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定了!鹽亭正式

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趕緊擴散熱烈祝賀一下!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千年古縣鹽亭


馬首見鹽亭,高山擁縣青。

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

——杜甫·《行次鹽亭》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一千多年前,詩聖杜甫遊歷天下途經鹽亭時,感懷鹽亭優美的自然風光,提筆寫下眼中的詩意鹽亭!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位於四川盆地中北部,面積1645平方公里,轄33個鄉鎮,兩個街道辦事處,全縣總人口62萬。

是首批全國綠化模範縣,

是全國食品工業強縣,

全國生態建設百佳縣,

四川革命老區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古稱“秦亭”,戰國末期,巴蜀對峙,戰火頻發,為預警軍情,蜀國於此置亭,以資侯望!唐《元和郡縣圖志》載:以近鹽井因名。《周地記》記載:今之縣也,因井為名。宋《太平寰宇記》記載:鹽亭縣始於東晉穆帝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距今已有1662年的歷史。西魏恭帝元年,改郡縣縣名為鹽亭, 鹽亭之名沿用至今,已歷1463年。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重要的歷史地位

 鹽亭為古蜀國領地,位於巴蜀兩國分界處,是蜀國北向出川的重要通道,有“劍門後衛”“巴蜀咽喉”之稱。在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地位。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淮南子·蠶經》記載: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其製衣裳自民始。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是中華人文女祖,黃帝元妃嫘祖的出生地和歸葬地,是桑蠶絲綢文化的發源地,享有華夏母親之都·世界絲綢之源的美譽。唐代韜略家、李白之師趙蕤於《嫘祖聖地》碑文記載:女中聖賢王鳳,黃帝元妃嫘祖,生於本邑之嫘祖山,生前首創桑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諫諍黃帝,旨定農桑,法制衣裳,興嫁娶,尚禮儀,架宮室,奠國基!統一中原,弼政之功,歿世不忘,是以尊以先蠶。

碑文清晰地描述了嫘祖的生平、名分和功績。獨特的母親文化,已讓鹽亭成為全球炎黃子孫守望精神家園、祭祖尋根的文化聖地。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是川西北重要的井鹽生產和加工基地、天然氣產地。《鹽亭縣誌》記載:土產惟鹽、綢、桑、粟四種以為他邑所不盡有。1940年,全縣天然氣井和滷水井總數在2000口以上。

鹽亭自古以來,副業興盛,商貿繁榮。富驛鎮、玉龍鎮

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就是當時重要的水陸碼頭,是成都向巴中、陝西漢中等地從事商貿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轉站。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一脈相承的地名文化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獨特的嫘祖文化,是大美鹽亭濃墨重彩的一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生態,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成為區域地名群採詞形成的環境和土壤,具有豐富的歷史性、紀實性,特徵顯著、內涵豐富的地名比比皆是。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三鍋樁、絲織坪、藏絲洞、燈杆山,數千年來寄託著嫘祖兒女對華夏人文女祖的敬仰之情。九龍、五龍、玉龍等以“龍”命名的鄉鎮、村述說著後人對黃帝的追思,承載著華夏民族“龍”圖騰的根文化。

在全縣境內,以古建築、神話傳說、鳳等命名的地名更是不勝枚舉,有些雖已歷盡數千載滄桑,但至今仍在沿用中。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古稱西陵國,西陵是鹽亭地域、地名文化獨樹一幟的一支奇葩。以“西陵”為名的山、寺、村、埡遍佈全縣各地,以嫘祖、蠶、桑、絲、絹、帛等與絲綢文化相連命名的地名有上百處,這些地名既有力地佐證了鹽亭是古絲綢文明的發源地,又體現了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脈相承!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豐富多彩的文物遺蹟

 遍佈於各地的文物古蹟,是厚重歷史鐫刻在這塊熱土的歲月痕跡和永恆鄉愁,全縣有玉石、陶器、木製品等各類文物647件,在全縣境內,古建築、古寨、古石刻等比比皆是,僅省級保護文物單位就有張氏民居、文星廟、花林寺、塗式牌坊、惜墨如金坊、真常道觀、筆塔等7處。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新石器時代石斧商州石壁,北宋大觀二年光祿坂詩石碑唐碑等出土文物,歷史文獻價值極高。有古剎鳳靈寺、龍顧井摩崖石刻、玉帶城門等古建築;和高渠、青龍寨、賜紫山、奎星閣、鵝溪寺、文湖州祠等古遺址,有蠻子洞、藏絲洞、清平洞等古石室,有東亭書院、玉龍寨、天官寨等古寨;有元寶山崖墓群、龍門埡摩崖、詞果寺摩崖遺像、千佛巖摩崖造像等古石刻。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在鹽亭,不僅有嫘祖文化、岐伯文化、文同文化交相輝映,彰顯華夏文明的榮光,還有一道獨具魅力的文化風景--字庫文化。目前,全國僅存字庫251座,鹽亭就有31座,保存完好29座,保存數量及完好度均居全國之首,鹽亭被譽為“中國字庫之鄉”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字庫大多為明清時建造,字庫塔除一少部分建築用材為青石外,大部分建築用材是燒製的窯材,工藝先進,是後世研究製陶藝術的“活化石”。

字庫塔是尊師重教、崇文尚禮的時代標誌,遍佈於全縣各地的這些字庫塔,既是人類文明傳承與發展的見證,也是一代又一代鹽亭人的“惜字如金”“敬天惜字”人文情懷的體現。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津津樂道的歷史事件

