意志邦聯後奧地利轉而同境內的第二大民族匈牙利人達成妥協——奧匈帝國這一二元制帝國由此誕生:奧地利皇帝和總理兼任奧匈帝國皇帝和總理,在軍事、財政、外交三大權力的執行上由位於維也納的帝國政府控制,除此之外在其它方面構成帝國的兩大主體奧地利和匈牙利則保持高度的自治,彼此互不干涉。

由奧地利帝國改組而來的奧匈帝國在國土面積上位居歐洲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人口同樣位居歐洲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帝國和德意志帝國;機械儀器製造業和鋼鐵軍火工業的發達程度位居世界第四,僅次於德國、英國和美國之後;資源總儲備量和所能動員的總兵力位居歐洲第四,僅次於俄國、德國和法國;農產品種類和原油產量則超過了擁有精緻農業的法國和以糧食出口為導向的俄羅斯,位居全歐之冠;奧匈帝國的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正因為奧匈帝國的領土、人口、農業、工業、軍事等各領域的實力使其被視為是與英、法、德、俄並列的歐洲五大列強。截至1913年奧匈帝國的工業產值已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4.4%,環顧當時世界其他七大列強的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數據比例分別為:美國35.8%、德國15.7%、英國13.6%、法國6.1%、沙俄8.2%、意大利2.4%、日本2.0%,奧匈帝國得以躋身為僅次於美、德、英、法、俄的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奧匈帝國不只是工業產值規模可觀,其經濟發展速度也是較為耀眼的:從1870年到1913年奧匈帝國人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而同一時期其他歐洲列強的同類數據分別為: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一時間奧匈帝國成為歐洲僅次於德國的又一個高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從1854年到1879年奧地利地區的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匈牙利地區的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又新建了25000千米鐵路。奧匈帝國擁有62個奧地利步兵團、40個匈牙利步兵團、4個波斯尼亞-黑塞哥維納步兵團、28個戰地獵兵營、1個波黑戰地獵兵營、4個蒂羅爾獵兵團、42個野戰加農炮團、14個野戰榴彈炮師、11個乘騎炮兵師、14個重榴彈炮師、11個山地炮兵團、6個要塞炮兵團、10個獨立要塞守備炮兵營、41個騎兵團。奧匈帝國還擁有相當數量的海軍:1911年6月24日奧匈帝國下水的“聯合力量”號無畏艦——這是當時世界海軍強國競相建造的威力巨大的新式戰艦。奧匈帝國的同級無畏艦有4艘,都在2年內下水。奧匈帝國在艦船上安裝了馬可尼無線電、防空炮和魚雷發射管。1859年捷克人阿爾諾在捷克西部城市創建了一個機械工廠,1868年這個工廠被奧地利一個名叫斯柯達的伯爵買去,次年該工廠被命名為斯柯達工廠。除生產民用產品之外這家工廠還大量生產獵槍、機關槍和大炮戰車等等,因此成為奧地利最著名的軍事工廠之一。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大口徑火炮和裝甲車輛在當時可謂是獨樹一幟。斯柯達兵工廠最大的廠房設在捷克西部的工業重鎮比爾森和維爾茲姆,一共有十萬人為其工作。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重炮武器之先進被公認為世界之最。

然而這個看似強大的帝國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尖銳的國內民族問題:其實這點早在奧匈帝國誕生之初就表現得極為明顯。奧匈帝國的誕生本身就是其前身奧地利帝國民族矛盾發展的產物,儘管隨著奧地利帝國改組成為二元制結構的奧匈帝國使匈牙利這個帝國境內第二大民族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但帝國境內還有很多斯拉夫系的民族,他們的人口數量加起來超過了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的總和,但卻處於政治上無權的地位。在當時的奧匈帝國日耳曼人佔其總人口的23%、匈牙利人佔21%、捷克人12%、波蘭人佔11%、烏克蘭人佔8%、羅馬尼亞人佔5%、克羅地亞人佔7%、斯洛伐克人佔3%、塞爾維亞人佔6%、斯洛文尼亞人佔3%、意大利人佔3%。尖銳複雜的民族問題使看似強大的奧匈帝國不僅難以形成合力,甚至從一開始就潛伏著分裂接替的風險。19世紀晚期在奧匈帝國南部的巴爾幹半島上希臘、阿爾巴尼亞、黑山、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紛紛擺脫原宗主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而獨立。對這一幕奧匈帝國其實是不願看到的,尤其是其中的塞爾維亞更是被奧匈帝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因為塞爾維亞一直試圖建立一個統一的南部斯拉夫民族的國家,而這實際上是在鼓勵奧匈帝國境內的斯拉夫民族爭取獨立地位。本來已被國內民族問題搞得焦頭爛額而無意繼續擴張的奧匈帝國為了在本國境內的南部斯拉夫人聚居區和塞爾維亞之間構建緩衝區而佔領了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而塞爾維亞將此舉視為對南部斯拉夫民族的侵略行為,就這樣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矛盾日積月累,終於在1914年6月28日這種矛盾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以一聲槍響爆發出來——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波在這裡刺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由此引發了奧匈帝國於當年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一直鼓吹泛斯拉夫主義的沙皇俄國立即站在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塞爾維亞一邊對奧匈帝國宣戰,威廉二世統治下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則作為奧匈帝國的盟友對俄宣戰,同沙俄訂有協約的法國也隨即對德宣戰,此後比利時、英國、希臘、黑山等國相繼捲入戰爭,戰火甚至從歐洲蔓延開來:美國、日本、中國、泰國等都被捲入了這場戰爭,後來人們管這場戰爭叫做第一次世界大戰。

