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体检查出的“肺小结节”真的能演变成肺癌吗?

Ch1Ee_大水


说到小结节,咱先看个肺内小结节的病例,患者感冒咳嗽检查了胸部CT发现右肺磨玻璃结节,右肺上叶层厚 1 mm 的 CT 横断面图像,显示一个 6 mm 大小的部分实性结节,其实性部分(箭头)小于 4 mm。边界清晰,结合病史考虑炎性可能,建议抗炎复查

3个月后的 CT 随访图像,显示病变完全消失,符合良性病因。




这个病例说明,肺内小结节并不都是恶性的,也不是所有的小结节都会变成肺癌。

那会变成肺癌的小结节长什么样呢?

肺内恶性的小结节往往具备典型的恶性征象,结节内部往往密度不均匀,部分早期的结节成磨玻璃,或者混杂磨玻璃密度,部分结节内可以出现小的空洞。边缘就更典型了,因为恶性的结节需要大量的血供的养分,所以边缘往往可以看到浸润的短毛刺,还有小的血管聚集,称为血管集束征,小的结节可以看到紧靠的小血管。

如果发现肺内出现了以上的征象的可疑结节,就要高度引起重视,特别是混杂毛刺结节,一定要及时处理或者密切随诊。还有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要根据密度和边缘,还有直径大小制定随访时间和方案,如果考虑是炎性的结节,就要在抗炎之后复查对比,观察结节是否有吸收缩小的变化。如果肺部发现小结节,不要紧张,要根据结节具体表现、临床其他检查来判断是否需要进步检查还是随诊。

大家有什么疑问欢迎在下方留言,如果您觉得还不错,希望点赞支持一下,您每一次鼓励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张浩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体检查出来的肺小结节,真的会变成肺癌。只不过体检的肺小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真正是肺癌的不到10%。

一个肺小结节长成肺癌的成长史

前两天刚看了一个病例,患者男57岁3年的复查,刚好记录了一个由0.5cm大的结节变成肺癌的过程,每一次复查,结节都在增大,但是患者就是没有选择手术。


箭头所指的就是结节,2016年3月发现时结节还非常小,大概0.5cm左右,现在常规的体检发现非常多像这样的结节,影像上没有办法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只有选择复查,复查随访也是最好的手段。

7个月后,2016.10月第二次随访复查,可以明显看到这个结节变大了,变圆了。随访结节变大,要警惕恶性可能,但是该患者还是没有选择手术。

又1年2个月后,2017.12月第三次复查,可以看到这个结节比之前大了很多,恶性征象分叶出来了,并且里面变实了,这些征象诊断肺癌基本没有问题了,但是患者还是没有手术。

又1年后,2019.1月第四次复查,结节已经变成了肿块(>3cm),这个肺癌可以作为教科书了,支持肺癌的恶性征象基本都有了,边界不规整、分叶、毛刺,和胸膜牵拉征象。

庆幸的是还没有看到转移的病灶,还可以行手术切除。如果还不选择治疗的话,一年后再来复查,可以预见的是多发转移的改变。其实在第二次复查时,发现病灶大了,那时候就应该做了手术切除,基本不会复发和转移。随着病灶增大,血液中有可能有癌细胞了,那么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就更高。

像这样的病例,在我工作中,还遇见很多很多。
比如这个,一年半后复查,病灶增大了。

比如这个,连续4年观察,肿块一直在长大。

早期随访复查不会延误病情,随访发现病灶增大或其他恶性征象,应尽早手术切除

有朋友经常问发现肺结节怎么办?如果CT上没有恶性征象的时候,可以选择复查,比如这些小结节,三个月或者半年后复查,结节变大了,尽早处理,如果不变,还可以继续随访。随访不会导致结节转移,不会延误治疗,对于不能定性的结节,随访是最好的手段。

有朋友说那为什么不都早点切除呢?因为不是所有的结节都是恶性的,恶性的只是小部分,有恶性倾向的才建议手术,不必过度手术治疗。


小影大夫


我是杨大夫,肺小结节和肺癌,什么关系?

