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老家趕年集

農曆逢三遇八,是家鄉集市日,人們買賣交易。

七歲那年,臘月二十八,吃過早飯,母親打開櫃子,拿出錢包——一個褪色的手絹包裹,解開,一沓零錢遞給父親,說,五塊六,就這麼多,撿急用的買。

父親答應著接過錢,抱過來十多把旱菸,和借來的秤一起裝進麻袋,甩到肩上背了,邁腿往外走。我用手扯著父親的後衣襟,說,我也去。

跟父親去趕集,我是想買一掛小鞭。之前跟父母說過兩次,父母沒答應:幹正事還沒錢,哪來閒錢買小鞭!可去年過年,隔壁小五買掛二百響的小鞭,天天在我面前顯擺,看見我他還一邊點鞭大聲地喊,放鞭了!當時我就下決心:過年也買一掛小鞭。

人們三三兩兩從支路,向通往集市的主路匯聚。不大一會,我和父親就融入趕集的人流中。人流中,男女老少,有的肩背手拎,步履匆匆,還有的空著雙手,說說笑笑。父親說,今天趕集有兩類人,一類是生活寬裕點的,年貨早就準備好了,今天是閒逛來了。另一類是日子過得緊的,買年貨一拖再拖,這是年前最後的集日,不能再拖了,東借西湊,或賣點東西換點錢。我看一眼父親背上的麻袋,心想,我家也屬於日子過得緊的吧?

距離集市六里地。到集市時,朝陽背風的好位置都被人佔了。父親選一靠近路邊的位置,把旱菸、捲菸用紙和火柴安頓好。然後喊道:蜜葉香葵花煙,味醇柔軟好抽!每走過來一個人,父親邊遞煙紙邊招呼,好抽,來,嚐嚐。

這旱菸,是父親在自留地栽的。父親也抽菸。拿到集市上賣的煙是好煙,父親自己捨不得抽。父親抽的是底葉煙和二茬煙,揉碎裝在一個大布袋子裡。父親說,抽著沒勁,發苦,還要火。

太陽偏西了,集市高峰已過,一兩煙還沒賣出去。價也不高啊,咋沒人買呢?父親自言自語道。跺腳取暖的父親停下腳,蹲下,用青筋凸起的雙手,哆哆嗦嗦地卷顆煙,點燃。這是我見到他第一次抽這好煙。他深深地吸了幾口,淡白色的煙霧飄散開來。

煙味道不錯,多少錢一斤?聞著煙味走來一個男子問道。一塊二一斤,父親回答說。那男子捲菸抽了幾口,一陣討價還價,最終一斤一塊一成交。又有幾個人圍上來,你一把他兩把,麻袋上的旱菸就剩下了兩把。

父親緊鎖眉頭舒展開了。他稱了稱麻袋上剩下的兩把煙,對我說,這把煙要七毛七,少七毛五不賣,這把要六毛六,少六毛五不賣,我買過年用的東西去。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我又想起了來時路上他說的話,幾次想跟父親提買小鞭的事,又咽了回去。在我胡思亂想時,一老大爺走到我面前:這煙咋賣的?我說,這把七毛七,這把六毛六。老大爺捲菸,點燃,抽了兩口,說,這兩把一塊三,賣不?我搖搖頭。老大爺轉身欲走。我又一想,一塊三,給父親一塊,還剩三毛,是一掛300響的小鞭錢。我忙說,一塊三,賣,賣!

父親回來了,看神情,心情不錯。他跟我說,還好,肉沒漲價,還是上兩個集的價,能過個好年了。這是一斤紅糖,半斤糖球,一辮子蒜,一包火柴,一包蠟,寫對聯的紅紙,掛錢……

兩把煙呢?父親突然想起。我說,賣了。賣多少錢?一塊三,給你。我邊說邊把右手伸進衣兜裡,把一塊錢遞給父親。父親接過錢,說,還差三毛呢?三毛錢一直在我左手裡攥著,都被汗水洇溼了。我低聲回答說,爸,我想買掛小鞭。讓我意想不到的是,父親只猶豫了片刻,就爽快地答應了。

在供銷社生產資料門市。父親花四毛錢,買了十個二踢響,又花兩毛錢,給我買一掛300響的小鞭。寒風中,我抱著紅紙,父親揹著年貨,興致勃勃地朝家走去。

光陰如梭。一晃四十多年後的臘月二十八,回老家過年,我和父親去趕集。

通往集市的泥土路,早已變成了寬廣平坦的柏油路。路上,各種轎車、小型貨車、農用三輪車,還有摩托車和電動車,一輛接著一輛,朝著集市駛去。步行和騎自行車的寥寥無幾。坐在副駕駛座的父親,兩眼目視前方,不停地叮囑我,慢點開,注意安全,別剮著碰著。六七分鐘,我和父親就到集市。

走進封閉式的農貿市場,暖流撲面而來。進門,見一賣牛肉老闆,砍下一塊牛肉放在電子秤上,說,十三斤二兩,多三斤,給三百二,行吧?你想多賣點,那我就多吃點,行。一位四十多歲的婦女笑著說。女人接過肉,掏出手機對準木牌上的二維碼,說,錢打過去了。

微信支付?賣肉老闆抬起頭,看了看我,說,現金倒來倒去多麻煩,這多省事,現在我這兒只有六七十歲的老人還用現金了。我環視一下,目及攤位都有二維碼。在我的意識裡,使用微信支付應是城市,是年輕人,家鄉農村也廣泛使用,讓我感到有點意外。

年近八旬的父親,身板還很硬朗,給我當嚮導,邊走邊向我介紹。市場裡共有四排攤位,有肉類區、蔬菜區、雜糧區……吃的,喝的,穿的,市場裡應有盡有。賣活魚和賣活雞的,還負責殺和收拾,人們圖省事,圖吃個新鮮,買的人多,擁擠些。整個市場人雖多,流動快,但井然有序,並不擁擠。

我買條活魚,掃碼付完錢,轉身抬頭,見父親與兩個年齡相仿的老人在嘮嗑。父親說,年貨都準備好了?他們說,早就準備好了。又說,市場啥都不缺,手裡不缺錢,隨吃隨買,還新鮮,多了佔地方。我不由地看看自己的手,一條魚和幾張掛錢,又看看身邊來往的男女老少,不像過去趕集手拎著大包小包的。人們身著五顏六色的保暖服,說說笑笑,一臉輕鬆。

鞭炮市場,在西面乾涸的河床上,有二三百米遠。六七家鞭炮攤位一字排開。包裝五顏六色的煙花爆竹,增添了節日的色彩和氛圍。父親指著我手中的小鞭,跟賣鞭炮的小夥子說,發展真快,一萬響的小鞭,過去想都不敢想。小夥子說,您老保養好身體,好日子在後頭呢!

“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趕上了盛世咱享太平……”回來路上,打開音響,《好日子》的歌聲甜脆悅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