身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國的奧匈帝國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頹勢盡顯:在經過3個月的苦戰之後奧匈帝國才攻佔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但僅僅一天之後塞軍就發動反攻並在隨後的科盧巴拉戰役中以25萬兵力擊潰45萬奧軍,此戰奧匈軍隊的傷亡數目甚至快趕上塞軍所出動的兵力總數了。一個小小的塞爾維亞就令奧匈帝國損兵折將,而在與沙俄的東線戰場上奧匈軍隊的表現就更糟了——在與塞爾維亞作戰的南線戰場上奧匈帝國儘管損兵折將,卻好歹也曾一度佔領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然而在與沙俄的東線戰場上他們從未在沒得到德軍配合的情況下打過一場勝仗,反而在俄軍的攻勢之下後撤將近100英里,帝國第四大城市利沃夫由此被俄軍佔領。更為致命的是:在戰爭爆發後的幾個月里奧匈帝國損失了100萬人,戰前那些經過正規軍事訓練的軍官和士兵幾乎全部陣亡,到戰爭後期奧匈帝國幾乎完全是依靠臨時徵召的部隊在維持局面。到1916年奧匈軍隊已完全與德軍合併在一起,接受柏林的統一指揮。奧匈帝國面對越來越不利的戰局曾一度試圖向英、法求和,而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也並無摧毀這個古老帝國的意圖,然而德國也已預感到奧匈帝國極有可能在極短不利的戰局下倒向協約國,於是一再向奧匈帝國發出威脅聲稱:只要奧匈帝國企圖與協約國單獨媾和,那麼就將佔領奧匈全境。此時奧匈帝國實際上已淪為德國的附庸,與此同時在日耳曼人聚居的奧地利地區各族大日耳曼民族主義言論甚囂塵上——這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希特勒死活不願加入奧匈軍隊服役而是選擇服役於德軍。顯然在奧地利甚囂塵上的這些大日耳曼民主主義言論使奧匈帝國境內的少數民族更加與帝國離心離德。

1916年11月21日已86歲高齡的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在距離自己登基68週年的紀念日到來前11天溘然長逝。奧匈帝國境內的各民族之間缺乏維繫統一的紐帶,事實上精通國內各民族語言且長壽的皇帝本人成為了維繫帝國統一的最後紐帶,而隨著他的死亡終於導致維繫奧匈帝國的最後一條紐帶也斷裂了。約瑟夫皇帝的獨子魯道夫早在1889年1月30日就已死亡,隨後被立為皇儲的約瑟夫皇帝的侄子斐迪南大公又在薩拉熱窩事件中遇刺身亡,最終十年29歲的約瑟夫皇帝的侄孫卡爾一世繼位成為”奧地利皇帝與匈牙利國王“,然而這時他已完全無法力挽狂瀾了:1917年奧匈帝國徵召16萬1900年出生的少年入伍,在這次徵兵後奧匈帝國剩下的人力資源只有受傷的老兵和釋放回的戰俘可以上戰場了。煤、鐵、槍炮、彈藥、糧食等物資均出現極度短缺的現象:步槍的月產量從1917年3月的11.3萬支一直降到一年後的9000支;馬鈴薯取代麵包成為奧地利人的主食;前線的數萬匹戰馬也因缺乏草料而餓死。1918年6月奧匈軍隊在總參謀長康拉德指揮下發起了最後一次進攻,在經過20天的戰鬥後意大利人在英法軍隊的支持下給予奧匈軍隊毀滅性打擊。此時奧匈帝國的死亡已進入倒計時:奧匈帝國鼓起勇氣向柏林方面告知自己已無力再戰的情況,隨後與協約國方面接觸,然而奧匈帝國的媾和要求遭到了協約國方面的拒絕,因為後者已向意大利人、捷克人、波蘭人、羅馬尼亞人、塞爾維亞人紛紛許下獨立或領土擴張的諾言,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瓜分奧匈帝國的基礎之上。1918年9月協約國軍隊在馬其頓戰線發起總攻,11天后作為同盟國成員的保加利亞退出戰爭,至此奧匈帝國南部門戶洞開。奧匈帝國內部的民族矛盾在外部打擊的刺激下進一步發酵,最終處於內外交困中的奧匈帝國走向了崩潰:1918年10月4日奧匈帝國議會的議員宣佈所有帝國的民族都享有自決權。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布拉格成立;10月29日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在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後同塞爾維亞合併組建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並於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11月2日匈牙利也宣佈脫離二元制帝國;而作為帝國核心區域的奧地利事實上早在10月21日就已自行成立了“獨立的德意志奧地利國家臨時國民議會”,可想而知這樣的行為對帝國境內的非德意志民族的離心傾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除了上述獨立建國的地區之外,原屬奧匈帝國的蒂羅爾州併入意大利,伏伊伏丁那併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特蘭西瓦尼亞併入羅馬尼亞,加利西亞併入波蘭。奧匈帝國的領土就這樣分別歸屬於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意大利等國,而各國在得到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後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

