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老照片:1894—1895,日軍隨軍攝影師拍攝的甲午戰爭老照片


圖為甲午戰爭期間,日軍海軍士兵在軍艦“高千穗”合影留念,此艦後運載了日軍參謀團參加了對威海衛的戰前勘測行動。照片中可見艦船上的26釐米主炮。注: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軍艦數量已經匹敵清朝北洋水師,其船多系新造速射炮艦,航速亦遠超清軍,如日本傾盡國力購買的吉野號。

圖為日軍第一軍司令部和第三師團正在進行仁川登陸。照片上日軍作業繁忙,左側建築是日軍郵船仁川支店,右側海邊排放著的大型物資是日軍舟橋部隊的鐵舟器材。岸邊大量的馱馬用於將物資運出灘頭。

9月8日,平壤清軍在城池內外構築了27座堡壘和各種防禦工事。經過激烈的會戰,清軍敗退。圖為日軍隨軍記者拍攝的平壤之戰後的戰場。注:平壤之戰是近代以來清日兩國陸軍正規部隊首次大規模陣地戰。作戰之初,日軍雖然取得成歡之戰的勝利但實無必勝把握,其希望達到的戰果最多是控制朝鮮半島,再循序漸進地滲透中國內地。但清軍在作戰中暴露出來的脆弱,使日本高層做出了將戰爭擴大到清朝本土的決定。


圖為日軍隨軍記者拍攝的清軍堡壘。平壤之戰,清軍憑藉堅固堡壘,一度阻扼日軍兵鋒。為了儘快擊敗清軍,日軍調來了對步兵殺傷力極強的榴霰彈,此彈丸常於清軍堡壘上空爆炸,給清軍士卒造成了極大殺傷,平壤城制高點牡丹臺因此被日軍攻破,左寶貴也中彈身亡。城內統帥葉志超聽罷戰況,喪失戰鬥信心,乃召集眾將討論撤兵事宜。

圖為日軍部隊正在登陸花園口。1894年9月17日黃海海戰後,日軍取得制海權,確保了海上通道的暢通。於是,日軍遂決定發動直隸平原的決戰計劃,並要求前線日軍儘快攻克旅順口,建立決戰根據地。為此,日軍組織了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登陸作戰。最初,海軍選擇的是大連貔子窩,後來發現此地地形平坦,不利艦隊隱蔽,加之距離旅順灣較近,若旅順港清軍夜襲,日軍艦隊會十分危險。於是,經過再三討論,日軍遂定於花園口登陸。

圖為被俘虜的清軍士兵。日軍的作戰方略是登陸花園口後儘快佔領金州,隔斷旅順半島和奉天清軍的聯繫,為攻克旅順口奠定作戰基礎。11月5日,日軍佔領金州附近高地,對金州城形成居高臨下之態。次日,日軍炮兵與清軍展開對射,將其牢牢壓制。經過兩個小時的戰鬥,日軍攻佔金州,殘存的清軍退往旅順口。


圖為金州戰役期間日軍俘虜的清軍士兵,他們是日軍從逃亡的百姓群中搜羅出來的。由此可見,清軍士兵作戰意志薄弱,經常在戰事不利時換上隨身攜帶的普通百姓的衣服逃亡。

圖為金州戰鬥過後,高家窯南面田地戰死的清軍士兵。

圖為日軍炮兵部隊正在轟擊旅順口西部方家屯地區清軍。旅順之戰,日軍繳獲清軍槍械1650支以及旅順口全部炮臺設施和彈藥。此外,清軍造船所、兵器工廠、水雷營、船舶等一切設施均被日軍控制。

圖為甲午戰爭期間日軍關押的清軍俘虜。

圖為日軍攻佔清軍威海衛附近炮臺。

圖為遭日軍襲擊後的清軍威海衛炮臺,幾成一片廢墟。

圖為日軍攻佔威海衛黃土崖地區的炮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