所谓肺小结节,是指直径小于1cm的肺结节,肺结节的大小和肺癌的可能性是正相关的。此回答,我们讨论小结节。

肺小结节和肺癌的纠缠不清的关系,我们来捋一捋。

1、有的肺小结节,一开始就是肺癌。

肺癌分腺癌,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类癌等等。这些癌在较小的时候,表现的不如大的时候那么典型。

对于这部分肺小结节,需要阅片者的经验,以及采取多种措施来诊断。

2、有的肺小结节,一开始不是癌,而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等,慢慢演变成浸润腺癌,这种多见于磨玻璃结节。

3、有的肺小结节,是良性的,不会演变成肺癌。

比如,肺内淋巴结,可表现为肺内小结节,甚至可以慢慢长大,但这个是良性的,不会恶变。有的磨玻璃结节,随访复查后消失,说明是炎症。还有的结节是结核,其他炎症,或者良性的肿瘤。

4、有的肺小结节,虽然不是癌,但也得手术。

比如硬化性肺细胞瘤,部分错构瘤等等。

5、有的肺小结节,不是癌,但是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比如淋巴瘤,转移瘤,肉瘤等。

当发现了肺结节,要根据临床情况,CT表现等等综合分析,越小的结节,越难以定性,因此有时候才需要随访观察。

既不能盲目激进,发现了结节就手术,也不能盲目乐观,发现了结节也不理不睬。


放射科杨大夫


肺部结节真的可以癌变,但不是一定癌变。

肺结节首先是≤3cm的肺部阴影,如果>3cm就叫肿块了。肺结节按密度分类一般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即磨玻璃结节)。肺结节有单发的(即一个),也有多发的(即多个)。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发现了越来越多无症状的肺结节,很多人都担心会不会是肺癌,但其实不用担心,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是肺癌。

肺结节怎么查出来的?

肺结节一般是通过照X光片(胸片)或CT发现的,主要是CT,很多小的结节胸片根本看不到,必须做胸部CT才能发现。这也就是头条上很多人都问的,为什么年年体检没什么事,突然就得了肺癌。估计体检做的是胸片而不是CT。所以,选对检查项目很重要。比如想要看肝脏或肾脏有没有实质性病变(长东西)必须做个超声或CT,而想要看胃肠病变必须做个胃镜或肠镜,而不仅仅是实验室检查如验血验尿,很多病变实验室检查都可以是正常的。所以,要发现肺部早期的小的病变,或是说癌前病变,特别是磨玻璃结节,建议做低剂量螺旋CT。

发现了肺部结节怎么办?

发现肺部结节接下来就要判断良恶性。良性结节肯定没什么了,比如肺內淋巴结、错构瘤,硬化性肺细胞瘤等,恶性结节要积极处理。而剩下的就是那些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恶性的结节,这样的结节一般处理原则是建议随访复查,复查时间3个月-1年不等,视结节具体情况(形态大小密度等)而定。在随访过程中有些结节可以吸收消失,比如炎性结节,而有些可以一直不变,比如肉芽肿,这些都是好的信息。而如果在随访中出现了一些恶性征象,比结节增大,磨玻璃结节出现实性成分或实性成分增多,结节更加密实,或是看到周围血管长进去等,这时就要积极处理。其实就像看人一样,一脸正气的一般是好人,凶神恶煞的坏人居多,而有些暂时看不出来的只能通过观察这个人的行为举动,如果规规矩矩的一般不怕,而如果发现有恶劣行为的就要及时处理。图1,发现左上肺磨玻璃结节(橙色箭头),随访两年多没变化。图2,右上肺两个小磨玻璃结节(橙色箭头),两年后消失。图三,右上肺磨玻璃结节,第三次随访变大,建议积极处理,手术病理原位癌,也就是癌前病变,真正把肺癌扼杀在萌芽之中。






什么人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肺癌筛查

肺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年筛查一次。即年龄≥40岁,具有以下任意一条的:①吸烟≥20包/年(或400支/年),或曾经有过但戒烟<15年。②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铀等接触史)。③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肺结核病史。④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肺癌家族史。

敲黑板:发现肺部结节要重视,但不必过度担心,肺部结节可以癌变,但大部分是良性的,而早期肺癌或癌前病变早发现早治疗,预后都很好。

我是影医C浩,如果对回答感兴趣可以关注了解更多相关文章。


影医C浩


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体检查出的“肺小结节”真的能要变成肺癌吗?

这个问题可以说困扰不少人,有很多自从发现自己肺里长了一个结节,就茶不思饭不想的,整天想着要不要去手术把它给切了,结果一切,发现也就是一个炎性病灶或者说是一个陈旧性的结节,早就有了,只是以前单位福利没那么好,没给他们提供每年体检的福利!