1918年10月21日作為奧匈帝國核心區域的奧地利成立了獨立的德意志奧地利國家臨時國民議會,此後直到1919年9月21日的11個月期間奧地利的正式國名一直是”德意志奧地利“。隨著奧匈帝國的崩潰使奧地利成為了一個日耳曼人佔據人口絕對多數的國家,同德國合併的呼聲也日益強烈起來,然而在一戰結束後的巴黎和會上列強出於維持歐洲地緣均勢的目的禁止奧地利與德國合併。1938年出生於奧地利的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強行合併了奧地利,此後直到1945年德國戰敗投降位置的7年間奧地利一直處於德國的統治之下。對二戰中的反法西斯同盟國而言:奧地利是一個奇怪的存在——奧地利是納粹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第一個犧牲品,然而與此同時奧地利又是第三帝國的組成部分。整個戰爭期間奧地利為納粹德國貢獻了大量兵員、財富,甚至連元首希特勒本人也來自奧地利,以致於有人戲稱”奧地利最大的成功就是讓全世界以為莫扎特是奧地利人,而希特勒是德國人“。戰後對奧地利的處置問題也因此而令同盟國頗為困惑:一方面同盟國方面堅持聲稱”奧地利作為第一個受希特勒侵略的自由國家應當從德國統治下解放出來“,另一方面也堅持”必須提醒奧地利因為站在希特勒德國一邊參加戰爭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終美、蘇、英、法四大戰勝國像分區佔領德國一樣佔領了奧地利,但與此同時也宣佈1938年希特勒操縱下的德奧合併無效。1955年美、蘇、英、法四大佔領國在奧地利方面做出成為永久中立國的保證後陸續撤出奧地利,奧地利第二共和國政府成立。重新獲得獨立的奧地利保住了在併入德國前的疆域,而在德國佔領期間從捷克劃入奧地利的領土則需予以歸還。1989年蘇東劇變後奧地利逐漸參與更多的歐洲一體化進程並於1995年加入歐盟,1999年又進一步加入歐元區。

1918年11月2日匈牙利宣佈脫離二元制的奧匈帝國。由於匈牙利在奧匈帝國時期是和奧地利平等的高度自治的主體,因此在戰後被戰勝的協約國作為戰敗國予以處置:1920年協約國和匈牙利在巴黎簽訂《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由此失去了3/4的領土,而這其中最令匈牙利感到心痛的可能要數劃入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要知道僅僅只是特蘭西瓦尼亞1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就比如今匈牙利的9萬平方公里領土面積要大,而在當時特蘭西瓦尼亞的85萬人口中超過3/4是匈牙利的主體民族馬扎爾人,這自然令匈牙利人難以接受。從簽訂《特里亞農條約》起匈牙利人對這一歷史“恥辱”一直耿耿於懷,而恢復歷史上匈牙利王國版圖的“大匈牙利主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在這一主義的框架下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地亞、奧地利的布爾根蘭州等都被視為匈牙利領土。1919年到1920年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為爭奪特蘭西瓦尼亞爆發戰爭,最終以羅馬尼亞打進了布達佩斯告終,匈牙利只得默認了特蘭西瓦尼亞歸屬於羅馬尼亞的既成事實。然而納粹德國在歐洲的崛起使匈牙利重新看到了恢復“大匈牙利”的希望,於是積極向納粹德國靠攏,試圖利用德國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大匈牙利”目標。1940年6月羅馬尼亞在蘇聯的壓力下被迫割讓比薩拉比亞,布達佩斯方面見羅馬尼亞對蘇聯讓步,於是也向羅馬尼亞提出修正邊界的要求,然而卻被羅馬尼亞方面拒絕。與此同時匈牙利向德國和意大利表示:如果德、意兩國無法用和平手段滿足匈牙利的領土訴求,那麼匈牙利就只好自己動手了——言下之意就是:匈牙利將重新考慮是否加入以德、意為首的軸心國陣營。8月24日匈牙利徵召預備役士兵,實施總動員,作為回應羅馬尼亞方面也進行了動員。這時希特勒試圖將匈、羅兩國納入自己的反蘇體系,自然不能容忍兩個小弟的互掐,於是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兩國外長很快被希特勒告知:於8月29日前往維也納聽候處置。8月30日在德國主導下出爐的仲裁結果是:將2/5的特蘭西瓦尼亞劃歸匈牙利,這為匈牙利帶來了43104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大約258萬人口(其中包括大約100萬羅馬尼亞族裔)。1944年蘇聯紅軍進入羅馬尼亞,同年8月23日羅馬尼亞共產黨領導發動反法西斯武裝起義,推翻了親德的安東內斯庫政權,至此羅馬尼亞搖身一變由軸心國陣營轉入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這時的匈牙利則隨著軸心國的頻頻失利不僅喪失了擴張得來的土地,連首都布達佩斯也淪為戰場。然而當匈牙利人發現:自己正面的敵人正是世仇羅馬尼亞人竟表現得鬥志昂揚,以致於蘇軍最後只好把羅馬尼亞人撤下戰場。二戰結束後匈牙利的版圖退回到維亞納仲裁之前,匈牙利不得不再次接受這一客觀現實。雖然在領土問題上已經無能為力,但匈牙利對周邊國家的馬扎爾少數民族的權利仍然十分關注並允許他們申請匈牙利國籍,而羅馬尼亞卻在1965年撤銷了一度設立過的特蘭西瓦尼亞匈牙利族自治區並大舉向特蘭西瓦尼亞移民以改變當地的民族成分。根據2002年的人口普查數據:該地區人口共有7221733人,其中羅馬尼亞人已佔據佔多數,而馬扎爾人在包括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在內的整個羅馬尼亞境內共有1415718人。

