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汽车销售公司利润不够,直接给车加价就行了,为什么要弄其他明目收费?

蓝枫落叶


对于这个问题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喜欢的亲人们勿喷

同样一辆车,我比其它店贵2000元,你会买吗?4s店想卖车是很艰难的。别说汽车了,菜市场我比别人1斤贵1毛都不一定卖的出去,不要大家想的这么容易。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竞争激励

竞品竞争:纵观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处于下滑趋势,各品牌为争夺市场份额,加大促销力度,竞争激励。

本品竞争:许多城市同时拥有好几家同品4s店,这些店有可能不属于一个集团或老板,线索有限竞争也十分激烈。

第二:客户都比较精明

现在信息比较发达,客户在网上都可以收到许多4s店的销售电话,价格对比成为常态,许多客户会说,我在某某店看过了,优惠是多少多少,如果你们店在优惠多少,我就在这里购车。本来就是狼多肉少,为了不流失客户只能打价格战。我高卖给你,你会在我店买吗?

第三:店内盈利指标

集团或老板给予店内盈利目标,毕竟开店也不是慈善机构,还要养着员工,卖车不赚钱,只能通过其它方面就行弥补,例如金融服务费,汽车装潢,保险等等,要不怎么向老板交代。或许干不了几个月总经理就拜拜了。

总结一下,车不赚钱,直接加钱把车价提高是行不通的,只能潜移默化的通过客户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弥补。所以就出现了金融服务这一说。有的朋友可能也算了一笔账目,我要是贷款多少万,2年或3年免息,可能省的钱比金融服务费要多,大不了就当利息了,能够接受,直接就交了。所以没有发生很大的矛盾。


撩车这些事


首先,直接给车加价行不行,肯定是不行,因为现在购车渠道很多,每个城市光同品牌4s店就有好几家,统一收费,怎么可能?

其次,根据客户购买心理研究,4s店给出的价格多低,多优惠,都不会是最后的成交价格,中国人喜欢砍价,买什么东西都兴还价——最后的成交价格一定是客户自己提出并认可的价格!如果汽车行业都想海澜之家一口价那样就好了,但是现实可能吗?哪个汽车品牌有能力建立自营体系?

再次,客户与汽车销售行业(包括厂家和经销商)永远是博弈方:一方像少花钱,一方像多赚钱。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这两者是不可能和谐的!这就决定了,即便行政部门出手整治金融服务费等乱收费,也有新的名目的费用出现!最多也就是把金融服务费摆在桌面上。合规不违法,大抵就是这个现象!

这就造成一种现象:国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业协会不会插手合规不违法的行为,厂家无法把控市场经济下的下游渠道商;那么作为销售体系最后一环的4s店,既决定不了各区域各城市的统一售价,又没有能力去提高售价,还想增加商家利润。如果你是4s店决策者,你能怎么办?


车识界


简单说说我的个人看法。这其实是销售中的一个潜规则,它是利用消费者对于某种消费品的购买需求额外收钱,它有个通俗的说法叫“乱收费”。




既然是胡乱收的费用,那么无论产品卖多少钱,这比费用都是额外的部分,由相关人员瓜分了,我相信没有人会嫌钱太多了不收。在本次奔驰事件中女车主就遭遇到了乱收费问题,因为奔驰总部有金融服务机构资质,利之星就可以打着这块招牌收取费用,无论车卖多少钱,只要收到了所谓的“金融按揭服务费”,并且不开具发票,钱当然是销售和相关人员全部分了。但我在这里要补充一句,正规的金融服务费用是存在的,有正式发票。


为何这种现象不能杜绝?

从奔驰事件可以看出,首先是因为4S店违规操作,事先没有告知车主有这样一笔费用,在收取了车费后后才告诉你有这么一项费用存在,不付不能提车,迫于压力只能付款。其次是车主为了尽快提车不愿意再纠缠,而且费用也能接受一般就给付款了。我想如果这次奔驰车不漏油事情没这么大,估计这个费用也就认了。

所以给车加价是老板和企业赚了,收取金融服务费是销售自己赚了,如果你是销售你如何选择?



深蓝月华


这个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太大,各个品牌没法一下子覆盖中国全国市场,所以只能找各个代理商,但是代理商之间恶意竞争,因为降价是最简单不费力的竞争手段,所以没法统一价格。而且中国人刚刚发展起来几十年,消费观念观念还是节省,多要服务和节省金钱哪个重要?不要忘了30年前各个家庭还都在积攒废品去卖钱呢,所以整体花钱买服务来说就是败家不会过日子的这种消费观念很重要。第二,法制不健全,中国到现在也没有惩罚性法治,只有补偿性法治,而且法治也不健全。所以企业从违法的获利和损失上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就造成完全不在乎那点你闹的损失。而且你也很难告赢,没听女事主说过了吗?已经找过工商和投诉消协了是因为没用没办法了才闹的。第三就是中国人的小农意识,这点最重要,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我今天吃亏了只要别人也吃亏了就心理平衡了,我为什么要去打抱不平当出头鸟,所以中国人没有信念只顾自己的这种小农意识更加助长了商家的各种无良行为才会造成今天中国的局面。


独孤求闲


国内消费者不理性。国内消费者有个需求。就是要觉得买的便宜。

别说汽车那么价格贵的东西。我住在一个镇子上。附近各种个体户。比如一些低端品牌。例如,安踏这类的。

这类店铺有一个通性,就是日常打折。比如安踏,全年拿着个大喇叭在那里放着88折,最低五折这类的。这和没打折本质没区别。但是买的时候,就让人觉得五折唉。

你觉得国外品牌那么高大上。国内奢侈品那么贵。也就是为了国外生意好而已。因为奢侈品的目标客户群出国没什么压力。一出国,哇,国外价格相当于打五折唉。。。

所以还是怪自己。


大象乱弹


奔驰维权接二连三的发生,会继续支持维权,也是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工商管理,市场监管,完善体系,只要有投诉必查到底。修改3包法,加大惩罚力度以一罚10,不然对经销商没有震慑力。不疼不痒,才叫经销商说,我就是这样收费,车子有问题,我就是不给处理,你能把我咋滴,你去告官呀!才使经销商有这样流氓行为。值得大家深思。所以大力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行业健康发展,监管体系完善,才能公正法治,立国利民。


用户166219697897


你说的很对,国产车、宝马、奔驰不行你怎么不买劳斯莱斯呢


a寻找自己的世界


不用加价,你到4S说,我按指导价买,别收,人家肯定愿意,还包你上牌


欧33493620


这不是利润不够,是觉得还可以賺更多


张弘宸


利润多少才算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