通过这个问题,希望给那些发现体内肺有结节的人提个醒,对于肺结节,我们一开始肯定是不建议进行手术切除的,尤其是初次做CT发现自己肺里突然有一个结节,这是毫无对比依据的,临床上更多强调的是初次发现肺结节是否有恶变可能,是要有一个前后的对比的,就像是你第一次见到你的女朋友,你不知道她是胖了还是瘦了,这时候盲目给她下结论,是毫无依据的,容易误解!因此,对于首次体检发现肺结节,我们强调一定不要惊慌,注意定期复查,切勿急于做手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结节错在多长时间了,有可能存在很长时间了,也可能只是一个炎症症状,消炎以后就消失。


所以肺内结节不一定就是肺癌,要发现其是否为肺癌,我们不光光要看胸部CT的检查,更要结合一些定期观察结节变化,肿瘤标志物,肺癌的相关抗体以及基因测序,这一系列的结果才能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准备诊断。只能说肺内结节有演变为肺癌的可能性,但几率不大,很多疑是肺结节有恶变的病人做了切除手术后发现,接近一半以上的人群都不是早期肺癌!


医学小侦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科学。应该是肺结节哪些是肺癌,哪些不是肺癌。因为肺结节是一个影像学的概念,而肺癌是一个病理学的疾病诊断。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检查手段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有人统计过,大约1/3以上4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如果做一个胸部ct检查,就会发现肺部存在结节。

引起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肺癌以外,大部分小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在这些良性的肺结节里,主要是由于肺部感染、结核、真菌等炎症造成的。除了良性的炎症结节以外,还有一些良性的肿瘤也表现成肺结节,比如说错构瘤、血管瘤。因此,发现肺部结节的时候应该判断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由于有一些肺结节是肺癌或者肺部肿瘤的早期表现,也就是说肿瘤刚刚生长出来,结节比较小,所以很难判断它是良性还是恶性,所以医生为了鉴别诊断就会要求病人进行复查,进行前后对比,观察结节生长有无变化。

如果生长有变化,就会判断是肿瘤或者肺癌引起的,应进行及时处理,所以不能说结节变成了肺癌,而是结节可能本身就是肺癌的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状态,只是医生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来确认它是不是肺癌引起的。


胸外科乔贵宾医生


体检查出肺小结节的概率是很高的,良性远远多于恶性。

我们检查的目的,就是找出有可能演变成肺癌的小结节,及时处置,从而预防中晚期肺癌。

从病理上看,肺小结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处理原则不同:

1.良性小结节

由于陈旧性肺结核、空气污染、职业吸入、长期吸烟和二手烟等因素,很多人肺里可以查到良性肺结节,有些是增殖、钙化灶,有些是淋巴结。


这是一枚叶间胸膜上的小结节,这种叶间胸膜的孤立性小结节几乎都是良性,不需要担心。

2.恶性肺结节

比如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中,恶性要多于良性。

一些支持恶性的征象有:

1.混合磨玻璃结节,伴有胸膜牵拉;

2.边缘有清晰的磨玻璃影,提示为附壁生长的肿瘤细胞;

3.内部支气管充气征略僵直、扩张、扭曲,有时感觉空泡征、血管穿行并增粗毛糙。

这是一例手术证实的肺腺癌。

而在实性肺结节中,良性远远多于恶性。恶性的肺结节通常有毛刺、分叶、支气管截断、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

这是山东肿瘤医院黄教授的总结,很凝练很实用!




3.看起来像良性,但可能演变成肺癌的小结节

这类小结节,看起来像良性,很光滑,没有恶性征象,但在之后随访中会逐渐增大,并逐步出现恶性征象。



像这个实性小结节,约4毫米,很光滑,没有明显恶性征象。但两年4个月之后:

后来病理证实,这是一例小细胞肺癌。

那怎样挑出这些,有可能是肺癌的小结节呢?

我们不可能发现肺结节就开刀,那样会冤杀占大多数的良性结节,而且劳民伤财,损害身体健康。

该怎么做呢?分两步:

1.对具有明确恶性征象的小结节,予以切除;

2.对不具备明显恶性征象的小结节,随访观察,坏蛋总会露出马脚的。

到这里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把肺结节按照危险程度进行分级了:

所以,体检发现肺结节,先不要恐慌。

如果当地医生建议你随访观察,那至少说明,尚不能确定是肺癌,需要过一段时间看看它的动态变化。

并且全球性的指南显示,这种随访观察一般不会耽误治疗。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我!