1918年10月28日波西米亞地區宣佈從奧匈帝國獨立併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波西米亞是中歐地區工業革命開展最早、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奧匈帝國享譽世界的斯柯達兵工廠就位於波西米亞境內。獨立後的捷克斯洛伐克繼承了奧匈帝國成熟的工業體系,得以與美、英、蘇、德、法、日、意等國並列為世界十大工業國之一。捷克斯洛伐克擁有較高的工業化水平以及完整的工業體系:除了能夠製造出性能出色的機槍和火炮,還可以生產飛機和坦克,甚至連軍艦上的火炮都可以製造出來,強大的工業化水平已超過了當時的意大利。二戰前捷克斯洛伐克的軍火產量甚至超過了英法的總和。以武器裝備為代表的捷克工業品不僅自用而且大量出口到國外:捷克式輕機槍和斯柯達火炮成為了捷克斯洛伐克出口的拳頭產品。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依靠其強大的軍工製造水平打造出了擁有百萬精良裝備部隊,還在邊境地區修建了號稱"小馬奇諾"防線的防禦設施。獨立後的捷克斯洛伐克並沒形成像奧地利、匈牙利一樣民族成分相對單一的國家——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結構情況如下:捷克人佔總人口的51%、日耳曼人佔22%、斯洛伐克人佔16%、馬扎爾人佔5%等等。儘管這個國家的國名叫做捷克斯洛伐克,然而實際上這個國家的第二大民族並非斯洛伐克族而是日耳曼族。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日耳曼人主要聚居在蘇臺德地區。1938年德國通過《慕尼黑協定》吞併了面積2.8萬平方公里的蘇臺德地區,次年3月納粹德國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捷克斯洛伐克軍隊進駐整個蘇臺德地區,隨即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300萬德意志人遭到驅逐:他們被強迫步行56公里前往奧地利,然而當他們抵達奧地利時卻被佔領奧地利東部地區的蘇軍禁止國境並要求他們原路返回。在這一過程中當然會有一部分體力不支的老弱病殘因飢餓、疾病而死亡——根據捷克官方的統計數據:在二戰後針對日耳曼人的強制種族遷徙過程中約有2.4萬人死亡、6.2萬人失蹤。二戰的強制種族遷徙徹底改變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人口結構——本來作為捷克斯洛伐克第二大民族的日耳曼族在捷克斯洛伐克變成了一個在總人口比例中微乎其微的少數民族。二戰後捷克斯洛伐克成為了東歐社會主義陣營的成員之一。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曾爆發要求擺脫僵化體制、追求自由民主的布拉格之春運動。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局發生劇變。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為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共和國兩個國家。

從奧匈帝國取得加利西亞的波蘭希望恢復自己在歷史上的最大版圖,於是向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提出歸還歷史上曾屬於波蘭的領土,然而蘇俄方面則認為這些地區早已是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雙方爭執不下並最終訴諸戰爭:新成立的波蘭共和國向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發起進攻並趁蘇俄國內混亂之際一度進佔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廣大地區;然而蘇俄紅軍在國內局勢相對緩和後對波軍發起反攻併成功將波軍驅逐出國土,隨即蘇俄紅軍一路攻入波蘭首都華沙城下,然而在這裡蘇俄紅軍遭遇了慘敗。戰後雙方都聲稱自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波蘭人聲稱自己成功保衛了國家;而蘇俄方面則聲稱波蘭向東侵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行動被擊退。其實當戰爭結束時雙方都一無所獲——雙方的戰線回到了戰爭爆發前,充其量算是打了個平手。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蘇聯方面則出於自身國防安全的考慮試圖將波蘭作為自己的戰略屏障,於是1940年9月17日60萬蘇聯紅軍越過蘇波邊界,進攻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9月18日蘇軍與德軍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會師,蘇、德兩軍以皮薩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為界瓜分了波蘭。1940年4月至5月間蘇聯將被自己俘虜的2萬餘名波蘭軍隊、知識分子和政界人士秘密處決於卡廷森林。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的雅爾塔會議上蘇聯和美、英達成協議:蘇波邊境以寇松線為界,使蘇聯得以收回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與此同時波蘭則從戰敗國德國獲得領土補償。總體而言:波蘭的版圖整體西移了200多公里,面積比戰前縮小了約7.6萬平方公里,大約損失了20%的領土。二戰後波蘭成為了親蘇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但蘇聯在處理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關係時長期推行沙文主義和強權政治,使波蘭民間始終潛伏著對對俄羅斯的敵意。1989年12月29日波蘭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波蘭人民共和國國名為波蘭共和國,史稱波蘭第三共和國。此後波蘭政治上奉行西式議會民主,經濟上實行以私有化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波蘭第三共和國宣稱:自己繼承的不是1945年之後的波蘭人民共和國政權,而是繼承的二戰中被蘇聯和德國聯手滅亡的倫敦流亡政府的法統。1990年12月在華沙皇宮舉行的新任波蘭總統就職儀式上倫敦流亡政府總統將波蘭第一共和國國旗、憲法原件和總統印信交給了新當選的波蘭總統瓦文薩。

作為薩拉熱窩事件直接當事方的塞爾維亞在一戰結束後從奧匈帝國得到了伏伊伏丁那,後來又與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等國組成了“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該王國正式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王國並將南斯拉夫肢解:匈牙利與保加利亞作為納粹德國的僕從國得以佔領南斯拉夫部分邊陲地區,克羅地亞則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米蘭·內迪奇將軍成立的“救國政府”統治著塞爾維亞餘下的領土。這時約瑟普·布羅茲·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成為了抵抗納粹德國的領導力量。鐵托將南共領導的游擊隊正式改編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並展開對德軍的戰略反攻,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連續取得7次對德軍的重大戰役勝利,成為戰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幾乎唯一靠自己的力量打敗納粹德國的國家。正由於南斯拉夫是在鐵托的領導下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贏得獨立解放的,所以南斯拉夫成為了戰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自主性最強的國家——從一開始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就堅決抵制蘇聯要求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照搬蘇聯體制的要求,始終堅持維持南斯拉夫的獨立自主地位。南斯拉夫成為戰後唯一沒加入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當時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冷戰對峙的世界格局之下南斯拉夫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並號召廣大的中小國家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結盟的外交政策。儘管和同一時期發達的西方國家相比南斯拉夫還是相對比較落後的,但在同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南斯拉夫絕對算得上出類拔萃:西方的文學、電影都被允許傳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過600萬遊客進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國有36%的人民擁有自己的汽車,每1.8個家庭擁有一臺電視,每2.1個家庭擁有一部冰箱,所有7歲到15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相對較大的國家體量、較為發達的經濟生活水平、不俗的軍事實力以及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南斯拉夫享有”巴爾幹之虎“的稱謂。然而在南斯拉夫的發展過程中也潛伏著危機:南斯拉夫的地區貧富分化問題一直非常嚴重——最發達的斯洛文尼亞與鄰國奧地利、意大利經濟水平相近,而馬其頓、科索沃則是歐洲最貧窮的地區之一。過大的貧富差距同南斯拉夫內部各族系之間原本存在的矛盾綜合在一起進一步加劇了各加盟共和國對中央的離心傾向——生活水平最高的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就一直對貝爾格萊德的中央政府從他們手中收取重稅支援馬其頓、科索沃等地的行為甚為不滿。1980年鐵托逝世後南共內部一時間缺乏一個足以替代的強勢政治人物,各地區的分離勢力日漸抬頭。隨著蘇東劇變後北約和歐盟的大舉東擴,西方國家已將肢解南斯拉夫提上議事日程,因為他們不願看到一個過於強大的國家成為巴爾幹的區域霸主。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相繼宣佈獨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邦徹底解體,由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聯盟議會兩院分別以多數票表決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家聯盟(簡稱塞黑)。2006年6月塞爾維亞和黑山國家聯盟正式分裂為塞爾維亞、黑山兩個國家,至此了南斯拉夫聯盟完全解體。

