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歷史上那些荒唐事


歷史上那些荒唐事

有人說歷史是傑出人物創造的,也有人說歷史是普通人共同創造的。不管怎麼說,智者也好,愚人也罷,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至人,先知先覺的神人,總有笑柄留給後人說長道短。看看他們,就知道我們自己不笨,信心暴增。

一把桑葉引起的戰爭

春秋時期,吳國和楚國是死對頭。有一天,兩國各自居住在自己邊境的兩位女子都來採桑葉,採著採著,採到了同一棵桑樹上。楚國的女子姓卑梁氏。吳國的女子史書沒有記載,姑且稱之為吳女。卑梁氏與吳女都認為這棵桑樹是自己國家的,相互指責對方侵犯了自己的利益。爭議漸漸變成了爭吵,爭吵又激化為破口大罵,進而升級為拳腳相加。吳女是個纖弱的少女,比不上卑梁氏大媽孔武有力,被打倒在地,桑葉筐子也被踩扁了。

吳女回到家訴說了冤情。她的哥哥弟弟們很不淡定,頓時怒從心起,抄起傢伙趕往卑梁氏家一頓亂打。報完仇正要凱旋而歸,沒想到卑梁氏全村鄉鄰一齊圍上來,又將吳女家人一通胖揍。卑梁氏這些鄉親也夠混賬,不息事寧人不說,還火上澆油。

吳女家人鼻青臉腫回到村裡,全村群眾瞭解到情況,無不義憤填膺。這些人也不是什麼良民,當即自發組織起來,浩浩蕩蕩殺了個回馬槍,把卑梁氏村民打得人仰馬翻。吳女鄉親們正在得意,不料卑梁氏所在地的長官聞訊,帶領大隊官兵包抄上來。這次事兒鬧大了,吳女一方死傷甚多,身體完好逃回去的不到一半。

吳女所在地的長官聽說後氣不打一處來,迅速糾集人馬殺向卑梁氏村莊。要命的是那邊已有了準備,官兵和附近各村的百姓事先布好了口袋陣,等吳國官民鑽進來,來了個關門打狗,甕中捉鱉。吳女一方再次丟下數百具屍體敗逃回去。

情況逐級上報到吳王僚,吳王僚勃然大怒:豈有此理!膽敢搶我桑葉,殺我子民,定叫他血債血償!於是傳令公子光,率領精銳部隊討伐楚國。當時楚弱吳強,楚國不是吳國對手,被打得大敗。公子光奪了楚國的居巢和鍾離兩座城市,還有大量土地人口,得勝而歸。當然,那棵桑樹也奪過來了。

難怪人們說春秋無義戰,真是一點不錯。就像這場吳楚爭桑之戰,雙方的確都毫無正義可言,純屬狗咬狗的問題。

因一碗羊湯滅亡的國家

戰國時期的中山國大致包括今保定市南部、石家莊市大部以及邢臺市北部地區。有一次,中山國國君宴請群臣,上了一大鍋羊肉湯。為了吃喝方便,國君命侍者依次把羊湯分到了各位臣子的碗裡。由於侍者手頭把握不準,輪到大夫司馬子期時,羊湯分光了。司馬子期當時也沒在意,不就是一碗湯麼,有什麼大不了的。這世上很多事怕就怕鑽牛角尖,本來不算事的事,一旦被心胸狹隘之人鑽起牛角就會成了事。司馬子期就是個鼠腹蝸腸的小人。他回到家裡反覆琢磨羊湯的問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最後認定國君這是看不起他,故意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出醜。盛怒之下,司馬子期公然走上了與國家和人民為敵的邪路,叛逃到了楚國,在楚王面前大肆汙衊自己的君主暴戾恣睢,蠹國殘民,慫恿楚王討伐中山。楚王被司馬子期的胡言亂語忽悠了,竟然打著弔民伐罪的旗號,跨過宋國、衛國、晉國等四五個國家,不遠千里勞師遠征來為中山國人民“求解放”。中山國經常遭受燕國和齊國兩個大國的攻擊,實力本來就差,而今面對楚國這樣的彪形大漢,哪裡抵擋得住,於是乎中山國滅亡了,國君被迫流落他鄉尋求政治避難去了。

大漢朝家家戶戶造錢忙

我們缺錢的時候總是想,要是有一臺印鈔機自己印錢多好。現在個人印製鈔票屬於犯罪,弄不好會掉腦袋,但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個時期人人可以造錢,而且是合法的。

《史記·平準書》記載,漢朝建立之初,物質財富十分匱乏,而秦朝的錢太重,不便於攜帶流通,影響了經濟發展,於是國家規定,老百姓可以自己鑄造莢錢。莢錢輕而薄,重量為三銖,因形似榆莢,故而得名。無論誰家造的莢錢,都可以在全國通用。最初時莢錢對繁榮市場,促進貿易起了一定作用。可是後來不行了,莢錢太容易製造,也太便於攜帶,導致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出現通貨膨脹,米價漲到了一萬錢一擔。所以到漢文帝時,將莢錢改為四銖錢,仍然允許私人制造。那時候家家戶戶忙著造錢,比現在炒股還熱鬧。其中吳王劉濞造錢最多。劉濞守著銅山造錢,富可敵國,以致財大氣粗,後來竟在造錢之外兼營幹起了造反的勾當。另一位歷史上有名的富豪鄧通,本是宮中掌管船具的黃頭郎,也就是一個船伕。有天晚上漢文帝夢見一個黃頭郎幫助自己上了天,次日起來暗中尋找,竟然發現鄧通跟夢中之人很相像。這個迷信皇帝便認為鄧通是自己的命中貴人,於是鄧通便成了他的的男寵。漢文帝將兩座銅山賜給鄧通,讓他隨意造錢,鄧通很快富甲天下。當時吳錢數量最多,鄧錢質量最好,兩家的錢幣風靡全國,連公家的錢也不如它們市場大,朝廷只得頒佈了禁止民間造錢的命令。

然而,造錢這生意太賺錢了,一時間哪裡禁得住,造錢業發達依舊。後來到漢武帝時,為防止私人造假作弊,又發行五銖錢、赤側錢,規定除了朝廷,任何人造錢都是死罪。即便如此,偷造錢幣的還是多如牛毛,因之被判刑的有上百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