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從“一”到“十”的中國漢字,古人是如何創造的?

沈小米童鞋


首先我們要明白,現在的字即便是繁體字和古文也不完全一樣。現在我們看到的數字也不是最早的時候人們所創造的字。

最早的時候,一,二,三,亖都是用來記數的。最早的時候是結繩記事,在《周易》中指出:“上古結繩而治”。這種方法在早期印第安人的部落還保留著,可見這點是可信。那按照打結個數,可不就是一個結一個嗎?

一,二,三

後來人們開始仿照物體的形狀,開始造字。最早出現的字一般都是象形字。那像數字這樣的字被稱作“指事字”,人們根據慣例,原來是一打一個結,後來就變成了畫一橫。於是就出現了“一”,“二”,“三”。實際上它們最初並不是被當做字來存在的,它只是一種表示量的特殊符號。


有人推測,從一到十的十個數字都曾作為極限字而存在過,但是為什麼世界各地都採用十進制,不約而同把極限數定為了十呢?最可信的說法就是人有十個手指,數完回去再數一遍。

最早的時候四也是符號字“亖”,但是在春秋時期發生了變形。這種變形在《說文》中解釋道:“象四分之形”。何為象呢?易經說:“在天為象,在地為形”。可以說是你所能看到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象,也就是表象,萬事萬物也就成為萬象。於是數學中引入了一個概念——象限。也就是說你能在這個平面所看到的極限。


我們可以從圖中看到,在春秋時期,人們把一個平面分成了四塊。所以在《說文》中才會說道:“象四分之形”。

首先我們達成一個共識,在最早的時候肯定是先有讀音後有文字,因為你語言交流根本用不到它何必要製造它呢?當然後世可能會有特例,比如武則天就生搬硬造了一個“曌”字,她還給自己改名叫武曌,代表著她日月當空。古人可能看照著筆畫在這麼造下去,太難懂了。你不至於看到一個字先數數它有幾個橫吧。那樣也太傻了。


其實最早的時候,人們確實還真是有點傻,因為開始的時候五確實曾被寫成五橫。在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但是不知什麼時候,人們覺悟了,感覺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人們根據“五”讀音,造出了另外一個字“㐅”。根據《說文》記載:“五,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之間交午也。”

為什麼說從二呢?因為人們給“一”賦予了含義,“一”表示混沌,一分為二,“二”上面的代表天表示陽,下面的代表地表示陰。陰陽交替,是為午。所以五就是“二”的交叉。

關於六的解釋,《說文》中提到:“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從入,從八”。即陰爻的變數為六,陽爻的變數為八,所以從六,從八。但是有人表示質疑,從八,難道先有八再有六?


所以有人提出六實際上是一個茅屋,而茅屋的四壁,天頂和地板共六個面。因為從“陸”的甲骨文可以清晰的看出,“六”就是取自“陸”的一半。而那一半就是茅屋的意思。陸就是在可以居住的地方,建了很多茅屋。

在《說文》中解釋道:“七,陽正之數,從一,微陰從中斜出”。從甲骨文可以看出來,七和切的甲骨文是一樣的,和現在的“十”的字形一樣。有人認為七和五一樣是從讀音來造的字。



也有人認為,人們是在努力再切割出來一份。因為每一個數字都曾作為極限數字存在過,所以從前面,我們可以看出,人們在造數字的時候一直在切割物體。例如四,把平面切割成四份,而六已經上升到立體了。這就表示還要切,於是這個形狀便成了七。

八在《說文》中解釋的也很清楚:“八,別也。象分別向背之形”。我們知道四就是一個象,分成四份。那八也就是說八就是兩個象相背的形狀。所以八在計數的時候也可以寫成“捌”。



九在《說文》中解釋道:“九,陽之變也!象其曲究盡之形”。意思就是九是兩個象,極盡彎曲無窮盡的形狀。


關於十,在《說文》中解釋道:“數之備也,一為東西, | 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好了,現在手指頭也數完了,數字也該到頭了,所以說叫數之備矣。

這樣解釋後來十的變形可以解釋通,但是開始的最早的 “| ”怎麼解釋,後來的 “|” 再加“·”如何解釋呢?