從奧匈帝國取得蒂羅爾州的意大利和同樣在奧匈帝國解體中獲益的南斯拉夫很快就發生了領土爭端,直到1920年雙方才就國界問題達成協議:意大利由此獲得了伊斯特里亞半島,但這樣一來就使大約40萬斯拉夫人被劃入意大利一側。1922年10月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領袖墨索里尼奪取政權。1936年10月意大利與德國結成柏林-羅馬軸心。二戰末期南斯拉夫游擊隊越過1920年確立的意南國界線與德、意軍隊作戰,到戰爭結束時的1945年5月南斯拉夫游擊隊已成功在的裡雅斯特與英聯邦的新西蘭軍隊會師。戰後鐵托決心將南斯拉夫的國界擴張到整個伊斯特里亞半島——這意味著新的意南國界線將遠遠深入1914年的意大利舊國界線,從而將50萬意大利人劃在南斯拉夫境內。伊斯特里亞半島的首府的裡雅斯特是中歐通往地中海的最近入海口,也是亞得里亞海最好的深水良港。此外伊斯特里亞半島還提供了意大利1/3的煤炭和一半的鋁礬土礦。伊斯特里亞半島上斯拉夫人和意大利人的分部情況大致是這樣的:斯拉夫人的分佈區一直延伸到首府的裡雅斯特城門,城鎮則仍保留著意大利特色,城鎮中的25萬居民中有20.2萬是意大利人。最終意南邊界問題被提交盟國外長會議解決:大部分伊斯特里亞半島劃給南斯拉夫,但的裡雅斯特將成為盟國共管的自由區。1954年南斯拉夫和意大利瓜分了這個自由區。二戰後意大利本就相對脆弱的工業基礎幾乎被摧毀殆盡。意大利作為二戰戰敗國同德國、日本一樣進行了大規模的戰後重建。意大利的戰後重建工作獲得了來自馬歇爾計劃提供的巨大外部支持,這為意大利的戰後經濟復興注入了提供了充分的資金、技術和設備支持。意大利的重建工作是從住宅建設項目開始的:在二戰中意大利的商業建築和居民建築損毀嚴重,因此戰後迫切需要解決那些無家可歸、衣食無著的流浪者的生計問題,一時間意大利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規模的住宅建設工程。意大利戰後經濟的復興在一開始主要就是依賴於以建築業為核心的支柱產業,而隨著建築業的日益發展又帶動了傢俱和日用產品等製造業的發展,意大利經濟開始向良性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意大利政府積極推行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並通過降低成本和工資以確保其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意大利已基本完成重建工作,意大利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回正軌。隨著人民生活的重回正軌之後以服裝設計為代表的產業也開始日益興旺起來,米蘭正是在這一時期發展成為與巴黎齊名的世界時尚之都。在戰後重建時期意大利的經濟增長速度一度達到過戰前的3倍,在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速排名上僅次於同時期的日本和西德,意大利的戰後經濟復興也因此被譽為亞平寧奇蹟,與德國的萊茵河奇蹟、日本戰後經濟奇蹟、韓國的漢江奇蹟等一同構成二戰後世界各國經濟發展中的突出者。1957年意大利同法國、西德、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組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六大創始成員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奧匈帝國現在歸哪個國家了?它當初為什麼會解體呢?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分崩離析,其領土在戰後分別劃歸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聯合王國)以及意大利。而其解體的原因則跟民族、政體、經濟和戰敗都有關係。


奧匈帝國為什麼選擇二元君主制?

其實奧匈帝國解體的根源,可以說在其建立之時就已經種下了。奧匈帝國的政體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特例,因為它實行的是所謂的“二元君主制”,即奧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國王,名義上奧地利和匈牙利還是一個國家,但奧地利和匈牙利分別擁有自己的議會和政府,其內部的絕大多數事務都由其自己管轄,雖然在這兩個政府之上還存在一個皇帝領導的奧匈中央政府,但這個政府的權限卻非常有限,基本只是負責外交和軍事等對外事務。

歷史上的奧匈帝國

而奧匈帝國之所以採取這樣一個奇葩政體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奧匈帝國其實是繼承自神聖羅馬帝國。是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後,在神羅曾經發揮主導作用的哈布斯堡家族所能控制的剩餘領地的集合。在公元19世紀上半葉,奧地利憑藉神羅的餘蔭,還能比較徹底的掌控住奧匈帝國的局勢。此外,當時它在整個德意志地區還力壓普魯士,擁有廣泛的影響力,甚至還能左右意大利的統一進程,在當時堪稱中歐霸主。

