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積累的,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通常這些語言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容易被大家所接受,這些俗語既反映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俗語對於後來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很多俗語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寧願讓狗咬一下,也不要讓鵝去啄你一下。

眾所周知,在農村的時候,很多人會養一些家禽來改善自己家的伙食,或者是賣了補貼一些家用。那時候不少的人家都會養一些鵝。這些鵝一般情況下,這些鵝的個頭都是比較大的,長相看起來比較優美。所以很多人都會被它的外表所欺騙。其實鵝是一個非常兇猛的動物。不僅能下蛋,還能夠看家護院。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至於為什麼說鵝能夠看家護院,那是因為鵝的警惕性比較強。一旦有陌生人過來的時候,鵝就會撲向陌生人。它會用自己的嘴去啄住陌生人身體的一些部位,不會輕易的松嘴。有時候脾氣暴躁的鵝,還會直接撲向前面的人。只有那些被鵝啄過的人,才能夠體會到那種鑽心的疼,甚至會對鵝這種動物產生陰影。每次看到鵝的時候就會繞道而行。當鵝發起脾氣來的時候,就連狗都要退讓三分。所以才會有“寧讓狗咬,別讓鵝啄”的說法。而這句話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那就是“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這又是為什麼呢?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離婚不像現在怎麼簡單。那時候的女性地位比較低,很少有時間能夠走出家門,即使是嫁人以後,也只能在家裡相夫教子。所以那時候的女子無論過得怎麼樣,都不會選擇離婚的。因為在那個年代離婚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不但自己一輩子抬不起頭來,就連自己的孃家人一輩子也抬不起頭來。那時候的男子的地位比較高,還是家裡再怎麼窮,也不會娶一個離過婚的女人。不然的話,不但自己丟臉,就連自己的家人跟著丟臉。所以那時候的男子把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下半句才是經典,卻很少有人知道

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也在發生改變。您有哪些喜歡的俗語?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