有人說是在最早的時候“結繩記事”,事情記完了,表示所有都已經齊備,包括後來出現的點,就是繩結。

以上都是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進行的合理推測,不一定全對,但是可以做個參考。


漁耕樵讀


因為漢字幾千年的變化,很多字現在的意思跟本意完全不同,這篇回答要顛覆大家的認知了。

最開始數目字只有一到五,一是一橫,二是二橫,三是三橫,四是四橫,你沒看錯,五是五橫。

後來為了記錄方便,四五先用了假借字,後來為了方便記錄十進制的數字,又假借了一些同音字表示六到十。

一二三就不解釋了。

四,最開始是四橫,後來假借了四字,《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認為“四”即“泗”的本字,是以象形的手法表示“鼻涕”的意思。儘管尚乏書證,但從文字構形來看卻很有道理。如此則“四”用作數詞是假借。

五,最開始是五橫,後來假借了“午”字,會意。從二,從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錯。本義:交午,縱橫交錯)。

六, 漢語一級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本義當為草廬,是“廬”的本字。“廬”與“六”古音相近,所以假借為數詞“六”;

七,漢語一級字,最早見於甲骨文。“七”本義為切斷,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為數詞,本義則淹沒不聞。

八,是“扒”“捌”“分”“掰”等字的初文。“八”字的構形,變化很少,而且都是兩筆相背,像分別相背之形,扒後來為了區別加了一個提手旁。

九,象形字。像人手臂彎節之形,“肘”的本字

十,上古結繩記事,每到第十結時,便結一大疙瘩(繩結),圖12的“十”便是直繩之上打大疙瘩的形象,字的構形大概是由此而來,

百,“白”是“百”的源頭、聲首、初文,甲骨文已經出現,古初以白為百,後乃為造專字。

千,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千”字在人腰上加一橫以表示“一千”的基數,加兩橫以表示“兩千”,加三橫以表示“三千”。

萬,萬(萬)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蠍子,後來另造形聲字“蠆”(讀作chài)表示“萬”的本義,而萬萬)假借為數詞。

最後總結,四本字意思是鼻涕,五本字意思是交午或者非禮勿視的“勿”,六本字意思是茅屋(廬),七本字意思是切,八本字意思是分開(扒)(掰),九本字意思是人的手臂(肘),十是結繩一個疙瘩的象形,百的本字是白,千是人字腰上加一橫,加幾橫就是幾千,萬(萬)字本意是蠍子。


科技斯基


從甲骨文至今“一”字沒有變化,“二”、“三”只有橫畫之間長短比例的調整,“四”從甲骨文積畫作四橫,西周金文也延續了甲骨文寫法。為什麼這麼表示呢?2002年于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的漆木杆,杆體呈黑、綠、紅三色相間並規律分佈,研究認為,它們與日影長度密切相關,因此,這種表示是日影的刻度表。

  “五”的甲骨文在字形X(萬物交匯)基礎上加兩橫線(天地之間)。“六”的形體自甲骨文以來並無太大變化,發展至秦代已經完全形成一點一橫為頭的“六”字。“七”在商周甲骨文呈十字狀,橫豎大致等長,與“甲”字形體相似。“八”則呈“)(”括號狀,形體基本沒有大變,逐漸簡化並弱化了部分比劃。“九”字形體變化有跡可循,是從斜置到平正的過程。這四個數字奇數與偶數區別對待,奇數的甲骨文數字具有單一性、不可分性的特點,偶數則相反。“十”則為直書,像一根豎立的中杆頂朝天,面向陽。也因如此,“十”的符號才採用這種寫法,上天為大,故“十”為積眾小數而成的大單位。

  甲骨文記數的位值是十進位制,十、百、千、萬都有專門的單位詞。甲骨文的記數方式就是由1-9九個數字和若干十進制的位值符號組成,記數的時候先將兩組符號通過乘法結合在一起,以表示位值的若干倍,也就是說,記數將個位數詞與單位詞靠乘法關係組合而成。但是這種記數方式只適用於文字記載。如下圖所示,將表示5的符號與表示10的符號通過乘法結合,則得出下圖代表數字50的符號。同樣,表示5的符號與表示100的符號相結合,寫作下圖500的符號,表示100的5倍。如果是非整數的數字,例如3359,則是表示3000、300、50和9的四個符號的並列聯合書寫。目前發現的最大的甲骨文數字是30000。