但在後期普魯士崛起之後,奧匈帝國在德意志地區漸漸被邊緣化。特別是經過公元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奧地利戰敗,被徹底排除在了統一的德意志聯邦之外,其國際影響力大幅降低。而在同一時期,意大利也實現了統一,奧地利對意大利的控制力也基本消失,其整體國力出現了明顯衰落。

而在奧地利衰落期間,在公元1848年,整個歐洲發生了一系列革命事件,作為當時中歐最強國的奧地利帝國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匈牙利民族起義甚至一度迫使奧地利帝國同意實行君主立憲制度。雖然在沙俄的幫助下,奧地利帝國最終成功地穩定住了局勢,甚至強化了對匈牙利的專制統治,但因起義而覺醒的匈牙利民族意識卻使奧地利帝國繼續對其的統治出現了很大動搖。

公元1848年匈牙利民族起義場景

而在奧地利徹底被排除出德意志聯邦之後,等於奧地利人和德意志人已經成為了兩個族群,因此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奧地利人也失去了其它德意志人作為靠山。而奧地利人在奧地利帝國境內的人口占比連1/4都不到,以這種人口比例去控制民族構成極其複雜的整個奧匈帝國也確實力不從心了。所以在普奧戰爭結束一年之後,奧地利被迫和匈牙利達成了“折衷方案”,同意恢復匈牙利的傳統地位,也就是讓匈牙利自治,以換取匈牙利仍然和奧地利維持統一。

奧匈帝國建立之後發生了什麼?

但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妥協卻忽略了在奧匈帝國境內存在的無數其它民族,特別是廣大斯拉夫民族的類似訴求。而且匈牙利人獲得了和奧地利人同等的地位則又刺激了這些民族要求同等權利的意願,因為其實他們雖然單個民族都不大,但加起來人口卻超過50%,也就是說他們才是奧匈帝國人口的大多數。

奧匈帝國的劃分,紅色為奧地利,粉色為匈牙利,藍色波黑地區為奧匈共管

而匈牙利取得的自治地位也不僅僅侷限於匈牙利人,而是包含了對帝國東部大量其它民族的統治權。但匈牙利人將自己的自治權力視為了統治其它民族的權力。因此在奧匈帝國建立之後,匈牙利政府在其境內推行了一系列民族主義的政策,而這些政策卻加深了其境內其它民族受到壓迫的感受,更進一步激發了其自己的民族主義。很快同樣的情緒也蔓延到了奧地利所統治的區域內,特別是在公元1878年,奧匈帝國從奧斯曼手裡奪取了波黑的控制權之後,波黑境內的民族更是表現的非常桀驁不馴,而這種矛盾不斷積累,最終才釀成了斐迪南被波黑人刺殺的事件。

在一戰期間奧匈帝國經歷了什麼?

但刺殺事件其實還是少數激進分子的行為,此事發生後,當時在奧匈帝國並沒有立即發生大規模的民族起義等事件,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一戰,其實奧匈帝國還能找到一個新的王儲,並使其帝國繼續得到維持。

但在這個刺殺事件發生之前的數十年間,歐洲列強因為各種矛盾(主要是殖民地與資源矛盾,桃花石雜談其它文章詳細介紹過,歡迎查閱)結成了兩個相互對立而且敵意越來越的集團,所以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為契機,整個歐洲迅速陷入了一戰的旋渦之中。而戰爭一打響之後,奧匈帝國自身的多個短板迅速暴露了出來。

描繪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與德皇威廉二世統帥兩國將領的畫作


首先是它因為傳統封建勢力強大,錯過了歐洲列強開拓海外殖民地的黃金時期,所以奧匈帝國基本沒有海外殖民地,這使它在一開戰就陷入了資源短缺的困境。最基本的一點是,雖然奧匈帝國在歐洲列強裡還是比較依賴農業的國家,但它竟然沒法實現糧食自給。在戰前,奧匈帝國的糧食主要從俄羅斯和羅馬尼亞進口,但在一戰中,這兩個國家都成了奧匈帝國的敵國,而且戰爭還導致奧匈帝國本身的糧食產量進一步降低,其國內迅速發生了饑荒。

到1917年,奧地利境內的小麥產量降到了1913年的一半,黑麥和燕麥產量則降的更多。而這時其二元體制固有的脆弱性也很快突顯,擁有自主權的匈牙利也拒絕再向奧地利提供糧食,其國內的糧食除了供應國內需求外,剩餘大部分都出售給了同樣面臨糧食窘境的德國,這使得奧地利境內的饑荒進一步加重。

而在1916年,奧匈帝國長期的君主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去世。他的從侄卡爾一世繼承了王位。卡爾一世面對國內不同民族的呼聲許諾將進行改革,但其改革卻使相對保守的匈牙利政府面臨了更多挑戰,其國內主張徹底與奧地利切斷關係的獨立黨聲勢越來越大。而在此時,奧匈境內的其它民族,包括斯洛文尼亞人、塞爾維亞人、魯塞尼亞人和捷克人先後發動叛亂,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也在1918年1月趁勢提出了奧匈帝國民族自決的條件,要求奧地利必需接受這個條件才有可能實現停戰。

捷克斯洛伐克宣佈獨立時的場景


而此時已經四面楚歌的奧地利完全失去了對局面的控制。1918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先後宣佈獨立,特蘭西瓦尼亞併入羅馬尼亞,波黑和克羅地亞等地併入南部斯拉夫民族的聯合體。11月3日,奧地利被迫接受協約國提出的條件,並與其簽訂停火協議,奧匈帝國宣告解體。


桃花石雜談


瞭解奧匈帝國的歷史是因為一個遊戲《歐陸風雲》在歐陸風雲這遊戲中版圖變化最大的就是奧匈帝國。

這個帝國簡而言之就是歐洲奇葩。

一個奇葩的國家。

一個奇葩的家族

顯示出的是一中奇葩的政治制度。

這個奇葩的國家,所有土地都是嫁妝,這個奇葩的家族,用自己的女人和男人連接成紐帶變成歐洲最大國之一,這個奇葩的制度,就是真正的封建制度!