在鹽亭建縣1600多年的歷史上,發生過眾多重大的歷史事件。明崇禎四年(1637年),李自成自秦川入蜀,攻克梓潼後兵分三路,其中一路出鹽亭;清順治元年(1644年),明末另一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於十月攻至鹽亭,與清軍激戰數月;清光緒8年至28年,白蓮教、紅燈教多次與清軍在鹽亭交戰。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是四川省革命老區縣,市紅色火種的發源和傳播地,1929年,中共鹽亭特支成立;1933年中共鹽亭縣委成立;1935年,紅四方面軍北上抗日先頭部隊途經鹽亭,與石牛廟民團激戰;1940年,日軍轟炸鹽亭。抗戰期間,鹽亭共有18336人參軍,捐款捐物居全川前列。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承前啟後的先賢人傑

鹽亭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千年古縣。千百年來,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文化興盛、名人輩出。中醫藥始祖岐伯,為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與皇帝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成就第一部中醫學鉅著《黃帝內經》,後世稱中醫為“岐黃之術”,尊奉岐伯為“醫聖”

在鹽亭歷史上,還有眾多在各個歷史時期,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李白之師唐代韜略家趙蕤,開潛謀學術之始,著《長短經》,其術數成就與李白詩文並舉,後世贊為“李白文章,趙蕤術數”。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在鹽亭縣城老城區東門處,至今還保留著一處完好的“玉帶古城門”,這是明朝時為表彰鹽亭歷史上的兩任宰相李義府、嚴震而建。李義府自幼天資聰慧,8歲即以神童入京師,後任唐高宗時期宰相。嚴震,唐玄宗避安史之亂入川,護駕有功,欽封西川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宋代詩書畫大師文同,被蘇東坡贊稱為“詩書畫楚辭”四絕大師,尤善畫竹,開“墨竹畫派”之先河,“胸有成竹”的典故千古流傳。其代表作《墨竹圖》真跡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和美國舊金山博物院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早期革命家中共川西特委委員兼宣傳部長袁詩蕘禪宗大師袁煥仙、當代歷史學家蒙文通等仁人志士,都是鹽亭的驕傲!自唐朝以來,鹽亭先後出國進士31位,李白、杜甫先後於鹽亭寓居。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美不勝收的風景名勝

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典型的淺丘地貌,厚重的人文歷史,成就了異彩繽紛的鹽亭,縣境內風景名勝美不勝收!

嫘祖陵景區位於鹽亭縣金雞鎮青龍山,是嫘祖的歸葬地。目前計劃投資20億元,按國家5A級標準打造,建成後,將成為全球華人感恩母愛的祭祖聖地。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坐落於縣城老東門外鳳凰山的鳳靈寺景區,始建於宋徽宗宗寧元年(公元1102年),是川西北地區重要的佛教文化聖地。

高山國家森林公園,是一座上天恩賜鹽亭福佑縣城市民的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公園內,自然生態與望江亭、春曉亭、魁星亭等人文景觀相諧一體。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岐伯中醫藥生態觀光園,位於鹽亭縣茶亭鄉龍潭民俗文化旅遊景區。這裡地處於北部山區,氣候環境獨特,適應中藥材生長,自然生長著上千種中藥材,史稱“藥谷”。

玉龍山景區,山勢雄偉,林木茂盛,山壑優美,被清代文人李調元盛讚為“天下無雙景,玉龍第一山”。景區內有神仙洞、龍井、玉泉巖、佛教石刻、水觀音、石筍山等名勝風景。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蓮花湖景區因湖畔的蓮花石而得名,胡兩岸崇山峻嶺,錯落有致,亭臺孤島。重要景觀有桂花園、竹園、清泉寺、石觀音等。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引人入勝的民俗文化

 每年農曆二月初十,是傳說中嫘祖的誕辰日,被鹽亭人尊為“先蠶節”,每年

農曆九月十五,是傳說中嫘祖的歸葬日,被鹽亭人尊為“酬蠶節”。“先蠶節”和“酬蠶節”祭祀嫘祖的傳統在民間已歷數千年,每年的這兩個節日,當地的群眾都要相聚於嫘軒宮、蠶娘殿等地,舉行祭拜儀式,載歌載舞,祭祀先賢聖母。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是傳說中中醫始祖岐伯的誕辰日。每年這一天,當地群眾都要舉行盛大集會,舉辦“岐伯行鄉”活動,以此紀念先祖岐伯治病救人、醫行天下的善舉。當地已相傳數千年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舞

“蠶龍”“桃子龍”“水龍”被列入省級非遺目錄。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獨具特色的伊斯蘭文化,鹽亭是川西北地區唯一一個有回民集中聚居區的縣,專設有大興回族鄉,以回族燒饃、清真牛肉味代表的回族飲食文化享譽周邊。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吸引全球的文化盛宴

從2016年開始,鹽亭已連續三屆成功舉辦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暨華夏母親祭祖大典,來自海峽兩岸的萬餘名炎黃子孫參加了祭祀活動,在全球華人世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掀起海內外尋根祭祖的新熱潮。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七日舉辦中醫始祖岐伯祭祀活動,以此推動岐伯文化、中醫文化的發展。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滄桑歲月,星移斗轉!

千年古縣鹽亭因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積澱,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獨放異彩!

星火相傳,代代不息!也正因為

鹽亭人民情繫先祖先賢創造的優秀文化,

主動扛起了弘揚的大旗,擔起了傳承的責任!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守望鄉愁,面向未來!

千年古縣鹽亭將煥發出更盎然的生機和活力!


鹽亭正式被確定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中共鹽亭縣委·鹽亭縣人民政府

2018年5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