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在《阳台上》看“偷窥”镜头下张猛和周冬雨为艺术的付出

导读:距离《钢的琴》相隔近十年后,我们看到导演张猛的新作《阳台上》再次上映。所谓“十年磨一剑”,上映已十几天,虽然依然是票房不叫好,但我们看到这部电影依然有他对文艺片的执着和与众不同的成功之处。

在《阳台上》看“偷窥”镜头下张猛和周冬雨为艺术的付出

导演张猛,他在导演界也不算出名,但如果熟悉文艺片的话,应该说,他在这个领域还是独树一帜的。他主要拍的是小成本的文艺电影,视角也比较独特,都是普通人,表现社会底层的人的挣扎。2008年,他的第一部电影《耳朵大有福》,讲的就是一位普通的火车修理工王大耳朵退休后的普通生活。2011年《钢的琴》,写一群下岗的工人,一位为了女儿钢琴梦自己动手造琴的感人故事。这次《阳台上》反映的也是上海一个弄堂里的一个拆迁户的儿子和他的仇人的智障女儿的复杂感情。

在《阳台上》看“偷窥”镜头下张猛和周冬雨为艺术的付出

虽然不是什么大制作的电影,在票房上也没有大赚,但题材都来自我们的生活,更贴近我们的情感世界,更让人为之感动。还有就是张导执着于用全胶片拍摄。与现在惯用的数字拍摄不同,全使用全胶片拍摄可能更费时费钱,张导依然坚持使用。他觉得这种技术色彩还原最接近原色,又有质感,正如他所说的:“用胶片拍摄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它不会违背自然的观念,记录了最真实的时光”。之前获得成功的《钢的琴》就是采用全胶片拍摄的,从色彩还原、画面感都给人清新的感觉,加上有王千源和秦海璐担任主演,该片也因此获得了第2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之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等众多奖项或提名。

在《阳台上》看“偷窥”镜头下张猛和周冬雨为艺术的付出

这次《阳台上》他依然执着于全胶片拍摄,一些镜头的使用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上海破旧弄堂中昏暗灯光下的破败和阴森,男主角透过粉色的玻璃窗偷窥阳台对面少女的隐私生活,让我们感受到一个在青春荷尔蒙刺激下的年轻人的欲望,透过女主角薄如羽翼的裙子透露出的少女的肌体,让人产生有冲动感。这些极具现实感的光与影通过胶片真实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如入其境,顿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在《阳台上》看“偷窥”镜头下张猛和周冬雨为艺术的付出

再说说著名演员周冬雨。这部电影是她第一次担任出品人并且在电影里挑战饰演一名智障女孩。周冬雨面部五官精巧,身材小巧单薄,形象单纯可人,出演一个智障女孩对她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当她还是一个高中生时,本色出演了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展现了在一个纯净世界里一段纯纯的爱情故事,周冬雨也以单纯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并获得了认可,并因此曾获得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奖、第56届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等多个奖项。

在《阳台上》看“偷窥”镜头下张猛和周冬雨为艺术的付出

此后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经过专业学习,成长为内地著名演员,也是内地电影市场票房的保证。这次周冬雨在《阳台上》饰演智障女孩陆珊珊,虽然20岁了,但只有10孩子的智商。与她演对手戏的是新人王锵,在戏中饰演张英雄。张英雄的父亲在一次拆迁行动中突发疾病死去,他认定凶手正是陆珊珊的父亲,于是跟踪“仇人”的女儿意欲复仇。

在《阳台上》看“偷窥”镜头下张猛和周冬雨为艺术的付出

周冬雨要演绎的是外表20岁女孩的样貌而言行却幼稚又单纯的智障人。通过张英雄偷窥的特定镜头,我们看到片中周冬雨不管是在阳台上,洗澡时,还是走在小巷里,都那么天真无邪,极富童真。正是这样单纯、幼稚、简单的出色表演,让充满复仇之火的张英雄在爱与恨中五味杂陈,渐渐消磨了恨,多了复杂的爱。周冬雨在《阳台上》的角色挑战是非常成功的,也再次展示了她不俗的演戏实力。

可惜的是,张猛文艺片不求回报的拍摄,周冬雨出品人不计报酬的付出,《阳台上》虽叫好但不卖座,这部投资千万的电影,目前票房还没达到400万。

大家看了此文有什么收获呢?或者大家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欢迎点赞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