這三個奇葩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奇葩的奧匈帝國!

與其說他是一個帝國,不如說他是一個以帝國名義存在的,聯合國家,而所有被聯合的國家,毫無意外都是家族的親戚。

這個家族就是歐洲中世紀開始到近現代最牛逼的歐洲貴族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家族是個傳奇,他們的歷史源於曾經統一歐洲薩克森王朝國王奧托大帝。這奧托大帝因為統一歐洲,還有對教廷的特殊貢獻,被羅馬教皇加冕成皇帝,也因此他有著繼承自羅馬帝國的高貴血統,雖然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但是中世紀歐洲教皇最大, 於是他們就最大。

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奧托大帝及其後裔就成立了歐洲中世紀最著名的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寓意是比羅馬更高級,不知道當時還存在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如何想。

哈布斯堡家族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後裔,不過他們不是皇帝家族,而是選帝候家族。

這選帝侯(德語:Kurfürst,複數為Kurfürsten,英語:Elector)是德國曆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這個詞被用於指代那些擁有選舉“羅馬人的皇帝”權利的諸侯。

其實就是一個弱智政策,人為的加深了德意志為首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分裂,也是德意志有無數邦國的根源,可是在這樣奇葩制度下,哈布斯堡家族反而風生水起。

選帝候制開始施行後,發源於現法國阿爾薩斯(Alsace)的哈布斯堡家族,一步一步擴展自己的腳印,通過無數聯姻,將自己的家族變成了歐洲第一家族。

在他們無數次王室聯姻之後,無數國家被哈布斯堡家族名義上合併,最後就成了了所謂的奧匈帝國!

那麼有多少國家是原來奧匈帝國的領土,這真不少,一長串!

在一戰開始前,奧匈帝國行政區劃如下!

波希米亞,布科維納,卡林西亞,卡尼鄂拉,達爾馬提亞,加利西亞,濱海省份,下奧地利,摩拉維亞,薩爾茨堡,西里西亞,施蒂利亞,提羅爾,上奧地利,福拉爾貝格,外萊塔尼亞,匈牙利王國,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帝國直轄省份,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

這地名看著有點繞對吧,我們換成現代國家概念在看一次就會比較清楚!

奧匈帝國包括現在歐洲國家如下:

奧匈帝國一戰後分裂成: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 、波蘭,之後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了捷克和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分裂成了波黑,克羅地亞,馬其頓,黑山,塞爾維亞,科索沃,伏伊伏丁那,斯洛文尼亞。

也就是說,原本屬於奧匈帝國的土地上出現了:14個國家和地區,還大多數集中於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地區,加上併入法國意大利的地區,一個強大的帝國四分五裂看著讓人唏噓啊!

那麼強大的奧匈帝國為何會四分五裂,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

作為統治家族的哈布斯堡家族,是基於封建宗法制才成功的,而在新時代民族主義開始盛行之後,封建宗法制已經成了明日黃花,如何能適應現代國家發展的需求?

於是民族問題,宗教問題不斷,基於聯姻紐帶下的脆弱聯合體,如何能承受新時代的衝擊。

特別是在一戰之後被徹底清算的局面下,歐洲所有列強都看不慣這個以女人嫁妝為國家組成的國家,那麼他的悲劇結局就此註定。

唯一留給世界值得銘記的不過是這個家族的榮光而已,這個榮光的註腳也很有意思“歐洲祖母”。現在這個家族依然存在,依然是貴族只是國家和他們已經無關了。


阿斗不傻


奧匈帝國在一戰之後解體,原領土之上成立了四個國家: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當然啦,這四國並非全是新建立的,奧地利和匈牙利本來就是主體國家,捷克和斯洛伐克原只是地區,奧匈帝國解體後才成立的。

還有一些領土被意大利、羅馬尼亞、波蘭和南斯拉夫各自佔領。順便說一句,南斯拉夫現在已經解體了。

奧匈帝國原是龐然大物,是歐洲五大強國之一,國土面積在歐洲排在第三位。為什麼解體呢?很簡單,因為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且還打敗了,所以被強行肢解。

整件事兒說來話長,而且有一個人是繞不開的,那就是絕代佳人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出生於巴伐利亞王室,16歲時嫁給了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他們的愛情很浪漫,婚姻卻是件現實的事情,兩人婚後生活並不幸福,茜茜公主受不了古板的宮廷生活,經常去匈牙利旅行,與匈牙利建立了較為深厚的感情。

當時奧地利綜合實力比較強,動不動就要干涉匈牙利的內政,可想而知匈牙利當權者是很厭惡奧地利人的,但茜茜公主美麗優雅,被稱為“歐洲最美皇后”,深得匈牙利人的喜歡。

奧地利皇帝弗蘭茨很有政治頭腦,當他發現隔壁的普魯士王國越來越強大時,感受到了一種威脅,於是想要找個同盟共同對抗。他想到的就是匈牙利,但也知道匈牙利人討厭自己,於是通過茜茜進行了一系列溝通談判,最終合併為奧匈帝國。

這是茜茜公主最大的政治貢獻。之後她繼續著自己不快樂的生活,於1898年遇刺身亡。

弗蘭茨和茜茜公主本來有個兒子,但他為情自殺了。弗蘭茨只好找了侄子為繼承人,也就是斐迪南大公,他在薩拉熱窩被刺身亡,刺客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於是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

以奧匈帝國當時的實力,打個塞爾維亞不在話下,可這塞爾維亞是有大哥罩著的,這個大哥就是俄羅斯。你要打我小弟?那是不給我面子啊,來啊,誰怕誰啊!