  上述這種構形法在古文字中很常見,也稱之為“並書”。在漢代後逐步由單書替代。位值的倍數不再採取合寫,而是將位值符號緊接在數字之後表示。

  因此,從甲骨文記數法一直到現代記數法,雖然期間字體發生了變化,但是記數原則不變,始終遵循乘法分群原則。



跪射俑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〇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零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武則天,武則天在位時期,有很多立的石碑,上面有很多大有大寫的數字,而且詩文中也常見大寫的數字;一種是朱元璋,在明初時期,一起重大的貪汙案,就是利用的空白的賬冊做的假賬,通過篡改數字吞噬國糧,共累計有2400多萬石,相當與當時全國的糧食總徵收數,共涉及人數幾萬人,朱元璋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下令將郭恆為首同案犯約幾萬人全部斬首示眾,與此同時也改進制定了嚴懲類似於現在這種貪汙、經濟犯罪的法律,並且在財務管理上進行了一些改進,就把一些數字改為難改的大寫,即“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零”。





梅庭詩語


一個笑話《從三到萬》,講一個孩子學習寫字,“楚地的讀書人開始教他的兒子執筆描紅。他寫了一畫,說:“一字”;寫了兩畫,說:“二字”;寫了三畫,說:“三字””,他以為“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

讀了這個笑話,我想到的是,為什麼“四”不是四橫,“五”不是五橫呢。漢字一橫就是“1”,兩橫就是“2,三橫就是“3”,這個很好理解,會意字

無獨有偶,羅馬數字,“1”是一豎,“2”是兩豎,“3”是三豎。異曲同工。古巴比倫文字一到三也是這麼的。

但,中文,“4”不是四豎,“五”不是五豎。一直到金文時期,“4”仍然是||||,到了篆書時代,假借用了同音的“四”

“五”是掌紋,表示伸出的一個巴掌的五指之數

“六”據說是“廬”的本字,後來同音假借

“七”甲骨文寫作“十”,是“切”(用刀切)的本字

“八”是“分”的本字,本義也是用刀切分為兩半

“九”是探究之“究”的本字,為一手臂所觸及的極限,九為極限之數

“十”的甲骨文寫作“|”,像一根用於紀事的垂懸的繩子,古人用結繩紀事、計數,一根繩子代表一個紀事主題,代表全數。金文在| 中部加了一個圓點,表示結繩所記之事。篆書後圓點逐漸異化為一橫


KingofDevi1


從古時人類有交易開始,我們的祖先表示數字的方式直接粗暴,是用繩子打結的方式來計數。

如表示一就用繩子打一個結,二就打兩個結,三就打三個結,以此類推……

出現書寫的方式後,人們就用寫一、二、三代替繩子打結來表示數量。



那為什麼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幾個數字為什麼不是4橫到10橫呢?

這主要是因為如果都用橫的方式來代表數字,後面的數字書寫就會很麻煩,橫多了看起來也麻煩,不好辨認。

所以超出三的數字,古人就在四到十用了我們現在的表達方式。

四到十的字體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它們經歷了各種變化。

它們原本都是指相關的物體或現象的名詞,但讀音差不多是現在的讀音。



四原意是指人流鼻涕後的四條線,雖然說的稍微有點噁心,在古文裡是形容鼻孔的形狀,漢字裡的“泗”就是鼻孔流水的意思。

五最初的寫法是二的中間有個X,它的本意是“相交”的意思,如我們常見的“五花肉”的形狀,脂肪和瘦肉交錯在一起。

六原是形容古時候的茅草屋頂的形狀,其形狀像“六”,六原來的讀音是讀“陸”,不是現在的“六”,這也是大寫“陸”的由來。

七的變化比較多,古時甲骨文裡有寫成“十”這個形狀的,慢慢形成現在“七”的寫法。七最初是用來形容“切”這個動作的。

八字就沒有過多的變化了,原意是形容把東西分開兩半,後來有了“分”字的寫法,八就用來形容數字了。

九字在古時一般都是比較霸氣的,如九五之尊等,但是它最初的用來形容手肘的,如“仇”字,意思就是用手肘打人。

十字的變化也不大,原本的寫法是形容一個很大的繩結,“I”豎的中間原本是一個很大的實心點,後面才慢慢變成一豎一橫的寫法。

這便是“一”到“十”的由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閒話


牧子閒話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這一點要歸功於古人的智慧和才華,能把中國漢字創造的如此之神奇。那麼“一”到“十”的漢字,古人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現在就來簡單的聊一聊吧。

一到十是古人描述十個數字的中國漢字,我想算是產生最早的中國文字之一吧,由於歷史悠久,一二三四的從產生到現在好像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這就反映了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古人超高的造字智慧

