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人老腿先老,腿老膝先疼。

膝蓋是一個人負擔最重,使用最多的關節,但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關節。腫脹、疼痛、長骨刺,這都是膝蓋常常出現的問題,而之所以很多人的膝蓋容易出現這些問題,是因為沒有重視保護關節的”保護傘”——軟骨

1疼在膝蓋,病在軟骨

我們的關節之所以能夠正常的運動而不出現摩擦和碰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節有軟骨保護;一些人的關節之所以出現“沙沙”的響聲,並且出現疼痛,就是關節軟骨出現了磨損。所以說,軟骨其實就是關節的“保護傘”。

正常關節裡有一定數量的“潤滑液”,而包裹在關節骨頭表面的軟骨,就像是一塊海綿,正常情況下,這塊海綿裡充滿了潤滑液。

當關節受到壓力時,軟骨裡水分會從軟骨流到下面的硬組織中;而當壓力消除時,這些水分又重新流回軟骨組織中。通過這種方式,軟骨起到了潤滑的作用,減少了關節在運動中產生的摩擦。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2軟骨磨損不易,修復更難

其實,關節軟骨是非常耐磨的,如果我們正常使用,不過分磨損的話,使用上七、八十年,甚至更久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軟骨的修復能力很弱,因為任何組織的修復都需要靠營養輸送,而軟骨組織沒有任何血管和神經結構,它的養分主要是從周圍關節液中擴散過來的,供給非常緩慢,軟骨組織的新陳代謝也非常緩慢,所以軟骨幾乎沒有再生能力,損傷後也難以修復,因此,日常生活中對軟骨的保護就非常重要。

3年輕人軟骨磨損,多因為運動過度

關節炎常見於中老年人,主要因關節退行性病變引起。近些年,骨關節炎出現低齡化趨勢,且主要見於運動損傷。過度運動或外來損傷導致這層軟骨磨損或破壞,關節表面不再光滑,一旦活動起來,將導致兩個關節頭之間產生摩擦,疼痛和炎症隨之而來。

預防軟骨損傷,關鍵在於合理運動。運動要循序漸進,儘量減少關節的大幅度活動,尤其不宜負重跑步、登山、爬樓梯、長時間下蹲,以免增加膝關節磨損。可進行如游泳、騎車等對膝關節負重小的運動,既鍛鍊了身體,又可避免膝關節損傷。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4肥胖,是關節軟骨的殺手

肥胖除了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的問題外,對人體的骨骼也是一種負擔,因為關節軟骨需要承受更重的負荷,尤其是一些想要通過爬山、爬樓來減肥的人,對膝關節的磨損就更大,所以,將自己的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是防止關節軟骨出現磨損的重要前提。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5吃什麼能補充軟骨?

藥補不如食補,對於關節軟骨損傷的人,建議多吃以下食物:

1、蝦、貝類、螃蟹

蝦、貝類、螃蟹中含有一種叫做“葡萄糖胺”的物質,而葡萄糖胺被譽為“軟骨的守護天使”。這種成分可以幫助軟骨細胞活化,修補受損的軟骨,減輕軟骨面的損壞。葡萄糖胺在人體內可以自行合成,但年齡越大,合成量變得越少,所以建議一些老年人可以多用食療來補充一點葡萄糖胺,減緩關節的衰老。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2、多吃豬耳、雞爪、蹄筋

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軟骨素,軟骨素被稱為是“軟骨的營養師”,可以為軟骨輸送營養。可以將軟骨變厚,增加關節的減震能力,減緩軟骨磨損,還能促進葡萄糖胺在軟骨上的滲入。通常,“軟骨守護天使”和“軟骨營養師”是黃金搭檔。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3、多吃甜椒

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病程漫長,營養消耗多,因此需要不斷地補充各種維生素,以利於身體的康復。其中尤其應及時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C有利於軟骨組織的修復。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4、多吃芝麻醬

芝麻醬中的鈣含量超過牛奶、乳酪,是名副其實的補鈣冠軍。美味可口的芝麻醬,含鈣量非常高,大約每100g芝麻醬中含612mg的鈣。除鈣以外,還含豐富的鉀、鎂、鐵、鋅等礦物質,以及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B1等。經常食用能夠預防骨質疏鬆,還有軟化血管、降低血脂的作用。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5、多喝水

專家通過對比研究發現,關節炎患者唾液分泌明顯減少,與關節炎發病和病情加重相關。因此,為有效防止患者唾液減少、缺乏,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每天飲水要求在2500毫升左右。

骨科醫生提醒:每人都有膝蓋“保護傘”,可惜多數人都不愛護!

本文審稿醫生: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 邢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