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成都名小吃系列之二:南方人的面食情结

在上期,我们共同见识了以政治谋略,金戈铁马闻名的三国文化中,属于人文、美食那温情的一面。让你了解到一个别开生面的历史。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领略一下南方人的面食情结。

一说起面食,大家几乎想到的都是北方人的专属,煎饼、馒头、包子、面条种种数不胜数的面食充斥着北方的生活。而说起南方,眼前浮现的就是米饭。但是在位于西南地区的四川,对面食却有着别样的钟情,各种面食小吃布满了大街小巷,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成都的面食小吃。

龙抄手

抄手,宋代《武林旧事》中记载:“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馎饦’”。其实,南宋以后,馄钝早已传入市肆,是当时的美点之一。北齐颜之推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南宋的《梦梁录》、明代的《长安客话》,以及清代的许多历史笔记对此都有记载。

成都名小吃系列之二:南方人的面食情结

上世纪四十年代,位于成都春熙路的“浓花茶社”的几位伙计联合开了一家抄手店。在店名这块,为图好兆头取“龙凤呈祥”之意,也就谐“浓”字音,故取名为“龙抄手”。

在成都市民心中的龙抄手,就是“皮薄、馅嫩、肉多、汤鲜”,最让人惊喜的是,龙抄手一口咬开,皮薄如纸,绵细如绸。细嫩滑爽的肉馅还有两坨,让喜欢吃肉馅的小伙伴赞不绝口。吃完抄手喝口又白、又浓、又香的汤,岂不美哉。

成都名小吃系列之二:南方人的面食情结

钟水饺

始创于光绪十九年的钟水饺,创始人名叫钟少白。顾名思义,钟水饺的店面就原由于此。钟少白于1931年挂出“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因其风味独特而名声在外,成为了成都的名小吃。

成都名小吃系列之二:南方人的面食情结

而钟水饺被成都人民热衷喜爱的主要原因,就是绝在选料,妙在调味。调料的红油采用辣椒面用菜油炼制而成,再加以特制的酱油、蒜水、芝麻油等巧妙配成。调料色泽红亮,香味浓郁,让人欲罢不能。至于水饺中的精华,肉馅,更是全采用猪肉制成,不加任何其他鲜菜,上桌时淋上调好的红油调料,美味无比。

担担面

有一种面,距今已176年。有人说,是因为四川的挑夫挑着担子叫卖而得名,也有人考证据说出自四川达州一带。虽然传说已无从考证,但这碗面就是“中国十大名面条”中的四川担担面。

成都名小吃系列之二:南方人的面食情结

相传,清末时自贡有一个叫陈包包的小贩,每日走街串巷挑着担子卖面。慢悠悠的走着,慢悠悠的敲着手里的梆子,再吆喝一句“卖面条咯”。因为他卖的面条是手擀的细薄面,料汁香气扑鼻,咸香微辣,十分入味,故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担担面”。

虽然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关于四川美味的面食依然很大,如别具一格的宜宾燃面,成都小吃甜水面等。所以说,成都不愧为吃货的天堂,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你的最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