1、一表示初始

“一”代表著最為原始簡單的起源,也代表著豐富的渾沌整體。一也是最初原始記數的符號。也表示最小的正整數,一它也經歷過演變,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說的是道家思想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一”這個字也表示“滿,全”之意。

2、二表示天地兩極

“二”是指事字。古代文字中的一、二、三、四皆以積畫為之所造,幾乎都跟刻畫記數的方式有關,是純符號的指事字。其中“一”是特別的指事字,“二”也是指事字,表示天地兩極。《說文解字注》中說到: 地之數也,天一地二,惟初大始,道立於一,有一而後有二,元氣初分也。

3、三生萬物

“三”,為特殊指事字,指的是生萬物的天、地、人三者。古人普遍認為“道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說的就是,混沌太初存在整體是先是“”,然後由太初混沌的“”,產生出了天地“”極;之後天地二極之間,又衍化出人這個第“”部分;總的來說,天地人三者,是衍化出宇宙的萬物。

4、四為“泗”的本字

四,最早見於甲骨文,同樣也是用於刻畫計數。其造字的原理與一、二、三相同,近代《說文解字六書疏證》中認為“四”即“泗”的本字,以象形手法表示“鼻涕”的意思。如此看來“四”用作數詞是假借的。

5、五寓意天、地萬物的交匯

“五”也是特殊指事字,其中“五”在甲骨文字中用一個叉號寓意天、地萬物的交匯之所,次也表示大於“四”的正整數。《說文解字》中:“五,代表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林義光在《文源》裡描述到:“五,原義為交午,假借為數名。古代的聖人用金木水火土五者,而後造此字也。

6、六為假借字

”六”據說最初書寫手法像極了“四”大篆的寫法,只是在上面加了個頭而,有些學者則認為,甲骨文六,像房屋形狀,也是假借字。《周易》中提到陰爻為六,六個六為“坤”卦,上六爻,是大不順的卦象。因為不順所以人人常喜歡說六六大順,來表達心中的期望。

7、七原來是“切”的本字

”七“是切的本字。造字的本義是用作動詞,用刀分割物體。七,甲骨文是指事字,用一橫、一縱表示切分後的物體。當“七”的切分本義消失後,金文中曾將甲骨文字中的“十”寫成“七”形,之後再加上“刀”,另造成“切”來代替,強調是用刀分割的。

8、八是分的本字

“八”原義是指相背分開。《說文解字》中說: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看來“八”這個字多與其分解、相背有關係。當“八”的本義消失掉後,篆文再加“刀”另造“分”代替。古人則認為“八”也是極限數,“八”像一分為二、向背分離的現狀。如今的人們只關心"八"字的讀音,於是帶“八”的字都比較受歡迎。

9、九原意是探究之意

“九”,造字的本義是動詞,形容伸出手向洞裡掏摸、試探的動作,以求確定具體的情況。甲骨文又是象形字,字形由“厷”與“又”混合組和起來,表示伸出手掏摸、探究,來確定內部的情況。而金文延續了甲骨文的字形。但是篆文又淡化了金文字形中的手形“又”。於是當“九”的“探究”本義消失之後,篆文加上了“穴”另造“究”來代替。《說文解字》中說:九,陽之變也。

10、十是打滿了結的繩子

“十”造字本義是名詞,用一根繩子打結來做紀事之用,代表的是滿數、全數之意。“十”的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古代人用結繩做紀事,一根繩子代表一個紀事主題。《說文解字》說:十,數之具也。表示十進位所需數都已具備。

好了,漢字中的數,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的。況且造字本身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集合了古人察天識地,融會貫通的深邃智慧,融匯了中國文化的血脈,一直影響到當今社會。



娑婆記


上古時期,文字發明出來並不單是為了書寫,而是為了記數。

從“一”到“十”這些字,其實並不是簡單的漢字,而是數詞。

古人發明這些字,完全是因為在打獵時獲得獵物,需要用數字去記錄,所以也就發明了數詞。

最早的記錄方式是結繩記事。

所謂的結繩記事,就是在繩子上打結,以表示特定的含義。關於結繩記事的信息,請看上面的圖片。

例如,如果今天出去打獵,只獵到一個動物,那麼就用1根繩子表示;如果是兩個動物,那麼就打一個結,用分叉(Y)的形式表示。

至於被捕獵的是什麼動物,旁邊再用相應的結繩來構擬出那個動物的形象,如兔子、野豬等等。

結繩記事,其實就是中國最早的文字,或者說是文字的雛形。

至於更成熟的漢字,其實是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的結果。

原始人的記錄,非常單純,主要就是記載每天獵捕的動物,這樣才能保證活下去。

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所思考的問題,不再是每天吃了什麼,或者每天捕到多少獵物這些滿足於口腹之慾的事物。

人們關注的問題也就更復雜。在這種情況下,真正能代表數字的漢字也就被髮明出來了——

但仔細想:一、二、三這些基本的數字,不正是遠古時代的遺存嗎?