影像科豪大夫


体检发现肺部结节中,只有少数一部分为早期肺癌,多数是良性病变。良性肺部结节中,多为肺内淋巴结、炎症斑块增殖灶等,一般不会往肺癌方向发展的。但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病变,有可能会往肺癌方向发展,但也有可能一辈子不变化。

一般对于病灶较小、密度过于淡薄的微小磨玻璃结节,我们会建议继续随访观察。但是也有的患者不希望把风险就在体内,强烈要求手术拿掉的。

一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病灶在5毫米以内,相对较少有超过8毫米的。下图为一个8毫米大小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CT和病理。


对于考虑没达到手术机会,或者说有可能处于不典型腺瘤样增生阶段的磨玻璃结节,随访中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手术呢?读片者要前后认真对比病灶,如果发现病灶稍微比前面病灶长大、甚至密度稍微变实一点,或者发现血管长入病灶,就应该到了该手术的时候了,例如下图

此外,有些实性结节,虽然很小,且病灶特点看考虑良性可能性很大,但是也还是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随访的。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

欢迎您关注@医疗科普徐医生


医疗科普徐医生


肺结节的定义是:肺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的≤3cm的阴影,>3cm的叫肿块。肿块肺癌的风险更高。

肺结节主要时体检的时候胸片或者低剂量的胸部CT发现的。胸片可能遗漏更小的结节(如<1cm),低剂量胸部CT可以发现更小的结节。采用胸部低剂量CT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的病死率下降 20%。

我们体检的时候不少人发现肺上有结节,虽然八九层的肺结节是良性,但是仍有少部分的肺结节是恶性的。所以体检发现肺结节既不要惶恐过度,也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当检出肺结节的时候,可以先对照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越多,越需要警惕。


其次,看结节性质。结节一般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

最后,明确结节性质后,再看看结节大小及数量。

(1)实性结节:结节越小,肺癌的可能性就越低。结节<6mm,肺癌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对于结节大于6mm需要提高警惕,>8mm不能掉以轻心,最好找专业医生看看。

(2)亚实性结节:(比如体检报告上描述有磨玻璃样的字眼),6mm也是一个分界点。<6mm肺结节,肺恶性肿瘤概率也非常小;>6mm,应找专业医生看看,不能对结节不闻不问。

所以,不管是实性的还是亚实性结节,小于6mm可以不用过度担心癌症的风险,也不需要每年使用低剂量的胸部CT体检,可以适度拉长时间。如果是实性结节,大于8mm,而如果是亚实性结节,大于6mm需要认真对待。但请注意,即便结节比较大,大部分仍然是良性的。


皮皮兔妈


肺部小结节是胸外科常见又较难确诊的疾病,它的诊治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讨论的热点,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易误诊和漏诊。肺小结节是指在影像中发现肺部各种不同孤立性增生肿物,判断肺小结节是不是肺癌,需要非常丰富的临床诊断经验。

那么临床遇到肺小结节是如何诊断的呢?


◆对每一个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医师必须高度重视,判断它是否向肺癌转变,同时必须追溯以前的胸部和其他影像资料;

◆对影像学表现出肺部孤立性结节,稳定在两年以上,如发现重现玻璃样影,必须做出重新评估,进一步检查;

◆对8mm以下小结节,结构钙化的、清晰的、孤立的肺小结节,不主张进一步检查,但需高分辨CT每2年检查一次;

◆对肺小结节在8~10mm,应连续CT跟踪扫描,因为这类恶变率可能会在5%左右,建议应以查出之日起,在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第24个月分别作CT检查;

◆肺小结节对于直径至少为8~10mm的性质不定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当临床证据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关矛盾时,比如临床推断恶性可能性很高,而PET-CT结果阴性或当需要接受治疗的良性诊断结果被怀疑时,以及患者在手术前期望明确诊断时,建议对于外周型的病灶除非穿刺禁忌证或病灶部位无法穿刺,可首选经胸壁针吸活检。当出现空气支气管征时可行气管镜检查(2C);

◆对于没有肺癌危险因素的可手术切除的亚厘米的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低剂量CT)取决于结节的大小:

◇测量结节直径小于4mm的肺结节不必随访,但是要充分告知患者风险及随访的益处;◇测量结节直径为4~6mm的肺结节在12月时重新评估,而不必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测量结节直径为6~8mm的肺结节在6~8个月随访,然后再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除非病灶增大(2C);

◆对于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肺癌危险因素的可手术切除的亚厘米肺结节,随访的频率和时间(低剂量CT)取决于结节的大小:

◇测量结节直径小于4mm的肺结节在12个月时重新评估,而不必长期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4~6mm在6~8个月随访,然后再次在18~24个月时随访除非病灶增大;

◇测量结节直径为6~8mm的肺结节应在3、6、9、12、24月随访,除非病灶增大(2C);

肺小结节是医学界的特有名词,它变异为肺癌已成为肺癌病因的主要因素,但很多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此未引起高度重视,致使一部分人发生癌变,因此一旦发现肺小结节,必须确诊它的性质,积极治疗定期跟踪。


关注我的头条号——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肿瘤专业科普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