俄國參加,德國立刻也參戰了,站的是奧匈帝國這一邊。

說到這裡可能有朋友要問了,德國不就是普魯士王國嗎?之前弗蘭茨不是還想要防備它嗎?只能說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對立與利益,一切得看時勢。

現在我們所說的德意志,通常就是指德國,但在最開始的時候,“德意志”指的是地域概念,在這地域範圍內奧地利和普魯士是最強的兩個國家,所以總想著吞併對方。

但兩個國家離得太近了,一個遇到威脅的時候,其實另一個也就遇到了,“共抗外敵”是比較明智的作法。

等到1871年,鐵血宰相俾斯麥統一相關區域之後,才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從此“德意志”才代表了德國。

德國參戰後,法國也立刻加入。德意志帝國還在是普魯士王國的時候,兩國就打得不要不要的,而且法國打不過德國。看到有別人打德國了,自然趕緊摻一腳。

之後英國、美國加入俄國一方,稱為“協約國”, 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加入奧德一方,稱為“同盟國”。

至於意大利,位於奧匈帝國的南部,兩國偶有領土糾紛。它和德國的關係可不是從二戰才有的,一戰之前就比較好了。

而且它也和德國有一樣的擔心,怕奧匈被打下後自己也被打,於是和德、奧簽定了“三國同盟”!

對於意的德性,估計奧和德也是很瞭解的,雖說簽了合約,不想遵守的時候你也沒辦法。為了拉攏它,讓它不至於在背後插刀,德勸說奧在領土問題上做出了很大讓步,當時意大利表示“哥們兒很講義氣嘛,放心吧,我就跟著你們幹了!”

然後,等要到了足夠的好處,又看到奧德屢打敗仗之後,它偷偷和對頭談好了條件,簽署了條約加入了原對手一方。

。。。。。。意大利,是個神奇的國度,看看它在一戰中的模樣,二戰中會有如此表現也就不奇怪了。它就是個牆頭草,哪邊風大哪邊倒。

一戰的最後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奧和德輸了,奧匈帝國被解體,德國帝制滅亡,皇帝退位,次年建立了魏瑪共和國。

總之,表面上看來,好像奧匈帝國為斐迪南大公復仇才引起了世界大戰,其實他沒這麼重要的。打戰,是因為當時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各國社會矛盾、經濟矛盾都達到臨界點了,只有通過戰爭才能解決這一切。

最後,有個小知識,以上這些國家,基本都是從古羅馬神聖帝國中分裂出來的,不說同一個老祖宗,往前幾百上千年,他們是一家。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奧匈帝國是一個二元制帝家,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國家主要由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組成,要說奧匈帝國,我們要先提一下統治奧地利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哈布斯堡是坐落在瑞士北部的一個城堡,這座城堡的領主被稱為哈布斯堡伯爵,在公元13世紀初哈布斯堡家族開始向外擴張,並建立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世紀到近代哈布斯堡家族曾今擔任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的統治者。

不同於其他的封建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在近代也隨著時代發展,開始對自身進行一些變革來適應時代的變化,奧地利帝國的境內有多個民族,在長久以來的歷史中,這些民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19世紀中葉,民族主義的抬頭,也使得奧地利帝國一些邊緣化的民族開始尋找擺脫帝國控制的機會,甚至由此還爆發了一些小規模的民族運動,雖然最後都被奧地利帝國鎮壓下去了,但是這也引起了奧地利的重視,統治者意識到,奧地利帝國必須開始從封建帝國逐漸向民主國家轉變。

在當時形成民主國家的國際環境還不成熟,但是之後爆發的意大利獨立戰爭,普奧戰爭,俄國支持匈牙利對奧地利發動革命,都削弱或直接衝擊著奧地利政府的統治,在這樣的背景下,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被迫和匈牙利貴族談判,也就是在談判的過程中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找到了解決雙方衝突的方法,就是將兩個國家組成聯盟,雙方是平等的關係,雖然當時羅馬尼亞人,捷克人等,他們也希望像匈牙利人有權參與國政,組成多元政府,但是這個提案最終被拒絕了,奧匈帝國組建為二元帝國。

奧匈帝國只存活了51年就因為一戰而解體了,這就算在人類的壽命裡也算是短命的,由於存在時間短,可能很多人就誤以為這個國家實力不怎麼樣,但是奧匈帝國在當時可是世界八大列強之一,面積在歐洲屈居第二,奧匈帝國的農業產量,原油產量,資源儲備量均位居世界前三,並且還有可以和德國聘美的基礎工業和軍械工業實力,在一戰爆發前人口約有五千兩百萬,奧匈帝國的實力不容小噓。

在長達四年的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奧匈帝國作為戰敗國,也是下場最慘的一個,在殖民時期佔領吞併的非德語區被協約國全部剝奪瓜分,這片區域的民族互相之間也存在各種矛盾,有一部分早對奧匈帝國十分不滿,之前威懾於奧匈帝國的實力強大難以獨立,奧匈帝國戰敗後也藉此機會獨立建國,成為了後來的匈牙利,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南斯拉夫解體後曾經的奧匈帝國區域又建立了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兩個共和國,奧匈帝國還有一部分國土被併入了意大利,波蘭,奧地利帝國由此衰落,在二戰期間又成了德國的幫兇,二戰戰敗後,奧地利在1955年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