總而言之,數字的發明最初是為了實用。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數字逐漸被抽象化代表數字的數詞。


HuiNanHistory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中華文明主要是由這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昇華的果實。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從產生文字之後算起,之前的時期稱之為“史前時代”。 中國歷史中有傳說“伏羲創造八卦”,黃帝時期的“倉頡發明文字”等等,但都無證可考。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一到十的數字作為中國最初的最簡易的文字,是在伏羲創立八卦時發明的。伏羲先用樹枝在地上擺放出太極、陰陽單體和“一、二、三、四”四個數字,然後用生成法,衍生出“六、七、八、九”的數字,再用抽象法配上五和十組成一個數字系統,應用到土地分割、農、漁、獵等收穫計數和編織、結網等實踐,再發展到用樹枝在地上劃記號符號表示數字和記錄事由經過。後人便以為結網記數時發明了數字,再後來因為甲骨文記錄的時候,由於龜殼上的數字經常刻劃不清晰,把其中的一個數字弄錯了,後人將錯就錯,一直用到現在。在社會實踐中,古人又發現天數和地數不對等,又提出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並逐步完善了陰陽五行理論,這樣含象數理、五行八卦的易經整個系統就這樣產生和逐步完善起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源頭。

想知道哪個數字弄錯了,這些數字到底怎麼來的,依據是什麼,有機會再告訴你吧!



吉誠


道家文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所代表的是天地萬物始於混沌,尚未分開的樣子。“二”代表的是天與地兩極,“三”則是代表“天地人”三者,人在天地間,頂天立地,這和《易經》的玄學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四是由四橫組成的,在天地人的基礎上再加上了“萬物”,後來的象形字則把“涕泗橫流”的“泗”簡化過後,來表達“四”這個字。古語中“涕”是“眼淚”,“泗”才是“鼻涕”。

五的寫法,是兩橫之間一個“X”,在《易經》裡,這個“X”所代表的是陰極轉陽的變化,也叫做“交”。與之對應的是“O”,所代表的是陽極轉陰,也稱“重”。

從五行學說來理解,金木水火土是相剋的,也是相生的。五行的每一個字,所代表的都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而是一類物體。比如金,可以解釋為黃金,可以解釋為金屬,也可以理解成是一切堅固的物體。比如八卦中的“乾”也屬金,可以象徵城牆。這種總括式的理解可以說是中國版的“金字塔原理”吧。也正是因為如此,五行之間的聯繫和轉化,就成了萬物之間的聯繫和轉化。

“六”的最初寫法很像“四”大篆的寫法,只是上面加了個頭而已。現代學者流沙河認為,甲骨文六,像房屋形,就是廬(簡作廬)的本字,也是假借字。在《易經》裡,六所代表的是“陰”,所以有“初六”之類的說法,就是指初爻為陰爻。再比如坤卦,全是陰爻,也就是“六個六”,通常來說是陰氣極重的,所以關於“六六大順”這個詞,有種說法是人為地想避開這種情況,圖個吉利。

七”是“切”的本字。造字本義:動詞,用刀分割物體。七,甲骨文是指事字,用一橫、一縱

表示切分物體。當“七”的“切分”本義消失後,金文將甲骨文字形中的“十”寫成“七”形,並再加“刀”另造“切”代替,強調用刀分割。

“八”的本意代表的是相背分開。也是“別”的另一種表達。所以現在大寫的八還是“捌”。

“九”的本意是探究,伸手往洞裡掏摸、試探,以求確定情況。過去以單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所代表的就是十以內最大的陽數。所以形容皇帝用的是“九五之尊”,九月初九被定為重陽節。

“十”的甲骨文字形為“|”,古時候有結繩記事的做法,“十”的古體字就像是一根繩子,金文則是在“|”上加了一點,代表結繩記事。《說文解字》說:十,數之具也。一為東西,丨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所以“十”在古代也被認為是達到了完滿的數字,也就有了“十全十美”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